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常见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建筑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建筑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在建筑企业中,职业危害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建筑工人在工作中,容易遭受到各种职业病的威胁,包括尘肺病、聋哑病、职业性皮肤病等等。
因此,建筑企业应该采取措施来防止这些职业病的发生。
尘肺病防治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含尘颗粒物空气引起的职业性疾病,建筑工人长期在建筑工地,会吸入大量的尘埃,导致尘肺病的发生。
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治尘肺病:1.减少尘埃的产生:确保工程现场的卫生状况,保持现场的清洁,降低尘埃的产生。
2.提高暴露控制的水平:建筑企业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尘埃监测,并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试呼器等等,让建筑工人的暴露控制在下降的趋势。
3.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筑企业需要定期检查员工的职业病,尘肺病患者也应及时进行康复治疗。
聋哑病防治在建筑企业中,噪声是一种职业危害,长时间的噪声暴露会引起聋哑病。
建筑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治聋哑病:1.降低噪声源的整体噪音强度:建筑企业应采用隔音和降噪措施,降低工作噪声的产生。
2.采用个人防护用品:建筑工人应该配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有效降低噪声暴露的强度。
3.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防护意识:建筑企业应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和安全培训,让员工意识到噪声对身体的危害。
职业性皮肤病防治建筑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需要接触水泥、石膏、石灰等化学制品,这些化学制品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生。
建筑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职业性皮肤病的出现:1.采用防护措施:员工需要穿上工装,戴上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从而防止直接接触到化学物质。
2.皮肤保护:建筑企业应该提供合适的洗涤剂和护肤剂,以保护员工的皮肤免受化学品刺激。
3.教育员工:建筑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让建筑工人更好地认识职业病的危害,从而采取更好的预防措施。
结论建筑企业需要做好职业健康防护工作,与此同时,员工也需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才能够建立更好的职业健康保护系统。
建筑施工现场预防职业病的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一)防尘技术措施1、水泥除尘措施(1)移动搅拌机除尘,采用通风除尘系统,在混合桶的卸料口安装一个可移动的橡胶盖,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
(2)水泥厂搅拌站除尘,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沙料粉尘除尘器。
(3)高压静电除尘,它应用于在水泥料斗上方安装吸尘盖,吸取悬浮在空气中的尘粒,通过静电处理。
2、锯末除尘措施在每台加工机器的粉尘源上方或侧面安装防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
3、金属除尘措施钢、铝门窗的抛光(砂轮打磨)作业中,一般多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应在打磨台工人操作的侧方安装吸尘罩,含有金属粉尘的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外,进行静化排放。
(二)防病毒技术措施1、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家标准,空气中铅的最大允许浓度为:铅烟0.03mg/m3;铅尘0.05mg/m3;凡超过均应采取防护技术措施。
(1)充电的防毒措施:应使用抽风机或鼓风机清除铅尘、铅烟、铅蒸气抽至室外,进行充电静化处理后,向空中排放,也可设置水池进行净化,蓄集处理铅尘。
(2)消除铅源,以无毒、低毒的物料代替铅丹,是消除铅危害的根本措施,采用塑料管代替铅管,利用JQ-1型常温无渣磷化液代替防锈漆(红丹漆)。
2、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国家标准规定,空气中锰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02mg/m3,凡超标者,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1)集中的焊接物所或室内焊接物所,应采取机械抽风系统,即在每个焊接操作点上方设置一个烟灰罩,将锰烟吸入管道,经过滤净化后再排放。
(2)分散焊接点,设置移动式锰烟除尘器,在焊接操作人员上方随时设置防尘罩,并在焊接过程中吸收锰尘。
(3)现场焊接作业场狭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于装置排毒设备,操作时应选择逆风方向。
(4)在气柜、球罐、搅拌筒内等密闭场所内焊接,极易发生锰急性中毒,应采用临时监护抽风措施,降低锰烟尘浓度,尽量减少操作员接触锰粉尘的时间。
(5)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建筑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

建筑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
然而,建筑行业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也为工人带来了许多职业病的威胁。
为了保障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权益,建筑企业需要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保障建筑工友的安全与健康。
一、建筑行业职业病的预防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建筑行业常见职业病。
建筑工人往往长时间置身于噪音、灰尘、高温、高压、低温、潮湿等特殊的工作环境中,面临着许多职业病的威胁。
建筑行业常见的职业病主要有:1. 职业性肺病:为工人经常吸入粉尘所致,如尘肺、矽肺等。
针对这类疾病,建筑企业需要保证工地通风良好,给工人提供口罩等防护用品,保证工人不直接接触粉尘。
2. 职业性耳聋:与工地噪音过大有关,建筑企业需要对所有的噪音源进行控制,提供劳动者耳塞等防护用品。
3. 骨科病变: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建筑企业应提供合适的工作姿势指导和保护措施,如工地上的人工提升设备等。
4. 职业性皮肤病:一些建筑材料导致工人出现皮肤病状,建筑企业需对这些材料进行筛查,选择不易导致皮肤病的新材料。
二、建筑企业需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建筑企业能够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 职业健康检查:定期为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疑病症。
2. 科学设计施工方案: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包括工作阶段、施工时间、作业流程等,以降低工人遭受职业病的风险。
3. 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建筑企业需为工人提供口罩、耳塞、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保障工人不直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4. 健康教育:建筑企业应及时、全面向工人普及职业损伤预防常识、应对措施,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
5. 揭示危害食品的标签:建筑材料上含有能够导致工人出现职业病的成分,建筑企业应在建筑材料上揭示正常标签,并标注有危害信息。
三、的确执行预防控制措施最后,仅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是不够的,建筑企业需要固定实行这些预防措施,必要情况下应该加强拍板力度,反而不是这些预防措施给工人带来防护不足的保障。
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建筑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工人们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有害物质,同时还必须经受长时间的体力劳动。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病危害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1.防止粉尘危害:建筑工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特别是在砂石搬运、水泥混合和墙体打磨等环节。
为了降低粉尘危害,应该使用湿法作业和吸尘器等措施来控制粉尘扬散。
2.防止化学物质危害: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为了防止这些危害,应该使用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
3.防止噪音危害:建筑工地通常会有非常高的噪音水平,这可能对工人的听力健康造成潜在的影响。
为了防止噪音危害,应该使用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尽量采用噪音隔离措施和减少噪音源的强度。
4.防止体力劳动危害:建筑工程对工人的体力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在搬运重物和长时间站立等工作环节。
为了防止体力劳动危害,应该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行适度的休息和体力训练。
5.防止高温危害:在夏季或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会导致中暑和热衰竭等情况。
为了防止高温危害,应该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休息时间,并采取防晒措施,如佩戴帽子、涂抹防晒霜等。
6.防止坠落危害:建筑工作通常需要在高处进行,这可能导致工人从高处坠落。
为了防止坠落危害,应该安装安全护栏和防护网,并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等。
7.防止电气危害:在建筑工地上使用电力设备可能引发电气危害,如电击和火灾。
为了防止电气危害,应该确保电力设备的良好维护和使用,并遵循相关电安全操作规程。
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之外,建筑工程中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为受伤工人提供及时的急救救治。
此外,鼓励工人参与职业危害防护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并学习正确的防护方法和应急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在建筑工程中,病危害防治措施不可或缺。
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工人受伤和患病的风险,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建筑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建筑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建筑工人常常面临各种职业危害,为了保护建筑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1.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建筑工人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之一。
为了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建筑工人应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
- 确保工作平台和梯子的稳固性并进行定期检查。
-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如脚手架和安全网。
2. 身体劳损长时间进行重体力劳动容易导致身体劳损。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预防措施:- 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休息和进行体力训练。
- 使用正确的工具和姿势,减少对身体的负担。
- 注意体温调节,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
3. 电击和触电电击和触电是建筑工人面临的潜在危害。
为了预防电击和触电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接触电缆和电器设备之前,务必切断电源。
- 使用绝缘工具,并确保工具的良好状态。
- 遵守正确的电工安全操作程序。
4. 物体打击在建筑工地上,物体可能会砸落并造成伤害。
以下是几个预防物体打击的建议:- 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和护目镜。
- 当从高处放下物品时,确保周围没有人员,并使用信号进行警示。
- 定期检查设备和材料,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5. 化学物质暴露建筑工人可能与有害的化学物质接触。
以下是一些防止化学物质暴露的建议:- 遵循正确的化学品使用和储存程序。
- 始终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和防护面具。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以上是建筑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建筑公司和工人应该共同努力,确保提供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参考资料:-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Construc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公司根据国家、北京市有关的管理规定,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如下:一、市政工程易发职业病危害的种类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
建筑物的拆除,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辐射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
通风不畅、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毒物品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5、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6、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二、职业病的防护措施(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1、各项目部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在不同的行业中,不同的职业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各行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行业和主要职业病,以及它们的防护范文。
1. 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噪声聋、振动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采取有效的尘肺病防护措施。
对于施工现场的尘埃、石棉等有害物质,应该使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防尘面罩、防尘服等,同时也要进行定期清洁和通风,减少尘埃的产生。
其次,要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建筑现场,噪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用防噪音的设备和措施,如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耳罩,对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等,以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此外,还需要针对振动病进行预防。
振动病是由长期受到振动刺激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使用振动工具时,应该采取缓冲措施,如使用防震手套、减振垫等,降低对手部的振动刺激。
2.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化学中毒、皮肤疾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做好防护用具的使用。
对于接触有害化学品的工人,应该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要加强化学品管理。
对于有害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化学品的科学使用,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病问题。
3. 社区服务行业在社区服务行业,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工作性疾病、职业失聪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社区服务行业,工作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我们应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工作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建筑工程常见的职业病

建筑工程常见的职业病建筑工程是一个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行业,工人们在施工过程中常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险。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不仅对身体造成了较大的负担,同时也容易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职业病,以便加强工人们的职业健康意识和防范措施。
一、噪声污染在建筑工地上,常常会有各种机械设备的噪音,如挖掘机、打桩机、大型起重机等。
长期接触噪音能够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如听力损伤、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
为了有效防止噪声污染对工人造成的伤害,建筑工地应该严格限制作业时间,合理调整施工顺序,减少机械设备的噪音产生。
同时,工人们必须正确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二、粉尘污染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粉尘有混凝土粉尘、木工粉尘、矽尘等。
长期吸入这些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为了预防粉尘污染,首先应该加强工地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
其次,工人们应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减少吸入粉尘的机会。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湿法作业和屏风等措施也可以有效降低粉尘的飞扬。
三、有机溶剂中毒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溶剂如油漆、胶水等,常常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物。
长时间接触这些有机溶剂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头晕、恶心、失眠等症状。
为了防止有机溶剂中毒,施工工地应该保持空气流通,杜绝溶剂的滞留;同时,工人们应该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并在作业完成后及时清洗身体。
四、电离辐射建筑工程中常出现电离辐射污染,如电磁辐射、紫外线辐射等。
长时间暴露在电离辐射下,会对人体的细胞造成伤害,引发癌症、突变等疾病。
为了预防电离辐射的危害,施工方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确保电离辐射不超过安全标准。
工人们应佩戴合适的防护服装,减少身体暴露在辐射源附近的时间。
五、高温中暑在夏季,建筑工地常常会出现高温的情况,工人们容易受到中暑的困扰。
中暑会导致体温过高,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为了防止高温中暑,建筑工地应提早采取降温措施,如设置遮阳篷、喷洒冷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业的职业病预防的意义及相关措施
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交纳工伤社会保险。
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康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危机的技术、工艺、材料,公司安全管理科设专人负责各在建工程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在各在建工程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康健保护意识。
对防治职业病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人员给予奖励。
各在建工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加强职工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设置安全管理科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康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康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康健监护档案;建立、健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康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职工采用有用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在各在建工程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情况。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无益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配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一旦发现职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从头作业。
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向施工人员提供相关的无益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信息。
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隐瞒或欺
骗。
按“三级教育”的原则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职工,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位时的职业康健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一、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优良的操作空间。
2、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无益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三、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
四、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优良通风,工人持证上岗,佩戴口罩,工作时间不超时,并指导提高中毒事故中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五、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
2、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降噪音措施,工人佩戴防护耳塞,工作时间不超时。
六、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吃紧造成相应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为职工提供优良的生活、休息、娱乐场所,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2、个人防护措施:不盲目抢工期,即使抢工期也必须安排充塞的人员能够按时换班作业,采取8小时作业换班制度,及时发放工人工资,安定工人情绪。
3、检查措施:工人劳动强度合适,文明施工,工作时间不超时,工人工资发放情况。
七、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器材。
2、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中午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