导电涂料的导电机理浅谈
导电涂料两大分类及作用原理

导电涂料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的新的涂料品种。
俗称:导电漆。
导电漆采用含铜、银等复合微粒作为导电颗粒,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一种油漆。
导电涂料的涂层具有导体、半导体的性能。
它是由基料、填料、溶剂、助剂所组成。
组成中至少有一种组分具有导电能力,使涂层的体积电阻率小于10欧姆-cm。
导电涂料的分类
导电涂料分为两种:一种是导静电涂料,一种是导电涂料市场代表有(TF-801)导电漆。
防电磁波干扰屏蔽涂料。
导电涂料的作用原理
导电漆通过喷涂、刷涂的方法,使完全绝缘的非金属或非导电表面具有像金属一样的吸收、传导和衰减电磁波的特征,从而起到屏蔽电磁波干扰的作用。
导电漆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非金属表面实现电联接的问题。
导电漆是电镀银粒子制成的防电磁波干扰油漆,单组份、省工、省时、便捷、附着力好、平整、内聚力强、无疏松粒子,可用于金属、复合材料为基材的手机、计算器、精密仪器等壳体内壁喷涂材料。
干燥固化后漆层性能稳定,喷涂在工件表面细腻平滑和纯银导电漆一样
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细腻的导电粒子保证了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
为保证漆料与基面的附着能力,在常规情况下,导电漆料只建议使用在PC、ABS等非金属材料的表面,若使用在不常用表面,可能需要打底剂配合使用。
导电型粉末涂料原理及进展

2 6
涂 料 涂 装 与 电 镀
第 3 卷第 6 期
原子灰应用实践
邱波峡
(东风杭州汽车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 要 简要介绍了原子灰腻子的组成 、特点及在公交客车上应用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原子灰 ;腻子 ;涂装应用
我厂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主要采用环氧 、醇酸 腻子 ,有时也自配桐油腻子 ,配套的底面漆采用酚醛 和醇酸自干漆 。以后改用氨基醇酸烘漆作面漆 ,并 建成了一条涂装生产线 ,逐步采用了原子灰腻子 ,曾 使用过浙江肖山 、江苏吴县 、常熟和日本关西等公司 的产品 。在应用中有一些体会 。
原子灰与一般不饱和聚酯腻子的区别在于可用
固化剂调节固化速度 。
原子灰施工方便 ,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好 ,有一
定的防锈作用 ,常温固化快 ,湿磨干磨均可 ,打磨性
好 ,可与醇酸 、硝基 、聚酯 、聚氨酯 、氨基 、环氧等多种
涂料配套 。
收稿日期 :2005 —09 —20 作者简介 :邱波峡 (1959 - ) ,男 ,杭州人 ,大学本科学历 ,工程师 ,长期从事汽车涂装技术工作 。
穴) ,显示出奇特的电性能 ,光电压效应 ,光导效应 ,
形成整流结等 ,对非共轭链高聚物 ,若分子间的π电
子轨道能相互重叠 ,或者有电子施主 - 受主体系 ,也
产生载流子和输送载流子 ,显示出本征导电性 ,导电
性可以用电导率来度量[2] 。
式中 σ: —电导率 ;
σ= neμ
n —载流子浓度 ;
e —载流子所带电荷 ; μ—载流子的迁移率 。
料配比 、生产工艺 、固化条件等 。
2. 2 本征型导电粉末涂料
本征型导电粉末涂料是以导电高聚物为基本成
导电漆技术要求_概述及范文模板

导电漆技术要求概述及范文模板1. 引言1.1 概述导电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涂料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导电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导电漆技术要求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概述导电漆技术要求,包括其定义、应用领域以及基本原理。
接着,通过提供一些范例介绍具体的导电漆技术要求,包括要点一、要点二和要点三。
最后,通过总结与分析,得出结论部分,以期全面了解和掌握导电漆技术要求。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导电漆技术要求,并提供相应范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关键要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能够获得对导电漆技术要求有一个全面而详细的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本文所提供的范例模板,读者可以从中借鉴并使用于自己的工作中。
以上是我对“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介绍,请务必检查并提供您的反馈。
2. 导电漆技术要求概述2.1 导电漆的定义导电漆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特殊涂料,通过其中添加了导电材料,使得涂层可以传导电流。
导电漆通常由导电颗粒、聚合物基质和溶剂组成。
导电颗粒可以是金属颗粒(如银、铜、镍等)或者碳纳米管等材料。
2.2 导电漆的应用领域导电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包括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建筑和家具等领域。
在电子设备制造中,导电漆可用于印刷线路板(PCB)的生产,在汽车工业中常用于涂覆汽车零部件以提供抗静电保护,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可用于防雷击保护措施,而在建筑和家具行业,则常用于提供防静电效果。
2.3 导电漆的基本原理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区别在于能否自由移动的载流子数量。
而导电漆通过添加导体颗粒来增加载流子数量,从而实现对电流的导电。
导电漆中的导电颗粒可以提供一条路径,使电流能够在涂层表面上流动。
此外,导电漆需要具备良好的附着力、抗腐蚀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以确保其长期有效地传导电流。
以上是对导电漆技术要求概述的介绍。
导电漆作为一种特殊的涂料,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应用正不断扩大和深化。
探讨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制

探讨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制摘要:导电高分子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受到了十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甚至逐渐成为了国际上十分活跃的一种研究领域,对其的研究也开始由实验室的研究朝着实践应用方面的发展,并广泛及普遍的将其推广到能源、信息与传感器等方面。
本文首先分析了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种类与发展趋势,继而重点分析了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实际导电机制,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提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导点高分子;导点机制;导点材料引言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相对明显,并且其同样可以用作结构类材料。
现如今的高分子材料已经逐渐的覆盖了绝缘体、金属与半导体等领域。
所谓有机化合物,主要包含有P电子与R电子两类。
R电子作为成键电子,有着较高的键能,但是其离域性小,同时还被称为定域电子。
P电子的出现,是两个成键原子中P电子重叠所得。
一旦P电子出现了被孤立的情况,十分可能会导致出现有线离域性,电子可以围绕着原子核的四周转。
伴随着P共轭体系数量的逐步增加,离域性同样逐步提升。
一、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种类(一)复合型导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发挥作用的主要是充负荷材料,其获得的方式主要包含表面混合或者是层压普通聚合物材料与各种导电材料。
负荷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有着比较的种类,具体来说主要包含有涂料、塑料与橡胶等。
其具体的性质与导电填料的实际种类、使用料,实际的颗粒度和状态与其在聚合物材料中的世界处于一种紧密连接的状态。
往往会选择与其在聚合物材料中的世界分散状况连接起来。
普遍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粉末金属、炭有金属纤维等,将其用作高分子的导电类的填料用处。
(二)结构型这一材料指的是具备电功能的聚合物类材料,它不仅有着导电功能,同时也掺杂了其他的材料。
这一次材料的导电率并不同,具体可以将其分之为聚合物金属、聚合物超导体、高分子半导体等。
从导电机制的差异角度看来,其可以充分分之为离子导电聚合物与电子聚合类材料。
电子导电聚合物材料其结构特征之时,一般包含平面大共轭体系或者是线性,将光与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π电子激活,继而逐渐将导电的效用利用起来,在半导体的范围中,主要包含有电导率。
静电喷涂产品导电原理

静电喷涂产品导电原理静电喷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喷涂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机械设备等行业。
静电喷涂的核心原理是通过静电作用将涂料颗粒带电,使其附着到目标表面上,形成平滑、均匀的涂层。
导电是静电喷涂产品实现这一原理的关键。
导电是指物体能够传导电流的性质。
常见的导电材料包括金属、银、铜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迅速传递静电电荷。
而非导电材料如塑料、陶瓷、木材等则无法传导电流。
在静电喷涂过程中,导电材料的选择对于喷涂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静电喷涂设备中的喷涂枪头需要具备导电性能。
喷涂枪头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
导电枪头能够迅速将静电电荷传递给喷涂颗粒,使其带电。
同时,导电枪头能够保持与喷涂颗粒的接触,确保喷涂颗粒的带电状态得以保持。
其次,静电喷涂涂料需要添加导电剂。
导电剂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添加剂,能够增加喷涂涂料的导电性。
导电剂可以是金属颗粒、碳纳米管等,它们能够在涂料中形成导电网络,实现电荷传递。
导电剂的添加量对于涂料导电性能影响较大,需要根据具体的喷涂需求进行调控。
此外,还需要考虑喷涂工件表面的导电性能。
如果工件表面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静电喷涂的效果会更加理想。
在一些情况下,喷涂工件表面可能存在绝缘层或氧化层等非导电物质,这会降低静电喷涂的效果。
为了提高导电性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去除表面绝缘层、进行阳极氧化等处理。
静电喷涂产品导电原理的实现步骤如下:1. 导电涂料准备:在涂料中添加适量的导电剂,形成导电涂料。
导电剂的添加量需要根据具体喷涂需求进行调控。
2. 喷涂设备准备:确保喷涂枪头(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性能良好,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清洁,保证喷涂效果。
3. 工件准备:检查工件表面的导电性能,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导电性能。
如有必要,去除绝缘层或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4. 喷涂过程:将导电涂料装入喷涂设备中,通过喷涂枪头将导电涂料喷洒到工件表面。
喷涂过程中,喷涂枪头会给喷涂颗粒带上静电电荷,使之以纵向充电。
导电涂料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改性 , 可以获得性能优 良的导电涂料。利用氧化聚合 法 , 苯胺在 水 溶液 中进 行 聚合 , 使 生成可 溶性 的聚苯
胺/ 乙烯醇 (A /V 复合 导 电涂料 。 聚 P NP A) 研究表 明【1: l4 3] . 该 复合 导电涂料稳定 『好 , 生 在空气 中放 置 8 0 h电导率
摘 要 : 电涂料 的 应 用 日益 广 泛 , 过 阐述 导 电涂料 的作 用机 理 , 绍 了各种 导 电涂料 的最新 研 究 导 通 介
进展 。
关键 词 : 电涂料 ; 用机理 ; 用 ; 导 作 应 发展 趋 势 d i1 . 6 /i n1 0 — 2 72 1 .3 0 o:03 9 . s. 8 1 6 .0 1 . 4 9 js 0 00
1 本征型导 电涂料
本 征 型导 电涂料 是 以导 电高聚 物为基 本成 膜物
质, 以高聚物 自身的导电功能使涂层带电, 也有学者
称其 为非 添加 型导 电涂料 。导 电聚合 物分 子本 身提 供导 电载 流子 , 括 聚 电解 质 , 轭 聚合物及 聚合盐 包 共
等。
11 作用机 理及 影响 因素 .
中图分 类号 :Q 3 . T 6 0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 16 (0 )3 0 1— 5 10 — 27 2 1 0— 0 2 0 1
Th rn i l n p l a i n o l c rc l o d c i ep i t ep i cp ea d a p i t fee t ia l c n u tv a n c o y
对于共轭链聚合物 , 本身能产生载流子 , 出独特 显示 的 电性 能 , 例如光 电压 效应 , 导效应 等 。而对 于非 光 共轭链 的高聚物 , 若分子 间的 可电子轨道能互相重
导电涂料技术综述

导电涂料技术综述作者:蔡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3期摘要:导电涂料是伴随着现代科学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特种涂料。
1933年6月6日,美局授权了第一个导电涂料专利,由于导电涂料的特殊功能被广大研究员所认识,有关导电涂料的研究也越来越活跃。
伴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电子、电气产品的飞速发展,导电涂料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对导电涂料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对国内外申请人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上述统计,分析了国内外导电涂料的发展现状和导电涂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导电,涂料,特种涂料一、导电涂料技术概述导电涂料是涂于高电阻率的高分子材料上,使之具有传导电流和排除积累静电荷能力的特种涂料,可涂覆于任何形状基材的表面或内部。
导电涂料按组成及导电机理可分为两大类:结构型(亦称本征型)导电涂料与复合型(亦称添加型、掺杂型)导电涂料。
本征型导电涂料其导电机理一般认为是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内部电子的转移使其具有导电性。
复合型导电涂料是指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础加入导电物质,利用导电物质的导电作用来达到涂层电导率在10-12 S/m以上。
它既具有导电功能,同时又具有高分子聚合物的许多优异特性,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根据使用需要调节涂料的电学和力学性能,并且成本较低,简单易行,因而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
复合型导电涂料由高分子聚合物、导电填料、溶剂及助剂等组成。
常用的导电填料有金属系填料、碳系填料、金属氧化物系填料、复合填料、新型纳米导电填料等。
复合型的导电涂料其导电机理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导电机理的理论:(1)无限网链理论、(2)热力学理论、(3)竞争理论。
上述三种理论分别从导电粒子含量;导电体系内部的界面能与导电粒子含量的关系;导电通道机理、隧道效应机理和场致发射机理之间的竞争关系三个不同方向对导电机理进行了阐述。
二、导电涂料的发展历程2.1国外导电涂料的发展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早在1933年就取得了第一份导电涂料的专利(US1913214),但是,导电涂料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得到蓬勃发展。
酚醛树脂纳米涂料的导电性能研究

酚醛树脂纳米涂料的导电性能研究导电涂料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涂料,在电子器件、电磁屏蔽、防静电和导电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酚醛树脂纳米涂料是一种新型的导电涂料,在提供优异导电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导电涂料。
酚醛树脂纳米涂料的制备主要通过将导电性能较好的纳米材料加入到酚醛树脂基体中,并进行适当的改性、掺杂和处理。
纳米材料作为导电路径的桥梁,能够提供更好的电子传导性能,从而提高涂料的导电性能。
常见的纳米材料包括金属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导电聚合物等。
通过控制纳米材料的添加量和分散度,可以调节涂层的导电性能。
酚醛树脂纳米涂料的导电性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研究。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电学测试,如电导率测量和电阻率测量。
电导率是涂层导电性能的一个关键参数,可以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导体的几何形状来计算得到。
通过电导率的测量可以评估涂料的导电性能,比较不同材料或不同改性工艺的导电涂料的性能差异。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料中纳米材料的分散情况和形态结构。
纳米材料的分散均匀性对涂料的导电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分散能够提供更多的导电路径,进而提高涂料的导电性能。
利用SEM可以观察到纳米材料的形态结构和与基体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分散情况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酚醛树脂纳米涂料进行热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来评估其导电性能。
热分析可以用来研究涂料的热稳定性和热传导性能,力学性能测试则可以评估涂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这些性能参数的测试结果可以作为导电涂料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性能参考。
除了研究酚醛树脂纳米涂料的导电性能,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其在具体应用中的效果。
例如,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测试其对电子器件的导电性能、耐腐蚀性和稳定性等进行评估;在电磁屏蔽领域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测试其对电磁波的屏蔽效果进行评估;在防静电领域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测试其对静电的耐受能力和释放速度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电涂料的导电机理浅谈
均匀分散在成膜树脂内的导电填料含量超过一定值时,涂料电阻率迅速降低,表现出导电性能,这种现象被称为渗流,这一临界值即为渗流阈值。
导电涂料的导电机理与渗流理论密切联系,主要包括导电回路的形成和电子的传输两个方面。
理论研究认为聚合物内的导电填料含量达到渗流阈值后,复合体系内的导电粒子便会彼此搭接或列队形成三维导电网络回路。
导电粒子与聚合物混合时会形成界面,体系界面能过剩。
导电填料含量越高,分散效果越好,体系界面能过剩也就越大。
Miyasaka等将体系界面能与涂料导电性能联系起来,认为渗流阈值是一个与体系界面能有关的函数,当体系界面能过剩到接近极限值Δg*时,导电填料将产生团聚避免界面能进一步增大,该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填料含量超过渗流阈值后,电导率提升变缓并最终维持在恒定值。
导电回路的形成是从宏观上来描述导电机理,而电子传输则是电流形成的微观过程。
填充型导电涂料的电子传输过程比较复杂,目前比较认可的主要有导电通道理论、场致发射理论和隧道效应理论。
导电通道理论认为电子是通过涂层内彼此接触的导电粒子来实现传输的,场致发射和隧道效应理论则认为在热振动或内部电场作用下,电子可以越过势垒在彼此相邻几纳米的导体粒子间迁移。
大量研究表明CNTs或GNS含量较低时,导电涂层的交流电导率随着频率的提高而迅速增大,当它们含量超过渗流阈值后,即使频率变化,交流电导率依然保持稳定。
这是因为随着外场频率的升高,光子能量相应增大,电子在局域态间的跃迁概率增大从而提升体系的交流电导率,一旦CNTs或GNS的含量超过渗流阈值,体系中即形成了畅通的导电网络,故交流电导率不再随频率而改变。
所以当CNTs或GNS含量较高时,电子主要经过导电通道进行传输;当其含量较低时,形成连续导电通道的几率较小,这时电子主要通过场致发射和隧道效应来实现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