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历史沿革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电力公司经过电力体制改革后分离出的两家电网企业 之一(另一家为国家电网公司),公司基本情况根据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南方电网大楼2009年,公司完成售电量5239亿千瓦时,西电东送电量1156亿千瓦时,营业收入3136亿元,公 司资产总额达4425亿元,2009年列世界500强第185位。南方电网供电面积100万平方公里,供电总人口2.3亿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7.8%。2009年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959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6289亿千瓦时;全网 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6亿千瓦,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96亿千伏安、输电线路总长度7.6万公里。南方电网远 距离、大容量、超高压输电,交直流混合运行,顶尖的输变电技术在网内门类齐全。随着世界上第一个±800千 伏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单极顺利投产,南方电网已经形成“五条直流、八条交流” 13条500千伏西电东 送大通道,每条都在1000公里及以上,最大输电能力超过2300万千瓦,是国内西电东送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发 展后劲最强的电网。南方电网与东南亚国家接壤,与港澳电网紧密相联,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国内率先“走 出去”的电网,公司作为中国政府授权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中方执行单位,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为 营造和平稳定、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作出了贡献。
领导信息
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 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王宏志 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 党组成员、总会计师:肖立新 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龙飞 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文峰、唐屹峰 参考资料:
科技精英
饶宏,1961年2月出生,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公司运营
南方电网覆盖五省区,面积100万平方公里,供电总人口2.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8%;2011年GDP总量 80839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7.1%;2011年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1.285亿千瓦,其中统调最高负荷1.132亿千瓦, 全社会用电量7877亿千瓦时。

人工智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智能电网作为当今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而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具有强大计算和学习能力的技术,可以为智能电网的运营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一、人工智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1. 智能供电调度在传统的电网系统中,供电调度通常由人工操作员进行。

而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学习,提供准确的供电调度方案。

通过将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人工智能可以预测电力需求,并优化供电策略,从而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效率。

2. 智能能源管理智能电网中的能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电网各节点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在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对能源的智能化管理。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 智能故障诊断和恢复智能电网中的故障诊断和恢复是保障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电网各个节点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并给出相应的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案。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预测并避免潜在的故障发生,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人工智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趋势1. 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强大的学习和模式识别能力可以为智能电网的优化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2. 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利用人脑信号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的技术,它有望在智能电网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脑机接口技术,人们可以与电网系统进行直接交互,实现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用电需求。

例如,通过监测用户的脑电波,智能电网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智能供电调度,提高用户的用电体验和电网的效率。

电网的历史与发展

电网的历史与发展

电网的历史与发展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基本需求。

而电网作为电力传输的基础设施,承载着巨大的责任。

本文将介绍电网的历史与发展,探讨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二、电网的起源电网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

当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开创了电力工业的先河。

然而,直流电无法有效传输的问题制约了电力的发展。

直到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技术,电网才开始真正走向成熟。

三、早期电网的发展20世纪初,为了有效传输电力,人们开始建设电网。

最早的电网是基于直流电的,采用铜质导线进行电力传输。

这种电网虽然能够满足当时的需求,但面临着电力损耗大、传输距离有限等问题。

四、电网的技术突破为了解决电力传输的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

首先是交流电的推广应用,交流电具有传输距离远、电力损耗小的优势。

其次是输电线路的改进,通过采用高压输电技术,可以将电能高效地传输到远处。

此外,绝缘材料的发展也为电力输送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五、电网的扩张与升级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网也在不断扩张和升级。

新的输电线路不断铺设,变电站不断建设,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电力需求。

同时,智能电网的概念逐渐兴起,通过引入先进的通信和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化运行。

六、电网的重要意义电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首先,它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电力供应,保障了人们的基本需求。

其次,电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撑,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电网还为新能源的接入提供了基础设施,为清洁能源的推广提供了支持。

七、面临的挑战与展望然而,电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能源安全问题,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如何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成为了重要课题。

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电网需要更多地整合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电网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八、结语电网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电网的历史和发展

电网的历史和发展

电网的历史和发展电网是指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网络组成的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

它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网的历史和发展,从早期的直流电网到现代的交流电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早期的电网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网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时,直流电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和工业生产。

1882年,爱迪生在美国建立了全球第一座商业发电厂,为纽约市提供了电力。

这标志着电网的诞生。

起初,电网主要采用直流输电方式。

直流电的主要优点是稳定性好,但是输送距离较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研究交流电系统。

二、交流电网的诞生交流电的优势在于可实现远距离输送。

19世纪末,尼古拉·特斯拉的交流发电系统被广泛采用。

这一发明使得电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交流电网的发展离不开变压器的使用。

变压器能够实现电压的升降,这在电力输送过程中至关重要。

借助变压器,人们可以将电压升高后进行输送,再经过变压器降低电压供给用户,从而实现远距离输电。

此外,交流电网还采用了三相电系统。

三相电系统由三根相位不同的导线组成,可以提高输电能力和节约材料。

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电网的发展。

三、现代电网的发展20世纪后期,随着科技的进步,电网的发展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人们开始研究电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

先进的电网管理系统和远程监控技术使得电网的维护更加便捷。

通过实时监测和故障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电网故障,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也对电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使电网实现了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同时,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电网的负担。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网的未来将呈现出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1. 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是指通过先进的通信和信息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监控和管理。

智能电网发展史

智能电网发展史

智能电网发展史智能电网发展史一、引言智能电网是指通过先进的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组件进行联网和集成管理,实现电力的精确测量、分布式发电和优化调度,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二、早期阶段智能电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在电力系统中引入计算机技术,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方面,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然而,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和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智能电网的发展步伐相对较慢。

三、中期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进入了中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各国纷纷开始利用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和组件之间的互联互通。

智能电网系统的建设重点从单一的监测和控制转向了智能化的辅助决策和管理。

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和评估电力需求,从而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

四、现阶段当前,智能电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更加智能化和可持续化为目标。

新一代的智能电网系统不仅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还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与运用纳入整体规划。

通过大规模应用智能传感器、先进的能源存储技术和等新技术,智能电网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平衡。

同时,智能电网还注重用户参与,通过与用户互动和信息共享,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和需求侧管理。

五、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智能电网将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智慧型的能源互联网,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实现能源的全球化传输和资源的共享。

智能电网将更加注重能源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广东电力 发展 故事

广东电力 发展 故事

广东,中国的经济大省,也是电力需求最旺盛的地区之一。

回顾广东电力的发展历程,仿佛打开了一个饱含汗水与智慧的历史画卷。

从XXXX年代初开始,广东的电力工业踏上了现代化的征程。

那时的广东,面临着电力供应紧缺的严峻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一座座火电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广东的经济腾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进入XXXX年,广东开始意识到单一的火力发电模式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于是决定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

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在广东悄然兴起。

特别是在核电领域,广东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技术实力,逐渐成为了中国的核电重镇。

与此同时,广东也没有忽视传统火电厂的升级改造。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火电厂的排放逐渐减少,效率大幅提升,为广东的蓝天白云贡献了一份力量。

进入新时代,广东电力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广东电力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努力实现电力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这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为广东的能源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回顾广东电力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行业的崛起,更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奋斗与坚持。

面对未来,广东电力将继续秉持创新、绿色、智能的发展理念,为广东的经济繁荣和中国的能源安全贡献更多的力量。

智能配电管理系统

智能配电管理系统

智能配电管理系统***(***)摘要:从配电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开始,简要地叙述了我国的配电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现状及不足,然后给出了科学的配电管理系统应该具有的特点,并由此引出了智能配电管理系统。

在我国智能电网的背景下,对智能配电管理系统、智能配电网和智能电网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然后对智能配电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了介绍。

鉴于我国配电网的农网和城网、低压和高压的特性不同,又分别对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指出智能配电管理系统对我国经济和电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管理Smart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sufficiency, then the features of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have given, and thus leads to the power distribut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smart grid in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 smart grid of the three reviews, and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view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of our country rural and urban network, the low and high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is different, it also introduces and analysis on them, then it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smart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on China's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industry.Key words: smart grid,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smart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0引言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DMS)是将配电系统中的负荷管理、配电管理、配网调度等统一起来,利用电力技术、通信技术、过程控制和信号处理等技术,对供/配电进行监控和综合管理,其目的是使配电网以较小的损耗,最大限度地向用户提供标准的电力。

智能电网发展史

智能电网发展史

智能电网发展史智能电网发展史⒈智能电网概述⑴定义及基本原理智能电网是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系统相结合,实现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一种电力系统。

其基本原理包括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优化调度等。

⑵智能电网的目标和优势智能电网的目标是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电网的优势包括优化能源分配、提高电网可靠性、降低运营成本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等。

⒉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⑴第一阶段:传统电网建设本阶段主要着重于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电网的扩容。

传统电网主要采用集中式的能源供应和单向供电模式。

⑵第二阶段:自动化电网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开始引入远程监测、自动化调度和远程控制等技术。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电网设备的自动化和远程管理。

⑶第三阶段: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关键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主要特点是大数据分析、智能感知和自适应控制等。

智能电网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高度智能化和优化调度。

⒊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⑴通信技术智能电网依赖于高效稳定的通信网络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⑵数据管理与分析智能电网需要对海量的电力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以实现电网的智能化运行。

⑶设备感知与控制智能电网需要电力设备具备感知能力,实时监测电力数据并进行自适应的控制。

⒋智能电网的应用现状⑴智能电网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电力生产的优化调度和预测,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率和可靠性。

⑵智能电网在电力传输中的应用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故障自动排除,提高电力传输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⑶智能电网在电力配电中的应用智能电网可以提高电力配电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实现电力配电的智能化和动态优化。

附件:⒈智能电网相关技术资料⒉智能电网案例分析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电力系统:指供电用电设备和电信号设备构成的一个整体,用以输送和分配电能。

⒉通信技术:指用于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⒊大数据分析:指通过对大规模数据集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其中的潜在关联和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文档智能电网发展史1.1 智能电网概念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 ),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1.1.1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将智能电网定义为:一个由众多自动化的输电和配电系统构成的电力系统,以协调、有效和可靠的方式实现所有的电网运作,具有自愈功能;快速响应电力市场和企业业务需求;具有智能化的通信架构,实现实时、安全和灵活的信息流,为用户提供可靠、经济的电力服务。

中国的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是在技术上要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1.1.2 智能电网概念的发展有 3 个里程碑:第一个就是2006 年,美国IBM 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IBM 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和设备提高数字化程度;二是数据的精选文档整合体系和数据的收集体系;三是进行分析的能力,即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优化运行和管理。

该方案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描绘了一个蓝图。

是IBM 一个市场推广策略。

第二个是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能源计划,除了以公布的计划,美国还将着重集中对每年要耗费1200 亿美元的电路损耗和故障维修的电网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建立美国横跨四个时区的统一电网;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将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智能电网有三个目的,一个是由于美国电网设备比较落后,急需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二是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将美国拉出金融危机的泥潭;三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个是中国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的“互动电网”。

互动电网,英文为Interactive Smart Grid ,它将智能电网的含义涵盖其中。

互动电网定义为: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

它将再造电网的信息回路,构建用户新型的反馈方式,推动电网整体转型为节能基础设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客户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电网价值的最大化。

精选文档1.2 智能电网优势智能电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虽然日常生活中和智能电网息息相关,但是对于它的了解是聊胜于无,很多人只是对电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至于智能则是雾里看花,毫无头绪。

现在我们就和智能电网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电力线通信(PLC)—直以来表现平平,尤其是在美国。

但在近日召开的智能能源国际会议上,Aclara 公司高级产品营销经理Edward J. Kobeszka 明确表示,对他的公司而言,PLC的发展依然生机勃勃。

目前,Aclara 公司同时应用了两种通信技术。

其双向工频自动通信系统(TWACS?)在高级计量系统(AMI)解决方案中采用了PLC技术,而其STAR? Network AMI 系统则采用了无线电通信技术。

双向工频自动通信系统解决方案用于电表、开具账单、负荷控制、需求响应、停电检测和评估等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

而STAR 系统则提供自动抄表、增强的客户服务、开具账单、消费报告和耗水检测等服务,此处仅举几例。

Aclara 公司的技术被电力、燃气和水力公用事业广泛采用。

双向工频自动通信系统由于具备远距离通信的能力,因而在农村备受青睐,基于PLC 的系统也获得了大型私营公用事业公司这块市场。

STAR 系统现已得到广泛应用,从小城市供水系统到大型私营电力和燃气公用事业,都包括在内。

这肯定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正如Kobeszka 所说,Aclara 公司的技术正被应用于300多家公用事业公司的1500 万个终端。

Kobeszka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PLC 技术屡遭诟病的原因:“即使该项技术运行可靠,人们仍觉得它陈旧,速度缓慢。

”他指出,与射频技术和射频网格系统相比,PLC技术在美国是强买强卖,但是在网络建设情况迥异的英国,PLC技------- 精选文档-----------术的应用却要稳固、容易得多。

他的确承认,虽然市郊地区采用了PLC 技术,但实际上,射频技术要更为适合,尤其是从成本方面来考虑。

PLC 传输速度慢?“扳动开关打开电灯要花多长时间?那是相当快的。

我们的信号就和这个一样快。

”他补充说,线路噪音(干扰)根本就不是问题。

而且,由于系统的并发性,即每条馈线、每个相位、每条系统总线同时运行,PLC 能够发送多个信息,并且不受带宽(或比特率)限制。

上述就是中贸智能电网专家为大家介绍的智能电网的智能具体表现,智能电网在当今已经遍布全国,这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智能电网的发展必将更加顺利。

2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2.1 国外智能电网发展现状世界范围内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已经全面启动,许多国家都确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目标、行动路线及投资计划,同时结合各自地区的监管机制、电网基础设施现状和社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拟定了不同的智能电网战略。

美国的智能电网计划致力于在基础设施老化背景下,建设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电网,并提高用电侧效率、降低用电成本。

美国智能电网的四个孪生兄弟分别是:高温超导电网、电力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 和实现传输可靠性及安全控制系统,其战略的核心是先期突破智能电网,之后营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与电力储能技术,最终集成发展高温超导电网。

美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发展战略为:政府直接投资-政府推进基础研究一尽快制定基础标准,并推------- 精选文档-----------广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标准一相关企业的快速介入;欧盟的超级智能电网计划以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能源效率的改善和提高,欧洲各国结合各自的科技优势和电力发展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智能电网研究和试点项目,英法德等国家着重发展泛欧洲电网互联,意大利着重发展智能表计及互动化的配电网,而丹麦则着重发展风力发电及其控制技术;加拿大由于其分省管理的电力体制,目前暂无全国性的智能电网计划,由国家自然资源署进行全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协调,重点放在如何提升电网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能力和传输能力;日本智能电网的核心是建设与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推广开发相适应的电网,解决国土面积狭小、能源资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韩国的智能电网研究重点放在智能绿色城市建设上,目前已经在济州岛建设综合性的智能城市示范工程;澳大利亚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主要工作集中在智能表计的实施及其相关的需求侧管理方面。

综合世界各地区建设智能电网的进程来看,智能电网的关注热点包括:(1)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技术及其与大规模储能联合运行技术;(2)大电网互联、远距离输电及其相关控制技术;(3)配电自动化和微网;(4)用户侧的智能表计及需求响应技术。

2.2 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电网现代化建设和运行管理技术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部分项目已进入试点阶段,大量科研成果已转化并广泛应用到实际工程中,部分电网技术和装备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设备保障,并积累了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在大电网运行控制方面,我国具有“统一调度” 的体制优势和深厚的运行技精选文档术积累,调度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一流,自主研发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继电保护装置广泛应用;广域相量测量、在线安全稳定分析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通信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我国建成“三纵四横”的电力通信主干网络,形成了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的通信网络格局;以“SG186 ”工程为代表的国家电网信息系统集成开发整合工作已于2009 年底基本完成,各项功能得到广泛应用。

在研究能力方面,我国形成了目前世界上试验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试验研究体系,具备了世界上最高参数的高电压、强电流试验条件,特高压试验研究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电网防灾减灾、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及在线监测、超导输电技术、数字化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关键设备研制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力量针对智能电网建设内容和技术领域需求,分别制定了《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及制定规划》。

设备研制规划提出了关键设备的研制目标,并制定了关键设备的研制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的技术标准体系用于指导智能电网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增强我国在智能电网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为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清洁能源并网及大容量储能方面,我国深入开展了风电、光伏发电监控及并网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风电接入电网仿真分析平台,制定了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等相关标准,开展了大容量电化学储能等前沿课题基础性研究工作。

------- 精选文档-----------2.3 国内外发展智能电网的对比分析从发展阶段来看,国内外的智能电网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

国外发达国家对智能电网的研究起步时间相对稍早,但是真正开展实质性的大规模投资和建设也只是近一两年的事情,因此,在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新一代电网技术革命中,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这将有助于我国电网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有世界一流电网。

从发展动因来看,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存在显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的国情要求显著提高电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必须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电网;二是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清洁发展之间的矛盾;三是我国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要求电力企业高效运营和创新发展;四是电网自身发展要求处理好网架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先进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技术、经济、政策问题也更为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