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诗歌三首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诗歌三首
破阵子·浴血抗战
烽火燃烧柳岸,硝烟弥漫卢沟。
千里江山蒙浩劫,亿万军民同寇仇。
沙场兵未休!
虎旅红旗威振,金戈铁马声遒。
战燹惊雷鸣剑鞘,血雨狂飙斩敌酋。
凯歌唱九州!
水龙吟·卫金瓯
遥看万里山河,人文地理千般秀。
卢沟事变,神州震荡,嚣张日寇。
烽火硝烟,生灵涂炭,周天寒透。
痛江山蒙垢,棘张怒发,雄狮醒,朝天吼!
小米步枪长久,谱丹心、一看身手。
黄河水岸,太行山壑,八年酣斗。
浴血沙场,运筹帷幄,敌酋低首。
举金樽酹酒,山呼胜利,金瓯雕镂!
长征抗日胜利歌
浩荡神州路,何来劫难多?
芦沟惊事变,日寇兴孽波。
国土沦丧处,同胞泪滂沱。
一声长怒吼,挥剑斩妖魔。
二万五千里,长征夜枕戈。
八年浴血战,胜利奏凯歌。
今犹追往事,红日照山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诗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诗歌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诗歌,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诗歌 1一、热泪滴帐前盼断归期,光摇北斗传雁,抗日路遥,百万桂军战烟。
思念流水情如涓,袖拂杨花似雪。
玉梅斜映,心随阳光照面,烽火翩跹,亲人疆场长眠。
精锐善战忠烈篇,热泪滴入帐前。
八桂子弟壮烈篇,热血滴落帐前。
二、广西地下党四四年桂林柳州沦陷,敌后游击战争大旗活跃,共产党八月决定振奋,汹涌西江凌波岁月。
阳朔武工队抗战桂北,融县抗日挺进队战旗艳玉林桂东南起义队伍,桂东北英勇游击纵队现。
融江两岸袭击日军船,石人岭战斗抗争正激烈,地下党领导人民救国,蹉跎岁月东风展玉颜! 三、壮士不胜不回返英勇广西作战坚强,烽火抗日书写篇章,凶残吓不到钢铁汉,日寇赶快滚出我家乡。
十万大山给力量,壮士不胜不回返,三花酒,来倒上,痛饮一碗温暖心房。
八桂男儿奋勇抗战,岁月记载壮丽篇章,关山挡不住前进步,驰骋疆场把敌灭光。
家乡明月盼儿郎,桂军凯旋尽欢畅,忠烈魂,永怀想,历经千年亘古传扬。
四、学生军抗战青盖亭亭,保卫家园,广西学生军参战前线,烽火阵阵,抗日志坚,誓把鬼子赶出祖国。
号角声声,豆蔻年华,广西学生军进步青年,战旗猎猎,南宁白话,高喊冲锋为了祖国。
啊,艰苦年代素骨似雪,知心惟有月江山永镌刻!五、卫国激情群情激昂来救亡,南宁两次沦陷沧桑。
日军暴行皆愤懑,邕城民众气壮河山。
狂轰滥炸遭破坏,实行三光鬼子猖狂。
拿起武器勇反抗,战略重镇南宁坚强。
救亡激情燃胸膛,突袭日寇保卫村庄,自卫队员伏击战,殊死战斗顷刻打响。
啊,浴血义勇队铁砂弹,武鸣土大炮震天动地响!六、白刃战广西兵白刃战,刺刀变钝,奋勇杀敌,广西兵,眼不闭,抗日忠魂,青山绿水,念情相随。
江水化雨天外雷,英烈无名月华生,燕子不归旗低垂,惊天动地是豪情。
硝烟尽,花草哽音,抗战豪杰,鲜血碑,中国梦,激励世代,壮丽神州,与您相随……七、无尽眷恋夕阳寄情把晚霞约上,清风快递来思念忧伤,抗日烽火广西点燃,英雄刚烈牺牲疆场。
沁园春雪赏析解读

沁园春雪赏析解读《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一首诗歌作品,描写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斗争的坚定决心。
这首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毛泽东诗歌的代表作”。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对《沁园春雪》进行赏析解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沁园春雪》的背景。
这首诗歌是在1936年冬天写成的,当时毛泽东正在延安沁园,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正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内部割据的严峻挑战,而毛泽东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了这首诗歌。
因此,诗歌的背景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是中国人民在艰苦斗争中的真实写照。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沁园春雪》的内容。
诗歌的开头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了北国的严寒冰雪和苍茫壮丽的景色。
接着诗歌写到,“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这里通过对长城和黄河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沦陷的悲愤之情。
而后面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更是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写,表现出了作者对祖国遭受侵略的愤慨和对革命斗争的坚定信念。
最后,我们来解读一下《沁园春雪》的意义。
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沦陷的悲愤之情和对革命斗争的坚定信念。
诗歌中的“欲与天公试比高”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
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理想,激励着人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
同时,这首诗歌也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理想的诗歌作品。
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祖国沦陷的悲愤之情和对革命斗争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通过对《沁园春雪》的赏析解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这首伟大的诗歌作品,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
关于抗战的八首诗歌大全

【导语】抗⽇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民反对外敌⼊侵第⼀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泽东曾以⽓吞⼭河之势向世⼈宣称:中国的抗⽇战争是“战争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下⾯是给⼤家带来的关于抗战的⼋⾸诗歌,欢迎⼤家阅读!篇⼀:抗战的诗歌 东北沦陷 樟⼦松连⽩桦林,乌云翻滚雾森森。
饥民苦受铁蹄踏,少帅⽢降⾚县阴。
⼤好河⼭归兽类,满腔⾎泪警⼈⼼。
骗来⼀个⼉皇帝,卧听荒郊响乱砧。
篇⼆:抗战的诗歌 卢沟事变 年迈帝都影⼦斜,偏偏倭寇乱中华。
枪声掠过桥边⽉,海盗击沉梦⾥槎。
从此历书⽆吉⽇,奈何尧地响胡笳。
⽯狮也落铜⼈泪,苦对哀哀野草花。
篇三:抗战的诗歌 南京屠城 诗家已去谢⽞晖,遥望紫⾦⾬意微。
三⼗万⼈倭虐死,六朝古都鸟难飞。
南⼭⽆⽵空长叹,东海有冤未久违。
慷慨楚囚成笑柄,污名仙⼥⾃肥肥。
篇四:抗战的诗歌 武汉会战 道是⽤兵类下棋,下棋快乐⽤兵悲。
雄师百万⽢流⾎,敌寇三番叹背时。
四⽉纠缠如⿁怨,⼀江风⽉看龙驰。
吕仙何处云游去,黄鹤楼头可再思。
篇五:抗战的诗歌 雄师远征 云遮雾罩野⼈⼭,弹⾬枪林印缅间。
倭寇狼⼼成废物,英雄虎胆震边关。
驼峰航线多奇迹,中美盟军开笑颜。
最是安澜名字好,永垂青史列仙班。
篇六:抗战的诗歌 湖南四役 湖南四役道从头,万古长沙未⽼秋。
数次交锋传捷报,三湘⼉⼥不知愁。
衡阳砥柱推南岳,常德风华证野鸥。
神秘湘西蛮⼦壮,受降圣地是沅州。
篇七:抗战的诗歌 殉国先贤 宣明国史纪奇功,⼆百将军光耀中。
临死犹存荡寇志,带兵总有慕儒风。
⾃忠饮弹战袍碧,登禹挥⼽落照红。
靖宇左权皆勇⼠,捐躯何必做衰翁。
篇⼋:抗战的诗歌 警钟长鸣 边疆万⾥总逶迤,西域流沙到海陂。
隔壁⼈家⽆好意,涅槃凤凰绽新枝。
阅兵场上风何劲,战⼠⼼头志未移。
青史昭昭岂翻案,红旗猎猎不低垂。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诗歌【十首】

【导语】抗⽇战争使⼈⽆法忘怀,⼀段峥嵘岁⽉,多少坎坷,多少⼼酸,是我们⽆法体会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当时⼈们所创作的诗歌,让我们置⾝于曾经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时代。
下⾯是©⽆忧考⽹分享的纪念抗⽇战争胜利的诗歌【⼗⾸】。
欢迎阅读参考!【⼀】纪念抗⽇战争胜利的诗歌集锦 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七⼗周年 七⼗年来,常想起、丧权辱国。
牢记住、⽇倭来犯,暴⾏⾄极。
铁骑长驱烧与杀,中华蒙难忧和急。
⼼沉重,怅望好河⼭,危朝⼣!地饮恨,天饮泣,云⽔怒,风雷激。
是军*⼿,痛歼强敌。
浴⾎⼋年风⾬过,神州万⾥狼烟熄。
痛定后,中⽇要和平,当珍惜。
【⼆】纪念抗⽇战争胜利的诗歌集锦 沁园春·卫我河⼭ 近现代:赵⼀曼 卫我河⼭,浴⾎红颜,百炼成钢。
想珠河铁北,纵横驰骋;暴风骤⾬,⽩马红枪。
剑阵横眉,⼑丛冷对,烈烈英风正⽓扬!尤难忘,将红旗⾼唱,⽣命华章! 难书母爱慈祥,怎忍见,⾏⾏是断肠。
幸故国已复,家园正旺,⽩⼭⿊⽔,鸟唱花⾹。
处处丰碑,英雄回⾸,⽆悔⼈⽣短亦长。
春风⾥,看宁⼉代代,正沐阳光。
【三】纪念抗⽇战争胜利的诗歌集锦 ⽔调歌头·左权 ⾎照渌江⽔,⽓壮太⾏⼭。
才华横溢谁属,更胆⾚⼼丹。
九路围攻化解,敌寇诡谋⼜灭,捷报四⽅传。
名利置⾝外,论战有新篇。
战辽县,炮⽕烈,⽃凶顽。
将星忽殒,飞⾬如泪晋东南。
多少青春换取,华夏全新天地,青史记左权。
但愿蓝天下,春灿百花妍。
【四】纪念抗⽇战争胜利的诗歌集锦 ⽔调歌头·彭雪枫 战迹壮⼭⾊,风⾬慰忠魂。
⽓吞万⾥如虎,叱咤皖南云。
左右挥⼽沙场,南北驱驰骁将,功绩两淮闻。
⼀师制⼗万,巧⼒打千钧。
战芒砀,攻夏⾢,史诗存。
三⼗七载,别样精彩耀星⾠。
有报曾名《拂晓》,探索⼈间正道,今⽇忆何⼈? 但看新红⽇,正照满园春。
【五】纪念抗⽇战争胜利的诗歌集锦 沁园春·杨靖宇 雪漫殘阳,冰著寒⼭,铁⾻傲风。
笑倭奴痴妄,徒施伎俩;丈夫⽮志,为复国兴。
关于抗日战争的诗歌集锦

【导语】从来燕赵多豪杰,逐倭⼉共⼀樽。
忠祠碧⾎千秋在,暗淡苍穹百万星。
下⾯是给⼤家带来的关于抗⽇战争的诗歌,欢迎⼤家阅读!篇⼀:关于抗⽇战争的诗歌集锦 歌“抗⽇第⼀枪” ——赞爱国将军马占⼭ 泣⿁惊天第⼀枪,震威东北戮倭狂。
将军指剑英姿爽,奋臂江桥天下彰。
1931年11⽉4⽇凌晨,⽇军向江桥、⼤兴等地发起猛烈进攻。
被⽑泽东称为“抗⽇同志”的时任⿊龙江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驻⿊龙江省副司令的爱国将军马占⼭率领守军奋起反击,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
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武装抗⽇第⼀枪,拉开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序幕。
篇⼆:关于抗⽇战争的诗歌集锦 颂“钢铁战⼠杨靖宇” ⽩⼭⿊⽔识英才,抗战英雄动地哀。
卓绝怜天肠内草,丹⼼碧⾎九州徊。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名顺德,字骥⽣。
河南确⼭⼈。
1927年加⼊中国共产党。
曾领导河南刘店秋收起义,任确⼭农民⾰命军总指挥、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等职。
1929年⾄东北⼯作。
“九·⼀⼋”事变后,担任东北反⽇救国会总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磐⽯游击队政治委员。
东北⼈民⾰命军第⼀独⽴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联军第⼀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联军总司令、第⼀路军总指挥、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等职。
在⼗分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游击战争,被誉为“不怕困苦艰难奋⽃之模范”。
1940年2⽉23⽇,在吉林深江(今靖宇县)与⽇本侵略军战⽃中英勇牺牲。
⽇本侵略者始终⽆法理解的是:⾃2⽉18⽇以来,杨将军已被围困在冰天雪地⾥,完全断粮五天五夜,他究竟靠什么⽣存?为了解开谜团,敌⼈残忍地⽤铡⼑铡下他的头颅,将⼫体剖腹查看,发现他的胃⾥尽是枯草、树⽪和棉絮,竟⽆⼀粒粮⾷!所有在场的⼈都惊呆了。
就连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备厅长岸⾕隆⼀郎也不得不承认:“虽为敌⼈,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的英雄!”篇三:关于抗⽇战争的诗歌集锦 咏“抗联⼗⼆烈⼠” ⼩孤⼭下乱云垂,⼗⼆英雄豪⽓推。
把把神枪由指点,⽇倭命丧野魂悲。
抗日战争之词与诗歌

5、《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 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 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 土地爱得深沉
4、《保卫黄河》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2、《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3、《毕业歌》 田汉词、聂耳曲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 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 一年 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拚死在 疆场 我们不愿作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 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 的增长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赞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
日寇侵华国破碎,蒋贼仇共更疯狂。 中正命令亡中共,两帅劫持斗“蒋光”。
率领军民击日本,冲杀寇伪显锋芒。
八年浴血终胜利,鬼子投降滚大洋。
祭八女投江 抗日联军兵士精,巾帼队伍众英雄。
击杀日寇真英勇,热爱家国最忠诚。
最新-关于抗日战争的诗歌 精品

血战沙场凭将士,运筹帷幄仰泽东。
三月吞华狂想曲,八载逐寇救亡诗。
(注:日本军国发动侵华战争,提出三个月吞并中国的狂想。)
四
安邦抗日举兵戎,浴血沙场屡建功。
救国忠魂芳万代,留名万代悼英雄。
五
当年日寇太嚣张,叫嚷三月欲我亡。
撼树蚍蜉挑战乱,军国主义梦黄粱。
六
拼搏血肉筑长城,横扫千军战火平。
百万日军齐解甲,中华喜听凯歌声。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的军歌 又回到了抗日年代
仿佛向人们讲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过去的不应只成为历史 而应成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成为我们奋进的强大动力
令人欣慰的是
人们记住了这段历史 记住了先烈和他们的精神 为抗战而死的烈士们 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魄 刻激励着抗日英雄们
抗日功勋载伟篇 (七律一首 )
日寇侵华气焰狂,奸淫烧杀似豺狼,
延安敌忾驱强虏,重庆燃箕敛外攘。
领袖英明韬略著,金瓯完整国威扬。
神州今日东方屹,往事犹新不可忘。
词二阙 :
浪淘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感赋
华夏起硝烟,日寇强权,魑魅倭寇罪滔天。百万军民齐抗战,破竹声喧。
敌后筑铜墙,华北周旋,中原逐鹿把敌歼,赫赫战功彪史册,永志人间。
历史是墨写的 也是用血写的
抗战八年的爱国事迹 必将激励我们 用满怀的热情
去撰写共和国更加灿烂的明天
《大刀进行曲》作词/作曲:麦新
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抗日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当时在上海工作的进步青年孙培元(又名默心,后化名麦新)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一首歌曲,不久此歌就成为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一支名歌,此歌即为《大刀进行曲》。
粉碎了日军占领中国的阴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由衰而兴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的抗战诗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观,在世界反法西斯诗歌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之后,又在芦沟桥挑起战争,企图消灭全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号召下,中国各阶级、阶层和集团,迅速行动起来,抗击日寇,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就在“七七事变”的前一天,诗人艾青写了《复活的土地》一诗,以他惯有的抒情笔调,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复仇的欢快”。
诗人的预感,在第二天就应验了。
这预感,也成了艾青及其他一些中国诗人“最大的创作雄心”的基调。
在抗日战争初期,首先出现并大量出现的都是反法西斯的短诗、抒情诗,真正起到了匕首、投枪的作用。
接下来涌现出的一批长诗,以抒情长诗为主,这与中国的“诗言志、诗言情”的传统有关,如:艾青的《向太阳》、田间的《给战斗者》、袁永拍的《寄给顿河上的向日葵》、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等。
抗日战争时期,鉴于军事、政治上的原因,文艺界客观上分成国统区、上海“孤岛”与沧陷区、解放区等不同区域的几支队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诗歌创作,其区域的差异性、创作水平的不平衡性较大、也较复杂。
何其芳三十年代的诗,表现了一个涉世不深的小资产阶级青年“幼稚的欢欣,
幼稚的苦闷”,注意形式美的探求,带有明显的消极悲观情绪和惟美主义的倾向。
抗战的炮声轰毁了他的艺术之宫,使他的思想和诗风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他声称:“我再不歌唱爱情,像夏天的蝉歌唱太阳”,“从此我要叽叽喳喳发议论……不爱云,不爱月亮,也不爱星星”。
他写了叙事诗《一个泥水匠的故事》,歌唱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写了组诗《夜歌》,展示“新我”与“旧我”的矛盾:“我是如此地爱好我自己,/而又痛苦地想突破我自己,/提高我自己。
”
戴望舒是30年代出现的“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诗多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以潇洒自如、流畅而又节制的语言,抒写苦涩的人生、内心的寂寞,咏叹幻灭的悲哀、追寻的渺茫。
抗日战争使他离开了长期蛰居的“雨巷”,发出了自由解放的战斗呼喊:“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更坚强的生命将从而生长”(《元旦祝福》)。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戴望舒因致力于抗日宣传而被日寇逮捕。
但铁窗关不住诗人的歌喉,他写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表现了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尤其是《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以幻中见真、平中见奇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写来自现实生活的诗情,将仇恨、挚爱和希望倾注于联翩的想像,从而展现了受尽蹂躏却有光明和希望的祖国,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抗日战争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诗人,这是中国诗坛的一个带有规律性及普遍意义的现象。
绿原在《白色花》诗集序中,对此,有过很好的概括与表述。
他说:“……特别是对于那些直接生活在战斗行列中的诗人们,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诗就是激励、鞭策自己的入党志愿书。
”绿原称此为“七月派”“最基本的特色之一”。
纵览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少国家的反法西斯诗歌,都有这样几个共性,中国抗战诗歌也不例外。
其一,来源于战争,服务于战争。
诗人田间在1938年创作的街头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被张贴在城市、乡村、车站、通衢,直接起到了“动员民众,打击敌人”的作用。
其二,反法西斯的总主题,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陈辉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涌现出来的有才华的年轻诗人,他的诗以战斗生活为内容,以理想主义为基调,既刚健朴实又瑰丽浑厚。
他在《为祖国而歌》一诗中,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誓死保卫祖国,与日本法西斯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祖国啊,/在敌人的屠刀下,/我不会滴一滴眼泪,/我高兴,/因为啊,/我——/你大手大脚的儿子,/你的守卫者,/他的生命,/给你留下了一首/无比崇高的‘赞美词’。
”
在1944年反扫荡斗争中,陈辉壮烈牺牲,年仅24岁,终于以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最后、最壮丽的诗篇。
其三,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是百花齐放,色彩斑斓。
艾青、田间、臧克家
的创作都进入了繁荣期,构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极富特色、极有光彩的“三人行”。
艾青狂热地追求着太阳与光明。
在3年多时间里,他写了近百首短诗,写了《向太阳》、《吹号者》、《他死在第二次》、《火把》等长诗,出版了《北方》、《旷野》等诗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当时诗坛的佼佼者。
田间被闻一多称作“时代的鼓手”,他的诗没有“弦外之音”,没有半音,没有玩任何“花头”,“是一声声的‘鼓点’,单调,但是响亮而沉重”,“鼓舞你爱,鼓
舞你恨,鼓励你活着,用最高限度的热与力活着,在这大地上”。
臧克家在左翼文艺运动时期就已取得突出的成就,抗战爆发后,他带领一个文工团在战火纷飞的中原驰骋了5年,写了《血的春天》、《春鸟》等诗。
他的作品内容充实,感情真挚,风格严谨含蓄,推动了现实主义诗派的成长。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还有3个值得注意的诗歌流派——七月、九叶、晋察冀诗派,他们的创作实践与相互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多样化。
七月派强调主观抒情,九叶派提出自觉的超越,晋察冀派紧密地配合政治斗争,使它们各自团结和造就了一大批诗人。
此外,郭沫若的“国防诗歌”,柯仲平对民族化、大众化的追求,力杨的长篇叙事诗《射虎者及其家族》,以及解放区的街头诗、朗诵诗,和国统区的政治讽刺诗……都十分突出,加上旧体诗词、民歌小调等,说“抗战期间是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一点儿也不过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已过去了,而反法西斯文学在许多国家仍盛况不衰,常写常新,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是常见的。
众多的诗人都对那场战争进行了反思。
他们已不满足“战壕真实”,而向“历史高度”上升,“用战时的尺度衡量现在,用现在的眼光回顾过去”。
在不少人的诗中关于战争的细节越来越少,战争和牺牲了的战友仿佛逐渐不再成为描述的对象,而成为衡量战后生活中一切的尺度。
生活的意义、对社会的责任、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高尚与卑劣、忠诚与背叛、勇敢与怯懦等问题,都通过回忆并从战时的阵亡者的高度来思考。
有的诗人则郑重表现战争的严酷与艰苦,写战争给人带来的磨难,给人造成的精神创伤。
有的诗人既有“公民激情”,又有真实的“心灵运动”,着重写战争的哲学内容,走“心灵和理智结合”的道路。
战争是人发动的,也是人制止的。
战争既摧残人,也磨炼了人。
战争激化了一切矛盾,撕去了所有的伪装,将人置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因而最能显示出人的崇高、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力量。
只有以人为中心,从历史的角度和历史的规模思考当代人类的命运和责任,深入人生与人性,正确处理自我与人类的关系、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现实与超现实的关系,方能使中国的战争文学特别是诗歌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