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古今异义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翻译画线句子)1.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
2. 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江)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
我不死,必复起兵。
”遂牵诣通济门。
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3.又明年,(梁)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李)珽为天平军掌书记。
4.弘治元年以王恕荐,(秦纮)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
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
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
”5.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
6.世祖与(张)欣泰早经款①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
【注】①款:诚挚7.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8.然赏所以劝善也,辞赏,亦非常法也。
9.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明府必欲立功明义。
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羡曰:“然则何向而可?”10.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
11.邮兵苦巡辖官苛刻,絷而鞭之。
狱具,法不至死,(吴)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
12.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人莫知其故。
13.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
君(指传主典韦)战于门中,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君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
太祖退住舞阴,闻君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
14.(始安王萧)遥光又遣亲人刘沨密致意于朓,欲以为肺腑。
朓自以受恩高宗,不肯答。
15.黄河以西。
自庄浪抵肃州南山,其外番人阿吉等二十九族所居也。
洪武间,立石画界,约樵牧毋越疆。
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
16.熊概,字元节,永乐九年进士。
授御史。
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
古今异义汇编(答案)

古今异义汇编第一册:《种树郭橐驼传》1、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们结果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2、其实害之。
古义:那实际上今义:(同上)《病梅馆记》1、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古义:智慧和能力今义:指人认识、理解事物等能力2、遏其生气古义:生机今义: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促织》1、市中游侠儿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2、然睹促织,隐中胸怀古义::心意。
今义:胸襟;胸膛第二册:《阿房宫赋》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荧荧古义:明亮的星光;今义: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齐楚之精英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指优秀人才。
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同情。
6、隔离天日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7、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项脊轩志》1、室仅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2、墙往往而是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3、或凭几学书古义:写字今义:书本《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便可白公姥古义:告诉;今义:常指一种颜色2、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生活;今义:一起工作3、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4、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5、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今义:睡觉的地方6、再拜还入户古义:两次;今义:下一次7、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训斥或从错误得到认识8、却与小姑别古义:退出来;今义:副词,表转折9、自可断来信古义:使者,指媒人;今义:书信10、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处置;今义:对有错之人作出处罚决定11、便可作婚姻古义:结为亲家;今义:结为夫妻12、郁郁登郡门古义:繁盛的样子今义:不高兴13、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常指奉承、拍马14、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为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第三册:《秋水》1、百川灌河古义:河: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义:在这时今义:表示顺承的连词3、至于北海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4、大方之家古义:修养高,明白事理今义:指专家学者等内行人5、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赤壁赋》1、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游褒禅山记》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专项训练(答案)

常见古今异义词答案:1、凶(古: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凶恶、凶残)2、加(古:更;今:增加)3、僭:(古: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4、橹(古:盾牌;今:划船的工具)5、赢(古:背负;今:胜或获得)6、走(古:跑;今:走路或离开)7、穷(古:困厄、不得志;今:贫困、穷)8、率(古:一概、全部;今:率领、轻率)9、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10、原(古:推究;今:原来、原则)11、床(古:坐具;今:卧具)12、归(古:女子出嫁;今:回来)13、比(古:等到,紧挨、并排;今:比较)14、去(古:离开、距离;今:往)15、略(古:夺取;今:简略)16、或(古:有人、或许;今:或者)17、固(古:本来;今:坚固)18、稍(古:逐渐;今:稍微)19、诚(古:果真、如果;今:真诚)20、拜(古:授官;今:一种礼节)21、鄙(古:边境;今:轻视或粗俗)22、池(古:护城河;今:水塘)23、汤(古:热水、开水;今:较浓汁液)24、按(古:查究;今:压住或按照)25、病(古:困苦至极;今:疾病)26、必(古:果真、如果;今:一定、必然)27、齿(古:年龄、岁数;今:牙齿)28、顾(古:拜访;今:回顾或照顾)29、会(古:恰逢;今:聚会或会议)30、害(古:嫉妒;今:祸害或害处)31、遣(古:休、被夫家赶回娘家;今:消除或派遣)32、坐:(古:因……而犯罪;今:坐下来)33、寻(古:不久;今:寻找)34、章(古:花纹;今:文章或图章)35、速(古:招致;今:速度快)36、寝(古:丑陋;今:睡觉)37、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38、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9、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0、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41、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练习(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练习(名师精选真题+解题思路与技巧,建议下载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滕元发,初名甫,字元发。
以避.高鲁王讳.,改字为名。
召试,为集贤校理。
神宗即位,召问治乱之道,神宗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曰:“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亦殆。
”神宗以为名言。
知谏院。
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神宗以问元发,元发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以为欺天陷人矣。
”拜御史中丞。
宰相以其子判鼓院,谏官谓不可。
神宗曰:“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
”元发曰:“人有诉宰相,使其子达之,可乎?”神宗悟,为罢之。
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
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除田祖,修堤障,察贪残,督盗贼,北道遂安。
知开封府。
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元发在神宗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
神宗知其诚荩,事无巨细,人无亲疏,辄皆问之。
元发随事解答,不少嫌隐。
王安石方立新法,天下讻讻,恐元发有言,神宗信之也,因事,出知郓州。
历齐、邓二州,会妇党【注】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改安州。
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
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遂上章自讼,神宗览之恻然。
哲宗登位,知郓州。
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元发曰:,遂绝其讼。
时淮南、京东饥,元发虑流民且至,“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乃请以为学田..为疠疫。
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屋。
元发威行西北,号称名帅。
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
以老力求淮南,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
(选自《宋史·滕元发传》,有删改)【注】妇党:妻子的亲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B.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C.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D.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阅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避讳:对去世(在世的除外)的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为示尊敬,避免说出或写出而改用他字。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答案)

高三文言文知识复习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一、知识要点:1、古今异义词即同一词随着社会的变化,古今词义也不相同。
2、古今词义变化包括下面几种情况:①词义扩大:有些词原来意义比较狭窄,后来就包括了很多意义,应用范围也扩大了。
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了。
②词义缩小: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范围比原来小了。
如“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③词义转移:指一个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现在指“品行恶劣”。
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演变后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与原来的不同。
如“爪牙”,古代指“国王的武士猛将”,是褒义词,现在指“狗腿子”,变成了贬义词。
⑤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很”字表示的程度低一些了。
⑥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和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
3、文言实词单音词和复音词辨析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节为主,要注意区别:①不要把古代的两个单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中间”“前进”“形成”“地方”。
②不要把古代的一个双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两个单音节词:如“窈窕”“望洋”“布衣”。
③注意理解同义复合词:如“和睦”,“和”与“睦”都是“和好”的意思。
④注意理解偏义复词:如“作息”“公姥”“存亡”“缓急”“异同”“出入”等。
【参考书目】《高一上语文课本·附录》二、练习(例句均出自高一高二课本)(一)、写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义和今义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孟子〉二章》(疲惫至极//生理或心理不正常状态)2、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二章》(停止//与“歪”相对)3、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垓下之围》(山的东面//今山东省)4、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考取//卖)5、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苏武传》(批//行辈、辈分、辈子)6、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2020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语文-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以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子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2020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径.(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生水起 B.短小精悍 C.然而 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一古今异义词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一古今异义词练习(含答案)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一古今异义词练习写出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3所以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4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5无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6稍稍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7唧唧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琵琶行》8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9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10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11烈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12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13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14扶老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兮辞》15秋天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6丈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17风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8操持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传》19开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20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21地方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之死》22山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23无赖1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24故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25老大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26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可怜辜负好韶光。
《林黛玉进贾府》27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28指示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29从而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异义练习题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今义:2、断其左股。
古义:今义:3、约为婚姻古义:今义:4、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今义: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今义:6、将军战河北。
古义:今义:7、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今义:8、沛公居山东时古义:今义:9、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今义:1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今义: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今义:1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今义:13、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今义:14、河内凶。
古义:今义:15、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今义:16、然而不王者。
古义:今义:1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今义:18、假舆马者。
古义:今义:19、用心一也。
古义:今义:20、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义:今义:2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今义:2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今义:2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今义:24、今之众人。
古义:今义:25、左右欲刃相如。
古义:今义:26、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今义:27、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今义:28、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古义:今义:29、彩彻区明古义:今义:30、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今义:31、之二虫又何知古义:今义:32. 适莽苍者古义:今义:33.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今义:34.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今义:35、拜臣郎中古义:今义:36. 寻蒙国恩。
古义:今义:37. 除宦洗马。
古义:今义:38. “叶叶相交通”。
古:今义:39.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今义:40.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今义:41.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义:今义:4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4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义:今义:44.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今义:45. 可以便宜从事古义:今义:46.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48、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49.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义:今义:50.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今义:5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义:今义:52. 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今义:53.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古义:今义:54.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今义:55.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古义:今义:56.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57、子路从下后,遇丈人古义:今义:58.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古义:今义:5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今义:60、(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古义:今义:61、幼稚盈室,并无储粟古义:今义:6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今义:古今异义练习题1、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2、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3、婚姻: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4、所以: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5、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变故。
今:程度副词)6、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7、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8、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9、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多多劝告。
今义:谢谢。
10、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11、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不一般;今义:很,十分。
)12、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13、明年: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相对的)第二年,这里指元和十一年。
今:今年后第二年14、凶: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15、走: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跑,逃跑;今义:行。
16、然而:然而不王者。
古义:“然”这样,“而”却,但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17、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今:探亲;18、假:假舆马者。
古:借助,利用。
今:与“真”相对。
)19、用心: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20、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义:吝惜。
今义:喜欢,爱护。
21、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22、不必: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今义:用不着23、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24、众人: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25、左右:左右欲刃相如。
古义:左右的侍从。
今义:方位名词。
26、情话: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之间表示爱情的话。
27、追: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挽救,补救。
今义:追赶,追求。
28、赊: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古义:远今义:赊欠等29、彩:彩彻区明古:日光今:彩色30、虽然: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31、虫:之二虫又何知古:泛指动物。
今:虫子。
32.适:适莽苍者古:往今:刚好33.成立: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成人自立。
今,(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34.辛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苦衷。
今义:身心劳苦35.郎中:拜臣郎中古义:尚书部的属官今义:中医医生36.寻:寻蒙国恩。
古义:不久。
今义:寻找。
37.除:除宦洗马。
古义:授予官职。
今义:去掉,不计算在内。
38.交通:“叶叶相交通”。
古:交错相通,今,运输业总称。
39.故事:如“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40.感激:“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感动,奋激,今,深深的感谢。
41.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多多劝告,今,很感谢。
42.妻子,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①妻子儿女;②与外界隔绝之地,今,①只指妻子,不指儿女②走投无路之处。
43、烈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刚直侠义之士,今,为正义牺牲的人44.亲戚: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父母兄弟等亲属,今,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的成员。
45.便宜:如“可以便宜从事”;古,方便,适合,今,价格低廉。
46.卑鄙: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古,地位低,见识浅,今,品德低下。
47、行李: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出使的人,今,行装。
48、学者: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9.无赖: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义:活泼好玩。
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50、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窘迫,走投无路,今,贫穷困苦。
51、约束:如“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盟约,今,限制。
52.指示: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古,指出,给……看,今,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53.更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古义:上厕所。
今义:换衣服。
54.可怜: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
今义:值得怜悯。
55.祖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较久远的。
56.智力: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力量。
今义:指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57、丈人:子路从下后,遇丈人古义:老年男子。
今义:岳父。
)58.长者: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古义:有德行的人。
今义:年老的人。
59、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祭祀用的牲畜。
今义: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
60、下车:(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古义:到任。
今义:略。
61、幼稚:幼稚盈室,并无储粟古,小孩子,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62、野马: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春天林泽间的雾气,今,野生动物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