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赛专题——热学

合集下载

物理竞赛热学专题40题刷题练习(带答案详解)

物理竞赛热学专题40题刷题练习(带答案详解)

物理竞赛热学专题40题刷题练习(带答案详解)1.潜水艇的贮气筒与水箱相连,当贮气筒中的空气压入水箱后,水箱便排出水,使潜水艇浮起。

某潜水艇贮气简的容积是2m 3,其上的气压表显示内部贮有压强为2×107Pa 的压缩空气,在一次潜到海底作业后的上浮操作中利用简内的压缩空气将水箱中体积为10m 3水排出了潜水艇的水箱,此时气压表显示筒内剩余空气的压强是9.5×106pa ,设在排水过程中压缩空气的温度不变,试估算此潜水艇所在海底位置的深度。

设想让压强p 1=2×107Pa 、体积V 1=2m 3的压缩空气都变成压强p 2=9.5×106Pa 压缩气体,其体积为V 2,根据玻-马定律则有p 1V 1=p 2V 2排水过程中排出压强p 2=9.5×106Pa 的压缩空气的体积 221V V V '=-,设潜水艇所在处水的压强为p 3,则压强p 2=9.5×106Pa 、体积为2V '的压缩空气,变成压强为p 3的空气的体积V 3=10m 3。

根据玻马定律则有2233p V p V '=联立可解得p 3=2.1×106Pa设潜水艇所在海底位置的深度为h ,因p 3=p 0+ρ gh解得h =200m2.在我国北方的冬天,即便气温很低,一些较深的河 流、湖泊、池塘里的水一般也不会冻结到底,鱼类还可以在水面结冰的情况下安全过冬,试解释水不会冻结到底的原因?【详解】由于水的特殊内部结构,从4C ︒到0C ︒,体积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达到0C ︒后开始结冰,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入秋冬季节,气温开始下降,河流、湖泊、池塘里的水上层的先变冷,密度变大而沉到水底,形成对流,到达4C ︒时气温如果再降低,上层水反而膨胀,密度变小,对流停止,“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盖子”,而下面的水主要靠热传导散失内能,但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散热是比较慢的。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热学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热学
Pa:帕斯卡;mmH2O毫米水柱;J:焦耳;h:小时
M3:立方米;l:升;kgf:千克力,即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的重力min:分(时间单位)
单位前面的字母M表示系数106,字母H表示系数102
1.分别计算燃烧1米3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热量(单位:焦耳)。
2.王秋生同学说,热水产率一栏中,5、3、2后面的符号印得不清楚,好像是数字“l”,但在“/min”的前面又丢掉了什么,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这个栏目中三个参数的正确数值和单位。
答案:热机排出的气体仍有较高的温度,因此要损失一部分内能;燃烧不充分、克服摩擦做功造成能量损失;对大气造成污染。
分子运动及内能
例1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a、c。B.a、d、f。C.b、c。D.e。
答案:B
例12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答案:吸热,低,少
例4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4℃B.0℃C.-40℃D.略高于-40℃
答案:B
例5小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2.3℃。
(l)当它指示的气温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多少?
(2)它在什么温度附近误差很小,可以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 第十四讲 热学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 第十四讲  热学

第十四讲热学一、温度与温标【例1】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

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 )。

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长【例2】一只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0℃;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6 ℃.(1)用这只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当它的示数为27℃时,该物体的真实温度是( )。

A.21℃B.25℃C.26℃D.29℃(2)若温度计示数恰与此时真实温度相同,则真实温度为。

(3)该温度计示数与实际温度的关系式为。

(写出具体的函数解析式)。

【例3】1724年。

华伦海特引人华氏温度。

他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零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华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

用符号下℉表示华氏温度。

根据上述文字,回答以下问题:(1)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的转换式是什么?(2)在哪个摄氏温度下,华氏温度恰与摄氏温度数值相同?二、物态变化【例4】有的工厂的烟囱里会冒出“白烟”,主要原因是()。

A.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2气体遇冷凝结,形成“白烟”B.排出的热气体与空气中的水滴混合,形成“白烟”C.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CO,CO2等混合气体,形成“白烟”D.排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烟”【例5】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练习题1.同一个物体的温度,可以利用摄氏温标或热力学温标来表示。

例如,某一天中午的自来水温度,用摄氏温标表示为20℃,用热力学温标表示为293 K。

那么,当自来水的温度升高1℃时,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这一温度的升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大于1 KB.温度升高等于1 K .C.温度升高小于1 KD.无法确定温度升高的值与1 K大小的关系2.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

初中物理竞赛专题——热学

初中物理竞赛专题——热学

诸暨科学竞赛辅导教程热 学知识网络一、热传递1、热传递的特点(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温度差;(2)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物体温度相差越大,热传递就进行的越快;(3)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高温传向低温,不可逆转;(4)热传递的结果是各部分温度相同。

2二、物态变化1、六种物态变化凝华(放热) 2、晶体的熔化 (1)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2)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 (3)图象涵义:AB 段表示熔化前,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C 段表示熔化过程,固态逐渐减小,液态逐渐 增多,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D 段表示熔化后,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3、汽化的两种方式(1)比较:(2)沸腾 ①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热。

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三、热能加热时间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热能、热量和温度(1)物体中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做热能;(2)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物体改变热能的多少;(3)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4)物体温度升高,热能增加;温度降低,热能减小。

3、改变热能的两种方法做功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热能增加(机械能 热 能)方法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热能减小(热 能 机械能)热传递 物体吸收热量,热能增加(别的物体 物体)物体放出热量,热能减小(物体 别的物体)4、物质的比热(1)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比热的定义式:C= Q 吸/(m △t ),物质的比热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变化的大小等无关。

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水的比热比一般物质的比热要大。

(2)热平衡方程:①物体温度改变时,吸热和放热的计算公式:Q 吸 = c m ( t -t 0 ) Q 放 = c m ( t 0-t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 吸 = Q 放四、热能的利用——热机热机是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初中物理竞赛热学训练试题

初中物理竞赛热学训练试题

热学训练题(二)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第一部分选择题(75分)1、5℃的冷水和60℃的热水混合,得到50℃的温水。

若不计热损失,可以判断( )(A)混合前热水的热量不一定比冷水的热量多;(B)混合前热水的热量一定比冷水的热量多;(C)热水质量不一定比冷水质量大;(D)(D)热水质量一定比冷水质量小。

2、 在用混合法测定固体或液体比热的实验中,即使操作完全正确,但热损失仍然存在。

考虑到热量的损失,那么测出的比热数值大小与其真实值相比较,应当( )(E)一定大于真实值; (B)一定小于真实值;(C)只要经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一定完全等于真实值;(D)如果被测物质是放热物质,则测量值一定小于真实值;若是吸热物质,则测量值一定大于真实值。

3、把两只质量为m 、初温度为100℃的铜球和铁球,分别投入两杯质量也为m 、初温度为0℃的水中。

不考虑热损失,则它们分别达到热平衡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已知铜的比热小于铁的比热)( )(A)两杯水的混合温度可能相等; (B)放铜球的混合温度较高;(C)放铁球的混合温度较高; (D)两球放出的热量相等、温度变化相同。

4、甲乙两种液体可以相互混和,它们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5:4;混合前的体积之比为V 甲:V 乙=2:3;比热之比为c 甲:c 乙=1:2。

假设它们的初温度不等,混和后的共同温度为t ,不计混和过程中的热损失,则它们达到热平衡后各自相对于它们原来的初温度的温度变化量之比Δt 甲:Δt 乙为( )(A)2:5; (B)5:12; (C)16:15; (D)15:165、某学生用两个相同的热源分别对质量为m 1,比热为c 1的甲物质和质量为m 2、比热为c 2的乙物质加热,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甲、乙两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0所示。

根据图线情况,作出如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A)若m 1=m 2,则c 1<c 2; (B)若m 1<m 2,则c 1>c 2;(C)若c 1=c 2,则m 1<m 2; (D)若c 1>c 2,则m 1<m 2。

物理竞赛热学部分习题

物理竞赛热学部分习题

能力训练A 组 1、夏天,在密闭的绝热的房间里,一直打开冰箱门让冰箱运转起来,房间内的温度将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最近我国一些城市出现了环保汽车,该车型采用“清洁燃料”加“汽油”双燃料系统,使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成份降低了80%。

这种燃料是气态碳氢化合物,在微微加压的情况下即变为液体而储存于钢瓶中,加装到汽车供油系统。

当向发动机供“油”时,该燃料在钢瓶中逐渐汽化,然后进入气缸被点燃,从而产生动力。

瓶中逐渐汽化,然后进入气缸被点燃,从而产生动力。

根据下表可知,最适合作为清洁燃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填化学式)化学式化学式CH 4 C 2H 6 C 4H 10 C 6H 14 沸点(℃)沸点(℃) -164 -89 -0.5 693、在气温是20℃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 A 、房间里空气的温度、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 、沸水的温度、沸水的温度C 、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 、什么也不表示、什么也不表示4、在沿海或大湖附近的气温变化比远离水域的地区缓慢。

这主要是因为(、在沿海或大湖附近的气温变化比远离水域的地区缓慢。

这主要是因为() A 、水在一般情况下比土壤温度高、水在一般情况下比土壤温度高 B 、在一般情况下水比土壤温度低、在一般情况下水比土壤温度低C 、水比土壤更缓慢地变暖或变冷、水比土壤更缓慢地变暖或变冷D 、水比土壤更迅速地变暖或变冷、水比土壤更迅速地变暖或变冷5、两个相同的容器,内盛放相同体积、相同温度的热水,一个容器的表面是白色的,另一个表面是黑色的,把它们放在同一个房间内,让它们自然冷却,则(个表面是黑色的,把它们放在同一个房间内,让它们自然冷却,则() A 、白色容器里的水冷却得快、白色容器里的水冷却得快 B 、黑色容器里的水冷却得快、黑色容器里的水冷却得快C 、两个容器里的水冷却得一样快、两个容器里的水冷却得一样快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我国发射的神州四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初中物理竞赛热学辅导热传递问题一

初中物理竞赛热学辅导热传递问题一

热传递问题一
1.冬天用手去摸铁棍和木棍。

觉得铁棍比木棍凉.这是因为()。

A.铁棍比木棍的温度低。

B.铁棍比木棍的热能少。

C.铁棍比木棍的导热能力强。

D.铁棍比木棍比热容大
思路点拨
冬天,大凡情况下周围环境的温度都低于人体温度,而由于热平衡的缘故,大凡无生命的物体的温度都与环境温度相等,当人手
接触这些物体时,由于两者有温度差,便会发生热传递,热量由人物传至这些物体上.若与人手接触的物体导热能力强,则人手传给该物体的热,又由于该物体的导热而很快传至物体的其他部分,则保留在与人手接触处的热量不多,该物体与人手接触部分的温度也就不会很快明明地升高,手与该物体的温度差不会明明减小,较大量的传热将继续下去,人将感到这个物体较凉.反之,若与人手接触的物体导热能力弱,则人手传给该物体的热,将不会很快地传至此物体的其他部分而保留在与手接触的部分,由此使物体的该部分温度会明明升高,物体与手的温度差将很快减小,手向此物体的传热将很快减慢减少,与传热快的物体相比较,人将感到这个物体没有传热快的那个物体那么凉。

答案:C
1/ 1。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热学练习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热学练习

竞赛辅导-热学练习1、贝贝同学家新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部分参数如下表),加满水后,经过4h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0℃升高到40℃.问:(1)在这4h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20%的火炉燃烧焦炭来提供,则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焦炭?(焦炭的热值是q=3×107J/kg)2、安全、清洁、方便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如图所示,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250kg,温度为20℃的水,在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到80℃.[c水=4.2×103J/(kg・℃)](1)水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2)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干木柴放出的热量? [q干木柴=1.2×107J/kg]3、实验室某玻璃瓶中盛有质量为140g的酒精。

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试求:⑴将这些酒精完全燃烧,可放出多少热量?⑵这些热量能使20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度?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步进入我国普通百姓家中. 已知某国产骄车每行驶100km消耗8L汽油(1L=10-3m3),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热值为4.6×l07J/kg.则(1)10kg汽油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J.(2)该汽车行驶100km消耗的汽油的质量是________kg.(3)当该汽车以50kW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它所受到的阻力等于________N.5、小彤家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每瓶中装入的液化气质量为21kg。

液化气的热值取5×107J/kg.(1)1kg的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多少?(2)若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60%被利用,那么散失的热量是多少?(3)小彤想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若将上述散失的热量全部利用起来,可以把多少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c水=4.2×103J/(kg·℃)】6、小星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200L.小星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45℃.请你求解下列问题:(1)水箱中水的质量;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2)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而煤气灶的效率为40%,求至少需要燃烧多少煤气(煤气的热值为q=4.2×107J/kg)(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7、小明家楼顶上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水的质量是120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1)水箱中的水从10℃上升到8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水箱中升温后的水与原来在地面上相比较,哪些形式的能发生了变化?8、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 的煤气,使50kg 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煤气的热值为.求:(1)0.5kg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盆.(2)水吸收的热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竞赛专题——热学1/ 10诸暨科学竞赛辅导教程热 学知识网络一、热传递1、热传递的特点(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温度差;(2)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两个物体温度相差越大,热传递就进行的越快;(3)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高温传向低温,不可逆转;(4)热传递的结果是各部分温度相同。

2、热传递的方式方式特点 说明 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传热时物质不移动 不同物质传热本领不同对流靠液体和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 只能在液体或气体中发生 辐射 热直接由物体沿直线向外射出 不需要媒介物,任何热的物体都可发生 二、物态变化1、六种物态变化升华(吸热)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2、晶体的熔化 (1)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D(2)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3)图象涵义:AB 段表示熔化前,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BC 段表示熔化过程,固态逐渐减小,液态逐渐 C增多,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ACD 段表示熔化后,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3、汽化的两种方式(1)比较:(2)沸腾 ①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热。

方式 区别 蒸发 沸腾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程度 缓慢的汽化现象 剧烈的汽化现象 温度 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相同点 ①都是汽化现象 ②都要吸热 加热时间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三、热能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热能、热量和温度(1)物体中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做热能;(2)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物体改变热能的多少;(3)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4)物体温度升高,热能增加;温度降低,热能减小。

3、改变热能的两种方法做功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热能增加(机械能 热 能)方法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热能减小(热 能 机械能)热传递 物体吸收热量,热能增加(别的物体 物体) 物体放出热量,热能减小(物体 别的物体)4、物质的比热(1)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比热的定义式:C= Q吸/(m △t ),物质的比热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变化的大小等无关。

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水的比热比一般物质的比热要大。

(2)热平衡方程:①物体温度改变时,吸热和放热的计算公式:Q 吸 = c m ( t -t 0 ) Q 放 = c m ( t 0-t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 吸 = Q 放四、热能的利用——热机热机是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常见的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转化转化 热能转移 热能转移初中物理竞赛专题——热学3 / 10 考查液体蒸发的特点;考查晶体的熔化图象;考查改变热能的方法;考查比热的概念;考查热传递的特点;考查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考查热平衡方程的运用;考查热学知识的运用。

例 题 精 析1、考查液体蒸发的特点例1、小明同学在语文课上作了一篇关于云南“过桥米线”的说明文,现摘录如下:“过桥米线”是云南传统的名特小吃。

烹饪它的方法是:将刚沸腾的鸡汤盛到一个大碗里,然后舀一勺热油进碗里,在汤的表面上很快就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油膜,此时把事先备好的生肉片等生食依次放进碗里,令人惊奇的是从表面上看去连热气都不冒的汤实际上却将生肉片都烫熟了。

请你应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上文中所描述的有关物理现象作出合理正确的解释(要求说出并解释两个物理现象)。

思路点拔:该题是以生活为情景的开放性试题,要透过现象分析实质。

答案:描述的物理现象及解释:①油浮在汤的表面上形成油膜,因为油的密度小于汤的密度;②汤不冒热气,因为油膜隔断了汤与空气的接触,阻止了汤的蒸发;③汤能将生肉片烫熟了,因为汤温度很高,肉片与汤发生了热传递,肉片吸热升温,内能增加被烫熟。

2、考查晶体的熔化图象例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晶体,均匀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热量的条件下,两种晶体熔化前 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则单位质量的两种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比较,Q 甲 _____Q 乙;液态甲的比热容________液态乙的比热容。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思路点拔:该题要运用晶体熔化图象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

从图象上水平部分(温度不变)可知,甲熔化过程所需的时间较短,又因为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热量,所以甲熔化过程吸收热量较少;由于甲、乙质量相等,故Q 甲 <Q 乙。

从图象可知,液态甲温度升高得慢,由C=Q 吸/m △t ,可知:C 甲 >C 乙 。

答案:Q 甲 <Q 乙,C 甲 >C 乙。

3、考查热传递的特点例3、在如图的绝热装置中有一双层金属容器。

在内层容器中倒入温度为20℃的水,用温度计Ⅰ测量其温度;在外层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温度为80℃的水,用温度计Ⅱ测量其温度。

若认为热传递只在双层容器内部进行,则每隔相等时间记录的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的热水降温曲线(用虚线表示)和冷水升温曲线(用实线表示)。

下列四个图中最能反映上述两个容器中水 温变化的图象是图( )用途 汽车、飞机、摩托车等 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轮船等思路点拔:该题要运用热传递的特点进行分析。

开始时内、外层的水温差大,热传递快,内层水开始时升温较快,外层水开始时降温较快。

答案:D4、考查做功能改变物体的热能例4、如图所示,一个直立的长气缸内用质量为m的无摩擦活塞封有一定质量气体,这时活塞处于平衡状态。

现在活塞上再放一个大质量的砝码,设气缸内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A、密封气体的温度降低B、密封气体的压强不变C、密封气体的热能不变D、密封气体的热能将增大思路点拔:该题要运用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进行分析。

活塞上再放一个大质量的砝码,则活塞要下移,活塞对气缸内气体做了功,砝码和活塞的机械能减小,转化为热能,所以,密封气体的热能将增大,温度将升高。

答案:D5、考查比热的概念例5、酒精和水的混合液的比热是0.76×103焦/(千克·℃),求混合液中酒精与水的质量之比。

(酒精比热为0.58×103焦/(千克·℃)。

思路点拔:混合液吸收的热量等于混合液中,每一种液体上升同一温度吸收热量之和。

即Q = Q水+ Q酒精Q = C(m水+ m酒)ΔtQ水= C水m水ΔtQ酒= C酒m酒ΔtC(m水+ m酒)Δt = ( C水m水+ C酒m酒)Δt0.76m水+ 0.76m酒= 0.58m酒+ 1 m水0.18m酒= 0.24m水得m酒/m水=4 /3答案:4:36、考查沸腾的条件例6、如右图所示,盛水的烧杯里有一支装有部分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水达到沸点,并继续加热烧杯使杯中的水不断地沸腾,在此过程中,试管里的水会不会沸腾?为什么?思路点拔:该题要运用沸腾的二个条件进行分析。

答案: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100℃不变。

由于热传递,试管中的水温度也升到100℃。

当试管中的水和烧杯中的水温度相等时,由于没有温度差而不再发生热传递,试管中的水得不到热量不会沸腾。

7、考查热平衡方程的定性分析例7、把甲、乙两个质量、温度都相同的金属块,分别放入到质量、温度都相同的一杯水和一杯油中,热平衡后得到油的温度降低了5℃,水的温度降低了10℃,只有甲金属块与水、乙金属块与油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而水的比热大于油的比热,则甲金属比热与乙金属比热的比值为()A、等于2B、大于2C、小于2D、以上都有可能初中物理竞赛专题——热学5 / 10思路点拔:该题要运用热平衡方程进行分析与比较。

该金属块的质量为m ,初温为t ,水和油的质量为M ,初温为T ,则甲金属块与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达到热平衡后的温度为(T -10℃)。

据热平衡方程有:C 甲m (T -10℃-t ) = C 水M ×10℃ …… ①同理可得 C 乙 m (T -5℃-t ) = C 油M ×5℃ …… ②C 甲 2C 水(T —5℃—t ) 由 得: =C 乙 C 油(T —10℃—t )∵ C 水>C 油, (T -5℃ -t )>(T -10℃ -t )∴ C 水(T -5℃ -t )>C 油(T -10℃ -t )得 C 甲/ C 乙>2答案:B 。

8、考查运用热学知识的能力例8 超市中有一种称之“一拉热”方便加热食品,加热剂是分开包装的生石灰和水,使用时,将绳子一拉,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加热食品。

(1)在保持生石灰和水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反应后的温度最高,则生石灰和水的质量之比是 ;(2)如果要测定“一定量的氧化钙和足量的水反应放出的热量(Q )” ,现有以下仪器:烧杯、玻璃棒、温度计、酒精灯、托盘天平,其中不需要的是 ;(3)在测定的过程中已测定的数据是:水的质量m 1、反应前水的温度t 1、水中加入氧化钙后悬浊液的最高温度t 2,你认为除了以上数据外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用文字叙述,再用符号表示);(4)一定量的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Q )的计算式是 (假设:测定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没有损失;反应的容器不吸热;加入的氧化钙和反应前的水的温度相同;生成的氢氧化钙悬浊液的比热为“c ”)。

思路点拨:此题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热学知识的综合题,考查到吸热反应、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等知识。

首先,要知道生石灰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反应后的温度最高,则生石灰和水要刚好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以求出它们的质量之比;热量是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不是外界提供的,所以,测定过程中不需要酒精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氢氧化钙悬浊液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生石灰和水的质量之和相等,所以,除了已测定的数据外,还需测定氧化钙的质量,方能求出放出的热量;而热量计算式可以用热量求解公式表示出来。

答案:(1)C aO +H 2O =C a(OH )2 28∶9 (2)酒精灯 (3)氧化钙的质量,m 2(4)Q=c (m 1+m 2)(t 2-t 1)9、通过考查当今社会、先进技术中热学知识的应用,对学生进行STS 运用的考查例9 开发和生产某种产品,应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

如研制压力锅,就应研究饱和蒸汽压② ①某种型号的压力锅,其限压阀由内阀和外套组成,测得限压阀的整体质量为0.07千克,压力锅排气孔的内径为3毫米。

参照图表填空和计算:(1)烹调较嫩或易熟的菜时,宜采用的方式;烹调肉类食品,采用的方式;(2)当压力锅烧煮食物,限压阀排气时,锅内最高温度大约能达到多少?(当时的大气压为100 kPa,g取10N/㎏)思路点拨:此题考查学生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而且综合了力学中压强部分的知识,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