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答案 (1)
吉大14秋学期《分析化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分析化学吉大14秋学期《分析化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 强酸滴定弱碱,以下指示剂不能使用的是()A. 甲基橙B. 甲基红C. 酚酞D. 溴酚蓝(pKIn=4.1)?正确答案:C2. 浓度为0.1mol/LNH4Cl(pKb=4.74)溶液的pH是()A. 5.13B. 4.13C. 3.13D. 2.13?正确答案:A3.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A. 滴定开始前B. 滴定开始后C. 滴定至近终点时D. 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正确答案:C4. 在含有Ca2+和Mg2+离子的溶液中,用EDTA法测定Ca2+,应先消去Mg2+的干扰,宜采用()A. 控制酸度法B. 络合掩蔽法C. 沉淀掩蔽法D. 氧化还原掩蔽法?正确答案:A5.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氢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为100,现需测定浓度为1×10^(-5)mol/LNa+溶液时,要使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1%,则试液的pH应当控制在大于()A. 3B. 5C. 7D. 9?正确答案:D6. 用同一KMn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4和H2C2O4溶液,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相等,则对两溶液浓度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 cFeSO4=cH2C2O4B. 2cFeSO4=cH2C2O4C. cFeSO4=2cH2C2O4D. 2nFeSO4=nH2C2O4?正确答案:C7.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 精密度高,准确度也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正确答案:C8. 重铬酸钾在酸性溶液中被1mol的Fe2+还原为Cr3+时,所需质量为其摩尔质量的()A. 3倍B. 1/3C. 1/6D. 6倍?正确答案:C9. 浓度为0.1mol/LHAc(pKa=4.74)溶液的pH是()A. 4.87B. 3.87C. 2.87D. 1.87?正确答案:C10. 用AgNO3标准溶液电位滴定测定水中的微量氯时最常用的电极系统是()A. 银电极-甘汞电极B. 双铂电极C. 氯电极-甘汞电极D. 玻璃电极-甘汞电极?正确答案:C11.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4位的是()A. wCaO=25.30%B. [H+]=0.0235mol/LC. pH=10.46D. 420kg?正确答案:A12. 可测定微量水分的氧化还原滴定法为()A. 亚硝酸钠法B. 铈量法C. 高锰酸钾法D. 碘量法?正确答案:D13. 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是()A. KaKb=1B. KaKb=KwC. Ka/Kb=KwD. Kb/Ka=Kw?正确答案:B14. 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A. 无水Na2CO3B. 草酸C. 碳酸钙D. 邻苯二甲酸氢钾?正确答案:A15. 在非水滴定中,标定HClO4所用的基准物质是()A. 无水Na2CO3B. 硼砂C. 苯甲酸D. 邻苯二甲酸氢钾?正确答案:D二,判断题1. 氧化还原滴定一般用银盐或汞盐溶液作滴定剂。
国家开放大学《分析化学(本)》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分析化学》形考作业参考答案(1-3)2020年11月整理分析化学形考任务(一)(请学习完第一、二、三章后完成本次形考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C)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2、从精密度好即可推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A.偶然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C.标准偏差小D.平均偏差小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B.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不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绝对值相同的正、负偶然误差出现的机会均等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D)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5、下列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那些是正确的(B)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小系统误差B.作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带来的误差C.回收试验可以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存在偶然误差D.通过对仪器进行校准减免偶然误差6、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D)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7、按有效数字修约的规则,以下测量值中可修约为2.01的是(B)A.2.005B.2.006C.2.015D.2.0168、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一般电光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该称取的质量是(B)A.0.05gB.0.1gC.0.2gD.1.0g9、滴定反应式t T+b B=c C+d D达到化学计量点时,T的物质的量与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B)A.1:1B.t:bC.b:tD.不确定10、在滴定分析中,关于滴定突跃范围的范围叙述不正确的是(B)A.被滴定物质的浓度越高,突越范围越大B.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越范围越大C.突越范围越大,滴定越准确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大,突越范围越大11、定量分析中的基准物质的含义是(D)A.纯物质B.标准物质C.组成恒定的物质D.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12、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时,则滴定突跃范围将(D)A.不变B.增大0.5个pH单位C.增大1个pH单位D.增大2个pH单位13、t mol的滴定剂T与b mol的被测物质B完全反应的点是(A)A.化学计量点B.滴定终点C.指示剂的变色点D.T与B的质量相等14、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A)A.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D.滴定突跃范围15、某酸碱指示剂的K HIn=1×10−5,其理论变色范围为(C)A.4~5B.5~6C.4~6D.5~716、用NaOH溶液(0.1mol/L)滴定同浓度的甲酸(K a=1.8×10−4)溶液,应选用的指示剂是(D)A.百里酚蓝(pK In=1.65)B.甲基橙(pK In=3.45)C.中性红(pK In=7.4)D.酚酞(pK In=9.1)17、下列滴定的终点误差为正值的是(D)A.NaOH滴定HCl,用甲基橙为指示剂B.HCl滴定NaOH,用酚酞为指示剂C.蒸馏法测NH4+时,用HCl吸收NH3,以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pH=7.0D.NaOH滴定H3PO4至pH4.0时18、NaOH溶液的标签浓度为0.3000mol/L,该溶液在放置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其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B)A.高B.低C.不变D.基本无影响19、下列样品不能用冰醋酸-高氯酸体系滴定的是(A)A.苯酚B.水杨酸钠C.磺胺吡啶D.邻苯二甲酸氢钾20、当HCl溶于液氨时,溶液中的最强酸是(C)A. H3O+B. NH3C. NH4+D. NH2-21、下列对苯甲酸说法不正确的是(C)A.苯甲酸在水溶液中酸性较弱B.苯甲酸在乙二胺中可提高酸性C.冰醋酸可用于苯甲酸的非水酸滴定的溶剂D.在水溶液中能用NaOH滴定苯甲酸22、下列关于αY(H)值的叙述正确的是(C)A.αY(H)值随pH的增大而增大B.α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增大C.α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减小D.lgαY(H)值随pH的增大而增大23、在Ca2+、Mg2+共存时,可不加掩蔽剂用EDTA滴定Ca2+的pH条件是(A)A.pH5B.pH10C.pH12D.pH224、使用铬黑T指示剂合适的pH范围是(C)A.5~7B.1~5C.7~10D.10~122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的配位比是(A)A.1:1B.2:1C.1:3D.1:226、αM(L)=1表示(A)A.M与L没有副反应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C.M的副反应较小D.[M]=[L]27、EDTA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TE<0.1)的条件是(D)A.lgK MY≥6B.lg K’MY≥6C.lgcK MY≥6D.lg cK’MY≥628、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结论(B)A.酸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B.羟基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C.辅助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D.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29、用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不能判断(D)A.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大小B.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C.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D.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30、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的因素不包括(A)A.环境湿度的改变B.反应物浓度C.体系温度D.催化剂的加入31、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不包括(B)A.电对的性质B.催化剂C.氧化还原反应半反应中的失电子数D.电对氧化态或还原态发生沉淀、配位等副反应32、既能用滴定剂本身作指示剂,也可用另一种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不包括(A)A.重氮化滴定法B.碘量法C.溴量法D.KMnO433、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的是(D)A.沉淀的溶解度小B.沉淀纯净C.沉淀颗粒易于滤过和洗涤D.沉淀的摩尔质量大34、下列违反无定型沉淀的生成条件的是(D)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B.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C.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35、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B)A.冷水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C.热的电解质溶液D.热水36、用洗涤的方法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是(C)A.混晶共沉淀杂质B.包藏共沉淀杂质C.吸附共沉淀杂质D.后沉淀杂质37、在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跃大小无关的是(D)A.Ag+的浓度B.Cl-的浓度C.沉淀的溶解度D.指示剂的浓度38、溶液pH测定时,需要用pH已知的标准溶液定位,这是为了(A)A.消除酸差影响B.消除碱差影响C.消除温度影响D.消除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的影响39、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进行的处理是(C)A.在酸性溶液中浸泡24小时B.在碱性溶液中浸泡24小时C.在水中浸泡24小时D.随测量pH变化,浸泡溶液不同40、双液接甘汞电极中硝酸钾溶液的主要作用是(A)A.平衡电压B.防止腐蚀C.防止阳离子通过D.盐桥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用化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同一复方阿司匹林片剂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得的标示含量如下:HPLC(3次进样的均值)法:97.2%、98.1%、99.9%、99.3%、97.2%及98.1%;化学法:97.8%、97.7%、98.1%、96.7%及97.3%。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1

分析化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系统误差;用部分风化的H2C2O4·H2O标定NaOH引起系统误差;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随机。
2.万分之一天平的每次称量误差为±0.0001g,其相对误差为%100001.0⨯±m若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2%,称量时至少要称取质量0.1 g。
3.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
4.用0.1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mol/L HCl和H3BO3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 1 个突跃。
(H3BO3的p Ka1=9.42)5.写出NH4Ac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HAc]+[H+]=[OH—]+[NH3]6.0.10mol/L乙酸钠(p Ka=4.74)的pH=8.87 。
7.0.10mol/L NH3·H2O和0.10mol/L NH4Cl水溶液的pH=9.26。
8.六次甲基四胺的p K b = 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时的pH范围是5.15±19.某一弱酸型的指示剂和离解常数为K HIn=1.0×10-5,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pH=5±1 。
10.用0.100mol/L HNO3滴定同浓度的NaOH的pH突跃范围为9.7~4.3。
若HNO3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则pH突跃范围为8.7~5.3 。
11.用KMnO4滴定-242OC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是属于自动催化反应。
12.于20.00mL0.100mol/L Fe2+(1mol/L H2SO4)溶液中分别滴入19.98mL和20.028mL Ce4+溶液,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0.86 为和 1.26 ;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 1.06(VVFeFeCeCe68.0;44.1'0/'0/2334==++++ϕϕ)。
分析化学陈怀侠课后答案

分析化学陈怀侠课后答案一、判断题。
10分1、(×)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4、(×)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5、(√)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3溶液中进行。
7、(√)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随机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0、(×)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Q验。
二、选择题。
20分1、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A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B: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2、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A:天平零点突然变化B: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C:环境温度发生变化D:环境湿度发生变化3、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有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 B )A:直接滴定法B:返滴定法C:置换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D )A:优级纯的Na2B4O7.10H2O B:99.99%的纯锌C:105-110。
C烘干2h的Na2C2O4 D:烘干的Na2CO35、某AgNO3标准溶液的滴定度为TAgNO3/NaCl=0.005858g/L,若M NaCl=58.44,则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是:…………………………………………………………………………( B )A: 1.0 mol.L-1B:0.1002 mol.L-1C:0.0100 mol.L-1D:0.1 mol.L-16、下列各组混合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的是:…………………………………( C )A:0.1mol.L-1HCl与0.05mol.L-1NaOH等体积混合B:0.1mol.L-1HAc0.1mL与0.1mol.L-1NaAc1L相混合C:0.2mol.L-1NaHCO3与0.1mol.l-1NaOH等体积混合D:0.1mol.L-1NH3.H2OlmL与0.1mol.L-1NH4Cl lmL及1L水相混合7、在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B )A: 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8、在间接碘量法中,正确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机是:……………………………( D )A:滴定前B:滴定开始后C:终点前D:近终点9、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是:………………………………………………( C )A:Na2S2O3B:NaNO3C:K2Cr2O7D:KMnO410、使用碱式滴定管时,下列错误的是:…………………………………………( C )A: 用待装液淌洗滴定管2-3次B: 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辅助夹住出口管C: 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D: 读数时滴定管应保持垂直,视线、刻度线、液面凹月面三点一线三、填空题。
分析化学练习题和答案[1]
![分析化学练习题和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b1458e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a.png)
分析化学练习题和答案[1]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答案⼀.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滴定基础和实验常识1、测定某样品中A 物质的平均含量是25.13%,相对标准偏差为0.15%。
在测定报告中表达 W A %=25.13%±0.15%2、分析化学中常⽤误差 / 准确度表⽰分析结果的好与差。
3、指出标定下列标准溶液时常选⽤的基准物质:NaOH :邻苯⼆甲酸氢钾; EDTA : CaCO 3 / ZnO / Zn ; HCl :硼砂 / Na 2CO 3 ; AgNO 3: NaCl ; KMnO 4:Na 2C 2O 4 ; Fe 2+: K 2Cr 2O 7 。
4、化学计量点是:滴定剂与待测物按化学反应式完全反应的点。
滴定误差是: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致造成的误差。
滴定终点:指⽰剂变⾊的点。
5、写出H 2P 2O 72-的共轭酸 H 3P 2O 7- 和共轭碱 HP 2O 73- 。
反应NH 3·H 2O→NH 4++OH -中的酸是 H 2O ;碱是 NH 3·H 2O 。
6 pH -V H + ( O H - ) 变化。
(⾦属离⼦浓度)pM -V ED T A 变化。
(溶液的电极电位)φ-V O X ( R e d ) 变化。
7、已知C(HNO 3)=0.1000mol/L ,该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为:(M CaO = 56g/mol )(A) 0.005600 g /mL/mL ;(C) 0.0112 g /mL ; (D) 0.0028 g /mL 。
① CaO → Ca(OH)2;② 2HNO 3 + Ca(OH)2 → Ca(NO 3) 2 + 2H 2O③ )/(../mL g 00280001000256100001000M C 21T CaO HNO CaOHNO 33=??=??= 8、已知K 2Cr 2O 7标准溶液浓度为0.01683 mol/L ,该溶液对Fe 2O 3的滴定度为 0.008063 g /mL 。
分析化学 (1)

分析化学1. 48.酸碱滴定中需要用溶液润洗的器皿是 [单选题] * A)锥形瓶B)移液管C)滴定管D)以上B和C(正确答案)E)烧杯2. 49.下列属于两性溶剂的是 [单选题] *A)乙二胺B).乙醇(正确答案)(C)丁胺乙酸D.乙酸E)乙醛3. 50.下列属于惰性溶剤的是 [单选题] *( A)乙二肢B)乙醇C)苯(正确答案)D)乙酸E)乙挙4. 17.下列属于緘性溶剤的是 [单选题] *A)乙二按(正确答案)B)乙醇C)笨D乙酸E)乙醛5. 18.下列属于酸性溶剤是 [单选题] *A乙二按B)乙醇C)苯(D)乙酸(正确答案)E)乙至6. 19.能作高氣酸、硫酸、益酸、硝酸区分性溶剤的是 [单选题] *(A乙二按B)乙醇C)苯D)冰醋酸(正确答案)E)丙胴7. 20.能作高氣酸、硫酸、益酸、硝酸均化溶剤的是 [单选题] *A)甲酸B)乙醇C)苯D)水(正确答案)E)乙醛8. 21.下列物质若作溶剂,其中使滴定突跃范围改变最大的是 [单选题] * ( A)乙醇(Ksp=7.9x10 -20)B)冰醋酸(Ksp=3.6x10-15)C)甲酸(Ksp = 6x10-7)D )乙睛(Ksp= 3x10-27)(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对9. 22.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中既能增强样品的溶解性又能增大滴定突跃的溶剂是 [单选题] *A)混合溶剂B)两性溶剂(正确答案)C)惰性溶剂D)质子性溶剂E)非质子性溶剂.10. 24.若要测定B不同强度混合酸的总量应利用 [单选题] *A)均化效应.(正确答案)B)盐效应C)区分效应D)同离子效应E)以上都不对11. 25.若要测定混合酸中各组份的含量应选择下列哪种方法 [单选题] *A)均化效应B)盐效应.C)区分效应(正确答案)D)同离子效应E)以上都是12. 26.除去冰醋酸中少量的水,常用的方法是 [单选题] *A)加热B)加干燥剂C)蒸馏D)加入醋酐(正确答案)E)萃取13. 28.配制高氯酸滴定液时醋酐的加入量不能过多其原因是 [单选题] *A)增强高氯酸的酸性B)除去高氯酸中的水C)增大滴定突跃D)避免发生乙酰化反应(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是14. 29.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测定乳酸钠,应选用的溶剂为 [单选题] *A)乙二胺B)乙醇C)苯D)冰醋酸(正确答案)E)丙酮15. 30.下列酸在冰醋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单选题] *A)高氯酸.(正确答案)B)次氯酸C)硫酸D)盐酸E)硝酸16. 31.在下列哪种溶剂中苯甲酸、醋酸、硝酸的酸性相似 [单选题] *(A)乙二胺(正确答案)B)乙醇C)苯D)盐酸E)碳酸17. 32.高氯酸冰醋酸滴定液在测定样品时和标定时的温度若有差别,则应重新标定或将浓度重新校正,其原因为 [单选题] *A)高氯酸具有挥发性B )冰醋酸具有挥发性C)样品具有挥发性D)冰醋酸的体膨胀系数较大(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对18. 33.用邻苯= -甲酸氢钾作为标定高氯酸的基准物,根据非水滴定的特点在标定前估算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量范围,是以消耗高氯酸的体积多少作为依据 [单选题] * A) 20~25mI(正确答案)B10~ 25mlC)8~ 10m1D)5~I0mlE ) 10~15ml19. 34.已知某二酸其(K1/K2)= 103,若用非水滴定分别测定各级酸的含量,应选用的溶剂是 [单选题] *(A)乙醇(正确答案)B)甲基异丁酮C)液氨D)水E)乙醛20. 37.对于酸碱指示剂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单选题] *A)指示剂本身是一种有机弱.酸B)指示剂本身是一种有机弱碱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的pH有关D)指示剂的变色与其KHIn有关E)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全部落在突跃范围内(正确答案)21. 40.下列哪一-种酸不能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定 [单选题] *A) HCOOH(Ka=1.77x10-4)B)H3BO3(Ka=7.3x10-10)(正确答案)C)H2C4O4(Ka1=6.4x10-5,Ka2=2.7x10-6)( D )苯甲酸(Ka=6.46x10-5)( E)以上A和C都不可以22. 43.用HCI滴定硼砂溶液其计量点时的pH =5.0,若要使终点误差最小,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单选题] *A)甲基橙B)甲基红(正确答案)C)酚酞(D)百里酚酞E)以上A和D都可以23. 47.下列关于指示剂的论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B)指示剂的用量应适当(C)只能用混合指示剂(正确答案)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恰好在突跃范围内(E)以上都是错误的24. 49.滴定分析中需要用待装溶液润洗的量器是 [单选题] *A)锥形瓶(B容量瓶C)滴定管(正确答案)D)量筒E)以上A和C都可以25. 50.用NaOH(0.1000mol/L)测定苯甲酸0.2500g,需NaOH滴定液多少毫升?(M=122g/mol) [单选题] *( A ) 19.98mlB)20.50m|C)21.50m|D)30.20mlE ) 20.0ml(正确答案)26. 5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可能含有NaOH、Na2C03、NaHCO3或它们的混合物,若用盐酸滴定液滴定至酚酞变色时消耗盐酸滴定液的体积为V1ml,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时消耗盐酸滴定液的体积为V2ml,已知V1=V2,试判断物质的组成 [单选题] *A)NaOHB)Na2CO3(正确答案)( C ) NaOH+ Na2CO3D)Na2CO3 + NaHCO3 (E) NaOH+ NaHCO327. 54.下列物质若作溶剂,其中可使滴定突跃范围改变最大的是 [单选题] *A )乙醇(Ks=7.9x10-20B )乙腈(Ks=3x10-27)(正确答案)C)甲酸(Ks=6x10-7)D乙二胺(Ks=5x10-16)E )以上都不对28. 59.当HCI溶于液氨时溶液中最强酸是 [单选题] *A) H3O+B)HCIC)NH3D)N H4+(正确答案)( E)以上A和D29. 60.工业氨基Z酸含量的测定可采用冰乙酸作溶剂,以HCIO4标准滴定溶液进行非水滴定。
分析化学参考答案(1)

选择题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 )。
A 因仪器不够精确造成的误差属偶然误差;B 因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造成的误差属偶然误差;C 因试剂不纯造成的误差属偶然误差;D 偶然误差是由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与仪器、分析方法、试剂均无关。
2. 减少随机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D )。
A 空白实验B 对照实验C 校准仪器D 多次平行实验3. 称取1.0000g CuSO4·5H2O试样,溶解后定容成100mL溶液,吸取20.00 mL 试样溶液用碘量法测其Cu的含量,此测定属于( A )。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超微量分析4. 已知:4.178×0.0037÷0.04=0.386465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D )。
A 0.3865B 0.386C 0.39D 0.45. 消除或减少试剂中微量杂质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方法是(A )。
A 空白实验B 对照实验C 平行实验D 校准仪器6.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很高,说明( C )。
A 系统误差大B 系统误差小C 随机误差小D 随机误差大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以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B 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C 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D 由于随机误差符合统计规律,所以在实验中可以完全清除随机误差8.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0.387×4.000÷0.60等于(B )。
A 3B 2.6C 2.58D 2.580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
B 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C 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D 准确度与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都有关。
10. 若无仪器和试剂误差,从( B )的结果一般可判断是否存在方法误差。
A:空白试验B:对照试验C:平行试验D:校准仪器11.某人用EDTA直接滴定法测出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由计数器算得结果为35.628195%,你认为此时应取几位有效数字( C )A:3 B:5 C:4 D:212. 分析某样品得到四个分析数据,为了衡量其精密度优劣,可用(C )评价。
分析化学答案2 (1)

分析化学答案。
1. 盐酸滴定硼砂溶液时,下列指示剂确定终点误差最小的是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百里酚蓝 E.甲基黄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2. 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A.中性 B.碱性 C.酸性 D.不定 E.以上都不对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3. 为标定HCl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A.NaOH B.硼砂 C.Na2SO3 D.Na2S2O3 E.NaHSO3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4. 下列属于惰性溶剂的是A.乙二胺 B.乙醇 C.苯 D.乙酸 E.乙醛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5. 除去高氯酸和冰醋酸中少量的水,常用的方法是A.加热 B.加干燥剂 C.蒸馏 D.加入醋酐 E.以上都可以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6. 分析化学按任务分类可分为()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C.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E.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7. ()的任务是鉴定试样由哪些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组成。
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无机分析E.有机分析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8. ()的任务是测定试样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无机分析E.有机分析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9. ()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无机分析E.有机分析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10. 分析化学按分析对象可分为()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C.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E.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得分:0 分(此题满分:1分)11. ()的对象为有机物,其主要任务不仅需要鉴定试样的元素组成,还需要进行官能团分析机器分子的结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思考题4-11.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的最主要不同点是什么?答:(1)定义不同。
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而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物质是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物质是碱。
(2)使用范围不同。
电离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也不能解释有的物质(如NH3)虽不含OH-,但具有碱性的事实,而质子理论却能对水溶液和非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问题统一加以考虑。
(3)对于酸碱反应的本质认识不同。
质子理论认为各种酸碱反应过程都是质子的转移过程,而电离理论则将酸碱反应分为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离解反应及盐的水解反应。
2.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NH4+,HPO42-,HCO3-,H2O,苯酚。
答:上述酸的共轭碱分别为:HPO42-,NH3,PO43-,CO32-,OH-,C6H5O-。
3.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HC2O4-,HPO42-,HCO3-,H2O,C2H5OH。
答:上述碱的共轭酸分别为:H3PO4,H2C2O4,H2PO4-,H2CO3,H3O+,C2H5OH2+。
4.从下列物质中,找出共轭酸碱对:HOAc,NH4+,F-,(CH2)6N4H+,H2PO4-,CN-,OAc-,HCO3-,H3PO4,(CH2)6N4,NH3,HCN,HF,CO32-答:由酸碱质子理论可知,上述为共轭酸碱对的分别是:HOAc-OAc-,NH4+-NH3,HF-F-,(CH2)6N4H+-(CH2)6N4,H3PO4-H2PO4-,HCN-CN-,HCO3-- CO32-。
5.上题的各种共轭酸和共轭碱中,哪个是最强的酸?哪个是最强的碱?试按强弱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
答:4题中的各种共轭酸碱中,最强的酸是H3PO4,最强的碱是CO32-。
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3PO4、HF、HOAc、(CH2)6N4H+、HCN、NH4+、HCO3-。
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O32-、NH3、CN-、(CH2)6N4、OAc-、F-、H2PO4-。
6.HCl要比HOAc强得多,在1mol·L-1HCl和1mol·L-1HOAc溶液中,哪一个的[H3O+]较高?它们中和NaOH的能力哪一个较大?为什么?答:HCl溶液中[H3O+]较高,HCl和HOAc中和NaOH的能力相同。
因为HCl给出质子的能力强,在水溶液中几乎全部离解,为一强酸;而HOAc给出质子的能力比较弱,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离解,因此HCl溶液中[H3O+]较高。
因为相同物质的量的HCl和HOAc可以中和相同物质的量的NaOH,所以HCl和HOAc 中和NaOH的能力相同。
7.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1)NH3·H2O;(2)NaHCO3;(3)Na2CO3。
答:(1)NH3·H2O PBE: [H+] + [NH4+] = [OH-](2)NaHCO3PBE: [H+] + [H2CO3 ] = [OH-] + [CO3 2-](3)Na2CO3PBE: [H+] + [HCO32-] + 2[H2CO3 ] = [OH-]8.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1)NH4HCO3;(2)(NH4)2HPO4;(3)NH4H2PO4。
答:(1)NH4HCO3PBE: [H+] + [H2CO3 ] = [OH-] + [NH3] + [CO32-](2)(NH4)2HPO4 PBE: [H+] + [H2PO4-] + 2[H3PO4] = [OH-] + [NH3] + [PO43-](3)NH4H2PO4PBE: [H+] + [H3PO4] = [OH-] + [NH3] + 2[PO43-] + [HPO42-] 9.为什么弱酸及其共轭碱所组成的混合溶液具有控制溶液pH的能力?如果我们希望把溶液控制在强酸性(例如pH<2)或强碱性(例如pH>12)。
应该怎么办?答:由弱酸及其共轭碱(HA-A-)所组成的混合溶液之所以能够控制溶液的pH,是因为当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时,溶液中的A-将与加入的H+ 反应生成HA,从而使溶液中[H+]变化很小;相反,当加入少量碱时,溶液中存在的HA将与加入的OH-发生反应,使溶液中[OH-]基本保持恒定。
欲把溶液控制在强酸性(例如pH<2),可采用浓度较高的强酸性溶液;相反,欲把溶液控制在强酸性(例如pH>12),可采用浓度较高的强碱性溶液。
10.有三种缓冲溶液,它们的组成如下:(1)mol·L-1HOAc + mol·L-1NaOAc;(2)mol·L-1HOAc + mol·L-1NaOAc;(3)mol·L-1HOAc + mol·L-1NaOAc。
这三种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或缓冲容量)有什么不同?加入稍多的酸或稍多的碱时,哪种溶液的pH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哪种溶液仍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答:在上述三种缓冲溶液中,第一种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最大,其他两种溶液的缓冲能力都比较小,这是因为缓冲溶液的浓度越高,溶液中共轭酸碱的浓度越接近,即c a : c b≈1时,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越大。
当向溶液中加入稍多酸时,第二种溶液的pH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加入稍多碱时,第三种溶液的pH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第一种溶液仍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
11.欲配制pH为3左右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括号内为pK a):HOAc(),甲酸(),一氯乙酸(),二氯乙酸(),苯酚()。
答:欲配制pH为3左右的缓冲溶液,应选用一氯乙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溶液。
12.下列各种溶液pH是=7,>7还是<7,为什么?NH4NO3,NH4OAc,Na2SO4,处于大气中水的H2O。
答:上述溶液中,pH=7的溶液是NH4OAc、Na2SO4溶液;pH<7的是NH4NO3和处于大气中的H2O。
因为NH 4OAc 为弱酸弱碱盐,[H +]='a a K K ,其中K a =,K a '=,所以,pH=7; Na 2SO 4为强酸强碱盐,所以其溶液的pH=7;NH 4NO 3为强酸弱碱盐,NH 4+可给出质子,使溶液的pH<7; 处于大气中的水会吸收空气中的SO 2、CO 2气体,生成H 2SO 3、H 2CO 3,由于二者均为二元弱酸,可给出质子使溶液呈酸性,因此其pH<7。
习题4-11.下列各种弱酸的pK a 已在括号内注明,求它们的共轭碱的pK b ;(1) HCN ();(2) HCOOH ();(3) 苯酚();(4) 苯甲酸()。
解:根据pK a + pK b =14可得:(1) CN -:pK b =14-=(2) HCOO -:pK b =(3) C 6 H 5O - :pK b =(4) C 6 H 5COO -:K b =2.已知H 3P O 4的p K 1a =,pK 2a =,p K 3a =。
求其共轭碱P O 43-的p K 1b , HPO 42-的pK 2b 和H 2PO 4-的pK 3b解:pK 1b =14-pK 3a = 14- =pK 2b =14-pK 2a = 14- =pK 3b =14-pK 1a = 14- =3.已知琥珀酸(CH 2COOH)2(以H 2A 表示)的pK 1a =, pK 2a =。
试计算在和时H 2A 、HA -和A 2-的分布系数δ2、δ1和δ0。
若该酸的总浓度为·L -1,求pH=时的三种形式的平衡浓度。
解: δ2 =211][][][22a a a K K H K H H +++++ =65552525107.2104.6104.61032.1)1032.1(1032.1------⨯⨯⨯+⨯⨯⨯+⨯⨯)(= δ1 =2111][][][22a a a a K K H K H H K +++++=δ0 =1-δ1-δ2=1--=同理可以求得pH=时,δ2= ,δ1= ,δ0=pH=,c=·L -1时,三种存在形式的平衡浓度分别为:[H 2A]=c δ2=×=·L -1[HA -]=c δ1=×= mol ·L -1[A 2-]=c δ0=×= mol ·L -14.分别计算H 2CO 3 (pK 1a =, K 2a = 在pH=,及时,H 2CO 3, HCO 3-和CO 32-的分布系数δ2、δ1和δ0。
解:计算过程同上,结果如下:pH=时,δ2=,δ1=,δ0≈0pH=时,δ2=,δ1=,δ0=pH=时,δ2≈0,δ1=,δ0=5.已知HOAc 的pK a = ,NH 3·H 2O 的pK b = 。
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1)·L -1HOAc ;(2)·L -1NH 3·H 2O ;(3)·L -1NH 4Cl ;(4)·L -1NaOAc 。
解:(1)·L -1HOAccK a >10K w ,c/K a >105所以应采用最简式计算:[H +]=a cK =-4.74100.10 =10-·L -1pH=(2)·L -1NH 3·H 2OcK b >10K w ,c/K b >105所以[OH -]=b cK = -4.74100.10⨯ =10-·L -1pOH=,pH=14-=(3)·L -1NH 4Cl已知NH 3的pK b =,则NH 4Cl 的pK a =14-=cK a >10K w ,c/K a >105所以 [H +]=a cK =-9.26100.15 ⨯=10- mol ·L -1pH=(4)·L -1NaOAc由HOAc 的pK a =可知NaOAc 的pK b =14-=cK b >10K w ,c/K b >105所以[OH -]=b cK =-9.26100.15 ⨯=10- mol ·L -1pOH=,pH=14-=6.计算浓度为·L -1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 值(括号内为pK a )。
(1)苯酚();(2)丙烯酸();(3)吡啶的硝酸盐(C 5H 5NHNO 3)()。
解:(1)苯酚()cK a >10K w ,c/K a >105所以[H +]=a cK =-9.95100.12 ⨯=10- mol ·L -1pH=(2)丙烯酸()cK a >10K w ,c/K a >105所以[H +]=a cK =-4.25100.12 ⨯=10- mol ·L -1pH=(3)吡啶的硝酸盐(C 5H 5NHNO 3)()cK a >10K w ,c/K a >105[H +]=a cK =-5.23100.12 ⨯=10- mol ·L -1pH=7.计算浓度为 mol ·L -1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 (pK a 见上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