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学案:3.4.2 溴与海水提溴 Word版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4.2 溴与海水提溴 教学设计3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途。
2. 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的活动探究,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
教学过程一、溴和海水提溴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故人们把溴称为“海洋元素”,同时海水中也含一定量的碘元素,从海水中提取Br2、I2是生产Br2、I2的重要方法。
1. 海水提溴:(1)浓缩:海水中Br-的浓度较低,需蒸发水分进行浓缩,或者利用海水晒盐后剩余的部分(又称苦卤)做制取Br2的原料。
(2)氧化:苦卤中通Cl2,把Br-氧化,反应为:Cl2+2Br-=2Cl-+Br2(3)提取:Br2仍溶解在溶液中,先用热空气把Br2吹出(因为Br2易挥发),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Br2:3Br2+3 CO2-3=5Br-+BrO-3+3CO2↑然后在上述溶液中再加H2SO4酸化,重新生成Br2。
5Br-+BrO-3+6H+=3Br2+3H2O海水中碘元素的含量约有9.3×103吨,其中海藻灰中(NaI)含量较高,可用浓H2SO4把NaI中I-氧化为I2。
2NaI+ H2SO4 (浓)=Na2SO4+2HI8HI+ H2SO4 (浓) == 4I2↑+ H2S↑+ 4H2O总反应为:8NaI+ 5H2SO4 (浓) == 4I2↑+ H2S↑+ 4H2O+4Na2SO42. Br2、I2单质的性质:(1) Br2、I2的物理性质[实验]:观察Br2、I2单质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高中化学 3.4.2《溴与海水提溴》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4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本节教材内容以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线索展开,简单介绍了海水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存在形式,重点介绍了金属镁的提取原理、重要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溴和氯、碘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以此为启示,介绍溴单质的提取原理和主要用途。
(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本节内容既承载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又使学生认识到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既关注了知识的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又关注了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
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重要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途。
3、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的活动探究,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
三、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重点:金属镁的还原性;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难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预习:第四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重点思考“交流·研讨”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教师准备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3.4.1《溴与海水提溴》教学设计【复习】镁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哪些?【引入】溴是海水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学考优化设计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3.4.2溴与海水提溴

(如CCl4、酒精、汽油、苯等)。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一二三四
合作学习
物理性质 氯气(复习) 溴单质
碘单质
颜色
黄绿色 深红棕色 紫黑色
色
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Cl2>Br2>I2 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Cl-<Br-<I-
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合作学习
随堂检测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一二三四
二、从海水中提取溴
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历浓缩、氧化和提取三个步骤。 1.浓缩:海水中的Br-的含量一般为0.067 g·L-1,经过海滩晒盐和提 取氯化钾后得到的苦卤中Br-的含量一般为6 g·L-1,非常有利于溴的 提取。 2.氧化:要将苦卤中的溴离子氧化成游离态的溴,需加入氧化剂 氯气。有关的离子方程式:Cl2+2Br- 2Cl-+Br2。 3.提取:生成的溴单质依然溶解在苦卤中,利用溴的挥发性,鼓入 热空气或水蒸气,就可将溴分离出来。
的难易规律,Cl2首先氧化还原性强的I-,然后再氧化还原性较弱的 Br-。
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合作学习
随堂检测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氯、溴、碘单质化学性质的比较
Cl2、Br2、I2都是强氧化剂,都能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 强碱、盐、某些还原剂发生反应。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 弱,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答案:(1)2Br-+Cl2 (2)溴单质易挥发 (3)易溶于有机溶剂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4.2 溴与海水提溴 同步练习4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基础过关1.从海水中提取下列物质,可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K B.Mg C.Br2D.NaCl2.下列除杂或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 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C. 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铁:加入足量双氧水D. 灼烧某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含有Na+,无K+3.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B. 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C. 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钠是重要化工原料,可用于制玻璃、造纸等B. SO2可用于漂白纸浆、草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溴单质只存在于海洋中,因此溴被称为“海洋元素”D. 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不反应,因此可用铁槽车储运浓硫酸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A. BaCO3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 MgO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品红、织物等D. 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6.下列物质中,能与Br2发生置换反应的是()A. NaFB. NaClC. KBrD. KI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 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 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8.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①KCl晶体②H2S气体③CCl4④Mg⑤NaOH ⑥Na2CO3⑦Na2SO3⑧FeBr2()A. ⑤⑧B. ⑤⑥⑦⑧C. ①D. 均不可9.将16.8 g铁和0.3 mol Br2充分反应,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a mol Cl2。
(完整word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4.2溴与海水提溴同步练习

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对点训练]题组1 溴、碘单质物理性质及其应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易升华,可保存在酒精中B.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新制的氯水可长期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D.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答案B解析碘易溶于酒精,所以不能保存在酒精中;新制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瓶内,且不能长期保存;酒精易溶于水,不能够从碘水中萃取出碘。
2.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图所示现象。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加入的是四氯化碳,②加入的是苯,③加入的是酒精B.①加入的是酒精,②加入的是四氯化碳,③加入的是苯C.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的是四氯化碳,③加入的是酒精D.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的是酒精,③加入的是四氯化碳答案C解析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苯的密度比水小,酒精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据此可判断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的是四氯化碳,③加入的是酒精。
3.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答案A解析乙醇与水互溶,因此不能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
4.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四氯化碳D.汽油和植物油答案C解析A项,酒精和水互溶不分层;B项,碘易溶于CCl4,不分层;C项,水和CCl4分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D项,汽油和植物油互溶.题组2 Cl2、Br2、I2的性质及Cl-、Br-、I-检验5.溴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利用这一性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I-加入到含Br-的溶液中均可以将Br-氧化为Br2B.把Cl2缓慢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r-、I-的混合溶液里,Br-先被氧化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会变成蓝色D.KBr溶液中加入碘水发生如下反应:2Br-+I2===2I-+Br2答案C解析A项,由于Cl-和I-均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不具有氧化性,所以不会将Br-氧化为Br2;B项,氧化还原反应中遵循强者优先的原则,由于I-的还原性强于Br-,所以先氧化I-;C项,氯气可以将I-氧化成I2,所以试纸会变成蓝色;D项,碘单质的氧化性小于溴单质,所以不会发生该反应。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学案:3.4.2 溴与海水提溴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学案:3.4.2 溴与海水提溴 Word版含答案[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adec1dc06294dd88d0d26b6e.png)
第2课时 溴与海水提溴1.Br 2是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
2.Br 2易挥发、I 2易升华,可用苯、CCl 4、汽油萃取溴水(或碘水)中的溴(或碘)。
3.淀粉遇I 2变蓝色。
4.X -(Cl -、Br -、I -)的检验:向待测液中滴入AgNO 3溶液,再滴入稀硝酸,看是否出现沉淀,AgCl(白)、AgBr(淡黄)、AgI(黄)。
5.主要的离子方程式:Cl 2+2Br -===Br 2+2Cl -Br 2+2I -===I 2+2Br -Cl 2+2I -===I 2+2Cl -6.氧化性:Cl 2>Br 2>Fe 3+>I 2>S 。
1.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实验室怎样收集氯气?提示:(1)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有毒,密度比空气大。
(2)实验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2.氯气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提示:氯气能与非金属单质(如H 2、P)、金属单质(除Pt 、Au 外)、水、碱溶液发生反应,主要显示氧化性。
3.实验室中怎样检验Cl -?提示:检验试剂:AgNO 3溶液和稀HNO 3,原理:Ag ++Cl -===AgCl ↓,AgCl 不溶于稀HNO 3。
对应学生用书P78[新知探究]探究1物理性质探究2特性(1)溴的特性:常温下为液体,易挥发。
(2)碘的特性:探究3氧化性氧化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必记结论](1)实验室中溴单质和碘单质的保存:溴易挥发、碘易升华,故都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低温避光保存,溴盛放在细口瓶中,且加少量水液封,不能用橡胶塞;碘盛放在广口瓶中。
(2)溴、碘均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苯、CCl 4萃取溴水中的溴、碘水中的碘;由于ρCCl 4>ρH 2O >ρ苯,故萃取时有机层与水层的相对位置不同。
注意: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为萃取剂。
(3)碘易升华,常应用于碘与其他物质的分离。
(4)NO 2与溴蒸气的鉴别:NO 2和溴蒸气均为深红棕色气体,从外观不能区别:(5)氧化性:Cl 222[成功体验]1.判断正误。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4.2 溴与海水提溴 教学设计

第四节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疑难探究】1.氯、溴、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见,Cl、Br、I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如下特点:原子的核电荷数增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增大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2.溴、碘的物理性质【问题情境】氯、溴、碘都是卤族元素,其物理性质是否相似?【问题探究】观察氯气、溴单质和碘单质的状态、颜色;分别观察它们在水、酒精和四氯化碳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和所形成溶液的颜色。
【结论归纳】(1)相似性:都有颜色,总体上是难溶水,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2)递变性:Cl2Br2I2通常状况气体液体固体通常颜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颜色递变熔沸点变化(3)溴单质和碘单质的溶解性单质溴(Br2)单质碘(I2)溶解性溶液颜色溶解性溶液颜色水中较小橙色(橙黄色)小褐色(深黄色)酒精中易溶橙红色易溶褐色四氯化碳中易溶橙红色易溶紫红色3.萃取【问题情境】我们知道单质溴、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那么,怎样可以从溴水、碘水中提取溴、碘的单质?【问题探究】向溴水、碘水中分别加入适量的苯或四氯化碳,用力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结论归纳】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实验方法。
选用萃取剂的原则是:①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溶质不反应。
萃取操作要求是:①萃取过程中要充分振荡;②当两种液体交界液面降至旋塞位置时,适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溴水、碘水中加入苯、四氯化碳萃取后的现象:Br2I2用苯萃取后分层,上层呈橙红色分层,上层为紫红色用四氯化碳萃取后分层,下层为橙红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4.碘的升华【问题情境】取少量碘单质,放入烧杯中,将盛有水的圆底烧瓶置于烧杯上方,加热烧杯,有何现象?【问题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单质碘保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结论归纳】紫黑色的固体直接变成了紫色蒸气,在烧瓶底部又有紫黑色的固体附着。
3.4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学案(鲁科版必修1)

3.4 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学案(鲁科版必修1)学习目标定位:1.能说出溴和溴的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2.能记住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学习活动探究【情境引入】溴被称为“海洋元素”,是因为地球上99%的溴都蕴藏在海洋之中。
溴在工业、农业、医学方面都有着重要用途;碘被誉为“智力之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缺碘会造成智力低下,甲状腺肿大。
目前人们所应用的溴和碘基本上都来自海洋这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
那么溴与碘的性质怎样,怎样从海水中提取溴呢?探究一溴与碘的物理性质【探究活动】活动设计1.观察溴单质和碘单质的状态、颜色;取少量的溴单质和碘单质,分别观察它们在水、酒精和四氯化碳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和所形成溶液的颜色,把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2.取少量碘单质,放入烧杯中,将盛有冷水的圆底烧瓶置于烧杯上方。
加热烧杯,观察有何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讨论(1)碘容易升华的性质有什么重要用途?如果NaCl里混有碘单质,应如何除去?(2)碘单质在保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溴单质是常温下惟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
结合Br 2的挥发性、溶解性和腐蚀性(易腐蚀橡胶等物质)可知,实验室中的Br 2要妥善保存,通常的做法是什么?(4)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分离方法叫萃取。
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哪个大?【迁移应用】1.为了防止溴的挥发,盛液溴的试剂瓶中常常加入少量________,时间久了,试剂瓶中一般分为三层,上层为______________,中间为____________,下层为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溴与海水提溴[目标导航] 1.了解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认识氯、溴、碘的氧化性及其强弱比较。
3.理解海水提溴的原理。
一、氯、溴、碘的性质 1.溴的存在99%的溴元素以Br -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溴元素被人们称为“海洋元素”。
2.溴、碘的物理性质 (1)溴和碘的溶解性:溴和碘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均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四氯化碳、酒精等)。
(2)溴和碘单质及在不同溶剂中溶液的颜色比较:(3)溴的特性:常温下为液体(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易挥发。
(4)碘的特性:3.设计实验比较Cl 2、Br 2、I 2的氧化性4.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叫萃取。
萃取后可以用分液漏斗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海水提溴1.从海水中提取溴(1)步骤:浓缩、氧化、富集、提取。
(2)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3)提取方法:利用Br2的挥发性,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就可将Br2分离出来。
2.溴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1)Br2用于制燃料抗爆剂,AgBr用做感光材料。
(2)在农业生产中,常使用含溴的杀虫剂。
(3)NaBr和KBr被用做镇静剂。
【练一练】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溴应密封保存在细口配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加入少量的水()(2)碘应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细口玻璃瓶中,并置于低温避光处()(3)NaCl固体中混有碘单质或NH4Cl固体,均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其原理相同()(4)因为乙醇是有机溶剂,所以可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5)因为溴单质易挥发,所以用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的方法将Br2吹出来()(6)除去Br2中的微量Cl2,可加入少量NaBr,然后再分离得到Br2()(7)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8)用作感光片的溴化银储存在无色试剂瓶中()答案(1)×(2)×(3)×(4)×(5)√(6)√(7)√(8)×2.把少量溴水滴加到过量的碘化钾溶液中,再加CCl 4,振荡后静置,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是( )A .得到均匀的紫色溶液B .无色水层下有橙红色液体C .无色水层下有紫红色油状液体D .无色水层上有紫色油状液体 答案C一、Cl 2、Br 2、I 2化学性质的比较1.Cl 2、Br 2、I 2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都能与金属、非金属、水、强碱及某些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氧化性依Cl 2→Br 2→I 2逐渐减弱,还原性依Cl -―→Br -―→I -逐渐增强。
(1)某未知溶液中含有Cl -、Br -、I -三种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采用下列方法检验: 未知溶液――→AgNO 3溶液振荡、静置⎩⎪⎨⎪⎧白色沉淀浅黄色沉淀黄色沉淀――→稀HNO 3振荡⎩⎪⎨⎪⎧白色沉淀不溶解,则有Cl -浅黄色沉淀不溶解,则有Br -黄色沉淀不溶解,则有I -(2)某未知溶液中含有Br -和I -中的一种,可采用下列方法检验:未知溶液――→①加适量氯水、振荡②加CCl 4振荡、静置CCl 4层颜色为⎩⎪⎨⎪⎧橙色或橙红色,则有Br -浅紫色或紫红色,则有I - (3)某未知溶液中含有I -,也可采用下列方法检验: 未知溶液――→①加适量氯水、振荡②加淀粉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色,证明含有I -。
【例1】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如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各处发生的反应及现象: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产生黄绿色气体;②2NaBr+Cl2===2NaCl+Br2,Br2溶于水显橙色;③2KI+Cl2===2KCl+I2,淀粉遇I2变蓝色;④Cl2+2NaOH===NaCl+NaClO+H2O,两种盐的水溶液都无颜色,故棉球显白色。
答案 A解题反思(1)与Cl2、Br2不同,I2只能将Fe氧化到+2价。
(2)从Cl2→Br2→I2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和水反应的程度也逐渐减弱。
(3)当Cl2通入含有Br-、I-混合溶液中,Cl2先氧化I-再氧化Br-。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故可用淀粉溶液鉴定碘,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Cl2。
变式训练1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有一种X-(X-为Cl-、Br-或I-),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Cl-、I-、Br-B.Br-、Cl-、I-C.I-、Br-、Cl-D.Br-、I-、Cl-答案 D解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Br-,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丙中不含I-,否则就会变成蓝色。
二、萃取、分液的原理和操作方法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2.操作步骤3.注意事项(1)萃取剂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①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不反应;②萃取剂和溶质互不发生反应;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2)萃取和分液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例2】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B.可以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C.用如图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D.碘易溶于酒精,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酒精,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酒精中解析A正确,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在下层液体流完后从上口倒出;B正确,C正确,用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液体;D不正确,酒精与水互溶,不能萃取碘水中的碘。
答案 D解题反思分液漏斗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
(2)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并且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
(3)分液时要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保证漏斗内与外界大气相通,同时漏斗下端管口要紧贴烧杯内壁,从而使液体顺利流下。
(4)进行分液时,应将分液漏斗静置,先打开上部玻璃塞,旋转活塞,让下层液体从下部流出,待下层液体流尽后,及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变式训练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变浅或消失B.图Ⅱ所示装置用酒精提取溴水中的溴C.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D.在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溶液显橙红色,检验Br-的存在答案 B解析A正确,Br2+2NaOH===NaBr+NaBrO+H2O,上层溶液颜色变浅或消失;B不正确,酒精易溶于水,不能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C正确,可以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D正确,2Br-+Cl2===Br2+2Cl-,CCl4比水密度大,Br2溶于CCl4,所以下层显橙红色。
三、海水中溴及碘的提取1.海水提溴四个过程2.海带中碘的提取(1)反应原理:Cl2+2I-===I2+2Cl-(2)流程【例3】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其工艺流程如下:(1)步骤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利用了SO 2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含溴海水中吹出的溴也可用纯碱吸收,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3Na 2CO 3+3Br 2===NaBrO 3+5NaBr +3CO 2;吸收1 mol Br 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 。
纯碱吸收后再用硫酸酸化,单质溴又从溶液中析出。
解析 (1)步骤②发生的反应是氯气把溴置换出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2Br -===2Cl -+Br 2。
(2)步骤④利用了SO 2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r 2+2H 2O +SO 2===SO 2-4+4H ++2Br -。
(3)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吸收3 mol 的Br 2,转移电子5 mol ,所以吸收1 mol Br 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53mol 。
答案 (1)Cl 2+2Br -===2Cl -+Br 2 (2)Br 2+2H 2O +SO 2===SO 2-4+4H ++2Br -(3)53 题后反思 Br 2的氧化性与Br -的还原性的交替运用,从而使溴元素富集加以利用。
变式训练3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
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I 2的实验操作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
A .甲苯、酒精 B .四氯化碳、苯 C .汽油、乙酸D .汽油、甘油(3)为使海藻中I -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坩埚、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
(4)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还要经过蒸馏,指出下列蒸馏装置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行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中。
答案(1)过滤萃取2I-+Cl2===I2+2Cl-(2)B(3)分液漏斗,普通漏斗(4)①没有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③冷凝管进、出水方向颠倒(5)萃取剂沸点较低,I2易升华烧瓶解析(1)为了从悬浊液中分离I-,应用过滤;从I2的水溶液中把它提取出来,应用萃取。
(2)A中酒精,C中乙酸,D中甘油,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所以不能用于萃取碘水。
(3)萃取分液所必需的仪器是分液漏斗,过滤时所需仪器必有普通漏斗。
(4)蒸馏的三点错误:①没有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③冷凝管进、出水方向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