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物理属性

合集下载

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哪些

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哪些

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哪些?1、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与物质之间总是有一些区别的,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的明显不同之处称为物质的属性。

如果这种区别是物理的,我们就称之为物质的物理属性。

2 伴随化学变化的现象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常常伴随物理变化如熔化。

3 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物理变化是一个过程,物理性质是一个结论如,水蒸发是物理变化,水能蒸发是物理性质还有就是物理性质前,往往有易,能,可以等词。

定义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牵涉到物质分子(或晶体)化学组成的改变。

判断如可燃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络合性、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呈现的现象等。

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得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如,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热 KClO3到熔化,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表明KClO3受热达较高温度时,能够放出O2。

因此KClO3具有受热分解产生O2的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和性质的区别应该注意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如蜡烛燃饶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时呈现的现象是它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它的结构决定,而物质的结构又可以通过它的化学性质反映出来。

物质的用途由它的性质决定。

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特点化学性质的特点是测得物质的性质后,原物质消失了。

如人们可以利用燃烧的方法测物质是否有可燃性,可以利用加热看其是否分解的方法,测得物质的稳定性。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氧化性、还原性、各类物质的通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本身的性质,化学是要经过反应而反应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是指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性质特征,是描述物质特性的客观概念。

物质的物理属性是众多物理性质的总称,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且为我们了解物质的一切特性提供基础。

物质的物理属性主要包括质量、体积、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相对论电离能以及物质密度、光学密度等几个方面。

质量是指物质含有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数目的总量,它可以用 Massive Unit (MU) 来表示,其单位是克 (g)。

体积标志着物质存在的容积,是任何物质的重要性质。

一般其单位为立方米 (m³)。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即1 m³的物质的质量,它的单位是克/立方米 (g/m³)。

熔点是指物质能够改变其状态的最低温度,也就是物质由固体改变为液体所需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沸点是指物质在升高温度的时候从液态变为气态所必须达到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折射率是指光线从物质中反射、折射或其他变换方式散射出去时所具有的性质,其单位是索氏折射系数。

相对论电离能是指物质在经历特定存在形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势,单位是伏特 (V)。

物质的密度是指物质占有的体积除以它的质量,单位是克/立方厘米(g/cm³)。

光学密度是指介质对物体反射、折射、透射光线的能力,单位是每千米(kg/km)。

以上就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大致概述,它们各具特点,可以用来识别和描述物质性质,为我们研究物质提供重要依据。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反思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反思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反思反思一: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反思最近主要是带领学生们学习了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章的内容,主要学习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中的质量、密度.在质量的教学中,学生的掌握还比较清楚,知道什么是质量、它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以及怎样用天平来测质量等等.但是到了密度这部分,学生就感到比较困难了。

例如要解释密度的意义:水的密度是1103kg/m3,它的意义是什么?有学生会重复说一下,不知道怎么去解释,还有的学生说:一立方米的水的密度是1103kg/m3或者说一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103kg/m3。

对于所说的一些物理量与对应的单位根本不能一一对应。

这种现象还出现在计算题上面,在写上公式后就代数据,不习惯写单位,所以最后算的是什么量,是质量,体积还是密度,是什么单位,不好好考虑,都写上密度的单位,反正现在讲的是密度。

抱着这样的思想作题很成问题。

而在要用密度的知识应用时就更加糊涂了。

具体到根据已知器材去测未知物体的密度,一般是利用水以及天平等去测油的密度,饮料牛奶的密度等等会感到很难下手。

但在这之前类似的计算题已经做过。

但是他们在做题目时也许根本没去琢磨,没去理解没有做通,只是停留在仅做题的基础上。

再做到这样的题目:一只杯子装满水质量是200g放一块45g的金属后溢出一部分水再把金属取出后发现只有196g,求金属的密度。

这道题目涉及的是一些物体的质量,还有一个隐含的是水的密度,但要能找出哪部分水的体积刚好就是金属的体积,问题就好解了。

在讲过这样的例题后,学生基本知道这样的思路,但是对于哪部分水的体积是金属的体积去比较模糊,所以胡乱找个大的质量减去小的质量就以为是少的水,算出其体积就是金属的体积。

有些学生反映的问题都是这样。

密度这部分内容反映的问题较多,学生也有点怕,但它是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所以还得迎难而上,关键要学生能理解密度这个物质的特性,要多做题目,在做题目的过程去总结,去理解,去思考,去应用,去联系。

物理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物理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物理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 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余有:吨,克,毫克, 1 吨 =103 千克 =106 克 =109 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地点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丈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
平有托盘天平易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
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理均衡螺母,使指针指
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均衡;( 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理游码在标尺上的地点,直到横
梁恢复均衡;( 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
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可以超出最大称量;( 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 3)不要把湿润的物体和化
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类物质的密度。

用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 V 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 / 米
3,(还有:克 / 厘米 3), 1 克 / 厘米 3=1000 千克 / 米 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 的单位是米 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征,不一样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不一样。

9.水的密度 =1.0103 千克 / 米 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 便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 m=V.(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复习提醒【教学目标】1.会调节天平平衡,会使用游码,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3.记住水的密度。

4.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其实验测定方法难点: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及灵活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建议】密度知识应用中的几个隐含条件二、知识回顾(1)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国际单位是: 。

1吨= 千克= 克= 毫克。

物体的质量不随 , ,和而改变。

是物体的物理。

实验室常用测质量。

(2)天平的正确使用:①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②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天平平衡;③把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④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加上游码所对的。

(3)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2)加减砝码要用,且动作要轻;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托盘上。

(4)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主单位是,1克/厘米3= 千克/米3。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水的密度ρ= 千克/米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量筒测定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液柱的相平(水银除外)。

(7)物质的物理属性除密度外包括。

三、典例分析:【例1】体积是40厘米3的铁块,质量为316克,铁的密度是_____克/厘米3。

若锯去一半,所剩下一半铁的密度是_____克/厘米3。

解析:通过此题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因此物质的密度是确定的,不随它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

【例2】一个体积为30厘米3的铜球,质量为178克,这个铜球是实心球还是空心球?解析: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很多,实质都是根据密度公式ρ=m/V,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m、密度ρ或体积V是否存在差异。

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物理属性
不同物质的磁性表现不同,这是因为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磁性不 同。
温度
温度对磁性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的磁性会减弱甚 至消失。
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对物质的磁性也有影响,强磁场可以增强物质的磁性。
磁性的应用
磁力设备
利用磁性可以制造各种磁力设备,如电动机、发电机 、扬声器等。
磁记录技术
利用磁性可以记录信息,如录音机、录像机、硬盘等 存储设备。
详细描述
物质内部的自由电荷数量越多,导电性越强;自由电荷的运动速度越快,导电性 也越强;物质的晶格结构对导电性也有影响,例如金属的晶格结构较为松散,有 利于自由电子的运动,因此金属的导电性较好。
导电性的应用
总结词
导电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如电线、电子设备、电磁炉等。
详细描述
导电性是实现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础,电线 作为电流传输的媒介,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 能;电子设备中的集成电路、晶体管等也需 要利用导电性来实现电子的传输和运算;电 磁炉则是利用金属锅具的导电性产生涡流, 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烹饪功能。此外, 导电性还可应用于电磁屏蔽、静电防护等领
域。
04
CATALOGUE
物质的热导率
热导率的定义
01
热导率是描述物质导热性能的物理量,表示物质在单
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02
热导率用希腊字母λ表示,单位是瓦特每米开尔文(
W/m·K)。
03
热导率反映了物质内部热量传递的能力,与物质的微
观结构和分子热运动有关。
影响热导率的因素
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排列方式
医学成像
利用磁性可以制造磁共振成像设备,用于医学诊断和 治疗。
S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
热传递
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热传递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物体的热膨胀与热收缩
热膨胀
当物体受热时,其体积通常会增大。 这是因为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获得能 量后运动速度加快,相互碰撞的频率 增加,导致物体宏观尺度上的膨胀。
热收缩
当物体冷却时,其体积通常会减小。 这是因为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失去能 量后运动速度减慢,相互碰撞的频率 减少,导致物体宏观尺度上的收缩。
导电性的应用实例
电线的制作
电线通常由金属导体制成, 利用其良好的导电性能传 输电流。
电解工业
利用电解原理,在电解质 溶液中通入直流电,使离 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 备各种化工产品。
半导体技术
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工业中 广泛应用,如集成电路、 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
03 物质的热学属性
热传导与热对流
05 物质的声学属性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在固体中最快, 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 声音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一致。
声音的特性与分类
音调
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响度
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等,可以采用实验测量法。
02 物质的导电性
导电性的定义与原理
导电性定义
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称为导电性 。
导电原理
物质内部存在自由电子或自由离 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这些 自由电子或离子会向电场方向移 动,形成电流。
导体的种类与特性
01
02
03
金属导体
如铜、铝、铁等,其导电 性能良好,因为金属内部 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苏科版八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苏科版八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6.5节“物质的物理属性”。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理解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

2. 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差异,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不同物质物理属性的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密度计、温度计、烧杯、铁块、铜块等)。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密度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密度的兴趣。

例如,报道关于油轮泄漏事件,油品流入江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油品泄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与物质的密度有何关系?2. 知识讲解:(1)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讲解密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3)讲解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实验与观察:(1)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同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差异。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密度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例如,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铜块,质量为150g,求铜的密度。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1 t = 1000 kg 1 kg = 1000 g 1 g = 1000 mg判断:1kg铁比1kg棉花重?课外阅读国际千克原器最初规定在4℃时1立方分米纯水的质量为1千克。

后来用铂铱合金制成一个高度和直径都是39毫米的圆柱体,在1819年国际计量大会上批准为国际千克原器。

它现今保存在巴黎的国际计量局总部,所有计量的测量都应溯源到该千克原器。

2013年1月初,德国最新一期《计量学》杂志刊载研究报告称,作为标准质量单位的国际千克原器因表面遭污染而略有增重。

2、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使用说明结构使用方法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左物右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此时,右盘中的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

向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里,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小明和小华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遇到两个问题,小明说:“我是左撇子,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可以在天平的右盘放物体,在左盘加砝码吗?”小华说:“测量物体质量时,指针总是摆来摆去,是否一定要等它停下来后才能读数呢?” 你的看法呢?答:小明的问题: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该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左盘中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若物体放在右盘,左盘中砝码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物体的质量加上游码示数.要测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示数。

小花的问题:判断天平平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指针指在中线,二是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可以在指针摆动幅度相等时读数。

[例]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 托盘天平测量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操作错的是:(1) (2)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 (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 g 、20 g 和 5 g 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其他测量质量的工具:活动6.1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的变化对其质量大小的影响1、用天平称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然后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再称一称,它的质量会改变吗?2、把一块冰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然后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

当冰熔化成水后,它们的质量会改变吗?大量事实说明,当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改变。

科学研究还发现,物体的质量不随地理位置变化而改变,如地球上的物体被航天员带到太空后,质量不变。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a.磅秤b.案秤c.电子称d.物理天平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活动 6.2 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进行观察: 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 ; 标尺上的分度值为 。

2、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按照下表要求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入空格内。

活动 6.3 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以下是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的三个步骤。

想一想,应按怎样的顺序操作?将测量步骤和测量数据填入表格[课堂练习]1、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0”刻度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0”刻度,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 ;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后,在右盘放橡皮,左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g 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五星红旗亮相太空,如图所示,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航天员从地球到太空的过程中他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舱外的宇航员之间只能通过无线电信号进行对话,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方法 ●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

这种“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测量烧杯的质量三、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质量、颜色、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延展性、熔点、沸点、挥发性、密度等。

课外阅读鉴别钻石真假钻石又叫金刚石,是国内外市场上比较昂贵的商品。

它除具有工业价值外,还作为装饰品如胸花、戒指、别针、耳坠等。

而且,由于钻石属于天然宝藏,所以,又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高质量的钻石具有如下特征:颜色白、颗粒大、结晶体透明、纯净度高、车工规矩等。

在鉴选钻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管历史上有人随意中就发现了巨大的钻石原石,尽管南非盛产钻石,不过你想要通过旅游期间在南非买到便宜钻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为钻石业是高度垄断的行业,任何一个地方的钻石实行的都是全球统一垄断价格,也就是说真正来路正当的钻石,无论在南非还是在其他国家的钻石珠宝店里买,价钱都是相差无几。

而来路不正的钻石,除非你不仅超级懂行还有精密仪器陪伴,不然不要冒险。

赝品钻石在南非不难见到,曾有一些黑人从嘴巴里吐出假钻石,然后故做神秘状说是从哪个钻石矿区冒着生命危险偷出来,以此来诓骗中国人。

为了证实他们的货是真的,他们会拿出玻璃片用自己的“钻石”在上面划出几道痕来给你看,以说明有足够的硬度。

其实玻璃的硬度仅为5,钻石的硬度是10,硬度大于5而小于10的任何物质都能在玻璃上留下划痕,比如硬度为7的白色水晶或者硬度为5-9的人造钻石。

2、钻石的光泽火彩是可以泄露身份真假的秘密,抛光好的真钻石火彩强烈五彩斑斓,那些高折射率的仿制品发散出的光彩显得生硬呆板。

将钻石放入白色玻璃杯中注满水,如果亮光减弱就是假钻石。

其次要看钻石边角是否非常的锋锐,只有仿制品的边角才会因为硬度不够高而出现磨损,其棱线和脚顶多呈现出圆钝状。

这时候你一定要依靠放大镜来观察仔细。

3、在钻石台面上滴一小滴水,如果水滴鼓起来长时间不散,就是真的,很快散开就是假的。

因为钻石有亲油疏水的特性。

4、在钻石和仿钻石的表面同时呼一口气,真的钻石表面凝聚的水雾会比仿造钻上的水雾蒸发得快,这是根据钻石“高导热性”的原理来检测。

如果你是在旅游中去当地购买钻石饰品,不妨携带一枚钻石仿制品同行,作为实验的对比物。

[课堂练习]1、在某考古现场中,出土了许多极薄的黄金制品,黄金可以做成极薄的精美工艺品,主要是因为黄金( )A.贵重B.密度大C.弹性好D.延展性好2、现有石蜡、铅笔芯、塑料笔杆、玻璃片、生理盐水、水银,小明将它们分成如下表所示的两类,其分类的依据是()A.导电性B.硬度C.状态D.透明度3、“削铁如泥”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刀具品质优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说明制作刀具的材料比铁大。

4、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A.硬度较小B.导热性好C.隔热性好D.导电性好5、1954年,我国地质探矿队伍发现,在山东某地一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地区的地磁场十分异常.据此,勘探人员推测该地区地下可能蕴藏着()A.铜矿B.铁矿C.煤矿D.石油四、物质的密度活动 6.4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的。

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用 密度 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在物理学中,将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体积)(质量)(密度)V m =ρ 单位:kg/m 3,g/cm 3 1g/cm 3 = 1000kg/m 3★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 __________ 。

●方法●规则物体体积:◆测量不规则物体密度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为m 物2、在量筒中放入一定量的水 V 水量筒的使用:3、用细线扎住物体放入水中后物体与水的总体积 V总 4、物体体积为 V 物= V 总- V 水 5、计算物体密度物物V m =ρ◆测量液体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 12、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为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 24、求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m=m 1-m 25、计算盐水密度Vm -m 21=ρ [课堂习题]1、某金属块质量为m ,体积为V ,密度为ρ,现使金属块的质量成为3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体积为V ,密度为3ρB.体积为V31,密度为ρC. 体积为V ,密度为31ρ D. 体积为3V ,密度为ρ2、气体是很易被压缩的,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体积被压缩后,它的密度 (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3、如图所示是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由图可知,A 、B 、C 三种物质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 ) A. ρA >ρB >ρC B. ρB >ρA >ρCC. ρC >ρB >ρAD. ρB >ρC >ρA4、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同的实心物体,其体积之比为V 1∶V 2=3∶2,则其密度之比ρ1∶ρ2是( ) A. 3∶2 B. 5∶2 C. 2∶3 D.2∶55、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了“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 3.“0.16mg/cm 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有一块100cm 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 g .研究表明,“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1L = 1dm 3 1mL = 1cm 3(ρ铝=2.7×103kg/m3、ρ玻璃=2.7×103kg/m3)7、老师讲了“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cm3,则柑橘的密度为kg/m3.(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8、在测油密度的实验中:使横梁平衡.A.测出空烧杯质量m0;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油,测出杯与油的质量m1;G.测出量筒内剩余油的体积V0;D.往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油,测出体积V.以上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填字母序号),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油密度的表达式ρ=.9、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一块体积为100 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g,体积是cm3,135 g的水结成冰后,质量是kg,体积是c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