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与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月学术交流Jan.,2012总第214期第1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14No.1

①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规定了我国的文化产业标准,在具体实践中,各省、市都结合各自实际,有所出入,但这是唯一的官方标准。具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文化服务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第二部分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收稿日期]

2011-10-26[作者简介]刘睿(197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后,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从事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与提升

刘睿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01;东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30)

[摘要]我国具有较好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人力资源、融资市场和技术的国内外环境,但从

现状看,

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的精神需求,文化软实力也滞后于我国的综合国力。改变这一现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在建立宽领

域的文化产业市场机制的前提下,

政府应发挥主导、调控的作用;树立文化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第一资源的观念,提高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文化业态;保证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连续性,努

力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文化自身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G112;F26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0-8284(2012)01-0130-05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宣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

同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1]。这里包含

两层意思:首先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精神属性,依托文化产品和服务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依托文化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品牌创新和技术,创造价值,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产业结构,而且在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提高文化软实力、保证国家文化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也将其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文化兴国”的战略性目标,这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必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将有助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文化兴国的战略目标。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国内环境分析

1.政策利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政策先行,企业跟进,立足需求,谋求创新”成

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各项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先后出台,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吹响了集结号。2009年7月,我国出台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2010年2月,文化部联合商务部等九部门共同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创造条件予以支持。同年4月,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的指导意见》,正式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文化兴国的战略,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出新的部署。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教授预计,在税收、信贷、融资、出口等方面,对文化企业都会有扶持政策出台。

2.市场需求强劲,融资环境日趋成熟。我国市场对文化产品有强劲需求,文化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只占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的3%,且在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方面,我国仅为2.6%,这一比例远低于美国的25%、英国的11%。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表示,如果按照欧美在文化领域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应该达到5万亿元左右。

十七大以来,文化部致力于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深化金融机构合作,扩大信贷支持规模。据《中国企业报》记者报道,截至2011年5月,文化部已先后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等7家银行建立了部行合作机制,2010年,涉及演艺、展览、文化旅游、非遗开发等多个领域的30多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获得合作银行信贷支持,贷款金额达130多亿元。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其规模和实力,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质量和水平。26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仅2010年就实现融资额104亿元。

3.人力资源数量的快速增加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从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资料分析中可以看到:截止到2008年年底,我国文化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6.08万个,非法人单位2.43万个,个体经营户49.69万户。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18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3.91%。与2004年相比,2008年法人单位数增加14.3万个,增长近45%;资产总计增加9170亿元,增长50%;从业人员增加186万人,增长18.6%。

从技术环境上看,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数字出版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20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9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45%。[2]此外,手机电视、手机音乐等围绕手机的娱乐文化形态丰富多彩,且蕴藏的商机巨大,仅中国移动在成都的音乐基地一年收入就超过200亿元。

(二)国外环境分析

1.成熟的美国文化产业。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据统计,在美国,最富有的400家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3]207。美国文化产业的成熟体现在:首先,政府角色的正确把握。在文化产业投资上,政府搭台多样投资主体唱戏。政府投资的比例很小,美国各大艺术公司可以得到各大公司、基金会和个人捐助,其数额远高于政府的资助。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等,背后都有金融大财团的支持。美国政府对于外资进入美国文化产业经营限制不多,由此,文化产业依靠强大的实力,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外资进入,加拿大、英国、日本都有大笔资金通过文化产业的跨国公司进入美国[4]37。政府在推进本国文化产品占领国际市场方面扮演着护航者的角色。美国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际政治、经济优势为美国的文化产品输出保驾护航。其次,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文化产品的附加功能。美国文化产业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充分利用科技优势,科技含量高,尤其是在大众传播媒介领域、电子排版、网络传输、地球通讯卫星等高新技术方面更是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在文化产品制作中,注重文化产品的附加功能。在向海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输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来进一步培养消费市场。

2.政府主导的法国文化产业。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起到主导的作用。一是政府直接扶持法国的文化产业。例如,由政府直接投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