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 第十二章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合集下载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天然药物是指从天然界中提取的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来自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天然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民间传统药物和现代药物研究中。

天然药物中的成分复杂多样,本文将探究其中一些常见的化学成分。

1. 生物碱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碱性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中。

目前已经发现约有10000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碱,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如镇痛、杀菌、抗癌等。

生物碱是一种天然产物,可以在化学合成中合成,但是天然源的生物碱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中。

2. 多糖多糖是指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多聚体化合物,可以通过植物、细胞、微生物等自然来源进行提取。

多糖具有调节免疫、降低血糖、保护肝脏等多种生理活性。

多糖分子具有多种化学结构,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是中药和民间传统药物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3. 苷苷是一种糖类分子,含有氧原子和核苷酸类似的结构,如腺苷、鸟苷、肌苷等。

苷存在于许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具有很多生理作用,如增强记忆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等。

苷可以作为天然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或辅助成分应用于现代药物研究中。

4.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如柑橘、白藜芦醇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癌、抗炎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化学多样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药用应用选择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

5. 生物活性多肽生物活性多肽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短链蛋白质,存在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中。

生物活性多肽具有生物活性和高度的特异性,可以作为肿瘤治疗、免疫调节、止痛等方面的药物。

综上所述,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复杂多样,不同的化学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应用价值,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情况和药物设计需求选择不同的化合物。

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天然药物具有来源广泛、成分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天然药物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天然药物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成分和作用也成为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阐述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一.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天然药物是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资源中提炼出的药用物质。

这些药用物质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而其有效成分也是天然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天然药物来源复杂、药材品种繁多,加之提取方法的不同,使得药物提取物的成分也各自不同。

因此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在天然药物的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往往会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确定其化学成分。

目前常用的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技术。

其中GC-MS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可用于分析挥发性化合物,如各种醇、酮、醛、酸等,也可用于分析非挥发性化合物,如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等。

而LC-MS则主要用于分析非挥发性、极性药物成分,如多糖、黄酮类、生物碱等。

这些分析技术加强了人们对于天然药物成分的认识,并促进了天然药物的进一步应用和开发。

二. 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天然药物具有较为广泛的药理作用,人们对其生物活性研究也一直非常关注。

这些药理作用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

因此,研究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其药理作用,更有助于天然药物的应用开发与推广。

近年来,人们对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药物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近年来常见的龙胆、秦艽、虎杖等天然药物的研究不仅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更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深入应用。

龙胆中的苦味素被发现具有抗炎、抗糖尿病的作用;秦艽中的活性成分黄芩甙被证实有抗肿瘤、抗氧化的特性;虎杖的根、茎和叶中的白藜芦醇则被发现有抗炎、抗氧化的功效。

三. 天然药物的应用前景随着对天然药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天然药物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分析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分析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分析作者:王颖来源:《现代盐化工》2020年第05期摘要: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远古时期伏羲、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之传说。

伴随当今医疗事业的发展,为了达到更高的医疗水准,需要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更多的药物化学成分。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不局限于植物,还可以从动物、微生物甚至矿物中提取。

着重对天然药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药物背景、生长规律、加工贮藏的影响以及药物内不同化学成分的构造关系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构造关系自古以来,天然药物都是医疗药物的重要来源。

现如今,许多化学药物都是由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提炼而来,例如毛花甘C就是从毛花洋地黄中提取出来的。

对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提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获取其药物组成结构特征,使其对人体发挥有效作用是当前天然药物研究的重点。

1 天然药物发展背景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的进化是与各种病症抗争的历程。

根据历史记载,人类对天然药物的应用已经经历数以万计的实验。

过去,人体的疼痛被称为“疾病”,也因此诞生了“医者”。

医者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解决或者减缓“疾病”的方法,而所找到的“材料”大多数都是天然药物。

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改进,现在这种药物在国内外有不同的定义:国外称之为“天然型药品”,而国内称作“中药”(亦称中本药)[1]。

不管命名如何,在本质上都是取自天然资源,直接或间接地提炼其中具有医疗成效的多元化物质,包括一些地区的常见生物,例如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幼蝉猴,幼蝉猴是蝉(亦称知了)的幼虫,除了自身的使用价值,其在蜕变成蝉之后遗留的外壳亦具有益精、強阳、解渴、促肺、抗菌、抗高血压、治疗脱发、抑制癌症等药用价值[2]。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依旧有许多部落和民族使用传统药物,令人吃惊的是,即使是在世界经济走下坡路的时候,新型天然药物成本每年依旧以不小于17%的增长率递增。

2 对天然药物生长规律的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药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细致研究。

第十二章 海洋天然药物

第十二章 海洋天然药物

水提取法
• 亲水性物质:多糖、蛋白质、氨基酸、苷类、有机酸盐、生物碱 盐及无机盐等 原料→浸渍、渗漉或煎煮法提取→过滤、离心→减压浓缩→喷雾干 燥→粗品
目标蛋白的富集问题
有机溶剂提取法
• 亲脂性化合物:大环内脂类、萜类、甾类、生物碱类以及聚醚类 极性由低到高的有机溶剂,分步提取→减压浓缩→不同极性的亲脂 性化合物 碱性化合物--加入适当碱液,使其游离后,有机溶剂提取 酸性化合物加入酸液
2.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
该类大环化合物由于环结构上含有双键、羟基等,在次生 代谢过程中氧化、脱水,形成含氧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氧环的大小有三元氧环、五元氧环、六元氧环等。 如有很强细胞毒活性的草台虫内酯(bryostatin)
3.多聚大环内酯类
• 这类化合物酯环上的酯键超出一个,主要具有抗真菌活 性。例如,从红藻中分离得到下列物质具有抗真菌作用。
1.简单大环内酯类
O O
HO O O
HO O O
该类化合物尽管环的大小各异,但环上仅有-OH或烷基等取代基,多数仅有一
个内酯环,为长链脂肪酸形成的内酯。如从海洋软梯动物Aplysia depilans皮
中分离得到的aplyolideA、B、C。为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内酯。作为动物本 身的化学防御物质,该类化合物具有强的毒鱼活性。
lembyneA
(氧环碳环同时存在)
五、前列腺素类似药
• 前列腺素类似药表现出前列腺 素一样的活性,此外还具有抗 肿瘤的活性。例如从八放珊瑚 中分离得到下列化合物就具有 抗肿瘤的活性。
O OAC COOH OAC
OH
第二节 海洋天然药物提取方法
LOREM
1
海洋天然药物的提取
LOREM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11
❖ 所谓高水平重复,即新药的研发水平很高, 如有效成分新药或有效部位新药,但每个新 药的申报单位有很多家,如丹参总酚酸及其 制剂、红花总黄色素及其制剂、羟基红花黄 色素A及其制剂等,每个新药都有多家申报, 有些甚至有十多家申报;人参中主要有效成 为皂苷类,人参皂苷Rg3是第一个开发成为 一类新药的皂苷,其他单位开发了Rh、Re 等皂苷,目前还有一些其他皂苷正在开发中。
23
目前国际上多数创新药物都是通过这一途径发 现的,从国际上申请的专利也可以看出,一 般一个活性化合物,其合成的衍生物都在数 十个,甚至上百个。而在我国,天然产物研 究与合成是基本脱节的,从事天然产物研究 的人员大多不懂合成,从事合成的人员对结 构改造也不感兴趣,这也是我国极少发现新 的化学实体药物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近 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成 分在体内极易产生代谢,从其代谢产物中发 现活性成分,也是创新药物发现的一个重要 途径。
21
对分离后的各个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活性筛选,发现 活性部位;采用色谱方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化合物的 分离和结构鉴定;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 在此筛选过程中,有时会发现某一部位活性很强, 但进一步分离成单体化合物后活性没有提高,甚至 降低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中药的各成分之间存在 着协同作用导致的。这时可以把相应的活性部位研 发成为新药,即有效部位新药。如果发现某一单体 化合物活性很强,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就可以把单 体化合物研发成为新药,即有效成分新药。但在活 性成分研究中,大部分情况是分离的化合物具有一 定活性,但活性不太强,或毒性很大,没有临床使 用价值,这类化合物被称为活性先导化合物,可进 人结构改造程序。对于没有活性的化合物,将其贮 存在样品库中,供其他活性筛选。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化学性质、活性成分以及其药理学作用的学科。

天然药物是指从动植物中提取、纯化或合成的药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学效应。

这些药物多数是经过长期的人类实践证明其疗效的,而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因此,研究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对于开发新药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是指在天然药物中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是单一的天然产物,也可以是多种天然产物的混合物。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包括对它们的独特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分析,以及对它们的药理学作用和药效学效应的研究。

通过对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其治疗效果和机制,从而为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以及生物学活性的筛选和评价。

这些方法的核心是通过有效的分离和纯化技术来获得纯净的活性成分,然后通过各种显微技术和光谱分析方法来鉴定其结构。

同时,还需要对其药理学作用和药效学效应进行评价,包括体外和体内实验的设计和实施,以及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和指标的选择。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首先,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种类繁多,每个成分都可能具有不同的活性和机制。

因此,需要对大量的化合物进行研究和评价。

其次,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通常存在于微量,难以大规模提取和纯化。

此外,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往往是复杂的混合物,使得其分离和纯化过程更加困难。

然而,通过对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新药候选物。

例如,阿司匹林是通过对柳树皮中的活性成分水杨酸进行研究,最终开发出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药物,如紫杉醇、阿尔兹海默症治疗药物等,都是通过对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获得的。

总的来说,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对于开发新药和改进药物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是研究天然物质作为药物的化学性质、结构和活性的学科。

它涉及从天然资源中提取和分离活性化合物,并通过化学合成、结构修饰和药物设计等手段改善其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天然药物的提取和分离:天然药物通常存在于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和动物等自然资源中。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首先涉及从这些天然资源中提取活性化合物,并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进行分离和纯化。

2. 结构鉴定和活性评价:通过使用各种分析技术,如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对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

同时,通过生物活性评价,如抑菌、抗肿瘤、抗炎等,评估其药理活性。

3. 结构修饰和合成:天然药物化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天然药物进行结构修饰,以改善其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

通过化学合成和结构修饰,可以增强天然药物的药效、稳定性和选择性。

4. 药物设计和合成:基于天然药物的骨架结构和药理活性,结合计算化学和药理学方法,设计和合成具有更好药理活性的新药。

5. 机制研究:通过研究天然药物的作用机制,揭示其与生物分子的
相互作用模式,为进一步优化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有助于开发具有较高活性和较低毒性的新药,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天然药物化学还可以帮助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天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是开发新药的重要方法。
精选PPT
3
临床应用的药物三分之一源自天然药物
• 阿司匹林、水杨酸
• 普鲁卡因、可卡因
• 吗啡、阿托品、强心苷
• 紫杉醇、喜树碱、鬼臼毒素、秋水仙碱
• 青蒿素、丹参酮IIA、黄连素
• 白藜芦醇 ……
精选PPT
4
二、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与开发思路
……
精选PPT
精选PPT
10
粗提物活性测定
水提取物
抗氧化 心肌保护
95%乙醇提取物
扩冠脉 抗炎 雌激素样作用
精选PPT
11
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波谱分析: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
隐丹参酮
丹酚酸B
精选PPT
丹参酮IIA
12
临床研究和应用(SFDA批准)
• • •
精选PPT
作用机制不清 体内代谢情况不清 药材质量难以控制
产品开发
• 食品添加剂、保健品、药品
• 美国辉瑞公司已投资7亿多美元用于白藜芦醇及 其衍生物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工作。
生物资源开发
• 虎杖
精选PPT
18五、实例分析3来自青霉素的“偶然发亚 历

山 大·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一
莱 明
次在研究葡萄球菌的实验中偶然

发现那次培养的细菌有些菌落没
黄 色
5
三、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一般研究路线
精选PPT
6
续上图
精选PPT
7
续上图
精选PPT
8
四、研究路径与方法
目标的 确定
文献 调研
预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化学成分:未知因素很多,对于微量物质 难以采用化学方法确定结构,主要靠波谱分析的 方法解决。
一、化合物的纯度检查
检查纯度的方法:
外观、颜色、形态是否均一. 测定各种物理常数,如熔点、沸点、比旋光度、折 光率等. 如果可能是已知物,用已知结构的对照品进行对 照测定或测定它们的共熔点等. 薄层色谱、纸色谱(三种展开系统均呈单一斑点) 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喜树碱 :抗癌活性,毒性大
喜树碱
10-羟基喜树碱
秋水仙碱:具有抑制肿瘤作用,但毒性较大。 经结构改造后仍保持较高的抗癌作用,毒 性也较低,用于治疗乳腺癌。
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 (一)预试验的目的和分类 ❖ 系统预试验 单项预试验 ❖ (二)单项预试验 ❖ 1、单项预试验溶液的制备 (1)水提取液 (2)中性醇提取液 (3)酸性醇提取物 (4)石油醚提取液
活性测试方法选择是活性追踪分离的关键
理想的体外活性测试方法应具有的特点:
简易、快速、不需特殊设备、方便、抗干扰性强、假 阳性和假阴性均较低、临床相关性强等优点。但在实 际工作中理想的活性测试方法往往很难找到,只有综 合分析考虑,根据实际情况、条件以及研究开发的课 题选择较理想的活性测试方法。同时也要根据实践经 验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进现有的一些活性测试 方法和建立一些新的活性测试方法。
5. 通过有效成分或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从中发 现有药用价值的活性单体或潜在药用价值的活性单体— —先导化合物。通过先导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发 现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先导化合物 ——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因其活性
不够显著或毒副作用较大,无法将其开发成新药的具 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研究天然药物新药的一般过程:
(五)核磁共振谱
13C-信号的化学位移:
脂肪碳:小于50 连杂原子碳(C-O,C-N,C-S):50~100 甲氧基碳(-OCH3):55左右 糖端基碳:95~105 芳香碳、烯碳:98~160 连氧芳碳:140~165 羰基碳:168~220,具体:醛:190~205;酮: 195~220;羧酸:170~185;酯及内酯:165~180;酰 胺及内酰胺:165~180
难气化、易热解、大分子、小分子,均可得到 分子离子相关峰:[M+H]+、[M+Na]+、[M+K]+
(三)红外光谱(IR)
❖ 原理: 分子吸收红外线后引起化学键的振动或转动能级 跃迁而形成的吸收谱图(4000~625cm-1)
❖ 作用: ❖ 特征频率区(functional group region)
药用植物 提取物
合成 结构阐明
活性筛选 分离
纯化合物
毒理、药理 药剂 临床 工业化
活性筛选
I -IV 期
二、天然活性成分的筛选:
以活性为指标进行追踪 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分离活性化合物时,多在确认 供试样品的活性之后。 1.先选择简单易行、灵敏度高、可靠的活性测试方法 作指导。 2.在分离的每一阶段对分离得到的各个部分进行活性 定量评估,并追踪其中活性最强部分。 3.因为物质分离与活性分离同步进行,一般在最终阶 段总能得到某种活性成分,发现新化合物的可能性也 很大。
特点: 应用范围广,进行同位素及化合物分析。 分析速度快,可与色谱联用。
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只需5-10 g)
(二)质谱
常用质谱技术及特点
电子轰击质谱(EI-MS,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场解析质谱(FD-MS,field desorption ionization) 快速原子轰击质谱(FAB-MS,fast atom bombardment) 电喷雾质谱(ESI-MS,electrospray ionization)
(五)核磁共振谱
具有磁距的原子核在高强度磁场作用下,可吸收适宜频率 的电磁辐射,而不同分子中原子核的化学环境不同, 将会 有不同的共振频率,产生不同的共振谱。
1. 氢核磁共振(1H-NMR)
1H-NMR测定中通过化学位移(δ)、谱线的积分面积
以及裂分情况(重峰数及偶合常数J)可以提供分子中的
1H的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
天然化合物的化学修饰或结构改造:
从天然药物中筛选追踪得到活性化合物只是一类 创新药物研究的前期阶段。而且不少的天然活性化 合物还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或因含量太低,难以从 天然原料中取材;或因结构过于复杂,合成也十分 困难,故本身并无直接开发利用前途。此时只能以 它们为先导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修饰或结构 改造后,才能发现比较理想的活性化合物,并开发 成为新药上市。
植物粗提物 体外多项指标 筛选抗肿瘤活性
示有抗肿瘤活性 体内筛选抗肿瘤活性 (P-388 荷瘤小鼠)
有抗肿瘤活性 确定抗肿瘤活性或 作用机制有无新颖性
示有新颖性
追踪分离活性成分
无抗肿瘤活性 溶剂分配 色谱分离
浓缩物 体外筛选抗肿瘤活性
示有抗肿瘤活性 体外复筛抗肿瘤活性
有活性
无活性(弃去)
植物粗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筛选方案
结构鉴定有重要价值 特定的吸收谱特征——骨架类型的判断
如:黄酮、香豆素、蒽醌 加诊断试剂前后谱图的规律性变化——取代情况的推断
如:黄酮、香豆素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生色团:产生紫外吸收的不饱和基团,如C=C, C=O, O=N=O等; 助色团:其本身是饱和基团(常含有杂原子),它 连到生色团上时,能使后者吸收波长变长或吸收强 度增加,如-OH, -NH2, -Cl等; 红移(red shift) :由于基团取代或溶剂效应,最 大吸收波长变长。 蓝移(blue shift):由于基团取代或溶剂效应,最 大吸收波长变短。
CH2=CH-CH3
C3CH C2CH2 C-CH3
环烷烃
(五)核磁共振谱
1. 氢核磁共振(1H-NMR)
(2)峰面积:因为1H-NMR谱上积分面积与分子中的
总质子数相当,当分子式已知时,就可以算出每个信号所 相当的1H数,积分值与氢的数目成正比。如乙醇的氢谱中 CH3与CH2的谱峰积分值基本等与3:2。
确保供试材料具有活性
在活性追踪分离之前: •要采用体内体外多种方法,多个指标对实验材料进行 活性测试,其目的是再次确证实验材料的活性,确定 有无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为选择活性追踪分离所用的活性测试方法提供依据。 以下的流程是美国癌症研究中心(NCI)用于筛选确 认植物或动物粗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改进方案。
组成,且质量相差1~2。 3. 高分辨质谱法(HR-MS)
可将物质的质量精确测定到小数点后3位,通过比较精 确质量可区分分子量相同的不同化合物。
不饱和度的计算 u=Ⅳ-Ⅰ/2+Ⅲ/2+1 Ⅰ:一价原子数 如H、X
Ⅲ:三价原子数,如N、P Ⅳ:四价原子数,如C
(二)质谱
作用: 用于确定分子量;求算分子式。 提供结构信息,推测未知物结构。
6—8.5
0.5(1)—5.5 2—4.7
1.7—3
OH
NH2 NH
10.5— 12
9—10
4.6—5.9
0.2—1.5
13 12 11 10 9
RCOOH
R
RCHO
87654
CR2=CH-R
H
CH2F CH2Cl CH2Br CH2I CH2O CH2NO2
3210
CH2Ar CH2NR2 CH2S CCH CH2C=O
第十二章 天然药物活 性成分研究
第一节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一、从天然药物中开发新药的方法
1. 经过文献资料或民间用药的调研或通过现代药理学 的筛选研究,发现某种动物、植物、矿物或微生物具 有药用价值,然后将其开发成新药。
2. 已知某种成分或某类成分具有药用价值或已成为 新药,根据动植物的亲缘关系,寻找含有这种或这 类成分的动植物,进而将其开发成新药。
3. 将临床疗效明确的经典方、经验方或经药效学研究具 有开发价值的复方中药开发成新药,或将现有的药物改 变剂型,如由口服液改为片剂、注射剂等。
采用这种形式开发的新药:有效成分不明确,药品 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但具有生产工艺不太复杂、成本 较低、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等特点。
4. 搞清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基础上,将有效部位开发 成新药。因有效成分已明确或基本明确,故采用这种方 法开发的新药具有药品的均一性、较易控制、临床疗效 稳定、质量易于得到保证等特点。
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对未知天然化合物的结构研究程序
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一)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1. 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
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大多由C、H、O、N等组成,对组 成元素的种类和比例的分析,可以通过元素分析的方法确 定。分子量的测定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质谱法。
2. 同位素丰度比法 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元素均由相对丰度比一定的同位素
③DEPT法:通过改变照射1H核的脉冲宽度(θ)或设
电子轰击质谱(EI-MS):样品气化后,气态分子受一定能 量的电子冲击,使分子电离或裂解产生各种阳离子。
样品需加热气化,离子化,得到M+ 难气化、易热解的成份测不到M+
如糖、苷、氨基酸、肽、蛋白、核酸、抗生素
场解析质谱(FD-MS):试样稀液涂于钨丝上作阳极,对面 加阴极,通高压,使电离。
难气化、易热解的成份,可得到 分子离子相关峰:[M+H]+、[M+Na]+、[M+K]+ 逐个脱去糖基的碎片峰:[M+H-162]+、[M+H-162-146]+
四、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1.系统提取分离方法:是研究天然药物成分的初 步提取分离方法。用极性从低到高的溶剂依次 提取。 石油醚→油脂、蜡、叶绿素、挥发油、游离甾 体及三萜类 氯仿或醋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及黄酮、 香豆素的苷元 丙酮或乙醇、甲醇→苷类、生物碱盐、鞣质等 水→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