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差异解析
【精品】文言实词古今词义的差异

【关键字】精品文言实词古今词义的差异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一)词汇的继承性:词汇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基本词汇的稳定方面,现代词汇从古代词汇中继承了不少基本词和一般词,例如:人手日月风雷天地——以上是古今都用的单音词天文人民葡萄鸳鸯制度——以上是古今都用的双音词还有些古代单音节的基本词,在现代汉语中虽不再作为单音词使用,但却作为构成新词的语素被继承下来。
如:目,古代是一个常用词,今天一般已不单独使用,但作为语素,保留在“目的、目标、目前、目光、目录、纲目、眉目、栏目”等双音词中。
这也是词汇继承性的一种表现。
(二)词汇的发展1. 旧词的消亡:词所代表的客观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消亡了,这个词往往也就消亡了,可以叫做历史词。
例如:戈、笏、刖、黥、里正、衙役、宦官、太后、舍人等。
有些词所表示的事物和概念今天还存在,但改换了说法,这样的词可叫古语词,例如:履——鞋子,叟——老头子,豕——猪等。
2. 新词的增加:新词的增加比旧词的消亡速度要快得多,数量要大得多。
(三)词义的演变1. 古今意义截然不同或差别很大古今有些词,词形相同,意义迥异。
例如:羞:会意字,字形从手从羊,古义指“肉类食品”,或泛指“食品”,“折琼枝以为羞兮”(《离骚》),“羞”,即“食品”之意;“可羞于王公”(《左传·隐公元年》),即“可进献给王公作美食”之意。
现在却指害羞、不好意思,意思完全不同了。
2. 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爱:古今都是一个常用词,都有“喜爱”的意思;但“爱”在上古还有“吝惜”“舍不得”的意思。
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文言实词古今词义的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词义的扩大;②词义的缩小;③词义的转移;④感情色彩的变化;⑤名称说法的改变。
①词义的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范围比较狭窄,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所指称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扩大。
一般说,这种扩大具有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全体的特点。
文言文132个古今异义词用法详解

1.卑鄙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词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2.北面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古义:面朝北(称臣)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3.便利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古义:便,就;利,吉利例如: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孔雀东南飞》)4.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读piányi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读biànyí例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列传》)②方便例如:我陪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5.博学今义:学问广博精深古义:广泛地学习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6.不避今义:不躲开古义:不次于,不少于例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7.不过今义;转折连词古义:不超过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8.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例如:是女子不好。
烦大巫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9.不行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古义:不去,没有成行例如: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10.成立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古义:长大成人例如: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11.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12.春秋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例如:春秋三十有三。
(《谭嗣同》)②一年例如:蝼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③书名例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报任安书》)13.从而今义:连词古义:从,跟随;而,而且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14.大风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例如:可以已大风。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差异解析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差异解析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
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
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例如: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江”、“河”在古文中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2.词义缩小。
例如: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三章)例③中“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
例④中“亲戚”,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今专指族外亲属。
二者词义都缩小了。
3.词义转移。
例如: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捕蛇者说》)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岳阳楼记》)例⑤中“涕”,指眼泪;今指鼻涕。
例⑥中“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
它们属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⑦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例⑦中“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
例⑧中“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以上几种情况,很容易望文生义,歪曲文意。
因此,我们学习古文时,要认真阅读注释,比较每个词的古今差异,对照上述词义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分类整理,牢固记忆。
附: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1.中间古义:中间夹杂今义:两种事物之间的位置2.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5.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妻子6.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路的境地7.无论古义:不用说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8.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指数目)9.亲戚古义: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今义:专指族外亲属10.牺牲古义: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11.往往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12.会计古义:聚会商量今义: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13.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14.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感谢15.痛恨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痛恨16.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17.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1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用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19.狱古义:案件今义:牢房20.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1.走古义:跑今义:行22.去古义:离开今义:到23.股古义:大腿今义:机构中的组织或量词24.几何古义:多少今义:数学的一个学科25.江(河)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26.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7.再古义:第二次今义:重复动作28.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29.是古义:这,指示代词今义:判断动词30.致词古义:对……说话今义: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文言文古今异同翻译

一、字词之异古者,字词多含有多重含义,而今则多指一义。
如“席”,古时指座位,亦指铺垫之物;今则仅指铺垫之物。
又如“衣”,古时指衣服,亦指衣着;今则仅指衣服。
此乃字词含义之缩减。
二、句式之异古文句式多变,讲究对仗工整,今文则相对简明。
如《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句,对仗工整,富有音韵之美;而今文则多采用简单直白的句式,如“我心悠悠,青衿青衿”。
三、修辞之异古文修辞手法繁多,如比兴、夸张、排比等;今文则相对简单。
如《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运用比兴手法,形象生动;而今文则多采用直接陈述,如“众人嫉妒我,诽谤我”。
四、用典之异古文用典丰富,多引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今文则相对较少。
如《史记》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运用典故,言简意赅;而今文则多采用直接表达,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五、情感之异古文情感表达含蓄,多借助景物、意象等;今文则相对直接。
如《古诗十九首》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情感;而今文则多直接表达情感,如“园中葵青,朝露待日”。
六、价值观之异古文价值观丰富,注重道德、仁义、忠诚等;今文则相对简单。
如《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道德规范;而今文则多关注个人利益、物质生活等。
综上所述,古今异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字词、句式、修辞、用典、情感、价值观等方面。
古文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今文则以其简洁、直接的特点,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然而,无论古今,语言都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其演变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我们应珍惜古文之美,同时也要善于运用今文,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古今异义词。
这些词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有所不同,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深入理解文言文和避免误解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及其解释:●居●古义:停留、处在。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今义:居住、住所。
走●古义:跑。
o例如:走马观花。
●今义:行走。
去●古义:离开。
o例如:一狼径去。
●今义:前往、到……去。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o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单指妻子。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o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今义:交通运输。
绝●古义:极、最。
o例如:佛印绝类弥勒。
●今义:断绝、没有。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o例如:无论魏晋。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o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亲戚畔之,则尤可恶也。
●今义:专指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
所以●古义:“所”与“以”的结合,表示用来……的方法或依据等。
o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地区。
o例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今义:某一区域或场所等空间概念或行政区域等地位概念,比如苏州地方等(例句引自现代汉语词典原版及修订版)。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答案)

高三文言文知识复习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一、知识要点:1、古今异义词即同一词随着社会的变化,古今词义也不相同。
2、古今词义变化包括下面几种情况:①词义扩大:有些词原来意义比较狭窄,后来就包括了很多意义,应用范围也扩大了。
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了。
②词义缩小: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范围比原来小了。
如“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③词义转移:指一个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现在指“品行恶劣”。
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演变后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与原来的不同。
如“爪牙”,古代指“国王的武士猛将”,是褒义词,现在指“狗腿子”,变成了贬义词。
⑤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很”字表示的程度低一些了。
⑥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和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
3、文言实词单音词和复音词辨析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节为主,要注意区别:①不要把古代的两个单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中间”“前进”“形成”“地方”。
②不要把古代的一个双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两个单音节词:如“窈窕”“望洋”“布衣”。
③注意理解同义复合词:如“和睦”,“和”与“睦”都是“和好”的意思。
④注意理解偏义复词:如“作息”“公姥”“存亡”“缓急”“异同”“出入”等。
【参考书目】《高一上语文课本·附录》二、练习(例句均出自高一高二课本)(一)、写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义和今义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孟子〉二章》(疲惫至极//生理或心理不正常状态)2、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二章》(停止//与“歪”相对)3、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垓下之围》(山的东面//今山东省)4、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考取//卖)5、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苏武传》(批//行辈、辈分、辈子)6、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 “哎呀,‘走’这个词呀,古代的意思和现在可不一样呢!就像我昨天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我说‘我们快走’,这里的‘走’就是跑的意思呀,可不是慢慢走哦。
比如古代说‘走马观花’,可不是慢慢走过去看花呀!”2. “嘿,‘妻子’这个词的古今差异可大啦!有次我听爸爸和叔叔聊天,爸爸说‘我妻子怎样怎样’,这里的‘妻子’就是指老婆。
但在古代呀,那可是妻子和孩子呢!就像‘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里的‘妻子’就是老婆孩子呀!”3. “哇塞,‘几何’也不一样呢!有次我问妈妈‘几点啦’,妈妈说‘没几何’,哈哈,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啦。
古代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这里的‘几何’是多少的意思呀!”4. “呀,‘牺牲’这个词古今差别好大呀!我们过年会说‘牺牲’好多好吃的,这里的‘牺牲’是指祭祀用的牲畜。
但是古代说‘牺牲玉帛’,那可就是指祭祀用品呀,跟我们现在说的完全不一样呢!”5. “咦,‘爪牙’现在说的是坏人的手下,可是在古代呀,就像我家小狗的爪子和牙齿呢!有次我和小伙伴说‘那只大狼狗的爪牙好厉害’,可不是坏人的手下那个意思呀,就像‘蚓无爪牙之利’里的爪牙就是指爪子牙齿呀!”6. “哈哈,‘指示’现在是上级给下级的指令,可古代不是哦!有次我跟弟弟说‘快按我指示做’,但古代说‘请指示王’,那是指给……指出让……看呢!”7. “哇,‘绝境’现在一般说很糟糕的处境,可古代不一样哟!我那次去爬山,觉得那山顶好像绝境呀,但那不是古代说的‘绝境’,古代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呀!”8. “哎呀呀,‘无论’现在说不管怎样,古代也不同呢!我跟小伙伴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但古代说‘无论魏晋’,那是更不一样的意思呀!”9. “嘿嘿,‘开张’现在说店铺开业,在古代可有意思啦!有次家里来客人,我高兴地说‘今天好热闹呀,像开张了一样’,但古代说‘诚宜开张圣听’,那可是扩大的意思呢!”10. “哟呵,‘涕’现在说的是鼻涕,可古代是眼泪呀!有次我哭了,妈妈说‘怎么涕泪横流呀’,这里的‘涕’就是眼泪,可不是鼻涕哦,就像‘临表涕零’里的‘涕’一样!”。
文言实词之古今异义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9 9.稍稍
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金 妻子 丈夫 丈人 事故
古义:金属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古义:妻子与儿子 今义:老婆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义:老年人的通称 今义:岳父 古义:事情(包括好事坏事) 今义:意外的不幸。
一个词由表示甲事物到表示乙事物。 一个词由表示甲事物到表示乙事物。 如:“涕” ” 古代指眼泪(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指眼泪( 指眼泪 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现在指鼻涕 指鼻涕 如:“偷” ” 古代指苟且(偷安,偷合苟容)、浅 指苟且( )、浅 指苟且 偷安,偷合苟容)、 不厚道(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薄、不厚道(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今义指偷窃 指偷窃
流涕 (流眼泪;流鼻涕) 失意 (意见不合;不得志) 同气 (同胞兄弟;同类) 县官 (官府;县令) 无道 (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 然后 (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中国 (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卑鄙 (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左右 (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 约束 (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指示 (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 亲戚 (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形容 (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从容 (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 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养生丧死无憾 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
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
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例如: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
“江”、“河”在古文中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2.词义缩小。
例如: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三章)
例③中“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
例④中“亲戚”,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今专指族外亲属。
二者词义都缩小了。
3.词义转移。
例如:
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捕蛇者说》)
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岳阳楼记》)
例⑤中“涕”,指眼泪;今指鼻涕。
例⑥中“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
它们属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
⑦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例⑦中“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
例⑧中“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以上几种情况,很容易望文生义,歪曲文意。
因此,我们学习古文时,要认真阅读注释,比较每个词的古今差异,对照上述词义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分类整理,牢固记忆。
附: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1.中间古义:中间夹杂
今义:两种事物之间的位置
2.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
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
5.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妻子
6.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路的境地
7.无论古义:不用说
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
8.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指数目)
9.亲戚古义: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
今义:专指族外亲属
10.牺牲古义: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
11.往往古义:到处
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12.会计古义:聚会商量
今义: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
13.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
14.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感谢
15.痛恨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痛恨
16.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
17.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1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用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9.狱古义:案件今义:牢房
20.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1.走古义:跑今义:行
22.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
23.股古义:大腿
今义:机构中的组织或量词
24.几何古义:多少
今义:数学的一个学科
25.江(河)古义:长江(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26.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7.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重复动作
28.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29.是古义:这,指示代词
今义:判断动词
30.致词古义:对……说话
今义: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