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合集下载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概述
定义
• 周围神经在经过一些骨-纤维管道、筋膜或肌 肉间隙等处,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隧道、腱膜、 筋膜狭窄、增生、肥厚、粘连等导致神经被挤 压(嵌压),产生一系列的症状、体征,临床 称之为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病因
• 神经通过的间隙或管道变窄(绝对狭 窄)
• 神经通道的内容物增多(相对狭窄)
肘管综合征和Guyon’s管综合征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夹纸试验 • 电生理学检查
旋后肌综合症
特殊试验
• 屈腕位反复旋前试验 • 抗阻力旋后试验 • 电生理检查
腓总神经卡压症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电生理学检查
梨状肌综合征
特殊试验
• 抗阻力外旋试验 • 内旋试验 • 直腿抬高试验 • 电生理检查
• 二者皆有
神经的病理改变
感觉纤维最先受累,运动纤维在晚期出 现受累的表现 • 水肿、脱髓鞘改变 • Waller变性 • 纤维化(外膜、束膜增厚、内膜粘连、 神经变硬)
临床表现
• 感觉的改变 感觉过敏、疼痛或感觉麻木、减退。
• 运动的改变 肌肉萎缩、肌力减低,反射减弱或
消失。 • 交感神经的改变
•谢谢
血管舒缩障碍、汗腺分泌障碍。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诱发试验:如Adson 试验、Phalen征、 内旋试验等。
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B超、X 线平片、CT、MRI
•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1失神经电位 2神经传导速度减
慢 可用于定位
治疗
• 保守治疗 发病早期,症状较轻者。 1改变姿势、减轻压迫 2非甾体类抗炎药 3局封 4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
• 手术治疗 指征: 1保守治疗4~6周无效者 2症状严重者 3有肌萎缩者 手术方法: 1去除病因 2神经松解 3神经移位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20
一、腕管综合征
5.治疗
b.手术治疗 (包括经内窥镜腕管松解减压)
[适应证]
①手麻痛,夜间麻醒,影响工作、生活。
②桡侧3个半手指针刺痛觉减退,或有手指感觉完全丧 失者。
③大鱼际肌有萎缩,拇对掌肌力减弱或不能者。
④ 电生理提示正中神经腕部卡压。
⑤保守治疗无效,患肢患者坚决要求手术者。
精选2021最新课件 xx
21
一、腕管综合征
5.治疗 b.手术治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2
一、腕管综合征
5.治疗 b.手术治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3
一、腕管综合征
5.治疗 b.手术治疗

岁患






42 34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4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5
二、腕部尺管综合征
腕部尺管综合征,又称Guyon 管 尺 神经卡压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
神经解剖
精选2021最新课件 xx
2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在其行径中,经过某些骨-纤维隧 道.或跨越腱膜,穿过筋膜处,其活动空间受到 明显限制。当这些隧道.腱膜.筋膜由于各种 原因狭窄.肥厚.粘连等均可使经过该处的神 经被挤压。长此下去,可是神经传导功能障 碍,严重者可变成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这种 现象不少见,临床称之为神经卡压综合征。
c.体检:Tinel征阳性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3
一、腕管综合征
c.体检:屈腕试验阳性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4
一、腕管综合征
d.电生理检查

周围神经嵌压症又称卡压症或周围神经受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嵌压症又称卡压症或周围神经受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嵌压症又称卡压症或周围神经受压综合征,指的是某一周围神经受其周围组织瘢痕、粘连,尤其是骨突、骨性纤维管增生,肿物等压迫而出现的一组神经、血管功能异常改变的征候群。

该症多发于肢体,且上肢多于下肢。

周围神经嵌压症,按Seddon神经损伤性质分类,属第一类——神经功能丧失,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改变。

但是临床上有时可见到受嵌压的神经被松解后,其功能可在1-2天内迅速好转,甚至恢复正常。

这种恢复的速度,似乎无法解释神经脱髓鞘改变后修复所需的时间和规律。

于是又有人认为神经嵌压症引起的神经功能丧失,并不都是由于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造成,而是由于受嵌的局部神经纤维电解质浓度改变及分布异常的一种轻度损伤,并未产生器质性的改变。

因而,当解除对神经的嵌压后,受压神经能短期内迅速恢复功能。

周围神经嵌压综合征在临床可表现为多种疾病,此处仅介绍感觉异常性股痛综合征感觉异常性股痛综合征感觉异常性股痛综合征,是指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和股前外侧表皮疼痛的综合征。

(1895)由Roth提名为感觉异常性股痛,故又称Roth股外侧皮神经炎。

该症为临床常见病。

(一)病因股外侧皮神经由腰2、3脊神经后根发出,为感觉神经。

于髂骨嵴部自腰大肌侧缘穿出、横越髂骨肌膜的下方,到达髂前上棘及腹股沟韧带,然后呈直角下降进入股部。

由腹股沟韧带向下约9cm处发出分支,前支分布于股至膝关节的前外侧表面,后支分布于臀部。

若该神经在走行的任何部位受到压迫、损伤都能成为发病的原因。

常见的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多属原因不明;后者以局部因素较多,如脊椎疾病,腹腔、盆腔脏器的疾患,妊娠的子宫压迫,短裤紧窄、腰带过硬以及包扎过紧等使腹股沟部引起外伤、压迫、刺激均可构成病因。

亦有人认为该症与全身感染、风寒、中毒有关。

(二)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年以上、肥胖之男性;好穿紧窄短裤者,妇女也可罹患。

男女之比为2.8:1。

有腿部外伤、糖尿病、妊娠者较易发病。

骨科精读这几个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你会诊治几种?

骨科精读这几个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你会诊治几种?

骨科精读这几个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你会诊治几种?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其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

病因病理1 解剖性;2 姿势性;3 发育性;4 炎症性;5 创伤性;6 代谢性;7 肿瘤;8 医源性。

神经损伤类型1 机能性麻痹:是一种神经传导障碍,无末梢变性。

2 轴突断裂:是一种神经纤维损伤,神经鞘无明显损伤。

3 神经断损:是神经部分或全部断裂。

临床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旋前园肌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小腿肌间隔综合征、跗管综合征等。

其中以上肢周围神经受压为多见。

临床表现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电生理学改变。

腕管综合征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造成大鱼际肌无力和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及进行性鱼际肌萎缩。

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发病特点好发于30~50岁年龄的办公室女性,女:男=5:1。

双侧发病者约占1/2-1/3,女:男=9:1 1、女性较多从事繁琐、细碎、需要手部频繁劳动的工作, 2、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感受比较在意,更容易觉察身体的疼痛,对疼痛倾向于“大惊小怪”,而男性恰恰相反。

3、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的小,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

键盘、特别是鼠标是我们最常见的“腕管杀手”。

随着开车族的日渐增多,方向盘也成为一大“腕管杀手”。

其他频繁使用双手的职业,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装配工等,都有可能遭遇腕管综合症的“毒手”。

解剖腕管为一骨性纤维管。

挠侧:舟状骨和大多角骨。

尺侧:豌豆骨和钩骨。

背侧:头状骨、月骨和小多角骨。

掌侧:腕横韧带。

腕管内通过的有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正中神经。

病因:1、腕管容量减小:月骨前脱位,腕部骨折(colles 反colles smith);腕和腕间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腕横韧带增厚;感染或外伤致软组织水肿。

2、腕管内容物增加:肿瘤(脂肪瘤、黄色瘤);腱鞘囊肿;腱鞘滑膜炎;3、解剖异常。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身体某些部位出现麻木、疼痛或者无力的情况。

这其中,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就是一个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首先,咱们得明白啥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简单来说,就是周围神经在经过某些特定的部位时,受到了周围组织的挤压和束缚,从而影响了神经的正常功能。

周围神经就像是电线,它们负责传递身体各个部位的信号。

而当这些“电线”在某个地方被卡住了,信号的传输就会受到阻碍,就像电线被压弯或者压扁了,电流就不能顺畅通过一样。

那周围神经为啥会被卡压呢?这原因可不少。

常见的有长期的姿势不良,比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者伏案工作,可能会导致颈椎的神经受到卡压;又或者是过度使用某个部位,像是运动员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可能会使手腕部的神经受到挤压。

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导致周围神经卡压,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和周围的组织,使得神经更容易受到卡压。

不同部位的神经卡压,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太一样。

比如说,腕管综合征就是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主要是手腕部的正中神经受到卡压。

患者常常会感到拇指、食指、中指这三个手指麻木、疼痛,有时候甚至会在夜间被麻醒。

时间长了,手部的肌肉还可能会萎缩,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

再比如肘管综合征,是肘部的尺神经受到卡压。

患者可能会出现小指和无名指的麻木、无力,严重的时候连拿筷子、写字这些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好。

对于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一些辅助检查来确定。

体格检查中,医生会检查感觉、运动功能是否有异常,还会做一些特殊的试验,比如 Tinel 征、Phalen试验等。

辅助检查方面,肌电图检查是很重要的一项。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神经的传导速度和功能是否有异常,从而明确神经卡压的部位和程度。

那得了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该咋办呢?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比较轻、病程比较短的患者。

比如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神经;佩戴支具,限制病变部位的活动;物理治疗,像热敷、按摩、针灸等,可以缓解局部的肌肉紧张和疼痛;药物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比如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止痛药等。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周围神经在其行径中,因解剖特点,需经过一些骨-纤维隧道,跨越或穿过腱膜、筋膜,局部空间有一定限制。

当这些隧道、腱膜、筋膜因各种原因产生狭窄或组织增生、肥厚、粘连等均致神经被挤压,长此下去便可产生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神经永久性损害。

这种现象称之为神经卡压综合征。

根据神经卡压部位及组成纤维成分的不同,其功能障碍表现各异,如髂前上棘的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仅为感觉功能异常;前臂旋后肌卡压综合征为运动功能障碍;而腕管综合征、跖管综合征等,同时有感觉、运动障碍。

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

应用解剖腕管为腕骨构成底和两侧壁,腕横韧带覆盖其上组成的一个骨-纤维隧道。

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2~4指的指深、浅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

正中神经最表浅,位于腕横韧带与其他肌腱之间。

拇长屈肌腱被桡侧滑囊包裹,其他肌腱为尺侧滑囊包裹。

当腕关节掌屈时,正中神经受压,同时用力握拳,则受压更剧。

病因1、外源性压迫因腕横韧带坚韧,来自腕管表面的压迫少见。

2、管腔本身变小腕横韧带可因内分泌病变(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或外伤后瘢痕形成而增厚;腕部骨折、脱位(桡骨下端骨折、腕骨骨折和月骨周围脱位等)可使腕管后壁或侧壁突向管腔,使腕管狭窄。

3、管腔内容物增多、体积增大腕管内腱鞘囊肿、神经鞘膜瘤、脂肪瘤、外伤后血肿机化,以及滑囊炎、屈指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等,都将过多占据管腔内容积,而使腕管内各种结构相互挤压、摩擦,从而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

4、职业因素如木工、厨工等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急剧变化:腕管内压力,在过度屈腕时为中立位的100倍;过度伸腕时为中立位的300倍。

这种压力变化也易引起正中神经发生慢性损伤。

临床表现1、中年女性多见,男性常有职业病史。

双腕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其中绝经期女性占双腕发病者的90%。

神经卡压综合症

神经卡压综合症

姿势调整
纠正不正确的姿势,避免神经受压,加重病情。
自我护理
休息与活动
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伸展 肢体,缓解肌肉紧张。
饮食调理
注意饮食健康,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 、水果等。
情绪管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助于缓解疼痛 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神经卡压综合症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如X光、MRI等),以确定神经受压的部位和程度。
治疗
治疗神经卡压综合症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和手术治 疗。保守治疗主要针对轻度病例,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用 于严重病例,通过解除神经受压,减轻症状。
神经卡压综合症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神经卡压综合症概述 • 上肢神经卡压 • 下肢神经卡压 • 特殊类型的神经卡压 • 神经卡压的预防和治疗 • 神经卡压的康复和护理
神经卡压综合症概
01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神经卡压综合症是指神经在解剖部位 受到压迫、牵拉或摩擦等物理刺激, 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引起疼痛、麻木 、无力等症状的疾病。
手术后护理
03
手术后需要适当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的风险。
神经卡压的康复和
06
护理
康复训练
1 2
物理治疗
针对受压神经的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按摩、 热敷等,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运动疗法
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拉伸、强化训 练等,可以改善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3
症状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 [基本概念]:神经系统疾病当中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是针刀治疗的适应症之一。

目前比较统一的周围神经卡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概念是指周围神经在其行程中任何一处受到卡压而出现感觉、运动等功能障碍,这一定义临床引用较少,但概括全面且恰当。

狭义的概念临床引用较多,但覆盖面不广,是指周围神经经过某些解剖上的特定部位,如经过肌肉的腱性起点,穿过肌肉,绕过骨性隆起,经过骨纤维鞘管及异常纤维束带处,因这些部位较硬韧,神经本身因肢体运动,在这些部位反复摩擦造成局部水肿等炎症反应,使鞘管容积减小,神经在压迫及反复摩擦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脱髓鞘改变,造成不同程度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治疗方法]:周围神经卡压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原则上应采取手术治疗,且疗效也较满意。

手术治疗是对卡压神经行松解术,包括单纯松解去除卡压物、神经外膜松解和神经束膜松解等。

针刀治疗能够通过对神经受卡压部位附近的软组织进行有限松解,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神经卡压,从而缓解症状。

并且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显示针刀治疗对于部分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以下举例列举了一些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类的疾病,这些疾病都是经过针刀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的疾病:1.神经根型颈椎病2.腕管综合征3.肘管综合征4.梨状肌综合症5.股外侧皮神经综合症6.莫顿跖痛症7.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8.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9.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之一) [基本概念]: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型中发病率最高者,约占60%。

此乃侧后方突出物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所致,主要表现为与颈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

[临床病因]: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髓核的突出与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其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常见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某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属骨-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一。

慢性神经卡压通常是患者感觉和运动不适的根源。

相对于外伤的急性周围神经卡压,此病通常为慢性表现。

表现为肢体运动的无力,麻痹,感觉过敏等感觉障碍,但不包括疼痛,由周围神经引起的疼痛提示急性神经嵌压,神经营养血管的栓塞,或者全身性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受到慢性压迫,温度和痛觉是最后消失的,运动,震动,压力等感觉是最先受到损伤的。

病理生理神经卡压病变的致伤因素为神经缺血和机械性损害。

急性短期的压迫可使神经缺血,受压轴索轴浆流受阻,缺氧,水肿。

压迫严重持久可使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变化,甚至远端轴索崩解,髓鞘发生Waller变性。

肢体活动时,处于狭窄通道内神经纤维在机械刺激下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并加重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但一般病理变化都在Seddon机能性麻痹阶段和Sunderland5级分类的第1、2级。

大部分为可逆性损害。

病因诱发神经嵌压的疾病大致可分三大类:①管内压迫:腱鞘囊肿,神经纤维瘤,神经慢性损伤性炎症。

②管外压迫:骨疣、骨与关键损伤、韧带损伤。

③全身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粘液水肿、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Reynaud
病、妊娠等可合并神经卡压征。

周围神经相关的检查本病由于发生部位较多,且各个部位的检查方法不一,无法一一列举,从各种普遍的检查上来说,采用神经根病EMG检查,可显示纤维震颤和去神经电势,一般无传导速度减慢。

周围神经受累可有传导速度减慢和远端潜伏期减慢。

而X线平片则仅能发现骨增生和陈旧损伤征象。

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诊断性神经阻滞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

可于怀疑发生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部位,选取主要的神经,注射1%的利多卡因2ml,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有助于诊断。

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1.腕管综合征
本病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

腕管位于掌根部,底部和两侧由腕骨构成,腕横韧带横跨其上,形成一骨-纤维通道。

手和腕长期过度使用引起慢性损伤,腕横韧带及内容肌腱均可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使管腔狭窄是最常见的原因。

其次是腕部急性损伤,桡骨远端骨折,月骨脱位可引起正中神经急性或继发受压。

某些全身疾病可通过腕管内容物增大,引起自发性正中神经损害。

好发年龄为30~60岁,女性为男性的5倍,一般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

起病缓慢,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发胀,常入睡数小时后痛醒,活动后缓解。

正中神经分配区皮肤感觉迟钝,过敏。

大鱼际可有萎缩,拇指笨拙无力。

叩击腕部可出现Tinel征,腕关节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