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

合集下载

【必背】80个古今异义词

【必背】80个古今异义词

常见古今异义词第一组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2.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3.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4.兵古义:兵器。

5.居古义:停留、过了。

6.去古义:离开。

7.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8.非常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10.卑鄙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

常用作谦词。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猩自枉屈,..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今义:品质恶劣;魏晋。

..无论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也。

..出入与非常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副词(今义:很、大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亲戚慕君之高义也。

而事君者,徒..例句:臣所以去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小儿辩日》)人近(《两.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去......今义:到见蔡桓公》)十日,扁鹊复见(《扁鹊.例句:居今义:居住、住所。

甲已足(《出师表》).例句:兵今义:士兵。

刿论战》)一战,战则请从。

(《曹..例句:可以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花源记》),落英缤纷。

(《桃..例句:芳草鲜美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人间隔。

(《桃花源记》),不复出焉,遂与外..邑人来此绝境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第二组1.春秋古义:①年龄。

②一年。

③书名。

2.左右古义:侍卫人员。

3.烈士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4.扶老古义:拐杖。

5.留意古义:考虑。

6.一毛古义:①一很小草。

②一根汗毛。

7.不好古义:不美。

8.操持古义:拿着。

9.山东古义:①指战国时泰国蜡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10.把握古义:手掌内。

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例句: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兵先下山东例句:晋矣。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例句:山东今义:山东省;族尽落。

,节..例句: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今义:料理、筹划;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一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行李:,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左右:,如“唯君左右之”;3.致死:,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4.丈夫:,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5.其次:,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6.行政:,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7.地方:,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8.东面:,如“东面而视”;9.面目:,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10.至于:,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11.大方:,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2.以致:,,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3.非常:,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14.细说:,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15.幼稚:,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16.人事:,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17.扶老:,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18.怀抱:,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19.纵情:,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20.见机:,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21.猖狂:,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22.学者:,如“古之学者必有师”;23.从而:,如“吾从而师之”;24.众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5.不必:,如“弟子不必不如师”;26.气候:,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27.经营:,如“韩魏之经营”;28.可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9.从事:,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30.其实:,如“自以为得其实”;31.方丈:,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32.往往:,如“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33.颜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34.不行:,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35.成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6.洗马:,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37.上报:,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8.告诉:,如“则告诉不许”;39.区区:,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0.辛苦:,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41.侥幸:,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42.成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43.少年:,如“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44.志气:,如“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45.强者:,如“少而强者不可保”;46.牢笼:,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47.同归:,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48.形容:,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49.风流:,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50.态度:,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51.风骚:,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52.偏僻:,如“行为偏僻性乖张”;53.尴尬:,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54.轻易:,如“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55.野马:,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6.果然:,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57.春秋:,如“蟪蛄不知春秋”;58.羊角:,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59.虽然:,如“虽然,犹有未树也”;60.无功:,如“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1.舅姑:,如“待晓堂前拜舅姑”;62.县官:,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63.无道:,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64.布衣:,如“布衣之交”;65.中国:,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也”;66.亲近:,如“左右亲近不为一言”;67.尘埃:,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68.卑鄙:,如“先帝不以臣卑鄙”;69.便宜:,如“可以便宜从事”;70.不过:,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71.反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72.反复:,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73.感激:,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74.故事:,如“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75.可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76.烈士:,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77.穷困:,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78.人情:,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79.身体:,如“身体力行”;80.首领:,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81.私心:,如“恨私心有所不尽”;82.私人:,如“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83.响应:,如“天下云集响应”;84.向前:,如“凄凄不似向前声”。

高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古义:
亲属,包括
后起意义:
父母子女
亲 属
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 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 思了。
上古义:
成年男子
后起意义:
女子的配偶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战国策·赵策》
古义:
后起意义:
热水
菜汤、 米汤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
古义:
后起意义:
眼 泪
臧叔入,哭甚哀,多涕。 涕泗滂沱。
鼻涕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诗经·陈风·泽陂》
上古义:
中古以后:
带汁的 肉食
肉谓之羹。
《尔雅·释器》
汤类的
食品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王建《新嫁娘词》
肉有汁曰羹。
《太平御览》
古义:
古义: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强 盗
穆公之怨此三人入 于骨髓。
《史记·秦本纪》
古义 今义
怨 恨
恨 憾
子为父死亡所恨。
《汉书·苏武传》
古:怨>恨
今:怨<恨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 发生了变化,要么由“褒”变“贬”,要么由 “中性词”变“褒义词” 或“贬义词”。
古义:
后起意义:
得力助手
(褒义词)
上古-中古
指颧骨 部分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温庭筠《菩萨蛮》
今义:
面部
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韵会》:脸,目下颊上也。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40例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40例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40例(最新版)目录一、引言:简述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及古今异义词的重要性二、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举例说明1.凶:古义为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为凶恶、凶残2.加:古义为更;今义为增加3.假:古义为借助;今义为不真实的4.信:古义为的确;今义为书信5.河:古义为黄河;今义为泛指江河6.橹:古义为盾牌;今义为划船的工具7.赢:古义为背负;今义为胜或获得8.走:古义为跑;今义为不行9.次:古义为水边;今义为量词10.向:古义为从前;今义为对、朝或偏袒11.穷:古义为困厄、不得志;今义为贫困、穷12.率:古义为一概、全部;今义为率领、轻率13.再:古义为第二次;今义为又一次14.原:古义为推究;今义为原来、原则15.床:古义为坐具;今义为卧具16.抑:古义为或者;今义为抑制17.归:古义为女子出嫁;今义为回来19.渠:古义为他、它;今义为第三人称20.涕:古义为眼泪;今义为鼻涕21.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22.亲戚:古义为父母兄弟等至亲骨肉;今义为旁系亲属23.师徒:古义为军队士兵;今义为师傅与徒弟24.左右:古义为动词,调遣;今义为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25.致死:古义为效死命;今义为导致死亡26.丈夫:古义为男子;今义为妻子的配偶27.下床:古义为从座位上起来;今义为离开床28.县官:古义为指朝廷、官府;今义为知县、县令29.小子:古义为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含贬义);今义为北方人称男孩;对青年人的鄙称30.秀才:古义为优秀人才;今义为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31.童子:古义为童生;今义为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32.走:古义为跑;今义为不行33.次:古义为水边;今义为量词34.向:古义为从前;今义为对、朝或偏袒35.穷:古义为困厄、不得志;今义为贫困、穷36.率:古义为一概、全部;今义为率领、轻率37.再:古义为第二次;今义为又一次38.原:古义为推究;今义为原来、原则40.抑:古义为或者;今义为抑制正文一、引言中文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语言,而文言文则是中文的古。

高考文言文必考的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必考的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必考的古今异义词文言文可以考查知识点比较的多,在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是经常考的,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古今异义词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文言文必考的古今异义词介绍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卑鄙——【今义】品性低劣。

【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4.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美丽。

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

【古义】刚刚一开始.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

【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伶官传序》)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

②(按规定)处理。

【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毛遂自荐》)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

③区域。

④部分。

【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

【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1.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 丈夫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

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 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 师徒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 所以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

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高三语文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pdf

高三语文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pdf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古义;爱百姓。

今义:丈夫或妻子。

)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

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见识浅。

今义:言行不道德。

)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 (古义:在野外征战。

今义:显露出来。

)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 (古义:对国家有利的。

今义:略。

)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

今义:不躲开)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古义:不出来做官。

今义:略。

)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

今义:不可以。

)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 (古义:面向北,投降。

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古义:城市里做买卖。

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

今义:略)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 (古义:安排处理。

今义:处罚。

)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古义:刚一。

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言语、行动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

)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下属官职之一。

今义:略。

)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 (古义:听力好、视力好。

今义:略。

) 20.操持: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

今义:料理筹划)21.动摇: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

今义:态度不坚定)22.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古义:与众不同。

今义:不依赖他人。

) 23.地方: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高考语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语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语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40例)1.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内外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古义:妻和子女。

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今义:十分、极。

古义:意外的变故。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

②表原因的虚词。

③用来……的,靠它来。

例:①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8.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卑贱鄙陋。

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辞。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9.其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古义:①它的果实。

②那实际情况。

例: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遗黄琼书》)10.春秋今义:①春季、秋季,泛指岁月。

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②四季的代称,一年。

③书名。

例:①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下》)11.宣言今义:①(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②宣告,声明。

古义:扬言。

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12.烈士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古义:有远大抱负的人。

烈,有节操,有抱负。

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13.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

古义: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

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14.交通今义:来往和运输。

古义:①暗中勾结。

②互相通连。

例:①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②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15.可恨今义:令人憎恨。

古义:使人遗憾。

例: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马钧传》)高中语文(id:gzyw11)16.风流今义:生活轻浮放荡;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

古义:①杰出、英俊。

②繁华的景象,风流余韵。

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例: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③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咏怀古迹》)17.开张今义:店铺开业。

古义:扩大。

例: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18.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有学问的人。

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19.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

②民间。

③地区。

古义:①当地的事。

②土地方圆。

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例:①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

(《方腊起义》)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之死》)③天圆地方。

(《淮南子·天文训》)20.山东今义:山东省。

古义:①指战国时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例: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②晋兵先下山东。

(《史记·晋世家》)21.反复今义:重复。

古义:①扭转形势。

②书信往返。

例: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②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22.从容今义:不慌不忙。

古义:①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②举动。

例:①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列传》)②从容中道。

(《中庸》)23.慷慨今义:大方。

古义: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例: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指南录>后序》)24.无赖今义:①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古义:①胡作非为。

②调皮可爱。

例:①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Bīn)州,纵士卒无赖。

(《段太尉逸事状》)②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25.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古义:先例、旧事。

例: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高中语文(id:gzyw11)26.南面今义:南边。

古义:面南而坐,即称帝。

例: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读<孟尝君传>》) 27.老大今义:排行第一的人;船老大。

古义:年龄大。

例: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28.可怜今义:值得怜悯。

古义:①可爱。

②值得同情。

例: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29.于是今义:承接连词。

古义:在这。

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30.中心今义:①文章的主旨。

②比较完备的机构和单位。

③事物的主要部分。

古义:心里。

例: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隰桑》)31.中间今义:里面,中心。

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

例: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32.指示今义:指给人看;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古义:指出,给人看。

例: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祖辈和父辈。

例: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34.不必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

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35.感激今义:深深地感谢。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

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36.因而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

古义:因,趁此。

例: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义:明确,不抽象,不笼统的。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38.智力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义:智,智谋;力,力量。

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 39.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进献。

例: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40.或者今义:选择连词或副词。

古义:有的人,有些人。

例: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封建论》)附赠-高考语文晨读晚背一、名句名篇默写1.桃花源记(5年0考)陶潜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内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桃花源记》中,反映桃花源与世隔绝,完全感受不到时局变迁、朝代更迭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小石潭记(5年0考)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①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②。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③,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注】①珮:苏教、语文版教材中为“佩”。

②冽:苏教版教材中为“洌”。

③澈:苏教版教材中为“彻”。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1)《小石潭记》中,作者描写对小石潭的总体感受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的游弋,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

(5)《小石潭记》中,写潭边植物茂盛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岳阳楼记(5年0考)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①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②,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