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国民收入核算(第七章)
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x

第11页/共17页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
•总量及国民其生相产净互值关(英系文缩写为NNP):一个国
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
国民收入(英文缩写为NI):一个国家一年
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
个人收人(英文缩写为PI):一个国家一年
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第14页/共17页
五、用GNP衡量经济福利(生活质量)的局限性和调整
• (一)局限性 • 1.没有反映提高生活质量的因素的变化 • (1)没有反映产品质量的提高 • (2) 没有反映产品结构的变化 • (3)没有包括对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的闲 暇
时间 • (4)没有包括家务劳动对提高生活质量所起
第2页/共17页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
要求学生主要掌握支出法。源自第3页/共17页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 收入循环流程图
储 蓄 家庭
资本市场 消费支出 物品与劳务
生产要素 收入
支出法 投 资 企业
收入法
的作用 • (5)没有反映人们健康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
高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第15页/共17页
• 2.GNP某些构成部分的增加,恰好意味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降低 • 3.没有包括直接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 • 4.没有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 (二)调整 • 原则:GNP数值+“好处”-“坏处” •
•
资本存量: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的资本总量。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1.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利润: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4.总产量: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5.平均产量: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6.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7.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8.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9.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0.生产扩展线: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11.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12.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13.长期成本: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14.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第五章市场理论1.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3.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4.一级价格歧视: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5.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6.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7.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如何衡量生产要素的贡献
在多要素分配中,如何准确衡量各种生 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是一个难题。
VS
如何处理收入差距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过大的收入差距可能导致社会不稳 定和不公平,如何处理收入差距问题是分 配理论面临的挑战。
对未来分配理论的展望
深化对生产要素贡献的研究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机制
边际生产力理论
根据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要素 的价格等于其边际生产力,即增 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能增加的产 量。
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价格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 价格由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决 定,在均衡点上,生产要素的需 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
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结构
01
02
03
完全竞争市场
分配政策的手段
包括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工资政策等,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 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各国分配政策的比较与实践
1 2 3
西方国家的分配政策
普遍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收 入分配中的作用,同时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手 段进行再分配。
发展中国家的分配政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采取有利于经济增长的 分配政策,如鼓励投资、扩大就业等,同时加强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分配的意义在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分配 ,可以调整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激发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分配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典经济学派的分配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分配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应根 据其边际生产力决定。他们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干预分配过程。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主编:高鸿业目录第一章引论02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2第三章效用论14 第四章生产论16 第五章成本论36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5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55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65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69第十章博弈论初步75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0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3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5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92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95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06 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110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15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19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22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7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34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39第一章引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整理西方经济学计算题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第2章商品价格决定五、计算题1、已知:需求曲线的方程式为:P=30-4Q,供给曲线的方程式为:P=20+2Q。
试求: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
解: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P=30-4QP=20+2Q P0=23.33QO=5/3答:均衡价格为5/3,均衡数量为23.332、已知:某公司对其产品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估计如下:Q=2000+0.2I,Q为需求为需求数量,I为平均家庭收入。
请分别求出:I=5000元,I=15000元,I=3000元的收入弹性。
解:已知:Q=2000+0.2IEm=-dQ/dI•I/Q=-(0.2)I/Q=-0.2I/Q(1)当I=5000时,Q=2000+0.2×5000=3000Em1=-0.2I/Q=-0.2×5000/3000=-1/3(2)当I=15000时,Q=2000+0.2×15000=5000Em2=-0.2I/Q=-0.2×5000/5000=-0.2(3)当I=3000时,Q=2000+0.2×3000=2600Em3=-0.2I/Q=-0.2×2600/5000=-0.104答;当I=5000元时,Em1为-1/3;当I=15000元时,Em2为-02;当I=3000元时,Em3为-0.104。
2:某产品的需求纯函数为:P+3Q=10。
试求:P=1时的需求弹性。
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解:已知:P+3Q=10,Q=10-1/3PEd=-dQ/dP•P/Q=-(-1/3)P/Q=1/3•P/Q(1)当P=1时,Q=10-1/3×1=29/3Ed=1/3•P/Q=1/3•3/29=1/29(2)因为Ed=1/29,即0<Ed<1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要扩大销售收入必须提价。
答;略6、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商品和Y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
西方经济学(宏观)高鸿业第三版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A. 剔除金融转移;B. 计算GDP时使用增值法;C. 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GDP帐户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A. 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B. 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C. 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 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4、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A.110亿美元;B. 157亿美元;C. 280亿美元;D. 175亿美元。
5、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 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 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D. 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6、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下列哪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8、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8年价格矫正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A. $2000;B. $1500;C. $1000;D. $750。
9、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10、净出口是指()A. 出口加进口;B. 全部产品无内销,均出口;C. 出口减进口;D. 进口减出口。
西方经济学第18章(宏观第7章)

西方经济学第18章(宏观第7章)一.问答题1.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答: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
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增强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家庭搬家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
而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2.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答:当然不能。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
3.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答: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暂时的不可避免的摩擦而导致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结构和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失业。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
一般来说,青年和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2)政府政策的影响。
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佣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期末西方经济学概论--计算题概念填空

经济学概论补充计算题 (包括微观和宏观)Chap 2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含弹性理论)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Q D = 50 -5 P ,供给函数为Q S = -10 + 5 P 。
(1) 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 = 60 - 5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 = - 5 + 5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4)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2.某公司生产的A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 = 500 - 2 P 。
(1) 假定公司销售A 产品200吨,其价格应为多少?(2) 如果公司按180元/吨的价格出售,其销售量为多少? 总收益如何变化? (3)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是多少?3. 某商品价格为100元时,销量为5000件,由此开始,价格每提高10元,销量减少500件。
(1)用公式表示商品销售量y 与价格 x 之间的函数关系。
(2)当价格为130元时,该商品的销售量是多少? (3)当价格提高到多少元时,该商品就卖不出去?Chap 3消费者行为理论1.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2所示。
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l 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 曲线I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均 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 = 2。
(1) 求消费者的收入; (2) 求商品2的价格; (3) 写出预算线方程; (4) 求预算线的斜率;Chap 4 生产理论 (期末重点)1.某企业在短期生产中的生产函数为L L L Q 2402423++-=,计算企业在下列情况下的L 的取值范围: (1) 在第I 阶段; (2) 在第II 阶段;(3) 在第III 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支出核算法(expand law) 支出核算法(
总支出的构成:
政府采购G(government procurement)
指政府使用财政资金对最终产品与服务的购 买,比如:基础设施投资,军火采购,公务 员工资支出等. 转移支付不属于政府采购,它仅仅是收入的 再分配,不涉及产品与服务的买卖.
一,支出核算法(expand law) 支出核算法(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是指投入最终使用,而不作 最终产品 是指投入最终使用, 是指投入最终使用 为再出售或作为中间品与原材料投入生产过程. 为再出售或作为中间品与原材料投入生产过程.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是指用于再出 中间产品 ) 售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售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强调最终产品,目的在于避免重复计算. 强调最终产品,目的在于避免重复计算. 避免重复计算
2,GDP指的是最终产品价值 , 指的是最终产品价值
举例
生产者 农户 面粉厂 面包厂 GDP 产出 2000元的小麦 元的小麦 3000元的面粉 元的面粉 5000元的面包 元的面包 5000还是 还是10000? 还是 ? 增加值 2000 1000 2000 5000
3,GDP要用市场价格计算 , 要用市场价格计算
利息调整=政府向个人支付的利息
=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 公司所得税 社会保障税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 公司未分配利润 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障税 +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利息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利息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
其他收入指标
个人可支配收入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产品与服务加总时存在的困难
计量单位 例 相对重要性
一个农民的 生产活动 大米 布匹 GDP
01年 年 1吨 吨 1000平方米 平方米 ?
02年 年 1.5吨 吨 700平方米 平方米 ?
01与02相比,他的产出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与 相比 他的产出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相比,
3,GDP要用市场价格计算 , 要用市场价格计算
其他收入指标
GDP与GNP
GDP强调的是地域性,包含了所有在国内创造
的产出,不过是本国居民创造的还是外国居民创造 的.
GNP强调国民性,包括所有国民所创造的产出,
不管产出发生在什么地方.
其他收入指标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总支出的构成: 总支出的构成:
净出口(net exports) 净出口
本国出口量减去进口量, 本国出口量减去进口量,国外居民对国内产 出的净支出. 出的净支出. 出口:表示国外购买者对国内产品与服务的 出口: 支出 进口: 进口:表示国内购买者对国外产品与服务的 支出
一,支出核算法(expand law) 支出核算法(
一,支出核算法(expand law) 支出核算法(
总支出的构成:
投资(investment)
个人意义上的投资:如证券投资 ——存量在重新配置 总体经济意义上的投资 ——存量的增加
一,支出核算法(expand law) 支出核算法(
总支出的构成:
投资(investment)
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购买,如机器设备,厂房 建设
二,GDP的收入法核算 的收入法核算
总收入的构成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农民,个体工商户,律师,开独立诊所的医 生的收入. . 他们的工资,利息,租金往往混合在一起作 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二,GDP的收入法核算 的收入法核算
总收入的构成
公司税前利润
公司税前利润包含了企业所得税,社会 保险税,股东红利以及公司未分配利润.
购买房地产不计入消费,而是列入投资.
购买房屋,用于出租获得租金收入,是一种投资行 为.购买自住房实际上产生隐性租金收入,也按投 资算.
一,支出核算法(expand law) 支出核算法(
总支出的构成:
投资(investment)
指一国物质资本存量的增加部分,包括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与家庭住宅投资.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指标
GDP与GNP
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出的市
场价值.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国民生产 总值)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国民创造的产出的市
场价值总量.
其他收入指标
GDP与GNP GNP=GDP-外国居民在国内获得的收入 +本国居民在外国获得的收入 =GDP-外国居民在国内获得的净收入
如果销毁:不计入 如果销毁:不计入GDP,相应减少企业的利润. ,相应减少企业的利润. 如果保存下来,并等待下一期再出售, 如果保存下来,并等待下一期再出售,那么作为企业的 存货投资计入GDP,形成企业的帐面利润. ,形成企业的帐面利润. 帐面利润 存货投资计入
2,GDP指的是最终产品价值 , 指的是最终产品价值
NI=NNP-间接税=生产要素总收入
其他收入指标
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 PI=NI -公司利润+股东红利 公司利润+ 公司利润 +政府,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税 政府, 政府 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利息收入-公司向个人支付的利息 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
GDP的支出法核算
GDP = E = C + I + G + NX
二,GDP的收入法核算 的收入法核算
收入法核算
通过加总各种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来计算GDP.
二,GDP的收入法核算 的收入法核算
总收入的构成
生产要素报酬:工资,利息, 生产要素报酬:工资,利息,租金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 企业转移支付与企业间接税 资本折旧
收入与支出(income and expend) 收入与支出
GDP等于在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上的总支出 等于在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上的总支出 等于在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上的 (aggregate expend). . GDP等于一个经济体中所有人的总收入 等于一个经济体中所有人的总收入 等于一个经济体中所有人的 (aggregate income)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用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本章教学难点
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理解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概念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Gross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Domestic Product) )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 是指一国 一国(one country)在一定时期 是指一国 在 (certainly period)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内所生产的 (final product)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与服务的 (market value)总量. 总量. 总量
二,GDP的收入法核算 的收入法核算
总收入的构成
企业转移支付与企业间接税
企业间接税是指发生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 企业间接税 收支出,. 企业转移支付:如各种捐赠,这部分会相应 从公司利润中扣去,但属于当期GDP.
二,GDP的收入法核算 的收入法核算
总收入的构成
资本折旧
折旧尽管不属于要素收入,但是包含在总投 资中,所以也记入GDP.
一个农民的 价格 生产活动 大米 布匹 GDP 2000元/吨 元吨 01年 年 1吨 吨 02年 年 1.5吨 吨
3元/平方米 1000平方米 700平方米 元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5000元
5100
01与02相比,他的产出增加了100元. 与 相比 他的产出增加了100 相比, 100元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PDI=PI-个人所得税 PDI=消费+储蓄
几个概念的关系:
几个概念的关系 GNP
是把一定时期内一国在最终产品与服务上的支出 加总来计算GDP. 加总来计算 .
GDPt = ∑ Pi Qi
Qi表示第i 种最终产或服务的数量 Pi 表示的i 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一,支出核算法(expand law) 支出核算法(
总支出的构成:
消费 C 投资 I 政府采购 G 净出口 NX
一,支出核算法(expand law) 支出核算法(
1)国内生产总值是流量 )
生活中的存量与流量
个人积蓄与个人收入与支出 体重与体重的改变量
宏观经济中的存量与流量
资本量与投资量 政府赤字与政府负债 企业存货量与存货投资
1)国内生产总值是流量 )
从GDP的定义可以看到,GDP度量的是一定时期 的定义可以看到, 度量的是一定时期 的定义可以看到 度量的是 的产出价值量,所以是一个流量指标. 内的产出价值量,所以是一个流量指标. 注意( )那些只改变存量分配 只改变存量分配的经济活动就不计入 注意(1)那些只改变存量分配的经济活动就不计入 GDP. .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
本章教学目标
国民收入的基本含义及其核算方法 熟练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则 学会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简单的国民经济 指标进行分析计算 具备分析实际经济生活中各国国民收入 指标经济含义的能力
本章教学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指标
本章教学重点
2,对GDP的理解 , 的理解
1)国内生产总值是流量flow principle
流量与存量flow and inventory
流量指标是指一个时间段(time quantum)上所发生的量, 存量是指一个时间点(time point)上所拥 有的量.
1)国内生产总值是流量 )
流量与存量 在描述存量大小时需要说明具体的时刻, 在描述存量大小时需要说明具体的时刻,即哪个 时点拥有多少蓄水量 不然就没有意义. 拥有多少蓄水量. 时点拥有多少蓄水量.不然就没有意义. 而在描述流量指标时需要说明产生该流量所花的 而在描述流量指标时需要说明产生该流量所花的 时间. 小时从上游进水 亿立方米, 时间.在1小时从上游进水 亿立方米,与10分钟 小时从上游进水1亿立方米 分钟 进水1亿立方米水是完全不同概念. 亿立方米水是完全不同概念 进水 亿立方米水是完全不同概念.前者属正常水 而后者则是发洪水了. 平,而后者则是发洪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