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口算能力的措施

提高口算能力的措施
提高口算能力的措施

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预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计算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些学生就因为口算能力不高,所以在笔算计算中的正确率较低。

一、分析错误原因

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很多,可是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我粗心,算错了。通过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运算符号混淆错误

(2)粗心大意错误。如:300×8=1600(误把300当30算)

(3)运算顺序错误。

(4)题目数字错误。

(5)进位退位错误。

(6)没有口算习惯。我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口算习惯,口算题也是经常进行笔算,即使不允许学生用笔算算口算题题强调口算必须用口算时,学生口算时在大脑中出现的还是笔算的竖式过程。(7)口算枯燥无味。每次做口算练习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出索然无味的样子。

二、加强方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这样学生有了更多的方式方法就能更快更准确的口算。学生熟练基本方法之后,就转入提高训练,即交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

1.利用”凑整×法”计算

(1)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2)加法结合律

2.运用“分析法”口算

根据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运算。如:5×32原式变成5×4×8×=20×8=160计算.

3.运用“速算法”口算

三、强化口算训练

1.让口算训练融入课堂

(1)结合教学内容,坚持口算天天练数学课前两到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除了较常规的用口算练习纸进行口算训练外,还可以看题记得数(口算出现在课件幻灯片中,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也可以听题记得数(老师报题,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无论哪种形式,在反馈学生的情况时,要及时纠正错识,建立正确模型。

(2)读题,说计算过程、说算理,读和说的过程中包含着众多的口算练习.

2.加强个别差异辅导

3.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

(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

(4)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四、加强奖励机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可适时地进行一系列口算比赛活动。如:计时口算比赛和学生小组听算检查、自编计算题比赛,并做一个口算能力成长记录表以周为单位对于表现好的个人表彰为“口算勇士“,对于口算有意的小组颁发“口

算先进小组”小红旗。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