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举重运动员的力学性能与重量举起分析

举重运动员的力学性能与重量举起分析

举重运动员的力学性能与重量举起分析举重运动是一项充满挑战和竞争的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举重运动员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和精湛的技术,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力学性能。

本文旨在分析举重运动员的力学性能以及重量举起的过程,并探讨相关因素对其影响。

一、力学性能的表现1. 最大力量输出:举重运动员的力学性能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最大力量输出上。

举重运动要求运动员一次性将重物从地面高速举起,并在短时间内稳定控制。

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输出与他们肌肉的力量和配合度密切相关。

2. 动作速度和力的调整:举重动作的速度和力的调整是影响举重运动员表现的重要因素。

运动员需要根据重量的大小和身体状态,灵活调整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通过准确的力的调整,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掌握物体的力学特性并完成规定的举起动作。

二、重量举起的过程举重运动员在进行重量举起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多种力学因素的影响,保持平衡和稳定。

我们将分析以下几个重要的力学因素:1. 重力:重力是举重运动员面临的最主要的力。

运动员需要克服重力的作用,将重物从地面举起,使其达到所要求的高度。

2. 惯性:重量举起的过程中,惯性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运动员需要克服重物的惯性,通过施加足够的力量,将惯性力转化为垂直向上的力,使物体能够顺利举起。

3. 张力和压力:运动员在重量举起过程中,需要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产生张力和压力。

张力是指肌肉受力后的拉力,而压力则是指肌肉受力后的压缩力。

运动员需要通过控制张力和压力的大小和时机,使得力的传递更加高效和稳定。

三、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1. 肌肉力量:举重运动员的力学性能与肌肉的力量密切相关。

强大的肌肉力量能够产生更大的力量输出,使运动员能够更轻松地举起重物。

因此,举重运动员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不断提高肌肉力量的水平。

2. 技术与配合度:举重是一项高度技术性的运动项目,运动员需要通过专业的技术训练,提高技术水平和动作的配合度。

良好的技术和配合度能够使运动员在重量举起过程中更加稳定和高效。

入选举重队的标准

入选举重队的标准

入选举重队的标准一、身高要求身高是举重运动员的基本要求之一。

理想的身高范围通常是根据不同体重级别的举重运动而定。

一般来说,身高在一定范围内的运动员能够更好地适应举重运动的生物力学特点,提高竞技表现。

二、体型评估体型评估是判断运动员身体形态是否符合举重运动特点的重要环节。

评估内容包括体重、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运动员的肌肉质量和脂肪含量,帮助教练员评估运动员的体型是否符合举重项目的需求。

三、运动技能举重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包括正确的姿势、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

在选拔过程中,教练员会观察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是否正确,如抓举、挺举等,以确保运动员具备基本的举重技能。

四、力量测试力量是举重运动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选拔过程中,教练员会通过多种力量测试方法来评估运动员的力量水平。

这些方法包括抓举、挺举、硬拉、深蹲等重量测试,以了解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五、体能测试体能测试包括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等方面的评估。

举重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体能水平,以应对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

通过体能测试,教练员可以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为后续的训练提供参考。

六、技术规范举重运动需要运动员掌握正确的技术规范,包括动作的流程、细节和节奏等。

在选拔过程中,教练员会注重观察运动员的技术规范是否符合标准,以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技术水平。

七、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是选拔举重运动员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练员需要了解运动员的病史、家族史以及现有的健康问题,以确保运动员具备适应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身体条件。

同时,运动员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以应对训练和比赛中的压力。

八、年龄限制年龄限制是根据不同体重级别的举重运动而定。

一般来说,年龄范围在18-35岁之间的运动员较为适合参加举重比赛。

过小的年龄可能导致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而过大的年龄则可能影响竞技状态和潜力。

举重运动的常规训练方法

举重运动的常规训练方法

举重运动的常规训练方法举重运动作为一项高强度的体育项目,其常规训练方法对于运动员的技术提升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举重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计划和方法来提高力量、技巧和耐力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结合举重运动的特点和训练需求,系统地介绍举重运动的常规训练方法。

一、举重训练的基础体能训练1.力量训练力量是举重运动的基础,运动员需要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常见的力量训练项目包括深蹲、卧推、拉力练习等,这些训练项目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为后续的举重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爆发力训练举重运动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施加力量,因此爆发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可以进行跳跃训练、推拉训练、搏击训练等项目,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运动员的神经系统,提高其爆发力水平。

3.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是举重运动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地加强腰部、腹部和背部等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运动员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二、举重技术训练1.动作技巧训练在举重运动中,动作技巧的正确性对运动员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动作技巧水平,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模拟比赛等方式进行训练。

此外,还可以借助视频录像和专业教练的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运动员的技术错误,从而逐步提高其动作技巧水平。

2.速度训练举重运动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杠铃,而速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速度水平,可以进行快速举起和放下负重等训练。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灵敏度,从而提高其举重成绩。

三、举重耐力训练1.持久力训练举重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和高能耗的体育项目,对运动员的持久力要求较高。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持久力,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重复训练,如多组多次重复举重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从而提高其比赛表现。

对举重运动员选材的若干思索

对举重运动员选材的若干思索

对举重运动员选材的若干思索
举重是一项需要极大力量和技术的体育运动,选材对于举重运动员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选择合适的选手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身体素质是举重运动员的基本条件之一。

举重需要运动员拥有强壮的肌肉和韧性的身体,因此选材时要优先考虑身体素质。

一般来说,举重选手的身高一般会偏矮,以便更好地发挥力量,同时需要拥有较高的爆发力和耐力。

对于青少年选手来说,需要在身体素质上有一定的天赋,如肌肉发达、身体结实等。

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举重是一项需要极大毅力和意志力的运动项目,对选手的心理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具备坚强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疼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选材时需要考察选手的心理素质,包括意志力、自信心和抗压能力等。

技术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

举重是一项依靠技术和力量共同完成的项目,选手的技术素质决定了他们在比赛中的成绩。

选材时需要考察选手的技术训练水平和表现,在选拔阶段进行严格的技术测试,以便选拔出具有良好技术素质的选手。

选材是举重项目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选手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只有选材合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举重选手,为国家和地区的举重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探索

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探索

的 。试 举 的 重 量 越 大 , 所 需 的力 则
加 速 度基 本 保 持 不 变 的 运 动员 ; 选 拔 力 量 型 速 度 快 的 运 动 员 。 一 些 运 动 员 反 应 速 度 好 .动 作 频 率 快 . 试 举轻 重 量时 速度 很好 , 或 而 试 举 大 重 量 速 度 就 锐 减 , 力 量 又
重 的 7%: 0
高 位 置 放 松 落 下 ,另 一 条 腿 同 样 上 提 。交 替 进 行 。每 组 5 — 0次 , 08 做 5 6组 。 间歇 3 4分 钟 。  ̄  ̄ () 多 级 跳 : 直 立 开 始 , 4立 从

4 大赛 前 7 1 、 — 0天 , 能 安 排 不


率 等 指 标 的 测 试 .可 以 应 用 于 对 专 项 运 动 素 质 的 整 合 评 定 、对 运 动 员 体 能 结 构 的 系 统 解 析 、对 运 动 训 练 负 荷 强 度 的 有 效 控 制 以 及 对 比赛 成 绩 的科 学 预 测 。 2 速 度 素 质 、
运 动 员 在 专 项 运 动 中 的 能 力
因 素 之 一 。在 抓 举 、 挺举 过 程 中提 铃 至 胸 和 上 挺 动 作 中都 有 一 个 向 上 发 力 。 向 下 蹲 低 承 接 杠 铃 的 支 撑 动 作 。 完 成 这 一 动 作 必 须 依 靠
发 力 后 杠 铃 向 上 作 惯 性 运 动 的 时 间 保 证 。 时 间 不 足 。 作 就 完 成 如 动
() 重高 抬 腿 : 4负 6组 x 0、 3 重
量 为 2 ~ 5 g 03K :
1 、根 据 个 人 的 力 量 基 础 , 以 及 学 习 掌 握 具 体 技 术 的 需 要 安 排

入选举重队的标准

入选举重队的标准

入选举重队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大多数企业和机构中,入选举重队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让一个人成为举重队的一员呢?本文将从体能、技术、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探讨。

体能要求是入选举重队的首要条件之一。

举重是一项非常具有身体力量需求的项目,因此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一名顶级的举重选手。

首先,入选举重队的人应具备较高的力量水平。

这不仅仅是指肌肉的强壮程度,还包括爆发力和耐力,这些因素在举重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入选举重队的人应具备良好的耐力和协调能力。

由于举重项目对肌肉的控制要求很高,选手在比赛中需要保持持久的体能状态,并且能够准确地控制身体的动作。

因此,拥有良好的耐力和协调能力是入选举重队的必备条件。

除了体能要求,技术水平也是入选举重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举重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体育项目,只有掌握了正确的举重技术,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首先,入选举重队的人应具备正确的起动技术。

起动技术是举重运动的基础,直接影响到选手在比赛中的稳定性和爆发力。

其次,入选举重队的人应具备良好的技术细节和提升空间。

举重项目中有许多细节动作,例如杠铃的抓握、身体的姿势等等,这些细节动作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举重运动的效果。

因此,入选举重队的人应具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能力。

除了体能和技术要求,心理素质也是入选举重队的重要考量因素。

举重项目对选手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选手需要经受住训练和比赛的压力,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入选举重队的人应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举重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运动,选手在比赛中可能面临各种压力和困难,需要通过自我调节来保持良好的状态。

其次,入选举重队的人应具备良好的意志力和毅力。

举重是一项需要长时间投入和坚持的项目,只有具备良好的意志力和毅力,才能够在训练和比赛中坚持下来。

综上所述,入选举重队需要综合考虑体能、技术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对举重运动员选材的若干思索

对举重运动员选材的若干思索

对举重运动员选材的若干思索【摘要】举重运动员的选材不仅仅是简单地挑选身体强壮的人,还需考虑人体生理特点、技术要求、心理素质、年龄体重等综合因素。

在正常情况下,举重运动员通常具有较高的肌肉纤维比例和较大的肺活量。

技术要求高,需要选手具备较强的训练能力和学习能力。

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选手在比赛中的发挥和状态保持。

年龄和体重是影响运动员表现的两个重要因素。

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对举重运动员的选材尤为重要。

科学合理选材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表现,同时也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对举重运动员选材需要认真思索和科学论证,确保选手能够在训练和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状态,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选材、人体生理、技术要求、训练能力、心理素质、年龄体重、综合考量、重要性、科学合理、思索。

1. 引言1.1 引言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举重运动员选材进行深入探讨,从人体生理特点考量、技术要求与训练能力、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年龄和体重的关系以及综合考量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只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全面考量,才能找到适合举重运动的优秀选手,并为他们提供科学合理的训练和支持,帮助他们达到更好的竞技水平。

在选材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选材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深刻理解科学合理选材的必要性。

只有坚持严谨的选材标准,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举重选手。

通过对举重运动员选材的思索,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选拔工作,为我国举重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人体生理特点考量人体生理特点考量在举重运动员选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举重运动要求选手具备较高的肌肉量和肌肉强度,因此对于肌肉发达、身体壮实的人来说,具有天生的优势。

举重运动也需要选手具备较高的爆发力和耐力,这就需要选手具备较高的肌肉纤维比例、心肺功能和神经系统协调性。

选择合适的身体比例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常来说,举重选手需要较短的身体,并且有比较长的上肢和较短的下肢,这样可以更好地在举重动作中保持平衡和稳定性。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特征与训练技巧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特征与训练技巧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特征与训练技巧分析随着举重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流行,了解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征和训练技巧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一些我们需要注意的要点。

一、特征1.年龄: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年龄通常在12至19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内,身体的生长发育和骨骼肌肉系统的成长十分迅速。

在这个年龄段,训练会对身体的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2.性别:举重运动是一项男女通用的运动,但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男性举重运动员比女性举重运动员更多。

3.体形: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一般矮壮偏重,肌肉发达,力量较大。

这也是受到举重运动技术本身的特点和训练方法的影响。

4.身体素质: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好,包括有较高的肌肉含量、力量和耐力等。

二、训练技巧1.技术训练:在青少年举重训练中,技术训练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才能避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受伤风险,并取得好的成绩。

2.力量训练:在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中,力量训练占据很大的比例。

通过不断地提升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水平,可以提高他们举重的水平,并且有助于促进身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发展。

3.营养保障:为了确保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身体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训练中的营养保障也非常重要。

当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前未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时,他们的身体容易疲劳,甚至容易受伤。

4.耐力训练:耐力训练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训练部分。

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承受举重过程中的疲劳感,让他们的身体发挥更高的水平。

总之,对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和发展,我们需要注意以上的要点。

通过合理的训练技巧和良好的营养保障,我们可以帮助运动员实现更好的成绩,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举重运动,在我国是一项比较具有优势的竞技体育项目,随着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逐渐加强,一次次的举重纪录被刷新。

想要挑战新的举重极限,就必须要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本文主要介绍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如何加强,并且提出相应的提升方法。

标签: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加强锻炼
一、前言
随着举重运动在世界得到快速推广和发展,特别是奥运会的举行,对于举重运动是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的。

于是很多的举重训练,被系统地记录下来,并且逐渐地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举重训练章程。

特别是在抓举,挺举等专项技术上,有了更高的突破,对举重的级别也进行了多次的调整,而举重的世界纪录,也在不断地被刷新着。

因此,当技巧达到一定极限,所有的系统规范都被人掌握的时候,想要刷新世界纪录,靠的是什么呢,自然就是身体素质。

所以身体素质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只有打好身体的基础,再结合自己的专项技术,才可以让自己在稳定发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世界纪录,本文就主要将举重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与身体素质的训练相结合,以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性,以及技术的专业性。

二、训练身体素质的种类
1.一般训练
这种一般身体训练的方法,主要是因为举重运动要求的技术性非常高,当然就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身体素质作铺垫。

因此,需要通过一些相对的运动,来完成自己对身体的练习,让自己的身体形态发生某种变化,变得更加能够负荷举重的压力。

但是,对于举重运动员的爆发力的训练,不仅仅依靠杠铃的训练来达到,在训练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运动员举重时身体的柔韧性、灵敏度以及关于耐力方面的训练,这些都是无法只靠杠铃来达到的。

还需要我们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让举重运动员能够拥有一个全面良好的身体素质。

2.专项训练
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主要是指利用杠铃或者是科学的练习肌肉的方法,对身体某些部位进行特定的调节,从而让举重运动员可以更好地掌握举重的专项技
术。

举重运动主要是以力量为基础的体育项目,所以在进行训练的时候,要对举重运动员的腰、腿部力量加强训练,所以举重时上拉的速度以及力量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举重运动员的上挺能力和支撑能力也是很关键的,因此也需要加强训练。

三、素质训练的主要措施
1.一般训练的措施
1.1柔韧性训练:对于举重运动员,对于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有非常高的要求。

如果举重时运动员的肩部关节无法在额状面内伸直,那么对于肩带会造成很大的拉伤,像膝、踝、髂关节的柔韧性在矢状面比较差的话,对于运动员下蹲的幅度会产生阻碍,而且下肢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这些部位的柔韧性一定要加强训练,进行科学的训练,比如说每天做一些下压关节的练习。

对于肌肉韧带方面的练习,也可使用竹竿等物作专项练习技术,增加它们柔韧性。

当然对于关节韧带方面的训练也需要加强,可以做一些原地跳跃,或者是立定跳远项目。

1.2协调性训练:举重运动,是一个极其讲究协调性的运动,如果运动员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缺乏相应的协调,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将身体的力量爆发出来,举起大于自己二三倍重量的杠铃的。

因此,对于运动员协调性的训练,就相当地关键,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来达到,比如说改变自己习惯性的动作,将一些不习惯使用的动作进行组合训练,增加这些复杂运动来让运动员可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协调性的提高,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不仅对于他们的速度,灵活有很大提高,在举重时也可以更加地省力,完成一些高技巧的举重技术动作。

1.3耐力训练:在进行举重时,除了技术动作到位之外,耐力和耐心更是运动员可以更好完成激烈比赛,平复自己紧张情绪的重要砝码。

一个耐力好的运动员,往往可以很快适应任何的比赛环境,发挥比较稳定。

因此,需要加强运动员耐力方面的训练,可以采用一些像跳绳或者是短跑、游泳等运动,以增加举重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一般可安排在早操后,持续一小时,对于运动员体力可以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2.专项的措施
2.1腰部力量训练:举重运动员举重的关键一步,也就是第一步动作,往往
对腰部是有很强的要求的。

腰部力量的强大,对于提铃的稳定性,专项技术的发挥程度,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

它是举重运动的基础,因此对于运动员腰部的训练,是不可忽略的。

腰力训练的时间,一般会安排比较多,一个星期要达到二至三次左右。

可以采用垫人拉,或者是宽窄硬拉,也可以说垫铃超负荷拉等专项技术训练方法,来加强举重运动员腰部的力量。

除了腰部力量之外,腰部的肌肉训练也不能落下,它是支撑腰部力量稳定发挥的基础。

因此,可以采取一些像仰卧起坐,或者是负重转体,以及负重躬身等科学的方法,加强腰部肌肉的练习。

当然腰部肌肉练习时间,一般安排在专项训练之后。

2.2腿部力量训练:腿部力量,在举重过程是,是支撑自己能否完成举重技术动作,将杠铃举起的核心基础。

腰部力量对于抓举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腿部力量,对于挺举时,则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如果腿部力量不足,在举重时,较难完成挺举的技术动作,自然就很难突破和刷新世界举重纪录。

因此对于腿部的训练,也是要科学地安排的,一般一个星期安排二次左右。

训练时,可采用静力半蹲,或者是前后蹲,负重纵跳等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负重前后屈腿等科学的方法,来加强腿部肌肉的练习,腿部力量的增大,使支撑的重心也更加稳固,从而突破新的举重极限。

2.3上挺能力训练:上挺能力,可以说是举重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因此也受到了各国教练员的重视。

近年来,经过总结和探索,更是研究了一些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技术章程。

举重运动员的上挺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是预蹲,再则是上送,然后是支撑。

这三个动作往往都是需要相当高的技巧,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在训练时,可以采用负重连续的预蹲,或者是预蹲静力,架上挺举也需要分别作颈前和颈后的训练,或者是半挺等方法。

当然,对于运动员来说,手臂肌肉的训练也要同步进行,在训练时,可进行快速伸臂操作,或者是实力推、借力推、半推等一些专项的方法,让手臂肌肉的力量可以满足上挺的要求。

2.4支撑能力训练:支撑能力,是举重的最后一个步骤,当然也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动作。

一般很多运动员在前面的动作都完成了,可往往在关键的支撑动作环节,达不到规定的支撑时间,就放弃了。

在举重时,抓举以及挺举的关键,就在于运动员支撑力量是否足够强大,这也是可以平稳举起杠铃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做这方面训练时,需要通过加上宽、窄支撑,或者是静力超负荷的支撑训练,来进行支撑能力的训练。

支撑能力训练的同时,支撑肌肉的训练也不能忽略,它是你完成支撑动作的关键,因此要对运动员三角肌力量加强训练,当然前中后的三角肌每个部位都要训练到位,从而让两臂支撑效果达到技术要求。

四、结论
上述论证中可知,力量是举重运动员刷新纪录的关键,对于举重运动员的稳定发挥,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因此,对于身体素质的训练,一定要注意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意识到全面身体素质对举重的重大影响。

对于不同的运动员,也需要作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让举重运动员身体的灵活性、稳定性得到科学的训练,为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突破举重极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单玉龙.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研究[J]《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10期
[2] 鲍恩.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探索[J]《少年体育训练》2011年第06期
[3] 张进雄. 浅谈心理素质在举重运动选材中的重要性[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09期
[4] 李雪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J]《经营管理者》2012年第15期
作者简介:林潭生(1963-3),汉族,男,籍贯福州,大专,主要研究方向:举重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