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四年级数学上考点知识点难点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一、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定义整数只有正负两种,表示有向有量(即带有方向的大小存在)的量。
整数的比较同号相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大;异号相比较,正数大于负数。
整数的加减法整数加减法的规则: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结果的符号跟被加数或被减数的符号相同,绝对值是两数绝对值的较大者减去较小者。
二、面积的认识及面积的单位面积的认识面积指平面内围成的区域大小,单位是平方米。
面积的计算常见的计算方法有: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面积=底×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圆形面积=π×半径的平方。
面积的单位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
三、量和单位量和单位的认识量是指具有大小、比较大小关系和单位的东西,单位是衡量量的标准。
常见的长度单位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常见的重量单位常见的重量单位有千克、克、毫克和吨。
常见的容量单位常见的容量单位有升、毫升、立方米和立方厘米等。
四、三位数加减法三位数加减法的认识三位数加减法是指由三位及以下的数相加或相减的运算。
三位数加减法的规则规则:竖式运算法,每位相加或相减时从右至左进行,没有则补零。
五、时间的认识及计算时间的认识时间是指事情发生或发展的过程和长短,单位为秒、分、时、天、周、月和年等。
时间的计算时间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单位进行转换,如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1天=24小时等。
时钟的读法时钟是用来显示时间的器具,小时数顺时针递增,分钟数60格递增,分钟数0-30,小时数不变,分钟数30-60,小时数加1。
六、图形的认识及分类图形的定义图形是指由线条或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常见的图形常见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
图形的性质各种图形均有其特定的性质,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圆形的直径等于两倍的半径等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四年级数学上册的重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的认识四年级数学上册涉及的数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其中,整数的认识是基础,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整数的概念、数轴表示、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等;小数的认识则涉及到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运算等;分数的认识则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等。
二、数的运算四年级数学上册的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并能进行混合运算。
其中,小数的乘除法是难点,学生需要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和方法。
此外,分数的加减法也是难点,学生需要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方法。
三、几何图形四年级数学上册涉及的几何图形包括角、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图形的定义、性质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其中,三角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是难点,学生需要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此外,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也是难点,学生需要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四、统计与概率四年级数学上册涉及的统计与概率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其中,平均数是重点和难点,学生需要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五、数学思维四年级数学上册开始引入一些简单的数学思维题,如推理、排列组合等。
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推理题是难点,学生需要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推理规则,并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综上所述,四年级数学上册的重难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和数学思维等方面。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练习和互动等,同时还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实例和练习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汇总,1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汇总,1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汇总,1-8单元考点知识梳理!_直线_射线_直角王老师整理了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汇总,1-8单元考点知识梳理!第一单元1.大数的读法(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2.大数的写法(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4.大数的改写(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都用“=”连接(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
都用“≈”连接5.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6.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7.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8.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二单元1.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做单位2.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字母表示为(km2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4.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5.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第三单元1.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2.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无限延长,可以度量它的长度3.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4.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5.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要点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一)整数的认识1大数的读写概念与定义: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万以上数的读写,如十万、百万、千万、亿等。
例如,数字“123456789”读作“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
性质:掌握大数的读写规则,理解数位顺序和分级读写的原则。
特点:大数的读写在日常生活和科学计算中经常用到,如人口统计、经济数据分析等。
例子:比较两个大数的大小:98765432和100000000。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数位顺序,发现98765432小于100000000。
2数的整除概念与定义:复习并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
性质:进一步探索数的整除性质,如质数的唯一分解等。
特点:整除性质是数学基础,为后续学习分数、小数等打下基础。
例子:找出18的所有因数,学生可以发现1、2、3、6、9和18都是18的因数。
(二)小数的认识与运算1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概念与定义:学习小数的基本意义,如0.1表示十分之一,0.01表示百分之一等。
性质: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如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特点:小数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表达方式,如商品价格、身高测量等。
例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0.3和0.25。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0.3大于0.25。
2小数的运算方法: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掌握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特点:小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计算折扣后的价格、计算平均成绩等。
例子:计算两个小数的加法:0.6 + 0.45 = 1.05。
学生需要注意小数点后的数字相加,并正确处理进位。
二、图形与几何(一)线与角1线的认识概念与定义:复习直线的性质,如直线是无限延长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
性质:了解直线的基本性质,如直线的平行、垂直等。
特点:线的认识是几何学习的基础,为后续学习复杂图形打下基础。
例子:在一张纸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它们就是平行的。
2角的认识概念与定义:学习角的定义,如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形成的图形。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大数的认识:包括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级的概念。
例如,十万是10个一万,一亿是10个一千万。
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通常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2. 数位和位值的概念: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位值是指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实际数值不同。
例如,在十进制数中,数字4在个位上表示4,在万位上表示40000。
3.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需要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口算方法,以及乘法和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图形和几何的知识:包括认识各种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以及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5. 统计和概率的知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概率计算。
以上内容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四年级上数学复习资料知识点大全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
(参照课本P20)5、进率: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10 个一万是十万,10 个十万是一百万,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6、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 在千位上,表示“2 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 中的3647 在万级上,表示“3647 个万”大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每级读完后加上该级的计数单位。
每一级末尾的0 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 都只读一个0。
7、大数的写法:按照数级从高到低写数,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大数的比较方法和以前相同,先把数位对齐,位数多的数大;位数一样的,从最高位的数字依次往右比起。
10、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一种方法,首先确定需要精确到的数位,将其后面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进行取舍。
为,0~4 “舍”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的数字不变,为,5~9 “入”,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上的数字加1。
注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符号一定要用“≈”!11、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 个0 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 个0 改写成“亿”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12、二进制与十进制13、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重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重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通常涵盖一系列基础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几何形状、测量、时间、图表和数据等内容。
以下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重点:
1.整数:
加减法,包括进位和退位。
三位数以内的乘法和除法。
数字的比较和排序。
2.小数:
小数的认识与读写。
小数的加减法。
3.分数:
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数的加减法。
4.几何形状:
平面图形(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的性质。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5.测量:
长度、重量、容积的测量。
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6.时间:
时、分、秒的认识。
24小时制的使用。
7.图表和数据:
图表的阅读与制作。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这些知识点通常会根据具体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有所不同。
建议参考学校所使用的具体教材,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知识。
同时,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和巩固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概念,包括自然数、整数的分类(正数、零、负数)。
2. 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顺序表,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
3.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整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4. 整数的大小比较:学习如何比较整数的大小。
5. 整数的加减法: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借位。
6. 整数的乘法:学习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乘法的意义。
7. 整数的除法:理解整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分数的初步认识1. 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2.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分数的大小比较:学习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4.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三、小数的认识1. 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表示的是十进制分数。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小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3. 小数的加减法: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四、几何初步1. 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和区别。
2. 角的认识:学习角的概念,包括锐角、直角和钝角。
3. 平行与垂直: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五、度量衡1. 长度单位:掌握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换算。
2. 质量单位:了解千克、克等质量单位的换算。
3. 时间单位:学习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换算。
六、数据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
2. 数据的整理:掌握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
3. 简单统计图表:学习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饼图。
七、问题解决1. 实际问题: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解题策略: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策略。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考点知识点难点大全1
大数的认识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
数级
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
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
数位
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
自然数
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6
射线
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
射线特点:(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
(2)射线不可测量。
7
直线
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
8
线段
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
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9
线段特点
(1)有限长度,可以测量
(2)两个端点
10
线段性质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3)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直线没有距离。
射线也没有距离。
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
11
角
(1)角的静态定义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角的符号:∠
12
角的种类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
方向与角度。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
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1)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13
乘法
乘法是指一个数或量,增加了多少倍。
例如4乘5,就是4增加了5倍率,也可以说成5个4连加。
14
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00(积)
15
平行
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
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记作AB∥CD。
平行线永不相交。
16
垂直
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17
平行四边形
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8
梯形
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
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19
除法
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
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