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关于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各县国土资源局、各国土资源分局、各有关资质单位:为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切实加强我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编制与审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方案名称统一名称:“广西+柳州市(或县)+地名+(矿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二、方案编制规范方案编制规范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和符合《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要求。
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发生变化的,应重新编制方案。
方案适用期限可依据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的设计年限确定。
方案编写可参考附件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写大纲。
三、方案评审(一)、方案材料提交报送方案审查时,应提交下列资料:1、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见附件1);2、方案报告书(或表)及附图;3、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及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
(二)、资质确定方案编制单位资质由矿山发证权限确定。
国土资源部发证的矿山,方案编制单位应具备甲级资质。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发证的矿山,方案编制单位应具备乙级以上资质。
市、县级发证的矿山,方案编制单位应具备丙级以上资质。
编写单位应当在签订方案编制项目合同后十日内,到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资质和项目备案(见附件3)。
(三)、建立市级方案评审专家库,专家库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矿产地质、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工程预算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
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

国土资源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 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
国土资发[2016]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工业和信息化、财政、 环境保护、能源主管部门: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 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矿山地质 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2001年以来,相继采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 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 展理念,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 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行政, 科学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注重成效,着力完善开 发补偿保护经济机制,大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 与的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机制,尽快形成在建、生产矿山和 历史遗留等“新老问题”统筹解决的恢复和综合治理新局面, 全面提高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水平,为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统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坚决贯彻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实现国土资源惠民利民新 成效。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破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 理的投入、政策、科研等机制障碍。创新尾矿残留矿再开 发、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集体土地流转利用等政策,引 导社会资金、资源、资产要素投入,积极探索利用PPP模 式、第二=方治理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治理。 简化管理程序,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 垦方案编制与审查制度改革。鼓励矿山企业与相关机构开 展治理恢复技术科技创新。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加快完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 互协调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体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 略,统筹保护与开发,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强化矿产开 发管理对生态环境的源头保护作用。调整矿产资源勘查开 发布局,编制实施矿产资源规划。严格矿产开发准人,严 格生产过程监管,严格责任追究,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 综合治理的责任落实到矿产开发“事前、事中、事后”的 2016年第4期27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6〕52号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通知正文:----------------------------------------------------------------------------------------------------------------------------------------------------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6〕52号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杨凌示范区国土资源局,韩城市国土资源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
为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落实矿山企业治理主体责任,指导矿山企业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自觉开展治理与监测工作,切实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缴存与提取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44号令”、“国土资发〔2016〕63号”、“陕西省政府170号令”、“陕国土资发〔2013〕37号”及“陕国土资发〔2014〕61号”等文件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快《治理方案》编制及修编。
一是坚持全覆盖。
督促未编制《治理方案》的矿山企业尽快完成编制工作,确保到2017年6月底全省矿山《治理方案》编制达到全覆盖。
督促已到适用期或临期的矿山企业及时启动《治理方案》的修编工作(附件1),确保《治理方案》不断档。
对未按要求编制的矿山企业将进行通报并按照“国土资源部44号令”第三十条进行处罚。
二是严把质量关。
市、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本辖区内所有矿山《治理方案》质量把关工作,确保《治理方案》的科学性、操作性和针对性,从专家现场检查到评审备案全程督导参与并提出本部门意见,送审稿中未提交编制单位和矿山企业的内审意见与修改说明的,不予通过。
三是强化科学性。
督促矿山企业根据《治理方案》编制治理工程设计,对于存在威胁对象的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应进行工程勘查。
全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施方案

全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立县”发展理念, 进一步加快全县地质文明建设步伐, 全力推进我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有效遏制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诱发的地质灾害, 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 现结合我县实际,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认真分析全县矿区内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和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评价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以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为基本出发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进一步保护好矿山地质环境, 促进X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保护地质优先、依法稳步推进”的原则。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稳步、快速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二)坚持合理分工、职责明确的原则。
建立分级负责和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 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历史遗留采坑及开采矿山落实治理责任主体, 明确政府与企业的责任目标和治理任务。
(三)坚持全面推进、保证重点的原则。
优先实施重点矿区及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四)坚持“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责任机制, 严格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 完善奖惩措施, 实行奖惩并重。
(五)坚持“谁治理, 谁受益”的原则。
大力探索“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新模式, 用活用好上级政策, 充分整合使用项目资金, 引导全社会参与治理。
(六)坚持“边开发, 边恢复”的原则。
夯实采矿权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 确保矿山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等问题得到及时治理。
三、治理任务(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各镇、各有关部门要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为重点, 加大巡查力度, 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有效保护地表土资源, 实现矿山地质环境持续发展。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设计方案

0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障措施
政策法规保障
矿山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建立完善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明确矿山环境保护的监管 职责和法律责任。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
制定有利于矿山环境保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规范矿产资 源开发利用行为。
矿山环境保护规划
制定矿山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矿山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
1 2 3
矿山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矿山环 境保护和治理恢复项目。
绿色矿业金融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实施绿色矿业金融政策,为矿山 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和融资 支持。
社会资本引入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 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多元投资和效益共享。
人才保障
加强空气污染控制
采矿过程中,应加强空气污染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 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排放,保障当地空气质量 良好,维护当地居民的健康。
02
矿山治理恢复方案
矿山治理恢复的目标
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
通过有效的治理和恢复措施,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 害和环境污染,改善矿区生态和生产条件。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
对矿区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了 解地下水资源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区的生 产和生活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地质灾害防治
针对矿区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预防 和治理措施,如边坡加固、排水防洪、滑坡治理 等,保障矿区生产和生活安全。
环境影响评价
对矿区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 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相应的环境保 护措施和建议,保障矿区生态环境的质量。
和有害气体,影响当地空气质量,危害当地居民的健康。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完整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前言一、任务的由来灰岩矿位于坡村,矿山始建于80年代末,在年底将原来的五个采矿证进行了整合,石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是正在开采的矿山,该矿点距×市约19km,交通较为便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为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规范矿山企业采掘生产,加强地矿行政管理,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正常建设。
委托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
二、方案编制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的目的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恢复的措施,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达到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为矿山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督,为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据此目的提出以下主要任务:1、阐明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2、基本查明矿山因采矿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种类、分布、规模、发育特征、引发因素、危害及危险性大小)、对地形地貌及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影响、对含水层的破坏(范围、规模、程度及生活用水)和影响、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重要交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以及已采取的措施和治理效果;3、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包括现状评估、预测评估;4、根据矿产资源开发方案或开发计划、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措施和监测方法;6、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包括工程部署、防治工程经费估算、保证措施和效益分析。
三、方案编制的依据本次工作主要以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技术规程以及矿山工程技术文件等为依据,主要包括:(一)政策、法规及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7)《土地复垦规定》;(8)《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9)《陕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10)《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二)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21);(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规]字第103号《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2006年6月5日发布、2006年9月1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一、矿山基本情况 (1)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3)五、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4)六、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 (5)一、矿山基本情况,王家岭煤矿为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建有配套的500万吨/年的选煤厂。
矿井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境内,地处河东煤田北段,井田东部以吕梁山脉与宁武煤田相隔,南部为河东煤田白家沟资源补偿项目详查区,西部邻黄河与陕西神府煤田隔河向望,北部为神华集团神东公司保德煤矿。
行政划隶属于保德县桥头镇和孙家沟乡所辖。
国土资源部划定的矿区范围呈南北走向的多边形,南北最长8.32km,东西最宽5.43km,井田面积34.4471Km2。
公司新建的运煤专线(由厂区到窑洼收费站)和S46五保高速在窑洼收费站相接,王家岭总体对外交通便利。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1、王家岭煤矿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西北风盛行;春季较长,多风沙、常干旱;夏季湿度大,多高温;秋季较短,气候温和,天气凉爽。
2、矿区属黄河水系,黄河从矿区西部垂直距离约6km的地方通过。
由天桥北入境,冯家川南出境,全长约54km。
石塘河从工业广场由东相西通过,由于受上游煤矿排水影响,河道常年有水,但是水量不大,王家岭为其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了保护煤柱。
3、井田土壤分为两个土类,栗褐土和黄绵土,地带性土壤为栗褐土,与黄绵土交错分布。
4、矿区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欧亚草原植物亚区,蒙古草原地区,东蒙古亚地区,植物区划属于晋西北丘陵灌丛草原地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未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将更加注重综合治理, 包括生态修复、景观再造、土地复垦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理 措施。
持续改进方向探讨
加强科技创新
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中的应用,提 高治理效率和效果。
完善政策法规
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相关的政 策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加强监管和执法力 度。
方法选择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足迹分析、环 境影响评价
08
总结与展望
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地质环境评估
完成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全面评估,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了针对性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 废水处理等,有效减少了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工作与国际接轨。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成熟的科技成 果应用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实践中, 提高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0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方法
工程技术方法
采空区治理
采用充填、崩落等方法治理采空 区,消除地压危害,防止地表塌
恢复治理效果
通过实施恢复治理工程,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态环 境质量得到了提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将更加智能化,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治理 效率和效果。
多元化资金来源
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等多方参与将成为未来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要趋势,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一、矿山基本情况 (1)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
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3)
五、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4)
六、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 (5)
一、矿山基本情况,
王家岭煤矿为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建有配套的500万吨/年的选煤厂。
矿井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境内,地处河东煤田北段,井田东部以吕梁山脉与宁武煤田相隔,南部为河东煤田白家沟资源补偿项目详查区,西部邻黄河与陕西神府煤田隔河向望,北部为神华集团神东公司保德煤矿。
行政划隶属于保德县桥头镇和孙家沟乡所辖。
国土资源部划定的矿区范围呈南北走向的多边形,南北最长8.32km,东西最宽5.43km,井田面积34.4471Km2。
公司新建的运煤专线(由厂区到窑洼收费站)和S46五保高速在窑洼收费站相接,王家岭总体对外交通便利。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王家岭煤矿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西北风盛行;春季较长,多风沙、常干旱;夏季湿度大,多高温;秋季较短,气候温和,天气凉爽。
2、矿区属黄河水系,黄河从矿区西部垂直距离约6km的地方通过。
由天桥北入境,冯家川南出境,全长约54km。
石塘河从工业广场由东相西通过,由于受上游煤矿排水影响,河道常年有水,但是水量不大,王家岭为其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了保护煤柱。
3、井田土壤分为两个土类,栗褐土和黄绵土,地带性土壤为栗褐土,与黄绵土交错分布。
4、矿区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欧亚草原植物亚
区,蒙古草原地区,东蒙古亚地区,植物区划属于晋西北丘陵灌丛草原地区。
由于人类历史垦殖活动悠久,土壤侵蚀严重,自然植被遭到很大程度破坏。
受地形、气候影响,矿区植被斑块破碎,系统稳定性差,覆盖面积少。
5、根据《保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为主,分别占评估区总面积的47.70%和37.67%,其次为林地、居民及工矿企业用地占评估区总面积的14.08%.园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均不大,分别占评估区总面积的0.16%、0.08%、0.32%。
区内耕作方式为粗放型,基本靠天吃饭,土地贫瘠,生产力低下,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低。
6、矿区赋存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新近系、第四系,地层在矿区内发育稳定,产状平缓,部分基岩零星出露于沟谷之中,山坡、山脊多被新近系红土、第四系黄土覆盖,地层总体上由东向西、由老到新依次出露。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为评估区含煤地层。
王家岭主要开采山西组4#煤,太原组7#上、7#、8#、9#煤,共计五层。
7、王家岭井田煤层赋存稳定,预测全井田煤层开采后产生的地表下沉最大值可达5.6m,但是由于这一下沉过程是逐步形成的,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稳定,且区内地形属于剥蚀强烈的中、低山区,井田内沟谷纵横,多呈“V”字型沟谷,切割强烈,平地较少,开采引起的下沉量相对地表本身的落差要小很多,因此开采后不会像平原那样形成下沉盆地,地表也不会聚集大量水源(干旱降水少,表土层
厚)。
地表沉陷对该区域地形地貌和地表形态影响程度较轻。
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山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编制规范》的有关要求,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矿山地质灾害种类和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矿山开采活动影响范围等确定评估范围。
王家岭井田范围由20个拐点圈定,矿井面积34.4471Km2。
矿井周围无相邻矿山分布,本次矿山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估范围包括矿井及采矿活动范围即王家岭煤矿范围和矿山开采对矿
界外地表、地下水采动影响范围,总面积约55.86Km2。
依据《规范》要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矿井生产建设规模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现状条件下,王家岭矿区没有发现因矿山开采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对评估区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对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土地资源影响较轻。
但评估区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地貌类型以强烈切割的梁峁状黄土丘陵为主,冲沟密集而狭窄,地表全部由松散的第四季黄土层覆盖,现状条件下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等不良地质隐患体发育。
崩塌、滑坡发生地少有人员活动,也没有地表建筑物,危害程度较轻,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
恢复治理分区如下图所示:目前主要集中的东一区,
五、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2016年涉及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工程如下:
1、工业场地预防保护工程
工业广场位于首采区,其保护措施是留设永久保护煤柱。
2、对公路的预防保护工程
评估区内涉及的公路主要有连接主、副斜井工业场地和选煤厂工业场地的场外公路,全长940m,均留设保护煤柱进行保护;排矸公路全长1200m,则采取随沉随填,填后夯实的措施保持原来的高度和
强度。
3、工业场地削坡、治理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主要位于回风立井黄泥灌浆站东边坡,该处受前期土方开挖影响,坡脚土质松动,上方高处的黄土在自重应力作用下,沿山坡会发生崩塌,危及回风立井附近值班人员和行人。
对于该处隐患点公司安排专人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了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4、植被恢复重建工程
工业场地属于永久性占地,影响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景观,实施了生态恢复重建工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以植树种草提高绿化率为主要目的。
绿化与场地建设同时进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短期效益和中长期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选择抗逆物种,与地方远景发展规划相一致,种、养相结合,建设良性的人工生态系统。
5、评估区主要含水层可划分为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夹碳酸盐类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及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四大类。
王家岭目前采掘活动主要集中在东部一采区,涉及的村庄为石塘村,王家岭为该村留设了保护煤柱,井下对于出水的导水裂隙进行了注浆,基本不构成对含水层的破坏。
六、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
王家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方案的实施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成立专门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办公室,加强对本方案实施的组织管理和行政管理,专职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
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办公室成员包括:生产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地质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职人员等,并进行合理的分工,各负其责。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办公室的工作能正常开展,不流于形式。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王家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费用由王家岭公司承担。
王家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方案的实施,对当地居民免受矿山地质灾害影响、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百姓安居乐业具有重大的意义,会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