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2。

宏观经济学习题 带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 带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净值;3. 国民收入(NI);4. 个人可支配收入;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二、判断题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故又可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 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 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美元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美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美元。

×4.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DP的一部分。

×5.某出租车司机今年购买了一辆产于2008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5万美元的购车费应计入今年的GDP中。

×6. 购买一块地产的支出应计入GDP中。

×7.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 中。

×8.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9.个人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10.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11. 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三、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BA收入及增长分析 B收入与就业分析C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 D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2.以下可以计入GDP的项目有 BDA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B居民购买粮食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办公用品3. 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DP的有 ABC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的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4.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GNP大于GDP时,则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到的收入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 AA 多B 等于C 少D 以上均有可能5.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AB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购买C 政府转移支付D 居民购买债券的支出6.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BCD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7.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BA间接税 B折旧 C直接税 D净出口8.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 BC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9. NI包括的项目有 CA间接税 B折旧 C业主收入 D企业转移支付四、计算题1.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美元),求:(1)个人储蓄;(2)投资。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9
五、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国 民生产总值
• 为了能够对不同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有 效的比较,我们选择某一年的价格水平作为 标准,各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都按照这一价格 水平来计算。这个特定的年份就是所谓的基 年(base year),这一年的价格水平就是所 谓的不变价格(constant price)。用不变价格 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叫做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real GNP),而用当年价格(current price) 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叫做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nominal GNP)。见图12-1。
21
二、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很好地反 映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一,国民生产总值不能很好地衡量精 神收入。 • 第二,国民生产总值只能比较最终数值 大小,而无法说明生产的是什么商品和 什么劳务。 • 第三,国民收入核算不能反映出生产技 术的进步。
22
三、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很好地反映 福利状况
• 人均的实际消费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 福利状况的比较好的指标。
第十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现行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及纠正 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一、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 三、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 四、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五、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 总值 六、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5
•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 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政府在军事设 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 支出。 • 净出口是指商品和劳务的出口价值减去 商品和劳务的进口价值的差额。
16
表12-3 A国国民生产总值,200×年

宏观经济学2022最新题库(带答案版)

宏观经济学2022最新题库(带答案版)

宏观经济学2022最新题库(带答案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使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收入(NI):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3.个人可支配收入:从个人收入中扣除向政府缴纳的税金,即得个人可支配收入。

人们可以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4.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折算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7.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二、判断题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

√2.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某3.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某4.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5.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为200543元,它是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四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M-某+Kr)。

√7.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某8.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9.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中。

某10.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

某11.2006年,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2005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2006年的GDP中。

某12.用收入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第十二章 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第十二章  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略。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略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解答:存量是一个时点概念,而流量是一个时间概念;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

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解答:公司债券的利息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要计入GDP。

政府的公债利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是转移支付。

5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解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

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

6.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

7.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解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

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 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

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

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营业税和3美元的折旧,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92美元。

因而,从收入法计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一起加到92美元中作为收入计入GDP。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的习题与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的习题与答案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判断题(F ,T )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DP ( F )。

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产出一定等于收入,但不一定等于支出。

(T3.当我们测度一个特定时期所发生的事时,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流量。

(T )4.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 T )5.用支出法计算的GDP 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

(T 6.用收入法计算的GDP 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 T )7.用支出法计算GDP 时的投资是净投资。

( F )8.住宅建筑是消费者的耐用品,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作为消费者支出处理。

( F )9.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T 10.对一个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的国家而言,GDP 应小于GNP 。

( F )11.同样是建筑物,如被居民和企业购买属于投资,如被政府购买则属于政府购买。

(F )12.用收入法核算GDP 时,政府公债利息应计入GDP ,因为政府举债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目的。

( F )13.个人收入即个人消费支出与储蓄之和。

(F )1.F 2.F 3.T . 4.T 5.F6.T 7.F 8.F 9.F 10.F11.T 12.F 13.F二.单项选择题1、GDP 核算中的劳务包括(C) A .工人劳动 B .农民劳动 C .工程师劳动 D .保险业服务2、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B)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3.已知某国的期初资本存量为30000亿美元,它在该期生产了8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为6000亿美元,则该国当期的总投资与净投资分别为(D)A 、 2 000亿美元和24 000亿美元B 、8 000亿美元和 36 000亿美元C 、 8 000亿美元和 6 000亿美元D 、8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DP =(B)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D)A 、GDPB 、NDPC 、NID 、PI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总投资的是( A)A . 商业建筑物和居民住宅B 、购买耐用品的支出C 、商业存货的增加D 、购买设备的支出7.名义GDP 为1100,实际GDP 为1000,则 GDP 折算指数为(C) A .9 .09 B .90.91 C .1.11 D .1108、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 .小于, C.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0、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 )。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Hale Waihona Puke 二、国民收入帐户 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 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虽然它 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 汽车关键部件的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件 如何相互联系。因而,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 必须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一样,要想 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 帐户知识。
GNP 所有常住公民创造的产值
GNP GDP 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产值 外国公民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产值
GDP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 GDP与GNP的区别之处: 例如,在美国,GDP剔除了美国公民因拥有
外国资产所获取的工资和利润,但包括在美国 境内的外国人的利润和工资收入。 以B代表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W 代表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则二者 关系式为: GNP=GDP+B-W 如果 B>W ,则GNP>GDP;如果 B<W,则 GNP<GDP。
请以下列数据测定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
年份 名义GDP 物价指数 实际GDP 增长率
1972 1975 1977 1979

1171 1529 1890 2369
100 127.2 141 165.5
通常把名义GDP折算成实际GNP所用的价格指数,称 为GDP的紧缩指数。
6、GDP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 产的产品价值,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 关系。这就有了GNP与GDP的区别。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GDP而不是GNP作 为衡量本国经济总量的指标? 在现行国民收入统计中,通常区分国民原则和国土 原则。 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常住居民)所创造的收 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收入,即GNP; 国土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 否本国国民,都计入国民收入,即GDP。 二者统计内容一致,差别就在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第12篇国民收入核算(SNA体系)

第12篇国民收入核算(SNA体系)
2020/9/28
• 若不考虑厂商之间的交换,即其全部最终货品 和服务都卖给家庭,家庭的全部收入都用于购 买厂商的产出,家庭总收入等于家庭总支出。 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国民总支 出之间具有恒等关系。
• 注意:这种恒等关系是建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的基础,也是学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必须掌握 的关键。 在该模型中,国民收入≡国民总产值≡国民总支 出。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 需求,总收入和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 和服务的总供给,上述恒等关系就意味着 AD≡AS。
2020/9/28
• CPI和GNP消胀指数存在着重要区别:
①两者所包含的货品和服务的范围不同 。GNP所包内容要广泛得多。
②包含的货品和服务的稳定性不同。
③CPI包含了进口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 ,GNP只反映本国货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
2020/9/28
(3)PPI(producer price index):又被称为批 发物价指数。与CPI类似,它也是测量一组给定 商品的费用,差别在于它所包括的商品是如生铁 、棉花、硫酸等初级产品市场中有代表性的商品 。
2020/9/28
理解该规律要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 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2)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1:2 、5的关系只是一个平均数,是根据经验统 计资料得出的结论,不同的时期并不完全相 同。
(3)它主要适应于没有充分就业时的情况, 即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的失业率。充分就业 情况下,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 的反向关系要弱得多,一般估算为1:0、76
2020/9/28
2、测算GNP的收入法
• NI等于要素的报酬。所以,通过加总各生 产要素的报酬得到国民收入,然后,通过 相应的项目增减计算出GNP,这就是计算 GNP的收入法。(教材第42页,表2.3说 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