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科学——学习任务单(1-47)

合集下载

《科学在我们身边》 学习任务单

《科学在我们身边》 学习任务单

《科学在我们身边》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认识到科学无处不在,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能够从身边的现象中发现科学原理。

3、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提升科学素养。

二、学习内容(一)身边的物理现象1、观察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力现象,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例如,为什么物体总是会下落?为什么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滑倒?2、了解热现象,如物体的热胀冷缩、温度的测量等。

思考为什么冬天的水管容易破裂?3、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如镜子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探索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物体?(二)身边的化学现象1、观察食物的变质和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例如,为什么切开的苹果会变色?2、了解清洁用品的化学成分和作用原理。

思考为什么洗衣粉能去除污渍?3、探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比如铁生锈的条件和防锈方法。

(三)身边的生物现象1、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季节变化,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思考为什么有些植物在冬天会落叶?2、研究动物的行为和适应性,如候鸟的迁徙、动物的冬眠等。

3、关注人体的生理机能,如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

(四)身边的科技应用1、了解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如手机、电脑等。

思考它们是如何实现信息传输和处理的?2、研究交通工具的发展和能源利用,如汽车、火车、飞机等。

3、关注医疗技术的进步,如疫苗的研发、微创手术等。

三、学习资料1、相关的科普书籍,如《时间简史》《万物简史》《十万个为什么》等。

2、科普网站和在线课程,如中国科普网、网易公开课中的科学类课程。

3、科普纪录片,如《人与自然》《探索发现》等。

四、学习方法1、观察记录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科技产品,并做好记录。

可以使用文字、图片或简单的图表来记录。

2、实验探究对于一些感兴趣的现象,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探究其原理。

例如,通过小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小组讨论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定期交流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共同探讨问题。

《体验化学科学探究》 学习任务单

《体验化学科学探究》 学习任务单

《体验化学科学探究》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培养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3、感受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学习内容1、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介绍化学科学探究在推动化学学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一些通过科学探究取得的重要化学成果。

2、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如何从生活现象或化学实验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作出假设: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

设计实验:根据假设,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仪器、试剂、实验步骤等。

进行实验: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和规范。

收集证据: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与解释: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解释实验结果与假设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和解释,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3、实验设计与探究实例以几个具体的化学实验为例,如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酸碱中和反应等,详细展示科学探究的过程。

分析实验中的关键环节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科学探究中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介绍误差的来源和类型,如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学习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等的计算。

掌握如何通过数据处理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科学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强调在科学探究中与同学、老师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成果,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三、学习资源1、教材:《化学》相关章节。

2、网络资源:化学科普网站、在线课程视频等。

3、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室提供的相关仪器和试剂,用于进行实际的实验探究。

四、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实验探究实例,加深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

3、实验操作: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2.1感觉世界学习任务单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2.1感觉世界学习任务单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感觉世界
学习目标
1. 知道人基本的感觉和对应的感觉器官;知道感觉形成的部位以及产生的过程。
2. 了解皮肤的冷热觉、触觉和痛觉的产生过程以及生活中的场景。
3.说出嗅觉、味觉的产生过程。知道嗅觉的特点,嗅觉和味觉会相互影响。
4.认识到痛觉、嗅觉的意义。
5. 知道感觉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过程以及各种具体的感觉相关知识梳理。
2. 准备活动材料:各种食物样本(柠檬、蔗糖、苦瓜、食盐、味精),漱口水等材料。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观察探究活动一,根据活动归纳出基本的感觉和对应的感觉器官。
【学习任务二】
观察三个病例,根据其共同特点推测感觉产生的部位。
【学习任务三】
观察探究活动二,思考分别从热水、冷水拿出的手指伸入同一杯温水中产生冷热不同感觉的原因。
【学习任务四】
根据与嗅觉相关的场景对话,总结嗅觉的特点。
【学习任务四】
根据实验要求,品尝对应食物样本,找出其对应的五种味觉。
推荐的学习资源

学习任务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隐形翅膀

学习任务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隐形翅膀

学习任务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隐形翅膀一、活动目的1.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内容1. 实践活动选题:种植花草。

2. 实践活动目的:通过亲身参与种植花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实践活动流程:a. 准备工作:了解种植花草的基本知识,准备种植工具和材料。

b. 种植过程: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种植,指导他们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c. 养护管理:指导学生对已种植的花草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的成长过程。

d. 活动总结:让学生总结种植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分享种植的成果和收获。

三、活动要求1. 学生要认真参与实践活动,按照老师和指导员的要求进行操作。

2. 学生要积极合作,加强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植物,树立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活动评价1. 过程评价:考察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是否仔细、细致和有条理。

2. 成果评价:观察学生种植花草后植物的生长情况,评价学生的养护管理是否得当。

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态度、能力和素质,给予全面评价。

五、活动收获六、实践活动反思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实践活动对学生的重要性。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到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需要,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能。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们不断地沟通和协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活动总结中,每个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强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也增强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七、课堂延伸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长,在合作中培养品质。

我也会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

科学探究任务单

科学探究任务单

第七节《科学探究》任务单一、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中的“天花和牛痘的故事”,体验200多年前,英国医生琴纳是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的?2、完成《倍速》第18页中的基础达标练习。

二、新课学习任务单任务一:用心体验探究过程阅读材料:雷地的贡献生命起源(即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被称作“自然之谜”,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对该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我国古代就有“腐肉生蛆、腐草化萤”的说法,欧洲人曾经相信,如果把垃圾、碎布、小麦等放在一个罐里或木桶里,一段时间后就能生出老鼠来。

生命能不能直接由非生命的物质产生呢?科学家雷地对该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研究。

他用纱布把肉与空气隔开了,几天后,肉腐败了,但没有蛆出现。

意大利医生雷地是第一个证明生命不能自然发生的科学家。

那么,置于空气中的腐肉上长出的蛆是从哪儿来的呢?雷地后来进一步发现是苍蝇在肉上产卵后孵化出来的,不是由腐生出来的。

请仔细阅读上面的材料,说一说雷地的探究过程。

想一想与小明的探究过程有何相同点?1、雷地提出的问题是。

2、建立的猜想和假设是3 、所做的实验是4、得出的结论是(文中有的用线划出)任务二:合作设计探究方案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Ⅰ、提出问题: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Ⅱ、建立假设:例如:如果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关系,那么脚印越长身高越高。

(要求学生采用“如果……,那么……”句式。

)Ⅲ、设计方案,收集事实证据:温馨提示:a、需要测量哪些量?b、需要什么器材?c、选择哪些人作为测量对象?d、如何记录测量数据?……Ⅳ、分析事实证据,得出结论。

Ⅴ、与人交流:任务三:动手体验探究方法黑盒实验(1)要求:学生不打开盒子,运用智慧和已有知识了解盒子里装的东西?(2)你能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实验测量与判断?(3)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盒内物体有多大?什么形状?估计是什么材料做的?属于什么范畴的?具体是什么物体?……(4)请学生动手探究并记录。

2016叶浅予中学初一新生《科学》暑期实践学习任务单

2016叶浅予中学初一新生《科学》暑期实践学习任务单

2016叶浅予中学初一新生《科学》暑期实践学习任务单一:“最”之小世界网络上收集动植物知识之最10个或以上,内容要求:有封面、目录、页码、插图、动植物知识简介等个性化设计。

(最好用彩色A4纸打印装订成册并连同)电子稿的形式上交。

二:“趣”之小探索【动手探索(将过程拍照或摄像)后,思考,尝试通过自主学习解释。

你肯定行!若你还有其他新奇或创新实验也可记录模仿上述进行记录。

】1. 筷子的神力一根筷子插入装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我们试试看: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①将米倒满塑料杯。

②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③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④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2.自制土电话材料:纸杯2个、细线1根、大头钉1个制作方法:①用大头钉分别在两个纸杯的底部打一个孔②分别用细线两头穿从两个纸杯底部穿进纸杯内部,打好结③两个人,分别拿着拉紧细线的两头的纸杯小声说话,可以发觉很小的声音都可以通过土电话传播。

注意事项:结要打大一点,线要足够长(至少要有10米)才能达到较好的演示效果,使用的时候。

3.神奇的鸡蛋(1)千呼万唤始出来材料:生鸡蛋、自来水、勺子、杯子、盐步骤:①往杯子里加进大半杯水,放下鸡蛋,鸡蛋沉下去了。

②往水里加盐,并不停地搅拌。

同学们观察什么现象了呢?你知道为什么吗?(2)软鸡蛋材料:鸡蛋、醋①把鸡蛋放到醋里;②过一两个小时后再把原来的醋倒掉,换上新醋,如此反复几次。

③看一看鸡蛋会有什么变化?想一想:鸡蛋的壳为什么变得很薄,甚至没有了?(3)逆流而上材料:鸡蛋、玻璃杯步骤:找一个较大的玻璃杯,杯底比鸡蛋稍大即可。

把鸡蛋放进杯子中,然后把杯子放到水龙头下面的水槽里,杯口对准水龙头,打开水龙头(注意:水龙头尽量开到最大)。

过几分钟,关掉水龙头,看看同刚才有水冲击时有什么不同?想一想:为什么当水冲击鸡蛋时,鸡蛋会一直浮在水面,关掉水龙头,鸡蛋为什么就沉到水中了?把鸡蛋换成其他东西,如果冻、萝卜,情况会怎样?三:“新”之小创作:根据你生活中观察,想一想有没有“新”点子:可对相关事物功能或操作进行改进,请你将它制作过程及成品保留或摄像记录下来。

体验科学——学习任务单(1-47)

体验科学——学习任务单(1-47)

体验科学——学习任务单(1-47 )1.明代福船2.洛阳桥3.桔槔石磨水转连磨扇车4.水运仪象台5.公道杯6.古代编钟7.小孔成像8.走马灯9.仰仪10.光路可见吗11.颜色屋12.微观粒子结构探索13.手蓄电池14.静电滚球、神奇的静电15.电磁连连看16.会跳舞的磁液体17.潜水艇18.空中自行车19.物体上滚20.球吸现象21.气流投篮22.惯性车23.耳听为实24.声聚焦25.传声筒26.抽油烟机27.一度电的意义28.冰箱的保温材料29.汽车发动机曲轴30.液压传动31.刹车距离32.不同的工具33.惊奇的传动比34.算算它们的体积35.水钟多壶式滴漏赤道式日晷36.太阳能发电37.风力发电38.核能39.其他新能源40.超导磁悬浮列车41.磁制冷42.会发电的衣服43.磁制冷44.其他复合材料45.双向记忆合金46.液氮表演47.气压发射器明代福船学习任务单学生姓名:学校:指导老师:完成时间:教师评价:学生的学籍号学生完成情况:质性描述及建议:□A —非常好□B —比较好□C —合格□D —需要改进任务一认识福船构造1.说出中国古代福船的主要构造。

2.说出中国古代福船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任务二了解中国古代船舶1.上网查询中国古代“四大名船”中的其余三种名船的主要特点。

2.上网查询帆船航行过程中是如何用帆的。

任务三制作一个小帆船制作一个小帆船,把照片贴在这里。

我的收获和感受课程设计:桂诗章梁学军洛阳桥学习任务单学生的学籍号学生姓名:学校:指导老师:完成时间:学生完成情况:质性描述及建议:□ A —非常好教师评价:□ B —比较好□C —合格□D —需要改进任务一了解我国的古桥1.洛阳桥在我国哪个城市?是哪个朝代谁主持建造的?2.中国古代四大名桥都是哪几座桥?任务二对比古代、现代桥梁特点1.洛阳桥建造过程中的三项著名的技术是什么?2.上网查询各种桥梁的类型和特点,并记录下来。

任务三体验洛阳桥建造制使用木块和AB 胶建造一座洛阳桥。

《科学阅读》 学习任务单

《科学阅读》 学习任务单

《科学阅读》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通过科学阅读的学习,培养以下能力和素养:1、提升科学知识储备,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原理和现象。

2、掌握科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3、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对科学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

4、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二、学习内容1、科学书籍阅读推荐一系列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领域的经典科普读物,如《时间简史》《物种起源》《从一到无穷大》等。

要求学生选择至少两本进行深入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2、科学杂志文章阅读订阅相关科学杂志,如《科学美国人》《自然》等。

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阅读和讨论,了解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趋势。

3、在线科学资源阅读推荐权威的科学网站和科普平台,如中国科普网、果壳网等。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新闻、专题报道等,拓宽科学视野。

三、学习方法1、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对于重要的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精读,仔细琢磨和理解。

对于一般性的介绍和背景知识,采用泛读的方式,快速获取信息。

2、做笔记在阅读过程中,记录关键知识点、疑问和感悟。

可以采用提纲式、摘要式、批注式等笔记方法。

3、思维导图对于复杂的科学内容,尝试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

4、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见解,互相启发和补充。

四、学习进度安排第一阶段(第 1 2 周)1、介绍学习任务和目标,讲解科学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2、分发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第二阶段(第 3 6 周)1、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定期提交读书笔记。

2、开展小组讨论,交流阅读中的收获和问题。

第三阶段(第 7 8 周)1、组织科学阅读分享会,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2、进行阶段性测试,检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第四阶段(第 9 10 周)1、引导学生对阅读过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不足之处。

2、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阅读方法。

五、评估方式1、读书笔记评估考察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总结和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科学——学习任务单(1-47)
1.明代福船
2.洛阳桥
3.桔槔石磨水转连磨扇车
4.水运仪象台
5.公道杯
6.古代编钟
7.小孔成像
8.走马灯
9.仰仪
10.光路可见吗
11.颜色屋
12.微观粒子结构探索
13.手蓄电池
14.静电滚球、神奇的静电
15.电磁连连看
16.会跳舞的磁液体
17.潜水艇
18.空中自行车
19.物体上滚
20.球吸现象
21.气流投篮
22.惯性车
23.耳听为实
24.声聚焦
25.传声筒
26.抽油烟机
27.一度电的意义
28.冰箱的保温材料
29.汽车发动机曲轴
30.液压传动
31.刹车距离
32.不同的工具
33.惊奇的传动比
34.算算它们的体积
35.水钟多壶式滴漏赤道式日晷36.太阳能发电
37.风力发电
38.核能
39.其他新能源
40.超导磁悬浮列车
41.磁制冷
42.会发电的衣服
43.磁制冷
44.其他复合材料
45.双向记忆合金
46.液氮表演
47.气压发射器
明代福船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桂诗章梁学军
洛阳桥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曹朋梁学军
桔槔、石墨、水转连磨、扇车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桂诗章梁学军
水运仪象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桂诗章梁学军
公道杯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王洪鹏顾亚华
古代编钟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王洪鹏顾亚华
小孔成像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王洪鹏杨君君
走马灯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王洪鹏徐国萍
仰仪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曹朋常原
光路可见吗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杨楣奇孔德英
颜色屋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杨楣奇刘宇
微观粒子结构探索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李博孔德英
手蓄电池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王珊珊徐国萍
静电滚球、神奇的静电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杨楣奇徐国萍
电磁连连看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李博徐国萍
会跳舞的磁液体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李博孔德英
潜水艇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李志忠孔德英
空中自行车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王珊珊张全贵
物体上滚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王珊珊张全贵
球吸现象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张磊迟鸿贞
气流投篮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李志忠迟鸿贞
惯性车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张磊申蕾
耳听为实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李志忠孔德英
声聚焦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常娟孔德英
传声筒
学习任务单
课程设计:常娟孔德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