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3 第2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专题3第2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教案苏教版选修3(00001)

高中化学专题3第2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教案苏教版选修3(00001)

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目标与素养:1。

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大致判断离子键的强弱。

了解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能根据离子晶体结构特点解释其物理性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

认识晶格能的概念与意义,能根据晶格能大小分析晶体性质不同的原因。

(证据推理)一、离子键的形成1.形成过程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使阴、阳离子相互吸引,而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之间,阴、阳离子的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使阴、阳离子相互排斥。

当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达到平衡时,阴、阳离子保持一定的平衡核间距,形成稳定的离子键,整个体系达到能量最低状态。

2.定义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3.特征二、离子晶体1.概念:由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的晶体.2.物理性质(1)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难挥发.(2)离子晶体硬而脆,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有较强的离子键,离子晶体表现了较强的硬度。

(3)离子晶体在固态时不导电,熔融状态或溶于水后能导电.(4)大多数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溶剂(如水)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如汽油、煤油)中。

3.晶格能(1)定义:拆开1_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气态阳离子时所吸收的能量。

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kJ·mol-1。

(2)影响因素(3)对晶体物理性质的影响4.常见的两种结构类型氯化钠型氯化铯型晶体结构模型配位数 6 8每个晶胞的4个Na+和4个Cl-1个Cs+和1个Cl-组成相应离子化KCl、NaBr、LiF、CaO、MgO、NiO等CsBr、CsI、NH4Cl等合物离子晶体中离子配位数的多少与阴、阳离子的半径比错误!有关。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 ( )(2)NH4Cl的电子式为. () (3)NaOH中只存在离子键。

()(4)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 [答案](1)×(2)√(3)×(4)√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格能的是()A.NaCl(s)―→Na+(g)+Cl-(g) ΔH1B.NaCl(s)―→Na(s)+Cl(g) ΔH2C.2NaCl(s)―→2Na+(g)+2Cl-(g)ΔH3D.NaCl(s)―→Na(g)+Cl(g)ΔH4A [掌握晶格能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3第2单元《离子键 离子晶体》课件 苏教版选修3 精品

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3第2单元《离子键 离子晶体》课件 苏教版选修3 精品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阳离子:IA 、IIA活泼金属元素,NH4+; 阴离子:VIA、 VIIA活泼非金属元素,
OH-、SO42-、NO3-、CO32-等。
3、成键性质与特点:
性质:静电作用 特点: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
4、存在范围:
大多数盐(如 NaCl、CsCl、NH4Cl等) 强碱(如 NaOH、KOH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如 MgO、Na2O等)
②符号和单位: U; kJ·mol-1
③与离子键关系:
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讨论:晶格能与离子型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NaBr
离子电荷数 核间距/pm
晶格能 /kJ.mol-1 熔点/℃ 摩氏硬度
1 298 747
747 ﹤2.5
NaCl 1
282 786
801 2.5
练习
1、下列各组数值是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所表示
的原子能以离子键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D )
A、1与6 B、2与8 C、9与11 D、8与1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 B、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C、晶体中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D、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二 离子晶体 1、定义: 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的晶体
离子晶体的 物理性质:
具有较高的熔、沸点; 硬而脆; 在熔融状态或形成水溶液能导电
2、构成微粒: 阴、阳离子 3、微粒间的作用:
离子键
4、离子键强弱衡量标准:——晶格能: ①定义:拆离开子和1m阳o离l离子子所晶吸体收使的之能形量成。气态阴
682
649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3.2.1 离子键 离子晶体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3.2.1 离子键 离子晶体

离子键 离子晶体
知识3、晶格能
第 18 页 问题解读
影响晶格能大小因素:与离子半径及所带电荷有关
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阴阳离子间的距离越小,晶格能越大 3、晶格能的作用: 晶格能越大 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离子键越强 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
离子键 离子晶体
课时小结 构成微粒 微粒间作用力 阴(阳)离子 离子键 正负离子半径比 正负离子电荷比
Cl-、Na+ 都 6 Na+、Cl- 都 4
Cl-和Cs+ 都 8 Cs+、Cl- 都 1
F- 4 Ca2+ 8 Ca2+ 4 F- 8
1∶1 NaCl
1∶1 CsCl
2∶1 CaF2
离子键 离子晶体
岩浆晶出规则与晶格能
第 21 页 科学视野
晶出次序与晶格能
矿物 ZnS PbS 橄榄石 晶格能
KJ/mol
离子键 离子晶体
知识3、晶格能
科学探究 第 16 页
找出NaCl、CsCl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配位数,它们是否相等?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 根据表3—5、表3—6分析影响离子晶体中离子配位数的因素。 离子 阴离子 晶体 配位数 NaCl 6 8 CsCl 阳离子 配位数 6 8 配位数 4 6 8
化学 · 选修 3
离子键 离子晶体
离子键 离子晶体
问题导学 第2 页
离 子 晶 体
食 盐
离子键 离子晶体
知识1、离子键的形成
思考 讨论
问题导新 第3 页
Na与Cl是如何结合形成NaCl的?用电子式表示NaCl形成过程
离子键 离子晶体
知识1、离子键的形成
知识解读 第4 页
1.形成离子键的主要原因

高中化学 专题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教学设计 苏教选修

高中化学 专题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教学设计 苏教选修

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课标要求1.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课标解读1.能准确判断离子晶体。

2.能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会比较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

4.掌握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地位本节内容是晶体结构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考点,属于高频考点,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率较高。

●新课导入建议超导材料是指当温度降低至临界温度时,呈现出电阻趋近为零的特征的物质。

这种现象是由于导体中的电子无摩擦运动所致。

高温超导材料一般是指在液氮温度(77 K)下电阻可接近零的超导材料。

例如,由多种阳离子和O2-形成的一种复杂氧化物——钇钡铜氧,被发现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其临界温度达95 K。

钇钡铜氧应属于什么晶体呢?让我们一块走进“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自学教材P38~41。

⇒步骤1:引入新课⇒完成[课前自主导学]步骤2:从复习回顾必修2中有关离子键的内容开始,过渡到离子键的形成⇒步骤3:通过处理[课前自主导学]第一个大问题及[探究1],落实理解离子键。

⇓步骤7: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知能检测]⇐步骤6:处理[当堂双基达标]⇐步骤5:师生一块归纳课堂小结⇐步骤4:离子晶体通过交流讨论完成[课前自主导学]中第二大问题通过[探究2],进一步理解应用离子晶体中的有关知识1.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大致判断离子键的强弱。

2.了解离子晶体的概念,了解离子晶体的性质。

3.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晶格能与晶体的关系。

1.认识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

(重点) 2.判断离子键的强弱,能比较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

(难点)离子键的形成1.2.定义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3.特征1.(1)离子晶体中含有阴、阳离子,在固态时为什么不导电?(2)你知道离子化合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导电吗?【提示】 (1)离子晶体中,离子键较强,但在固体中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即晶体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离子晶体在固态时不导电。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第2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教案苏教版选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第2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教案苏教版选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第2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第2单元《离子键 离子晶体》,本节课将依据苏教版选修3教材,涵盖以下内容:
1. 离子键的概念及其形成原理;
2. 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3. 离子键的极性与离子晶体的类型;
- 离子键极性与晶体性质
- 离子排列方式
- 离子键强度与熔沸点关系
- 金属键与离子键异同
② 词、句:
- "电荷吸引,离子结合"
- "晶格排列,结构多样"
- "极性影响,性质各异"
- "离子间距,决定强度"
- "金属离子,电子流动"
③ 艺术性与趣味性:
- 使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正负离子,增强视觉对比,突出离子键形成过程。
5. 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离子晶体制备与观察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离子晶体的特点。
6. 总结与反馈:通过提问、小组代表发言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 PPT:展示离子键形成过程、离子晶体结构、实验操作步骤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 视频:播放离子晶体相关实验操作视频,为学生提供参考。
C.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与离子键强度无关
D. 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与离子大小有关
二、填空题
1.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相互作用称为______。
2. 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主要由______和______决定。
3.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与______有关。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3.2离子键离子晶体1-苏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3.2离子键离子晶体1-苏教版

苏教版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选修三专题三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第一课时离子键。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在高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主要介绍金属键、金属晶体、离子键、离子晶体、共价键、原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晶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初中的原子构成物质,以及分子的结构,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以及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提供理论知识。

了解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电子式的书写和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西藏自治区高一汉文班的学生,学生虽然在初三阶段已经学习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对于原子是如何构成物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本节课的知识比较偏理论、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仍旧不足。

针对此,本节课将用实验、动画模拟和生活情景类比从宏观角度着手将知识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象,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回顾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理解离子键的概念、本质和形成条件;(2)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3)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及离子化合物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1)从氯化钠的形成实验和原子结构角度分析,总结归纳离子键的成键微粒和本质,使学生学会从微观到宏观,从表面到本质认识事物的学习方法;(2)从生活情境演练——“一个面包的故事”类比迁移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电子转移,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3)运用小组合作捏橡皮泥的方法来表示原子的电子式,增添学习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从宏观实验角度和原子结构的微观角度学习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2)通过生活情景演练学习氯化钠的微观形成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3)通过分组捏橡皮泥表示原子的电子式以及讨论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高中化学江苏专版选修3专题3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教学课件 (共36张PPT)

高中化学江苏专版选修3专题3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教学课件 (共36张PPT)
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与它们的 相对大小有关,与其所带电荷数目的多 少无关。
离子晶体中,一种离子周围所环绕的带
相反电荷离子数目的多少与阴、阳离子半径 之比 r+ / r- 有关
常见阴、阳离子的半径
离子 离子半径/pm
Na+
Cs+ Cl-
95
169 181
阴、阳离子半径比与离子配位数的关系
离子晶体 ZnS
CaF2 CuSO4·5H2O
BaSO4
㈠ 离子晶体
——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空 间呈现有规律的排列所形成的晶体。
1、构成微粒:阴、阳离子 2、微粒间作用力:离子键
3、晶体特性:熔点较高,硬度较大且 脆,难挥发、难压缩、 熔融或溶于水能导电。
常温常压下,离子化合物大多数以 晶体(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r+ / r- 配位数
0.225~ 0.414
4
NaCl
0.414~ 0.732
6
CsCl 0.732~
1.0
8
CsF >1.0
12
1、一个氯化钠晶胞中有Na+、 Cl-各多少个?
Na+和Cl-的位置: Na+:体心和棱中点; Cl-:面心和顶点,或 者反之。
Na+= (1 + 12/4) = 4个
r(高价离子) < r(低价离子) ; 如:r(Fe3+) < r(Fe2+)
思考 哪些物质中含有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一般说来,以下化合物通常为离子 化合物。如:
⑴ 强碱、大多数盐。
⑵ 活泼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非金属 元素(VIA,VIIA)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离子键 离子晶体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离子键 离子晶体教案

离子键离子晶体[学习目标]1.加深对离子键的认识,理解离子键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的特点2.认识几种典型的离子晶体3.能大致判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晶格能的概念,了解影响晶格能的因素4.晶格能对离子晶体硬度和熔沸点的影响,能预测晶体熔点高低顺序5.能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6.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问题引入】1.钠原子与氯原子是如何结合成氯化钠的?你能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吗?2.根据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差异,你知道哪些原子之间能形成离子键?【板书】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3-2-1离子键的形成一、离子键的形成【学生活动】写出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钠原子与氯原子是如何结合成氯化钠的?请你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过渡】以阴、阳离子结合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

【板书】1.离子键的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离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2.离子键的形成过程【讲解】以 NaCl 为例,讲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1)电子转移形成离子:一般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学生活动】分别达到 Ne 和 Ar 的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形成稳定离子。

2)判断依据:元素的电负性差要比较大【讲解】元素的电负性差要比较大,成键的两元素的电负性差用△X表示,当△X > 1.7, 发生电子转移, 形成离子键;当△X < 1.7, 不发生电子转移, 形成共价键.【说明】:但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 并非严格截然可以区分的. 可将离子键视为极性共价键的一个极端, 而另一极端为非极性共价键. 如图所示:化合物中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离子键, 即使是 NaF 的化学键之中, 也有共价键的成分, 即除离子间靠静电相互吸引外, 尚有共用电子对的作用.X > 1.7, 实际上是指离子键的成分(百分数)大于50%. 1.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形成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理解离子键的本质,能结合离子键的本质和晶格能解释离子晶体的性质,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2.认识常见离子晶体的结构模型,理解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预测其性质,强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离子键的形成1.形成过程2.特征阴、阳离子球形对称,电荷分布也是球形对称,它们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静电作用相同,在各个方向上一个离子可同时吸引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故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1)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

这种静电作用不仅是静电引力,而是指阴、阳离子之间静电吸引力与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2)成键条件:成键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差别很大,电负性差值大于1.7。

(3)离子键的存在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大多数盐、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如Na2O2)、氢化物(如NaH和NH4H)等。

例1具有下列电子排布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键的是( )A.1s22s22p2B.1s22s22p5C.1s22s22p63s2D.1s22s22p63s1答案 A解析形成离子键的元素为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A为C元素,B为F元素,C为Mg元素,D为Na元素,则只有A项碳元素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不易形成离子键。

例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以含离子键C.形成离子键时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D.因为离子键无饱和性,故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吸引任意多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解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间易形成离子键,但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含离子键,如铵盐,B项正确;离子键无饱和性,体现在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尽可能多地吸引带异性电荷的离子,但也不是任意的,因为这个数目还要受两种离子的半径比(即空间条件是否允许)和个数比的影响,D项错误。

易错警示(1)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学键有可能是共价键,如AlCl3。

(2)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有可能含离子键,如NH4Cl、NH4H,一定有共价键。

(3) 离子键不具有饱和性是相对的,每种离子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是一定的,而不是任意的。

二、离子晶体1.概念及结构特点(1)概念: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晶体。

(2)结构特点①构成微粒:阴离子和阳离子,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其化学式表示的是离子的个数比。

②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子键。

2.晶格能(U)(1)概念:拆开1_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气态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

(2)影响因素: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越多,晶格能越大。

(3)晶格能与晶体物理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离子键稳定性越强,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3.离子晶体的结构(1)配位数:离子晶体中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叫做离子的配位数。

(2)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化学式NaCl CsCl晶体结构模型晶胞中微粒数Na+、Cl-都为4 Cs+、Cl-都为1 阴、阳离子个数比1∶11∶1配位数Cl-和Na+配位数都为6 Cl-和Cs+配位数都为8[思考·讨论] 对比NaCl、CsCl的结构特点和配位数,请总结影响离子晶体配位数的因素有提示(1)离子半径因素:r+r-的值不同,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同,其晶体结构不同。

r+r-数值越大,离子的配位数越多。

(2)电荷因素: AB型离子晶体的阴、阳离子的配位数相等;AB n型离子晶体的A、B离子的配位数比值为n∶1。

4.离子晶体的性质(1)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2)离子晶体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后能导电。

(3)大多数离子晶体能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例3下列关于晶格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晶格能仅与形成晶体的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B.晶格能仅与形成晶体的离子半径有关C.晶格能是指相邻的离子间的静电作用D.晶格能越大的离子晶体,其熔点越高答案 D解析晶格能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的乘积成正比,与阴、阳离子半径的大小成反比,A、B项错误;晶格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也越大,D项正确。

例4(2018·南京期中)MgO、Rb2O、CaO、BaO四种离子晶体熔点的高低顺序是( ) A.MgO>Rb2O>BaO>CaOB.MgO>CaO>BaO>Rb2OC.CaO>BaO>MgO>Rb2OD.CaO>BaO>Rb2O>MgO答案 B解析四种离子晶体所含阴离子相同,所含阳离子不同。

对Mg2+、Rb+、Ca2+、Ba2+进行比较,Rb+所带电荷数少,其与O2-形成的离子键最弱,故Rb2O的熔点最低。

对Mg2+、Ca2+、Ba2+进行比较,它们所带电荷一样多,半径Mg2+<Ca2+<Ba2+,与O2-形成的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O>CaO>BaO,相应离子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MgO>CaO>BaO。

综上所述,四种离子晶体熔点的高低顺序是MgO>CaO>BaO>Rb2O。

例5(2018·长沙期中)如图为NaCl和CsCl的晶体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Cl 和CsCl 都属于AB 型的离子晶体 B .NaCl 和CsCl 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C .NaCl 和CsCl 晶体中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6和8D .NaCl 和CsCl 都属于AB 型的离子晶体,所以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比相同 答案 D解析 NaCl 和CsCl 都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构成的晶体,阴、阳离子个数之比都为1∶1,则都属于AB 型的离子晶体,故A 、B 正确;结合题图可知,NaCl 为面心立方结构,钠离子的配位数为6,CsCl 为体心立方结构,铯离子的配位数为8,故C 正确;NaCl 和CsCl 都属于AB 型的离子晶体,但钠离子半径小于铯离子半径,则NaCl 的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比r +r -小于CsCl 的,故D 错误。

例6 下列性质适合于离子晶体的是( ) A .熔点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 B .熔点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 .能溶于CS 2,熔点112.8℃,沸点444.6℃ D .熔点97.81℃,质软,导电,密度0.97g·cm -3答案 A解析 离子晶体在液态(即熔融态)导电,B 项错误;CS 2是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C 项错误;由于离子晶体质硬易碎,且固态不导电,D 项错误。

方法规律——离子晶体的判断方法(1)依据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力判断。

(2)依据物质类别判断。

活泼金属氧化物、强碱和绝大多数盐类是离子晶体。

(3)依据导电性判断。

离子晶体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均导电。

(4)依据熔、沸点和溶解性判断。

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多数能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1.正误判断(1)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离子键( )(2)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3)离子晶体有固定的配位数,说明离子键有饱和性( )(4)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的导电原理相同( )(5)晶格能是指破坏1mol离子键所吸收的能量( )答案(1)×(2)×(3)×(4)×(5)×2.仅由下列各组元素所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形成离子晶体的是( )A.H、O、S B.Na、H、OC.K、Cl、O D.H、N、Cl答案 A解析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盐等是离子晶体。

B项如NaOH、C项如KClO、D项如NH4Cl。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态时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晶体B.熔融状态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C.水溶液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固态不导电而熔融态导电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答案 D解析离子晶体熔融条件可以变为自由移动离子,故熔融状态可以导电。

4.碱金属卤化物是典型的离子晶体,它的晶格能与1d0成正比(d0是晶体中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核间距)。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半径成反比B.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的离子晶体,阴离子半径越大,晶格能越小C.阳离子不同、阴离子相同的离子晶体,阳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D.金属卤化物晶体中,晶格能越小,氧化性越强答案 D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半径成反比,A 项正确;由NaF 、NaCl 、NaBr 、NaI 晶格能的大小即可确定B 项正确;由LiF 、NaF 、KF 晶格能的大小即可确定C 项正确;表中晶格能最小的是碘化物,因还原性:F -<Cl -<Br -<I -,可知D 项错误。

5.一种离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其中阳离子A 以表示,阴离子B 以表示。

关于该离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阳离子的配位数为8,化学式为AB B .阴离子的配位数为4,化学式为A 2BC .每个晶胞中含4个AD .每个A 周围有4个与它等距且最近的A 答案 C解析 用均摊法可知,晶胞中含有阳离子数为8×18+6×12=4;阴离子显然是8个,故化学式为AB 2,A 、B 项错误;每个A 周围与它等距且最近的A 有12个,D 项错误。

6.通过X 射线探明,KCl 、MgO 、CaO 、NiO 、FeO 立体结构与NaCl 的晶体结构相似。

(1)某同学画出的MgO 晶胞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改正图中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gO 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MgO 的熔点比CaO 的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i 2+和Fe 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 和78pm ,则熔点NiO________FeO(填“<”或“>”),NiO 晶胞中Ni 和O 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已知CaO 晶体密度为a g·cm -3,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aO 晶胞体积为________cm 3。

答案 (1)空心球应为O 2-,实心球应为Mg 2+;8号空心球应改为实心球 (2)Mg 2+半径比Ca 2+小,MgO 的晶格能大 (3)> 6 6 (4)224aN A解析 (1)因为氧化镁与氯化钠的晶体结构相似,所以在晶体中每个Mg 2+周围应该有6个O 2-,每个O 2-周围应该有6个Mg 2+,根据此规则可得⑧应该改为黑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