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答案3-4

合集下载

b2)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_第三章-定性分析-2-3-4

b2)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_第三章-定性分析-2-3-4

小,在三种氯化物沉淀上加水并加热,则PbCl2溶解,趁热将它分离。
离心冷却液后,即可析出PbCl2的白色针状结晶; 以HAc酸化溶液,加K2CrO4鉴定,如析出黄色PbCrO4沉淀,示有铅。 • ⑵ 银与亚汞的分离及亚汞的鉴定 分出PbCl2后的沉淀应以热水洗涤干净,加入氨水,此时AgCl溶解, 生成Ag(NH3)2+,分出后另行签定。Hg2Cl2与氨水作用,生成HgNH2Cl+Hg, 残渣变黑,表示汞的存在。 银的鉴定:在分出的Ag(NH3)2+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可以重新得到AgCl 白色沉淀: Ag(NH3)2++C1-+2H+=AgCl+2NH4+ 此现象说明有银的存在。
3.2 阳离子分析 要求:
1、掌握常见阳离子的硫化氢系统分组
方案的依据和分组方法
2、掌握常见阳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 3、掌握阳离子的分组
总体思路是将下列24种离子:Ag+、Hg22+、Hg2+、Pb2+、 Bi3+ 、Cu2+ 、Cd2+ 、As(Ⅲ,Ⅴ)、Sb(Ⅲ,Ⅴ)、Sn(Ⅱ,Ⅳ)、 Al3+ 、Cr3+ 、Fe3+ 、Fe2+ 、Mn2+ 、Zn2+ 、Co2+ 、Ni2+ 、Ba2+ 、
• 2、铜组中各离子如何分离?如何鉴定? • 3、锡组中各离子如何分离?如何鉴定? • 4、第二组阳离子分离时为何将As(V)、Sb(V)还原为As(III)、 Sb(III),而将Sn(II)氧化Sn(IV)?如何实现这一氧化还原过程?
• 5、解释铜组、锡组分离和鉴定过程中加入各试剂的作用?
四、第三组阳离子的分析

分析化学习题(第3章)

分析化学习题(第3章)

习题 1(酸碱平衡)1.从手册中查出下列各酸的酸度常数p K a,计算各酸的K a与相应共轭碱的K b值。

(1)H3PO4;(2)H2C2O4; (3)苯甲酸;(4)NH4+;(5)(参考答案)答:pK a=4.622. (1)计算pH=5.0,的分布系数(或摩尔分数)δ3,δ2,δ1,δ0。

(2)假定各种形体总浓度是0.050 mol/L,问此时,,,的浓度各是多少?(参考答案)答:查表得:p K a1=2.16,p K a2=7.21,p K a3=12.32当pH=5.0时,有:3.某溶液含有HAc,NaAc和,浓度分别为0.80,0.29,, 计算此溶液中的平衡浓度。

(参考答案)答:4.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mL0.30mol/L HAc,欲分别调节值至4.50,5.00及5.50,问应分别加入2.0mol/L 的NaOH溶液多少mL?(参考答案)答:已知,K a=1.75×10-5。

在pH=4.50时:达到终态平衡状态时,NaAc的物质的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同理,pH=5.50时:同理,pH=5.00时:5.已知的p K a=9.25,计算I=0.10时的p K a M和p K a c。

(参考答案)答:当I=0.10时:或可查表:p K a c = 9.29p K a M = 9.376.写出下列物质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参考答案)答:::::7.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值:(1)0.10 mol·L-1(氯乙酸) ;p K a=2.86(2)0.10 mol·L-1六次甲基四胺;p K b=8.87(3)0.010 mol·L-1氨基乙酸;(4)氨基乙酸溶液等电点(即两种离子的浓度相等时);(5)0.10 mol·L-1;(6)0.010 mol·L-1;(参考答案)答:(6)8.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

(1) 50mL 0.10 mol·L-1的; (参考答案)答:(2) 50mL0.10 mol·L-1的和25mL0.10 mol·L-1的NaOH; (参考答案)答:反应后构成:(3) 50mL0.10 mol·L-1的和50mL0.10 mol·L-1的NaOH; (参考答案)答:反应后构成:(4) 50mL0.10 mol·L-1的和75mL0.10 mol·L-1的NaOH; (参考答案)答:反应后构成:9.配制pH为2.00和10.00的氨基乙酸缓冲溶液各100mL,其缓冲物质总浓度为0.10 mol·L-1,问需分别称取氨基乙酸()多少克?加0.1 mol·L-1HCl和1.0 mol·L-1NaOH各多少mL?(参考答案)答:pH = 2.00习题 2(络合平衡)1.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1)计算各级稳定常数和各积累常数(2)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的浓度为的10倍,问溶液中是多少?(3)若铜氨络合物中, (忽略 ,的副反应),计算与各级铜氨络合物的浓度。

分析化学实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温州医科大学

分析化学实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温州医科大学

分析化学实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为使天平读数从0.000g切换为0.0000g,应采取下列哪个步骤()A:长按cal/1/10键 B:长按ON/OFF键 C:短按cal/1/10键 D:短按ON/OFF键答案:短按cal/1/10键2.称量在空气中性质不稳定的试样时,应采用下列哪种称量方法()A:选项均可 B:差减法 C:直接法 D:定量法答案:差减法3.电子天平的水平泡如果偏向右边,说明右边低了,要升高右边的脚或降低左边的脚。

()A:错 B:对答案:错4.用容量瓶准确配制溶液时,最后的定容应该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完成。

()A:对 B:错答案:错5.分析天平平衡读数时,必须关好天平的左右两侧边门。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移液管在取液前需要用待取液润洗两到三次。

()A:对 B:错答案:对2.在用移液管移取液体时,当液面升高到刻度线以上时,立即用食指按住移液管上口,将移液管提起离开液面,先用滤纸擦掉移液管外壁上的液膜,然后将移液管的末端靠在容器内壁上,调好液面高度。

()A:错 B:对答案:对3.使用吸量管分别移取不同体积的同一溶液时,应尽量使用同一支吸量管。

()A:对 B:错答案:对4.在平行实验中,第一份样品滴定完成后,如果滴定管中的标准溶液还留下一半以上,可以继续用来滴定第二份样品,以免浪费试剂。

()A:对 B:错答案:错5.盐酸滴定氢氧化钠,到终点时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记录正确的是()A:24.00 mL B:24 mL C:24.0 mL D:24.0000 mL答案:24.00 mL第三章测试1.紫外分光光度计不需要经常鉴定的项目是()A:杂散光 B:波长的准确度 C:pH对测定的影响 D:吸收度准确性答案:pH对测定的影响2.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定量原理()A:摩尔吸收系数表示 B:透射光比率 C:与入射光强度、吸收介质厚度与浓度成正比 D:透射光除以入射光答案:与入射光强度、吸收介质厚度与浓度成正比3.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时,取吸收池,手指应拿毛玻璃面的两侧,使用挥发性溶液时应加盖,透光面要用擦镜纸由上而下擦拭干净。

高教版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至7章

高教版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至7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第六版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思考题答案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

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

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 答:系统误差。

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系统误差。

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答:系统误差。

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答:系统误差。

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系统误差。

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

3 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个更合理?答:标准偏差。

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通过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 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乙分析得39.19%,39.24%,39.28%。

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出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

x 1 = (39.12+39.15+39.18)÷3 =39.15(%) x 2 = (39.19+39.24+39.28) ÷3 = 39.24(%) E 1=39.15-39.16 =-0.01(%) E 2=39.24-39.16 = 0.08(%)%030.01/)(1)(2221=-∑-∑=--∑=n nx x n x x s i %035.01/)(222=-∑-=∑n nx x s i6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分析化学部分答案(第6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章绪论习题【1-1】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l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2+溶液的浓度。

解:已知M Zn=65.39g·mol-1。

根据溶质Zn2+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Zn2+溶液的浓度:211Zn0.3250mol L0.01988mol L 65.390.250c+--=⋅=⋅⨯【1-2】有0.0982mol/L的H2SO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设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V mL,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112212()c V c V c V V+=+即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解得V=2.16mL。

【1-3】在500mL溶液中,含有9.21g K4Fe(CN)6。

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2+的滴定度:3Zn2+ + 2[Fe(CN)6]4- + 2K+ = K2Zn3[Fe(CN)6]2解:(1)已知46K Fe(CN)M=368.35g ·mol-1,46K Fe(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64646K Fe(CN)-1-1K Fe(CN)K Fe(CN)9.21=mol L =0.0500mol L 368.350.500m c M V =⋅⋅⋅(2)滴定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滴定剂46K Fe(CN)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Zn 2+的质量,根据46K Fe(CN)与被滴定的Zn 2+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计算出46K Fe(CN)对Zn 2+的滴定度。

246K Fe(CN)Zn 3:2n n +=:即246K Fe(CN)Zn3=2nn +462+2+2+46462+4646464646K Fe(CN)ZnK Fe(CN)K Fe(CN)Zn Zn Zn ZnZn /K Fe(CN)K Fe(CN)K Fe(CN)K Fe(CN)K Fe(CN)332=2n M c V m n M T M V V V V ===⨯⨯ 46111K Fe(CN)Zn 33==0.050065.39g L 4.90g L =4.90mg mL 22c M ---⨯⨯⋅=⋅⋅【1-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七单元第3--4节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七单元第3--4节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1.“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失火,应在断电后使用干粉灭火器B. 用铁锅炒菜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使用铁锅后应保持洁净、干燥C. 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炉具清洁剂等碱性物质D. 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血浆的pH在7.35〜7.45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盐酸C. 氯化铵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3.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B. 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C. 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D. 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定溶液pHB. 给液体试剂加热C. 称量固体D. 稀释浓硫酸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图A是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B. 图B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图C是测定溶液的pHD. 图D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6.下列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7.与以下三个实验操作相对应的溶液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②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③盐酸中加水。

A. a、b、cB. c、a、bC. b、c、aD. a、c、b8.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花盆内的土壤显酸性,可加草木灰中和其酸性B. 酱油是显碱性的食品C. 肥皂液和厕所清洗剂的混合液--定能使石蕊试液变红D. 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吃柠檬和橘子9.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胃液B. 唾液C. 胰液D. 胆汁10.一些物质的近似pH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B. 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 人被蚊虫叮咬后,在肿包处涂抹牛奶就可减轻痛痒D. 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11.酸性土壤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A. 茶树(适宜pH:5.0~5.5)B. 棉花(适宜pH:6.0~6.8)C. 水稻(适宜pH:6.0~7.0)D. 甘草(适宜pH:7.2~8.5)二、填空题(共2题;共10分)12.H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 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 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 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 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供参考)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供参考)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思考题:1.铵盐中氮的测定为何不采用NaOH直接滴定法?答:因NH4+的K a=5.6×10-10,其Ck a<10-8,酸性太弱,所以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

2. 为什么中和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作指示剂;而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则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答: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可完全将甲酸中和,若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指示剂变为红色时,溶液的pH值为4.4,而甲酸不能完全中和。

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时,铵盐就有少部分被滴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3.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能否用甲醛法?答: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不能用甲醛法,因用NaOH溶液滴定时,HCO3-中的H+同时被滴定,所以不能用甲醛法测定。

实验五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思考题: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

以HCl标准溶液连续滴定。

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1)V1=0 V2>0(2)V1>0 V2=0(3)V1>V2(4)V1<V2(5)V1=V2①V1=0 V2>0时,组成为:HCO3-②V1>0 V2=0时,组成为:OH-③V1>V2时,组成为:CO32-+ OH-④V1<V2时,组成为:HCO3- +CO32-⑤V1=V2时,组成为:CO32-实验六 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思考题: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 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

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

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 (1) 砝码被腐蚀;(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6) 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

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拟分别称取试样和1g 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mg 2.0±。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g a 0002.0±=E根据%100⨯T E =E ar 可得 %2.0%1001000.00002.01.0±=⨯±=E ggg r%02.0%1000000.10002.01±=⨯±=E ggg r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

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 和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 根据%100⨯TE =E ar 可得 %1%100202.02±=⨯±=E mLmLmL r%1.0%1002002.020±=⨯±=E mLmLmL r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较高。

4.下列数据各包括了几位有效数字(1) (2) (3) (4) ×10-5 (5) pKa= (6) pH= 答:(1)三位有效数字 (2)五位有效数字 (3)四位有效数字(4) 两位有效数字 (5) 两位有效数字 (6)两位有效数字 5.将 Mg 2P 2O 7沉淀换算为MgO 的质量,问计算时在下列换算因数(2MgO/Mg 2P 2O 7)中取哪个数值较为合适:,,计算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答:: 应以两位有效数字报出。

6.用返滴定法测定软锰矿中MnO 2的质量分数,其结果按下式进行计算:%1005000.094.86)25101000.000.807.1268000.0(32⨯⨯⨯⨯⨯-=-MnOω问测定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7.用加热挥发法测定BaCl 2·2H 2O 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时,使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样,问测定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8.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试样中硫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均为,分别报告结果如下: 甲:%,%;乙:%,%。

问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答::甲的报告合理。

因为在称样时取了两位有效数字,所以计算结果应和称样时相同,都取两位有效数字。

9.标定浓度约为·L -1的NaOH ,欲消耗NaOH 溶液20mL 左右,应称取基准物质H 2C 2O 4·2H 2O 多少克其称量的相对误差能否达到0. 1%若不能,可以用什么方法予以改善若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结果又如何 解:根据方程2NaOH+H 2C 2O 4·H 2O==Na 2C 2O 4+3H 2O 可知,需H 2C 2O 4·H 2O 的质量m 1为: g m 13.007.1262020.01.01=⨯⨯=相对误差为 %15.0%10013.00002.01=⨯=E ggr则相对误差大于% ,不能用H 2C 2O 4·H 2O 标定·L -1的NaOH ,可以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作为基准物来标定。

若改用KHC 8H 4O 4为基准物时,则有:KHC 8H 4O 4+ NaOH== KNaC 8H 4O 4+H 2O 需KHC 8H 4O 4的质量为m 2 ,则 g m 41.022.2042020.01.02=⨯⨯= %049.0%10041.00002.02=⨯=E ggr相对误差小于% ,可以用于标定NaOH 。

10.有两位学生使用相同的分析仪器标定某溶液的浓度(mol ·L -1),结果如下: 甲:,,(相对平均偏差%); 乙:,,(相对平均偏差%)。

你如何评价他们的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答:乙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高。

因为从两人的数据可知,他们是用分析天平取样。

所以有效数字应取四位,而甲只取了两位。

因此从表面上看甲的精密度高,但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考虑,应该是乙的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高。

11.当置信度为时,测得Al 2O 3的μ置信区间为(±)%,其意义是( )A. 在所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入此区间内;C. 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D. 在此区间内包含μ值的概率为; 答:D12. 衡量样本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A. 标准偏差B. 相对标准偏差C. 极差D.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答:D13. 某人测定一个试样结果应为%,相对标准偏差为%。

后来发现计算公式的分子误乘以2,因此正确的结果应为%,问正确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为多少 解:根据%1001⨯=-xS S r得 %100%68.30%5.0⨯=S则S=%当正确结果为%时, %0.1%100%34.15%1534.0%1002=⨯=⨯=-xS S r14. 测定某铜矿试样,其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和%。

真值为%,计算:(1)测定结果的平均值;(2)中位值;(3)绝对误差;(4)相对误差。

解:(1)%83.243%69.24%93.24%87.24=++=-x(2)%(3)%23.0%06.25%83.24-=-=-=E -T x a (4)%92.0%100-=⨯=TE E ar 15. 测定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以32O Fe W 表示),5次结果分别为:%,%,%,%和%。

计算:(1)平均偏差(2)相对平均偏差 (3)标准偏差;(4)相对标准偏差;(5)极差。

解:(1)%43.675%40.67%43.67%47.67%37.67%48.67=++++=-x∑=+++==-%04.05%03.0%04.0%06.0%05.0||1i d n d(2)%06.0%100%43.67%04.0%100=⨯=⨯=--x d d r (3)%05.015%)03.0(%)04.0(%)06.0(%)05.0(122222=-+++=-=∑n dS i(4)%07.0%100%43.67%05.0%100=⨯=⨯=-xS S r(5)X m =X 大-X 小=%%=%16. 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为%,若甲的测定结果(%)是:,,;乙的测定结果(%)为:,,。

试比较甲乙两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精密度以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之)。

解:甲:%15.393%18.39%15.39%12.391=++==∑-n x x %04.0%19.39%15.391-=-=-=E -T x a %03.013%)03.0(%)03.0(12221=-+=-=∑n dS i-=xS S r 11%08.0%100%15.39%03.0%100=⨯=⨯乙:%24.393%28.39%24.39%19.392=++=-x%05.0%19.39%24.392=-==E -x a %05.013%)04.0(%)05.0(12222=-+=-=∑n dS i%13.0%100%24.39%05.0%100222=⨯=⨯=-x S Sr由上面|Ea 1|<|Ea 2|可知甲的准确度比乙高。

S 1<S 2﹑Sr 1<Sr 2 可知甲的精密度比乙高。

综上所述,甲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比乙高。

17. 现有一组平行测定值,符合正态分布(μ=,σ2=)。

计算:(1)x=和x=时的u 值;(2)测定值在 区间出现的概率。

解:(1)根据σμ-=x u 得u 1=5.204.040.2030.20-=- 5.104.040.2046.202=-=u(2)u 1= u 2= . 由表3—1查得相应的概率为,则 P≤x≤=+=18. 已知某金矿中金含量的标准值为t -1(克·吨-1),δ=,求测定结果大于的概率。

解: σμ-=x u =32.02.126.11-=- 查表3-1,P= 故,测定结果大于·t -1的概率为:+=19. 对某标样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了150次测定,已知测定结果符合正态分布N(,)。

求测定结果大于%时可能出现的次数。

解: σμ-=x u =9.123.015.4359.43≈- 查表3-1,P= 故在150次测定中大于%出现的概率为:因此可能出现的次数为 ⨯(次)4≈20. 测定钢中铬的质量分数,5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标准偏差为%。

计算:(1)平均值的标准偏差;(2)μ的置信区间;(3)如使μ的置信区间为% ±%,问至少应平行测定多少次置信度均为。

解:(1) %01.05%022.0≈==-nxσσ(2)已知P=时,96.1±=u ,根据 -±=-xu x σμ得%02.0%13.1%01.096.1%13.1±=⨯±=μ 钢中铬的质量分数的置信区间为%02.0%13.1± (3)根据ns t x s t x fp xf p ,,±=±=---μ得%01.0,±=±=--ns t x fp μ已知%022.0=s , 故 5.0%022.0%01.0==nt查表3-2得知,当201=-=n f 时,09.220,95.0=t 此时5.02109.2≈即至少应平行测定21次,才能满足题中的要求。

21. 测定试样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5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