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课内阅读答案
课内阅读五下(含答案)

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这
样,虽然彗星和陨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但很快被火星气体裹
挟着逃向太空了。
1.选文主要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恰当地写出了水从火星
上消失的过程 。
-2-
2.划线句子中“致命缺陷”指的是 火星对物体的吸引力很小。“导
致的结果”是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 。
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
生。
1.“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
间”从这句话中我理解到:① 鲁迅很能干,帮家里做事情 ② 鲁迅
热爱学习
2.“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鲁迅本来可以说自己是为了给父亲拿
药才吃迟到的 。但是又想到了 既然迟到了,就是自己的错 ,所以
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依次填入选文括号里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凉爽 领悟 喜悦 精心
B.清凉 领悟 喜悦 耐心
C.凉爽 醒悟 喜悦 耐心
D.清凉 醒悟 喜悦 精心
2.“如饥似渴”的意思是 形容要求非常迫切,就像饿极了要吃饭,
渴极了要喝水一样 。文中哪些语句能表现海伦的如饥似渴?请用
-4-
2.下面关于选文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选文采用了“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的写法,用文字的形式再 现了《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 B.选文着重写了《二泉映月》旋律的优美,体现了二胡对情感独特 的表达能力。 C.“倾吐”“禁不住”“不停地滑动”等词语可以看出阿炳抒发情怀 的急切。 3.为什么阿炳第一次来到二泉时只听到泉水声,而这一次却“听 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课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想一 想,写下来。
课内阅读五下(含答案)

(一)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
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
”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1.节选部分选自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它是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写的。
2.第2自然段中“这情景”指的是成千盈百的孩子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
为了体现这个有趣的情景,作者把颐和园比作魔术匣子;把孩子比作小天使,体现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
表现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3.用“_____”划出写孩子多的词。
用“~~~~”划出作者的联想。
4.你是怎样理解“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这两句诗的?因为儿童充满朝气、富有感染力,就像春天一般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所以只要找到儿童就能找到春天,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二)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
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
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
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1.“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从这句话中我理解到:①鲁迅很能干,帮家里做事情②鲁迅热爱学习2.“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鲁迅本来可以说自己是为了给父亲拿药才吃迟到的。
但是又想到了既然迟到了,就是自己的错,所以没有说什么。
3.画“”的句子,表现了鲁迅知错就改,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精神。
(三)火星本身的致使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
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
在太阳的照射下,火星表面的水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很快就取得了足够的热量,达到能够脱离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复返。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课堂知识题(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课堂知识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内阅读。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
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
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1.给短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2.第1段中那句话说明“松鼠最不像四足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
4.第2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好像”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2段中从哪写地方可以看出松鼠驯良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笨笨童年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我七岁才上小学。
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
”母亲不解,便问同学。
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
”有一天,我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
把碎片扫在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老实实地坐着等。
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骂……”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上了三年级,也许由于智商有限,成绩一直不大理想。
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
于是我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
结果却从二楼摔了下去,医院下了病危通知。
半个月以内,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离。
出院以后,由于我尚未完全康复,必须由父亲背着去上学。
我趴在父亲背上,不喜欢的学校变得亲切又美丽。
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
我把成绩单递给父亲。
父亲展开成绩单一看,眼睛睁大了,双手更微微颤抖,连声喊母亲出来。
母亲接过成绩单,那一瞬间她眼里的闪亮泪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考——________ 清楚——________ 颤动——________(2)文章开篇说“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来表现自己的“笨”。
(3)“我”原来是个让父母蒙羞的孩子,可是后来却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是因为________。
(4)你有让父母骄傲的事吗?用简短的语言说给大家听!【答案】(1)思索;清晰;颤抖(2)“我”刚上小学,把老师说的“脚踏实地,好好学习”说成“脚板印”;“我”打碎花瓶,诚实地和妈妈讲述老师告诉的话;“我”的学习成绩,让父母脸上无光(3)父母的关爱(4)略【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一)《将相和》文段选读(20分)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进攻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我们俩闹不和,(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将相和》中的“将”是指,“相”是指,“和”是指和3个小故事。
课文中的蔺相如有着的好品质。
(8分)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2分)削弱()热情()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适宜的关联词。
(3分)3、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3分)反问句:陈述句:4、想象写话。
廉颇来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话?(4分)廉颇会说:蔺相如会说:(二)《草船借箭》文段选读(12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假如曹兵出来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突然来攻,我们看不清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中的2、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又写出曹操的。
(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句,把比作。
(3分)4、鲁肃吃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5、曹操为什么不敢派兵出来?(6、我会选择准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一)祖父的园子(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
“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
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
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
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
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天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
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
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
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
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
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
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前说:“爷爷……本年春季雨水大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
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成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十分孤单的了。
去没去处,玩没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末长。
1.说明词语。
异想天开:word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缘故( )茂盛( )捉弄( )恐惧( )照样( )3.文中多处写到了“笑”,使人感到了主人公的快乐。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带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带答案)一、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pián biàn)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īng xì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画“”的句子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是_____,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是_____,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是_____。
3.这是作者第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他看到了众鸟欢腾的热闹景象。
从选文中,我们不仅知道鸟的_____多、_____多,还感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非常______。
()(填序号)A.一种类数量快乐B.二种类数量快乐C.一种类数量热闹D.二鸟叫鸟影热闹4.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带引号的“鸟的天堂”指什么?不带引号的“鸟的天堂”又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节选)住处附近有一家卖野蜂蜜的小店,夏日里,我常常到那里饮蜜茶。
我常觉得,在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zhēn zhèn)蜜茶,甘凉沁脾,是人生一乐。
今年我路过小店,冬蜜已经上市,喝了一杯蜜茶,付钱的时候才知道价格涨.(zhàng zhǎng)了一倍有余。
五年级下册语文1-8单元课内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8单元课内阅读《祖父的园子》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读一读,填一填。
我发现图示的上方所填的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图示的下方是作者想象的,院子里还有其他的景物,我会模仿作者在上图的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2、这篇短文选自萧红写的《呼兰河传》。
3、这一段话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4、在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充满着勃勃生机,一切都在尽情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鸟、虫子、蝴蝶等动物是自由的;花、倭瓜、黄瓜、玉米等植物也是自由的。
作者为了更好突出这种自由,一连使用了多个“愿意……就……”的句式,我们要好好地品味其中的妙处。
5、“蝴蝶随意地飞”中的“随意”是任凭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的意思,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任意、随便。
6、“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园子里的动植物都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
请发挥想象,再写一句。
蝴蝶飞了,就像在跳舞似的。
7、我会用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等词概括作者的内心感受。
从片段中“自由”一词最能看出。
8、选段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愿意”。
从中可以感受到园子里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用一个词来概括,恰当的是( C ) A.随意 B.美丽 C.自由 D.疯狂9、作者将自己的心情寄托在园子里的鸟、虫子、蝴蝶等事物中,我们把这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叫做借物抒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1.选段出自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者是(季羡林)。
2.按原文在括号内填词语。
3.解释词语,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应接不暇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耐人寻味——经得起人们仔细体味,形容诗文、语句等意味深长。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出了中国人养花的特点是(把花养在屋子里给自己看),德国人养花的特点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两者进行(对比),为下文作(铺垫)。
(2)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花的词语有(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体现了花(长势盛)(颜色多)的特点,从而突出花的美丽。
我还知道描写花的词语有(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繁花似锦)(万紫千红)(五颜六色)。
(3)德国人爱花主要表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德国人把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目的是(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是一句(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
其中“这样”指的是(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这一种境界”是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第三自然段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其中“美丽”既指(德国沿街的风景美丽),又指(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美好。
)“美丽没有改变”是指(德国沿街的美丽风景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没有改变。
)
5.判断。
(1)“莞尔一笑”指的是微笑。
(对)
(2)花的脊梁是指花的正面。
(错)
6.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接两句话。
德国人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之所以德国人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是因为他们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7.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比喻句。
8.概括每段的内容。
(1)四五十年以前,我就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2)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耐人寻味。
(3)我再次来到德国的感受。
9. 我为什么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1)德国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2)德国人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3)德国人让花朵都朝外开。
10.用曲线画出课文的中心句。
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如果每个人心中有他人,有社会责任感,尽到自己的责任、义务,就能够达到“人人为我”的境界。
11.用双横线画出第三自然段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写出你对句子的理解。
德国人家家户户窗户外面开满鲜花的景色是奇丽的。
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是奇特的。
(四)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解释词语。
世界闻名——全世界都有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此语段选自课文《威尼斯小艇》,作者是(马克.吐温),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一篇文章《金钱的魔力》。
第一自然段中,词语(纵横交叉)能体现河道多,从而说明威尼斯是水上城市。
文中的“大街”类比威尼斯的(河道),“汽车”类比河道上的(小艇)。
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
3.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把小艇比作什么,分别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
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把小艇比作独木舟、新月、水蛇,写出了小艇长、窄、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
4.选段主要写了什么?
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它长、窄、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