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传情 苏教版

合集下载

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案 苏少版

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案 苏少版
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案苏少版
教学内容
1.听《将军令》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能专注地听赏乐曲《将军令》,了解乐曲,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特殊意义。
二、以乐激情:
1.介绍乐曲《将军令》: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打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器组合的一种。
2.视频展示,锣鼓乐队、各种打击乐器的图片。
3.听赏《将军令》,请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4.念一念p1的锣鼓节奏。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
三、以歌传情:
1.欣赏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乐句?
2.学唱歌曲:
a.学唱印象最深的乐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共同商定学习内容。(一半)
b.接龙唱:
c.完整唱:注意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d.处理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讨论歌曲演唱时应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表现。我们来了哪些歌曲?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教学过程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是学唱歌曲的重点。
2.打击乐器的演奏一开始可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应适当加入视频。
教学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电脑。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
一、展望2008:
迟到的新年问候,展望2008年奥运会,提到运动项目赛船,导入鼓乐在民族音乐中的作用和听赏乐曲《将军令》。
2.来露一手:
3.布置制作小鼓。
教学反思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全部教案(集体备课定稿)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全部教案(集体备课定稿)
五、说说鼓的作用和意义。








执教教师
上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节奏听辨与表现
教学目标
1、掌握好歌曲多变的节奏。
2、能设计简单节奏,为歌曲伴奏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歌曲中各个难点节奏。
2、远在电报电话发明之前,非洲人就已经利用不同的音调来传讯了,在清晨、傍晚比较安静的时刻,鼓声可以传到很远,鼓手们一个接一个重复鼓声,这样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准确的传话。
学生活动二:做一做
(1)我们来做一个传话的小游戏:想象你在一座小山上,用节奏向很远处的另一座小山上的同伴传递讯息。
(2)做游戏:选择几组学生做传讯游戏,节奏可以简单一些。
乐曲时而慢起,时而渐快,节奏时散时整,音浪跌宕起伏,音乐抑扬顿挫。
乐曲尾部,号角频吹,将情绪推向高潮。
(3)简单介绍锣鼓经知识:戏曲中打击乐伴奏的图谱就叫做锣鼓经。
(4)拓展——苏南吹打乐。
(二)绛州鼓乐《滚核桃》
(1)再来欣赏一段鼓乐,听听与刚才的苏南吹打有什么不同?你能猜一猜它表现了什么吗?
学生欣赏第一遍,分析乐曲——表现了农民秋收时节在房顶晾晒核桃的情景以及他们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请几位学生快速说出有关“鼓”的成语或词语。
2、看一看
师:鼓的种类繁多,能叫出名字的就有上百种,你能说出这些鼓的名字吗?
三、感受“鼓乐文化”
1、设问: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鼓乐的演奏?
学生: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 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苏教小学音乐六下《1第一单元鼓乐传情》PPT课件

苏教小学音乐六下《1第一单元鼓乐传情》PPT课件

试着用身边的物体编创你的“滚核桃”,做一做。
12 3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用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与同学合作,用下面的节奏组合 为《巴鲁瓦》伴奏。
范唱
伴奏
12 3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用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与同学合作,用下面的节奏组合 为《巴鲁瓦》伴奏。
范唱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
返回目录
返回
主页
关闭
《巴鲁瓦》是一首独特的二二拍歌曲,节奏虽 简单易学,但把握好二二拍的节拍韵律却不容易。 歌曲为C大调,音域在一个八度之内,四个乐句 自然流畅、朗朗上口。第三、四乐句连接处的变 化突破了歌曲的规整,全曲音译歌词的填唱增添 了歌曲独特的异域情调。
返回目录
返回
主页
关闭
《滚核桃》(绛州鼓乐)乐曲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 原晋南一带的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晾晒,核桃滚散开 来、滚落地下的场面,以此抒发农民劳动时的愉悦心情。 乐曲集中体现了绛州鼓乐中“花敲鼓”的精华,表演时运 用了搓、擦、磕、挑、撩、敲、碰等“花敲鼓”的击奏法, 变化多端,繁简有序,质朴而不失优美,好似核桃干熟之 后,风吹自落,沿坡滚下,坠地有声,乒乓作响,听来情 趣盎然,饶有风味,将核桃丰收时节农民们的喜悦心情表 现得活灵活现。
返回目录
返回
主页
关闭
总 听唱动奏
“鼓文化”不仅在中国音乐中自成一体,在世界音乐中也独 树一帜。本单元通过欣赏绛州鼓乐《滚核桃》和《非洲鼓魂》, 歌唱《敲起我的小木鼓》、非洲民歌《咿唷嘞啦》和《巴鲁 瓦》,不仅让学生能感受到“鼓”作为一种乐器在中外音乐中 有其丰富的表现手法,更可以认识到“鼓”在人们生活中的神 奇和美妙。学习过程中,通过看鼓、听鼓、击鼓,初步感受中 国鼓和非洲鼓各自不同的鼓点特色和音乐魅力,以此激发对中 国鼓乐和非洲音乐学习的兴趣,并由此创造出生活中或身边更 多有丰富表现力的“鼓”,体验“鼓点会说话,鼓乐能传神” 的独特魅力。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鼓乐传情》是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通过学习打击乐的演奏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自我情感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打击乐器,如非洲鼓、锣鼓等,以及各种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如击打、摩擦、摇晃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一些乐器的演奏技巧。

他们对打击乐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研究过打击乐的表现力和演奏技巧。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新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但可能需要一些指导才能更好地把握打击乐的演奏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自我情感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演奏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2.难点: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演奏。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和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示范打击乐的演奏方法。

3.实践法:学生亲身体验打击乐的演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演奏,培养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非洲鼓、锣鼓等打击乐器。

2.场地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演奏和活动。

3.音乐资料:相关的打击乐音乐,如非洲鼓乐、锣鼓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非洲鼓乐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打击乐器,激发学生学习打击乐的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非洲鼓等打击乐器,并向学生介绍各种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如击打、摩擦、摇晃等。

同时,教师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打击乐的表现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教师所教的演奏技巧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鼓乐传情5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鼓乐传情5教学设计

鼓乐传情
教学内容:
1.听:《黄河留下威风鼓》。

2.奏:竖笛《夕阳箫鼓》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黄河留下威风鼓》让学生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

2.通过吹奏竖笛让学生了解这段脍炙人口的曲调优美如歌,旋律线如波浪般进行,显得格外柔美与和谐。

教学重点及难点、解决方法:
听完全曲后,老师带着学生学一学"老河留下千面鼓,面面鼓里有传说,年年岁岁打下去,日子越打越红火"这一段,跟着录音唱一唱,体会歌曲那振奋人心的气势,观赏《黄河留下威风鼓》的演出。

录像,交流听赏的感受,然后老师带着学生念一念教材部分,创编节奏,并用鼓进行伴奏。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复习学过的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
三、欣赏教学《黄河留下威风鼓》
1.先范听一遍录音
2.具体进行分析:
这是一首气势宏伟、振奋人心的歌曲,歌曲采用了具有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调,插入说唱音乐中常用的数板,使作品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神韵,又展现出当代中国人激情澎湃的精神风貌。

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聆听。

4.学生聆听后畅读感受。

5.师作听后小结。

四、吹奏竖笛:《夕阳箫鼓》
学生练习吹奏:注意以"连音"演奏为主,在演奏颤音时,要求和谐、手腕、手臂自然放松,指跟关节独立、轻松、快速地开闭相关音孔,手指动作灵活而富有弹性。

五、教学后记:。

苏教版音乐六年有下册《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苏教版音乐六年有下册《鼓乐传情》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教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鼓乐传情》教案一. 教材分析《鼓乐传情》是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打击乐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打击乐器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打击乐器,如锣、鼓、木鱼等,以及一系列的打击乐曲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并在集体演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在打击乐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接触较少,对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感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打击乐器,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4.感受打击乐器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能够合奏曲目。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打击乐器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2.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集体演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欣赏法:让学生聆听和分析优秀打击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乐器准备:锣、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2.教学音频:打击乐曲目及相关教学音频。

3.教学PPT:包含打击乐器图片、演奏技巧等内容。

4.课堂练习曲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打击乐音频,引导学生关注打击乐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打击乐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打击乐器,如锣、鼓、木鱼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演奏方法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1
返回
主页
关闭
2
3
你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敲击方法奏出不同 的鼓声吗?试着做一做。
1
2
3
简线谱转换
返回
主页
关闭
试着用身边的物体编创你的“滚核桃”,做一做。
1
2
3
简线谱转换
返回
主页
关闭
试着用身边的物体编创你的“滚核桃”,做一做。
1
2
3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用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与同学合作,用下面的节奏组 合为《巴鲁瓦》伴奏。
系,从师生到生生之间的二声部合奏注意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在合奏基本和谐的基础上,加入鼓声或其他打击乐器,进一 步渲染乐曲的情绪,并设计合适的鼓声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
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绛州鼓乐——滚核桃
独奏——滚核桃
佤族木鼓
木鼓甩发舞
佤族舞蹈《木鼓甩发》
刚果民歌
布隆迪鼓乐团表演
布隆迪鼓乐团彩排
2012年世界自由风格舞蹈比赛非洲鼓舞团Mighty Zulu Nation 演出
返回
主页
关闭
返回
主页
关闭
曲谱
先听一听,再想一想,乐曲是用什么乐器和方式去表现的?
乐曲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绛州鼓乐
你能在乐曲《滚核桃》中听到这条锣鼓节奏吗? 请和着乐曲的节奏,边念边加入声势做一做。
乐曲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绛州鼓乐
你能在乐曲《滚核桃》中听到这条锣鼓节奏吗? 请和着乐曲的节奏,边念边加入声势做一做。
返回
主页
关闭
总 听 唱 动

《鼓声》几内亚民歌
通过教师的范奏带来情绪上的感
染,迅速感受歌曲活泼、热情、欢快的风格特征。吹奏时, 注意节奏准确,吹好休止符和切分、重音。前半拍休止的节 奏要吹得清晰有弹性,重音记号和切分节奏应掌握适当的力 度进行吹奏。在掌握第一声部的基础上,教师叠加第二声部, 在合奏中聆听第二声部的旋律,分析两个声部之间的基本关
2. 请你用小鼓选奏 歌曲中的一句节奏, 让同学听辨。
范唱
简线谱转换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1. 请一组同学用最 后四小节为歌曲前 十六小节伴唱,感 受“ do 、 re 、 sol” 三个音在歌曲中所 起的重要作用。
2. 请你用小鼓选奏 歌曲中的一句节奏, 让同学听辨。
范唱
简线谱转换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咿唷嘞 啦”是刚 果民歌中 的衬词, 本身没有 具体含义。
返回
主页
关闭
总 听 唱


我的编创《滚核桃》活动一 通过视频欣赏,认识《滚核桃》中 “花敲鼓”演奏的各式击鼓法,然后同学们可以亲自动手实践,在鼓上 操作练习,聆听各种不同的击鼓法所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 我的编创《滚核桃》活动二 根据听到的音响效果,想象可以用什 么替代模仿鼓声效果。如:敲排凳子、摇晃铅笔盒等。可以事先从家中 带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进行个性化表现,更好地发挥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我的编创《巴鲁瓦》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可以加入简单的声势 动作,如:跺脚或拍手等为歌曲伴奏。在“ 0 × 0 ×”和“× 0 × 0 ”互为相反的节奏呼应中,通过击打身体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音 响效果来感受、表现并丰富歌曲。可分为两个“声部”,歌唱相同、动 作不同,聆听不同的音响效果,也可以尝试换成音色不同的打击乐器进 行表现,感受音乐丰富的变化。
返回
主页
关闭
总 听

动 奏
《敲起我的小木鼓》通过聆听先分辨出歌曲的 A、 B两段,分析各自不同的特 点,作为歌曲学习的切入点。可以从 A 段四句句尾的衬词歌唱入手,在二分音符 处加入小鼓伴奏“ X XX X” ,通过听唱、默唱、接口唱、小鼓伴奏等方式逐渐 完成歌曲学习;也可以从 B 段中连接句和结束句的衬词学习入手,模拟小木鼓敲 击的歌声“咚咚咚 嘣 嘣 咚 咚 嘣”,逐渐完成B段的歌唱。在分步学习后,完 整演唱歌曲,再加入小木鼓的伴奏。 《咿唷嘞啦》可以在听赏录音范唱中,先体验并表现声势动作。发现声势动 作的规律,再发现歌曲三部分内容的相似与不同,并完成第一、三部分的歌唱学 习,同时注意聆听第二部分的歌唱特点。在歌曲表现中,可以用身体的各部分声 势律动进行表现,也可以加入自己设计的鼓声为歌曲伴奏。 《巴鲁瓦》二二拍和四二拍的节拍韵律感容易混淆,听唱学习中先感受歌曲 的节拍,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和学习。在第三、四乐句的学习中,要特别注意从 第三乐句句尾处接唱第四乐句。歌曲表现上,可以进行轮唱,从二声部轮唱开始 直至发展到四声部轮唱,通过轮唱,感受多声部轮唱的美妙。
返回
主页
关闭


唱 动 奏
《滚核桃》(绛州鼓乐)先听一听,想一想:乐曲是用什么乐器和 方式去表现的?通过视频欣赏,从击鼓边、敲鼓边、磨鼓钉、蹭鼓面、 打鼓帮、抽鼓皮、磕鼓环、碰鼓架等花样繁多的击鼓手法中,认识绛州 鼓乐及其独特的“花敲鼓”手法。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老师的 示范下,可以在鼓上实际操作一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不同的击鼓 方法,感受其所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身 边的物品创造出有节奏感的、属于自己的“滚核桃”。 《非洲鼓魂》(选段) 聆听音乐时同学们可以主动加入拍手的动作, 在能够自主找到拍手的节奏后,逐渐加入脚步的节奏。在此基础上,加 上队形的变化和情绪的表达。随着音乐边做声势动作边变化队形,行走 中放松、自由地表达情绪。在队形的变化中、在空灵的歌声中、在声势 动作的表现中,感受非洲音乐自由、热情、轻松的韵律,让灵魂随音乐 轻舞飞扬。
敲击出节奏与音高的变化。除了用于音乐舞
蹈,还用来传递各种信息。
乐曲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听一听,你能找到拍手的节奏吗?加入脚步的节奏呢?体验 手、脚协调的韵律之美,在聆听中自然完成声势动作的加入。
乐曲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听一听,你能找到拍手的节奏吗?加入脚步的节奏呢?体验 手、脚协调的韵律之美,在聆听中自然完成声势动作的加入。
乐曲
返回
主页
关闭
1. 请一组同学用最 后四小节为歌曲前 十六小节伴唱,感 受“ do 、 re 、 sol” 三个音在歌曲中所 起的重要作用。
返回目录
返回
主页
关闭
《非洲鼓魂》(选段)鼓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 鼓的功能和用途在非洲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用于音乐外,还用 来传递各种信息,即所谓“会说话的鼓”,有时甚至还是民族、
部落或宗教的象征。非洲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无论是鼓的
形状、材质、演奏的技巧都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 《非洲鼓魂》是一首来自于非洲的民间音乐。音乐虽长,
范唱
伴奏
1
2
3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用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与同学合作,用下面的节奏组 合为《巴鲁瓦》伴奏。
范唱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敲起我的小木鼓》 《咿唷嘞啦》 《巴鲁瓦》
《滚核桃》(绛州鼓乐) 《非洲鼓魂》(选段)
返回
主页
关闭
《敲起我的小木鼓》是一首热情、活泼的儿童歌曲。
歌曲充盈着生活的快乐幸福,表达了佤族少年对美好未 来的憧憬。歌曲为单二部曲式,四二拍,旋律流畅,节 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节奏、后十六分节奏和装 饰音的运用使歌曲欢快而富有动感。歌曲中连接句和结 束句上反复记号的运用让歌曲更有层次感,也更利于情 绪的表达。衬词“羊买啊赛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
简线谱转换
1 2 3
范唱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咿唷嘞 啦”是刚 果民歌中 的衬词, 本身没有 具体含义。
简线谱转换
1 2 3范唱来自伴奏返回主页
关闭
仔细听一听歌 曲三部分内容 有什么相似与 不同,哪些部 分是各不相同 的,哪些部分 是相似的?
简线谱转换
1 2 3
范唱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仔细听一听歌 曲三部分内容 有什么相似与 不同,哪些部 分是各不相同 的,哪些部分 是相似的?
简线谱转换
1 2 3
范唱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同 伴 合请 作按 进照 行乐 轮谱 唱中 。的 提 示 , 与
范唱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同 伴 合请 作按 进照 行乐 轮谱 唱中 。的 提 示 , 与
范唱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范奏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简线谱转换
范奏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1
主页
关闭
1
2
简线谱转换
与同伴合作为歌曲《巴鲁瓦》加入下面的伴唱。
范唱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1
2
简线谱转换
用自制的小鼓或沙球演奏下列节奏,为歌曲
《敲起我的小木鼓》伴奏。
范唱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1
2
简线谱转换
用自制的小鼓或沙球演奏下列节奏,为歌曲
《敲起我的小木鼓》伴奏。
范唱
伴奏
返回
主页
关闭
主要指南部非洲流行的鼓,被称为 “ 非 洲传统音乐之魂 ” 。最早用挖空的树干蒙上 羊皮制成,形状模仿石臼。多用双手击鼓,
返回
主页
关闭
返回目录
返回
主页
关闭
返回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