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14例报告

20 0 2年 第 3期
1 9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骨 间背 侧 神 经 卡 压综 合 征 1 4例 报 告
张 思 胜 聂 存 平 周 雯
的周 围神 经 卡压 综 合 征 , 1 9 自 9 2年 ~2 0 0 0年 期 间 ,
归 l g 红花 l g 苏 木 l g 乳 香 l g 没药 l g 用 O、 O、 O、 O、 O。
1 2 症 状和 体 征 : .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前 臂 近端 酸 胀疼 痛和 轻度 肿 胀 , 间 痛甚 , 夜 无前 臂 感觉 功 能和 明 显伸 腕 功 能 障碍 。伸 腕 肌力 检查 拇 长 展肌 、 长 伸肌 、 拇 拇 短伸 肌肌 力 3级 , 指 总伸 肌 肌力 2级者 3例 , 总 并 指 伸肌 、 长 展 肌 、 长 伸 肌 、 短 伸 肌 肌 力 3级 者 4 拇 拇 拇
而 见肢 体 疼痛 , 动 不 利 。药 液 封 闭 中利 多 卡 因有 活 麻 醉 止痛 作 用 , 皮质 激 素 有抗 炎抗 过 敏 , 少 炎 性物 减
积 累性 损伤 ( 臂 旋转 活 动过 度 ) 因素导 致 F o s 前 等 rhe 腱 弓及 邻近组 织 充血 水 肿 、 炎性 渗 出 肿 胀 或 纤 维 粘
覆盖 下 , 沿桡 骨 颈 平 面 和 桡 侧 返 动 脉伴 行 进 入旋 后
甘 肃 省 兰 州 市 城 关 区 中 医 骨 伤 科 医 院 (3 0 0 700 ) 20 0 2年 1月 2 1日收 稿
肌 的浅层 近 端边 缘 所形 成 的呈 “ 状 的拱 门腱 性腱 n”
弓内 , 弓被 德 国 解 剖 学 家 F o s 此 rhe在 1 0 9 8年 首 先
肌、 尺侧 腕伸 肌 、 长展 肌 、 长伸 肌 、 短伸 肌 肌力 拇 拇 拇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讲课PPT课件

自我管理措施:保持良 好的坐姿和睡姿,避免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适当进行肩颈部位的按 摩和热敷,缓解肌肉紧 张和疼痛;定期进行体 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 在疾病。
05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的预防和保健
预防措施和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适当运动,增强肩背部肌肉力量 注意保暖,避免肩背部受凉 控制体重,减轻肩背部负担
保健知识和日常护理方法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适当进行肩部肌肉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避免肩部受到外伤或过度用力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症
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注意事项:提醒患者避免过度使 用患肢,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搬 运
卡压症
治疗过程:采取何种治疗方 式,治疗效果如何
患者经验和康复历程分享
患者A的案例:描述患者A的症状、 治疗过程和康复结果
患者C的案例:描述患者C的症状、 治疗过程和康复结果
患者B的案例:描述患者B的症状、 治疗过程和康复结果
经验总结:分析不同患者案例的 共性和差异性,提炼康复过程中 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缺点:创伤较大, 恢复期长,有一定的并发症 风险
非手术治疗优点:无创伤, 无需手术,安全性高
手术治疗优点:直接解除神 经卡压,效果确切,治愈率 高
非手术治疗缺点:恢复期较 长,效果可能不如手术治疗
确切
康复训练和自我管理措施
康复训练:在专业医师 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 复训练,如肩胛骨活动 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 等,以恢复肩胛背神经 的正常功能。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讲课PPT课件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正中神经阻滞疗法中国疼痛学与麻醉学专家共识2023

正中神经阻滞疗法中国疼痛学与麻醉学专家共识2023正中神经卡压一、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穿过腕管时受到卡压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腕管综合征。
腕管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带围成,内含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拇长屈肌腱及其滑膜鞘。
腕管综合征是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表现为拇指、食指和中指皮肤感觉区的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疼痛,但麻木、针刺样疼痛等异常感觉较为少见。
刚开始呈间歇性感觉异常和感觉障碍,发生于夜间;随着病程的进展,发作频率不断增加并扩展到白天,有时会延伸至前臂及上臂部;最后,随着广泛的轴突退化,相应皮肤感觉消失,大鱼际肌出现失神经性肌肉萎缩。
任何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的因素都会诱发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可能的危险因素有女性、超重、关节炎、糖尿病等。
水肿、肌腱感染、解剖结构异常(正中神经走行或分支异常、腕管内存在神经纤维瘤等异常结构)等。
全面而准确的病史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标准,可通过波士顿腕管问卷(BCTQ)进行评估。
腕管综合征的特异性体格检查有 Tinel's 试验和 Phalen's 试验阳性提示腕管综合征存在。
Tinel's 试验的操作方法是,检查者叩击受损神经病变的部位或其远端,该神经支配感觉区出现放电或蚁行感。
对于腕管综合征,叩击的部位即手腕折痕与正中神经的交叉点。
Tinel's 试验阳性代表神经受损处存在着新生且未成熟的感觉神经纤维,Tinel's 征范围代表新生感觉神经覆盖范围,扩大者预后良好。
神经受损后会进行缓慢的自我修复,近端再生的轴突会通过损伤区与远端断端重新连接,表现为 Tinel's 征随时间延长而向远端进展;若卡压因素持续或形成神经瘤,再生轴芽不能进入远端鞘膜管而堆积在局部,表现为Tinel's 征局限于卡压点。
Phalen's 试验即腕掌屈试验,原理与 Tinel's 试验相似,试验方法是两手背相对,腕关节屈曲 70~90°,持续 1 min,自觉正中神经麻木症状加剧侧为阳性。
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与完整版本

1
第1部分
脊神经后支的概念
由椎间管走出的神经根,在出椎间管外口前分为两支: 前支——走在横突腹侧面的神经支。 后支——走在横突背侧面的神经支;
后内侧支——沿横突根部下行,穿乳副突韧 带,至脊柱中央一侧者;
后外侧支——沿横突外侧下行,再穿竖脊肌, 并穿出至皮下者。
编辑版pppt
2
1.1 脊 神 经 框 架 表
编辑版pppt
3
1.2 颈胸腰骶段脊神经后支
▪ C1后支——枕下神经 ▪ C2后支——枕大神经(后内侧支-皮支) ▪ C3~8后支 ▪ T1~10后支 ▪ T11~L4后支 (臀上皮神经系统) ▪ L5~S5后支 (臀中皮神经系统) ▪ SO1~5后支 (臀下皮神经系统)
编辑版pppt
4
1. 3.脊神经后支的意义周围神经包括脊神经前支与后支。
编辑版pppt
21
5.3臀上皮神经系统的组成形式
▪ 臀上皮神经系统的组成形式 有以下几种: ▪ 三支型; ▪ 四支型; ▪ 五支型; ▪ 六支型。 ▪ 解剖学研究者,由于取材、解剖方法与样本的不同,其
统计结果也各异。最早材料认为三支型最常见,约占 56%;而后的许多学者提出,四、五、六支型者并不少 见。有的研究认为,臀上皮神经的组成形式以五、六支 型者最为多见。从临床角度来讲,后者符合客观实际。 它们在不同平面贯穿包括胸腰筋膜后层在内的不同结构 浅出,进入臀区。
头半棘肌 与项上部皮肤。
该肌支可穿头下斜肌与枕大神经
相连结。该神经受卡压者少。
编辑版pppt
8
2.2 枕大神经解剖标本 与枕动脉的关系
编辑版pppt
9
2.3 枕大神经的分布特点
研究证明: 脑干和脊髓在三叉神经 核与第2颈神经之间, 有神经元连接,故太阳 穴处或眶后处的疼痛, 在进行枕大神经阻滞时 会解除其疼痛。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周围神经在其行径中,因解剖特点,需经过一些骨-纤维隧道,跨越或穿过腱膜、筋膜,局部空间有一定限制。
当这些隧道、腱膜、筋膜因各种原因产生狭窄或组织增生、肥厚、粘连等均致神经被挤压,长此下去便可产生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神经永久性损害。
这种现象称之为神经卡压综合征。
根据神经卡压部位及组成纤维成分的不同,其功能障碍表现各异,如髂前上棘的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仅为感觉功能异常;前臂旋后肌卡压综合征为运动功能障碍;而腕管综合征、跖管综合征等,同时有感觉、运动障碍。
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
应用解剖腕管为腕骨构成底和两侧壁,腕横韧带覆盖其上组成的一个骨-纤维隧道。
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2~4指的指深、浅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
正中神经最表浅,位于腕横韧带与其他肌腱之间。
拇长屈肌腱被桡侧滑囊包裹,其他肌腱为尺侧滑囊包裹。
当腕关节掌屈时,正中神经受压,同时用力握拳,则受压更剧。
病因1、外源性压迫因腕横韧带坚韧,来自腕管表面的压迫少见。
2、管腔本身变小腕横韧带可因内分泌病变(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或外伤后瘢痕形成而增厚;腕部骨折、脱位(桡骨下端骨折、腕骨骨折和月骨周围脱位等)可使腕管后壁或侧壁突向管腔,使腕管狭窄。
3、管腔内容物增多、体积增大腕管内腱鞘囊肿、神经鞘膜瘤、脂肪瘤、外伤后血肿机化,以及滑囊炎、屈指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等,都将过多占据管腔内容积,而使腕管内各种结构相互挤压、摩擦,从而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
4、职业因素如木工、厨工等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急剧变化:腕管内压力,在过度屈腕时为中立位的100倍;过度伸腕时为中立位的300倍。
这种压力变化也易引起正中神经发生慢性损伤。
临床表现1、中年女性多见,男性常有职业病史。
双腕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其中绝经期女性占双腕发病者的90%。
《神经卡压综合症》PPT课件

旋前圆肌综合症
•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Tinel征在前臂掌侧近1/3处(+)。 3 Phalen试验阴性。 4 捏-握征(Pinch—Grip征) 5 X-ray一般无明显异常。 6 电生理检查
旋前圆肌综合症
• 捏-握征(Pinch—Grip征) 阳性。正常情况下,当拇指 与示指对捏时,其掌指及指 间关节均呈轻度屈曲位,前 臂掌侧神经受到压迫后,拇 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瘫痪 无力,出现拇指指间关节与 示指远侧指间关节呈过伸状 态,指腹相管综合症的1/10。
旋前圆肌综合症
• 解剖 旋前圆肌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挠骨中部前外面。 作用:屈前臂并旋前。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在肘关节与肱动脉和肱二头肌腱膜,在前臂近1/3支配旋前圆肌、挠
侧屈腕肌、掌长肌。
旋前圆肌综合症
旋前圆肌综合症
2 腕管内容物增加:肿瘤(脂肪瘤、黄色瘤);腱鞘囊肿;腱鞘滑膜炎;
腕管综合症
3 解剖异常。 4 正中动脉压迫。 5 腕管内出血:外伤或血友病引发腕管内出血。 6 其他:绝经;妊娠;痛风;类风湿;甲状腺功能低下。
腕管综合症
• 病因病理 病理:在病变的初期表现为正中神经的水肿和充血,逐渐由于压迫性
缺血而造成神经内的纤维化,神经轴突压缩和髓磷脂鞘的消失,最后神 经组织转为纤维组织,其神经内管消失并被胶原组织代替,成为不可逆 的改变。
腕管综合症
腕管综合症
• 临床表现 1 拇、示、中指疼痛、麻木,以中指显著。 2 腕关节肿胀、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
症状。 3 疼痛(灼痛)以夜间明显,甚至让患者
从梦中痛醒。 4 后期出现大鱼际萎缩。
腕管综合症
•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Tinel征阳性。 3 Phalen征阳性。 4 X-ray鉴别骨折、脱位及增生。
神经卡压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神经卡压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神经卡压综合征症状,尤其是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早期症状,神经卡压综合征有什么表现?得了神经卡压综合征会怎样?以及神经卡压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病症,神经卡压综合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神经卡压综合征常见症状:感觉障碍、关节疼痛、肩痛、囊肿、麻痹、营养障碍、肌肉萎缩*一、症状1、疼痛和感觉异常:可按神经支配皮节发生感觉缺失或异常。
2、夜间加重又称休息痛。
3、疼痛可向近侧远侧同时放射,需与双重卡压鉴别。
4、肌肉萎缩、无力、运动不协调。
5、交感神经受累征:表现为温度、颜色、发汗及营养障碍。
6、卡压点的局限性压痛、放射。
卡压点远近侧均有压痛称Vallex现象。
7、Tinel征:为卡压点的轻叩痛并有发麻感。
*二、各部位神经卡压综合征1、腕管综合征本病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
腕管位于掌根部,底部和两侧由腕骨构成,腺横韧带横跨其上,形成一骨-纤维通道。
手和腕长期过度使用引起慢性损伤,腕横韧带及内容肌腱均可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使管腔狭窄是最常见的原因。
其次是腕部急性损伤,桡骨远端骨折,月骨脱位可引起正中神经急性或继发受压。
某些全身疾病可通过腕管内容物增大,引起自发性正中神经损害。
好发年龄为30~60岁,女性为男性的5倍,一般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
起病缓慢,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发胀,常入睡数小时后痛醒,活动后缓解。
正中神经分配区皮肤感觉迟钝,过敏。
大鱼际可有萎缩,拇指笨拙无力。
叩击腕部可出现Tinel征,腕关节极度屈曲60秒,手的感觉异常可加重(Phalen 试验),腕管内压增高。
血压计充气超过收缩压30~60秒可诱发患手疼痛。
过度伸腕与屈腕试验同样引起感觉异常和疼痛加重。
腕管掌侧卡压点压痛放射痛。
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非手术治疗使腕制动于中立位,腕管内注射皮质激素。
反复发作,非手术治疗难以缓解者需行手术减压。
有利用内窥镜手术的报道。
中药外治桡神经卡压旋后肌综合症52例体会

中药外治桡神经卡压旋后肌综合症52例体会
周春东;杨泽红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卷),期】2011(32)1
【摘要】@@ 桡神经卡压旋后肌综合症是指桡神经(骨间背神经)在旋后肌腱弓附近被卡住使前臂伸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症.又称旋后肌综合征、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卡压征、桡管综合征等,临床上较为多见.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31)
【作者】周春东;杨泽红
【作者单位】云南省会泽县中医医院,云南,会泽,654200;云南省会泽县中医医院,云南,会泽,65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3
【相关文献】
1.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2.儿童腓深神经卡压综合症4例
3.劳损性旋后肌综合症13例
4.探讨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的发病机理和针刀治疗本病的机制
5.旋后肌综合征——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症的非手术治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
• • • • Frohse腱弓压迫 桡返动脉压迫 纤维束带压迫 桡侧腕短伸肌内侧腱样缘 压迫 • 创伤 • 炎症 • 肿块 此外,反复旋转前臂的活动
诊断
• 早期前臂近端疼痛随后出现前臂旋后、伸拇、伸指无力,抗阻力旋后 及伸展手指时有明显疼痛 • 晚期臂背侧肌肉萎缩、伸拇及伸手指的掌指关节功能障碍 • 伸腕桡偏畸形 • 中指伸直实验:伸肘、伸腕,抗阻力伸展中指,肘部外侧伸肌群出现 疼痛者为阳性。提示肘部卡压 • 无虎口区感觉障碍 • 局部触摸到肿物,或X线显示骨与关节的异常变化,均有助诊断 • 确诊:肌电图
注意:支配指总伸肌的40%纤维为向近 端的返回支,因此旋后肌与指总伸 肌之间不能使用暴力分离
• 根据神经的局部改变,决定施行神经周围松解、 束间松解或神经经局部切除吻合术 • 松止血带,彻底止血
治疗
• 保守治疗:制动、封闭、理疗 •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 短期保守治疗无效 • 已出现无力和肌肉瘫痪者 • 孟氏骨折桡骨小头脱位整复后观察3个月,仍无神经恢复迹象者 • 桡骨小头脱位未整复,有骨间背神经瘫痪者 • 电生理检查有阳性发现者
手术方法
• 以肘前外侧沟为中心行弧 形切口
• 肘上肱桡肌与肱二头肌之 间显露桡神经干及骨间背 神经
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杨家全
目录
解剖
病因
诊断Βιβλιοθήκη 治疗解剖• 来源:桡神经(外上髁下 方1cm) • 走行:环绕桡骨干上1/4外 行,穿旋后肌两层之间转 至前臂背面,沿浅深层肌 肉之间下降,在腕背面终 于节状膨大,膨大发出细 支支配腕关节
支配肌肉:旋后肌 指总伸肌 小指固有伸肌 尺侧腕神肌 拇长展肌 拇短展 肌 拇长伸肌 示指固有伸肌
(有无纤维束带或腱鞘囊肿等压迫)
• 肘下于肱桡肌与桡侧腕长 伸肌之间,显露Frohse腱 弓、桡返动脉
(伸肘、前臂被动旋前与旋后,观察 增厚的Frohse腱弓有无对神经压迫)
• 切开Frohse腱弓及浅层旋 后肌,充分松解神经,去 除异常纤维带,结扎桡返 动脉及其分支
• 从桡侧腕短伸肌与指总伸 肌间,显露骨间背神经的 旋后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