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1)

合集下载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12、【多选题】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应计入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包括()。[2分]
A、火灾爆炸中毁损的财产
B、消防抢险费用
C、伤员救治费用
D、周边河流因事故污染治理费用
E、库房员工因工伤歇工工资
答案:ABCE
13、【多选题】
厂房一层火灾失控时,对正在五层工作的员工来说,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2分]
D、二至六层有401名员工同时工作
E、二层以上各层存放可燃物
答案:AB
9、【多选题】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2分]
A、高锰酸钾
B、硝酸铵
C、甲苯
D、洗衣粉
E、甲酸乙酯
答案:ABCE
10、【多选题】
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2分]
A、安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
A、硫化钠
B、高锰酸钾
C、甲酸乙脂
D、硫磺
E、甲苯
答案:A
3、【多选题】
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21),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分]
A、1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B、4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C、6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C、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员工无法迅速撤离
D、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下达不及时
E、厂房一层只有1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
答案:ABCE
15、【简答题】
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4分]
解析:
(满分4分,每答对1点得2分,最多得4分)。(1)现场检查权(2分)(2)当场处理权(2分)(3)紧急处置权(1分)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题: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

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

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

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

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

经3d奋力救援,59人获救。

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

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了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样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

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一级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第二题:E招标项目为20km管道铺设施工项目。

项目作业内容主要有:挖沟、布管和焊接;主要作业程序是:挖沟、地面管道焊接、吊管入沟、沟内对管焊接、填埋。

施工期为6月1日至8月31日,属于雨季。

施工地点位于江淮丘陵地带,施工现场地表最大黻达220。

管沟开挖尺寸为:深2.6m、上部宽2.5m、底部宽2.1m。

管道规格为:直径1016mm、壁厚17.5mm、长12.3m,重量为5.3t。

F公司计划参与该项目的投标。

2008年注安考试试题_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含答案)

2008年注安考试试题_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含答案)

一、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m×300m ,共有8 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

3 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 号、4 号和6 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

2008 年3 月14 日12 时18分,仓储区4 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 分钟后,6 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

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1公里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前,1 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 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0t 、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 号库房存放硫磺15t、甲苯4t、甲酸乙脂10t。

事故导致15 人死亡、36 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 2 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2 亿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 分,每题2 分,1~3 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1.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A.硫化钠B.高锰酸钾C.甲酸乙脂D.硫磺E.甲苯2.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B.4 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C.6 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存发生反应B.库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C.硝酸铵存储量达130tD.高锰酸钾存储量达10tE.库房管理混乱4.甲苯挥发蒸气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

A.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环境相对湿度超过50%C.开放空间D.点火源E.受限空间5.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2008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

2008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

演讲稿班级:2010级国防社会系金融班五四的火,点燃了你和我!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生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醒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时光匆匆,九十三次花谢花开,叶绿叶黄,一代代华夏儿女前仆后继,走过艰难困苦,走过曲曲折折,终于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处在祥和安乐的生活之中,我们怎么敢忘记他们,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热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面对遍体鳞伤的九百六十万平方米国土,他们勇敢地走出校园那天堂般的生活圈子,勇往直前,痛诉卖国求荣,痛诉肆无忌惮的疯狗帝国,强烈要求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同学们,咱们今日的辉煌离不开他们昨日吃苦耐劳的拼搏,咱们今日的自由离不开他们昨日不屈不饶的反抗,咱们今日的和谐离不开他们不畏强暴的勇气,他们热情奔放,他们崇尚自由,但他们更喜欢华夏儿女有自己的家园!有了他们,有了爱国主义,今天的祖国才能如此繁荣富强。

五四的前辈们,你们的精神铭记在我们的心里,你们的希望就是要我们富强,而你们的遗憾我们还在努力!五月的季节,鲜花告诉我你怎样走过,五月的季节,终于迎来这欢聚的时刻,五月的季节让我们铭刻每一张笑脸,五月的季节,让我们热烈欢迎五四青年节的到来!让我们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在神州大地上,一起保护我们历经风雨的母亲吧!历史长河,大浪淘沙,走过的是时光,遗失的是青春年华,沉淀的是爱国主义!五四的火炬万丈光芒,照亮一代代青年人的前程,带上五四耀眼的光环,我们一路走来无风无浪!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发,同学们!就让初春花更艳,朝阳更温暖,新芽更茁壮,刀刃更锋利吧!!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九十三个年月就在举手投足间飞过,民主与科学造就了今天的灿烂辉煌,可我们还没有胜利啊!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依旧需要我们青年一代,隔海相望,我和你一样遗憾!但请相信,我们在努力,我们在进取,奇迹般的准备总有奇迹般的胜利!因为五四的火,早已点燃了你和我!!。

2008安全管理真题及解析

2008安全管理真题及解析

2008年度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不包括()。

A.交通伤害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D.冒顶片帮参考答案:A参见教材:P1222.本质安全中的()动能是指。

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A.失误—安全B.行为—安全C.故障—安全D.控制—安全参考答案:C参见教材:P63.危险度表示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它是由()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系统本质安全性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源性质C.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D.危险源的性质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参考答案:C参见教材:P34.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8218-2000),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

A.物质的物理特性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参考答案:D参见教材:P485.依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安全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没有发生伤亡事故就是安全B.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C.当危险度低于可接受水平时即为安全D.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数参考答案:A参见教材:P206.在工业生产中,经常利用各种屏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A.因果连锁理论B.系统安全理论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参考答案:D参见教材:P147.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综合治理强调的是()。

A.抓住重点,遏制重特大事故B.强化责任,落实企业自主管理C.重在执法,完善法规标准建设D.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参考答案:D参见教材:P238.某化工厂新建一套80万t/年乙烯装置。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应由()组织制定与该项目相适应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A.工艺工程师B.安全工程师C.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D.工艺和设备技术人员参考答案:C参见教材:P639.某化工漆料仓储公司是储存硝基类、醇类和苯类稀料的专业仓储公司。

事故案例2008A参考答案

事故案例2008A参考答案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事故案例》参考答案第一题答案:1.(9分)(1)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75号令)的有关要求(3分)。

(2)此起事故的调查应由企业所属市主管部门组织;(3分)(3)调查组主要成员应是由该市安全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部门人员组成;(3分)2.按以下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进行调查:(8分,每答对1个要点给1分)事故现场处理;物证的搜集;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证人材料的收集;向被调查者搜集材料,对证人提供材料进行考证;现场摄影;绘制事故图。

3.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8分)查明事故原因、过程、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2分);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2分)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1分)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1分)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落实;(1分)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1分)第二题答案:第1小题答案:1.机械伤害(1分)(2分,以下4条有一条即可得一分,但累计不超过2分)(1)绞缠与卷咬:各类纺织机械,车床、钻床及通风机等未防护或防护不严密的联轴节、传动轴、离合器、做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和机架、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啮合部位的夹紧点等。

(2)夹挤与冲压伤害:打包机等(3)刺割伤害:开幅机、缝纫机的割伤、针刺等;(4)刮碰、撞击:运料手推车过快或拐弯过猛不慎与机器相撞或撞击他人等。

(5)使用砂轮机人员肢体与砂轮意外接触而被旋转砂轮磨削的伤害。

2.触电(1分)(2分。

以下2条有一条即可得一分,共计2分)(1)触电:变配电室、配电线路、车间配电箱、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各种电气拖动设备、移动电气设备。

(2)雷击:厂房、变配电电气设备、烟囱等。

3.物理性爆炸(1分)(2分,以下3条有一条即可得一分,累计不超过2分)○1.锅炉;○2.空压机储气罐及分汽缸;○3.气瓶;○4.汽蒸锅、染色机。

4.起重伤害(1分)(2分,以下2条有一条即可得一分)(1)电动葫芦;○2.电梯。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带答案)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带答案)

2008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真题考试注意事项:一、本考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二、试卷全部为客观评分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三、本考试全部时间为150分钟,终了时间一到,应考人员一律停笔,等候监考人员收点试卷及答题卡,全部考试结束后,须待监考人员将全部试卷及答题卡收点无误,并宣布本考试结束,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不包括( )。

A.交通伤害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D.冒顶片帮2.本质安全中的( )动能是指。

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A.失误—安全B.行为—安全C.故障—安全D.控制—安全3.危险度表示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它是由( )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系统本质安全性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源性质C.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D.危险源的性质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4。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8218-2000),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 )。

A.物质的物理特性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5.依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安全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发生伤亡事故就是安全B.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C.当危险度低于可接受水平时即为安全D.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数6.在工业生产中,经常利用各种屏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

A.因果连锁理论B.系统安全理论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7.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综合治理强调的是( )。

A.抓住重点,遏制重特大事故B.强化责任,落实企业自主管理C.重在执法,完善法规标准建设D.标本兼治,重在治本8.某化工厂新建一套80万t/年乙烯装置。

2008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2008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一、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m×300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

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

2008年3月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分钟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

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1公里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0t、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号库房存放硫磺15、甲苯4t、甲酸乙脂10t。

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1.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

A.硫化钠B.高锰酸钾C.甲酸乙脂D.硫磺E.甲苯2.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B.4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C.6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存发生反应B.库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C.硝酸铵存储量达130tD.高锰酸钾存储量达10tE.库房管理混乱4.甲苯挥发蒸气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 )。

A.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环境相对湿度超过50%C.开放空间D.点火源E.受限空间5.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

A.高锰酸钾B.硝酸铵C.甲苯D.洗衣粉E.甲酸乙酯6.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一、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m×300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

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

2008年3月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分钟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

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1公里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0t、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号库房存放硫磺15、甲苯4t、甲酸乙脂10t。

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1.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A.硫化钠B.高锰酸钾C.甲酸乙脂D.硫磺E.甲苯2.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B.4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C.6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存发生反应B.库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C.硝酸铵存储量达130tD.高锰酸钾存储量达10tE.库房管理混乱4.甲苯挥发蒸气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

A.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环境相对湿度超过50%C.开放空间D.点火源E.受限空间5.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A.高锰酸钾B.硝酸铵C.甲苯D.洗衣粉E.甲酸乙酯6.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安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B.仓库内使用防爆电器C.安全巡检措施D.防爆、隔爆、泄爆措施E.违章处理措施7.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应计入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包括()。

A.火灾爆炸中毁损的财产B.消防抢险费用C.伤员救治费用D.周边河流因事故污染治理费用E.库房员工因工伤歇工工资二、某服装厂厂房为一栋六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

厂房一层是裁床车间,二层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三至六层是成衣车间。

厂房一层原有4个,后2个门被封死,1个门土锁,仅留1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

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仅留0.8m宽的通道供员工通行。

半年前,在厂房一层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了一个临时库房。

由于用电负荷加大,临时库房内总电闸保险丝经常烧断。

为不影响生产,电正用铜丝代替临肘库房内的总电闸保险丝。

经总电闸引出的电线,搭在铁栅栏上,穿出临时库房,但没有用绝缘套管,电线下堆放了2m.高的木料。

2008年6月6日,该服装厂发生火灾事故。

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员工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

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层。

当时,正在二层办公的厂长看到火灾后立即逃离现场:二至六层的401名员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逃生,多人跳楼逃生摔伤;一层人员全部逃出。

该起火灾事故,造成67人死亡、5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600万元。

事故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是一层库房内电线短路产生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木料;整个火灾过程中无人报警;事故前该厂曾收到当地消防机构关于该厂火险隐患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未整改;厂内仅有一名电工,且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3题为多选题)。

1.此次火灾发生初期,作为企业负责人的厂长应优先()。

A.保护工厂财物B.组织员工疏散C.保护员工财物D.查找起火原因E.保护工厂重要文件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此次事故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E.轻微事故3.关于此次事故中逃生时受伤的员工是否应定为工伤的问题,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该定为,因工作受伤B.不应定为,不是因工作受伤C.是否定为,由厂工会认定D.是否定为,由厂领导决定E.是否定为,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裁定4.对本案存在的安全隐患,下列整改措施中,该厂应该采取的有()。

A.保证上下楼梯通道畅通B.确保人员出入通道不少于两个C.加强员工灭火技能培训D.电工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持证上岗E.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5.该厂存在的下列现象中,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有()。

A.库旁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铜丝代替B.厂房内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杂物C.厂房的三层至六层是成衣车间D.二至六层有401名员工同时工作E.二层以上各层存放可燃物6.下列关于该厂安全管理现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员工缺乏应急救援常识B.楼房不适合作为生产服装的厂房C.安全管理混乱D.发现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整改E.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7.厂房一层火灾失控时,对正在五层工作的员工来说,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在本层负责人的组织下灭火B.搬运身旁附近的财物C.察看火情,设法逃生D.无法立即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E.逃生时尽量不要直立行走8.此次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间接原因包括()。

A.厂房一层内设置临时库房B.厂方平时缺乏对员工的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员工自救能力差C.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员工无法迅速撤离D.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下达不及时E.厂房一层只有1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三、某企业有玻璃器皿生产车间。

该企业的玻璃器皿制造分为烧制玻璃熔液、吹制成型和退火处理三道主要工序,烧制玻璃溶液的主要装置是玻璃熔化池炉。

烧制时,从炉顶部侧面人工加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纯碱(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等原料,用重油和煤气作燃料烧至1300-1700℃,从炉底侧面排出玻璃熔液。

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顶是水泥预制板。

厂房内有46t玻璃熔化池炉1座,炉高6m,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m,炉底高出地面15m。

距炉出料口3m处是玻璃器皿自动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

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直线距离15m,重油储罐距厂房直线距离15m。

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

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顶近1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

2008年6月11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4.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四、总部位于A省的某集团公司在B省有甲、乙、丙三家属企业。

为加强和规范应急管理工作,该集团公司委托某咨询公司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咨询公司同感哦调查、分析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完成了应急救援元起草工作,提交到集团公司会议上进行评审。

评审时,集团公司领导的意见是:(1)集团公司和甲、乙、丙三家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组织指挥结构上应保持一致;(2)集团公司有自己的职工医院和消防队,应急救援时伤员救治要依靠职工医院,抢险力量队伍要依靠集团公司消防队;(3)周边居民安全疏散,应由集团公司通知地方政府有关部寻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4)应急救援预案中因部分内容涉及集团公司商业秘密一应急救援预案不对企业全体员工和外界公开,只传达到各企业中层以上干部;(5)应急救援预案要报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近期,该集团公司完成了一套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计划。

该计划设计的演练内容为:(1)打开液氨储罐阀门,将液氨排到储罐的围堰内;(2)参演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关闭阀门,将围堰内的液氨进行安全处置;(3)救出模拟中毒人员。

2008年3月6日,集团公司在甲企业进行了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演练地点设在甲企业的液氨储罐区。

为保障参演人员、控制人员和观摩人员的安全,集团公司事先调来乙企业全部空气呼吸器、防毒菌具、。

防爆型无线对讲机和监测仪器,同时调来集团公司消防队所有的水罐车、泡沫车和职工医院的救护车辆。

演练从10点钟开始,按照事先制订的演练计划进行:10点20分氨气扩散到厂区外,由于演练前未组织周边群众撤离,扩散的氨气导致两名群众中毒:10点30分,抢救完中毒群众后,演练继续按计划进行。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指出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时,集团公司领导意见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的做法。

2.指出本案的应急救援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3.结合本案,简述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五、某煤炭开采企业地面辅助生产系统有维修车间、锅炉房、配电室、油库、办公大楼和车库等。

在维修车间,除机械加工设备外,还有1台额定起重量1.5t、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气焊用氧气、乙炔气瓶各5个。

燃煤锅炉房有出口水压(表压)0.12MPa、额定出水温度130℃、额定功率28MW 的锅炉2台。

油库有1个储量为7的汽油储罐及配套加油设备。

办公大楼内安装载人电梯2部。

该企业有员工通勤大客车1辆。

2007年7月5日10时,电工甲在维修车间进行电气维修。

10时30分,车工乙开完会,准备使用机床时发现没电,于是来到电气开关柜前,发现开关柜门开着,没有停电作业警示,就接通电源,造成电工甲触电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1.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指出该企业现有设备中哪些属于特种设备。

2.该企业是否应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如是,说明该企业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如否,说明理由。

3.说明此次事故调查组的成员构成。

4.写出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概要。

200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参考答案一、答案1.B2.D3.A4.AD5.ABCE6.ABD7.ABCE二、答案1.B2.A3.A4.ABCD5.AB6.ACDE7.CDE8.ABCE三、答案1.(满分4分,每答对1点得2分,最多得4分)。

(1)现场检查权(2分)(2)当场处理权(2分)(3)紧急处置权(1分)2.(满分6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5分。

)(1)设备设施缺陷:熔化池炉老化(1分),炉顶部损坏(1分),两侧耐火砖变形(1分),炉顶离房顶钢梁1.7m(太近)(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