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读不完的大书》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

融美于学,得言习法——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读不完的大书》说课设计一、多个视角解教材1.文本视角:《读不完的大书》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乡村中缤纷多彩的事物,并融入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大自然的图画。

章图文并茂,结构清晰,使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结构详略,情理交融,尽显童趣。

全文围绕一个“玩”字来写,字里行间,仿佛让人看到一个幼稚可爱的孩童正在天地之间痴迷地欣赏与探究,极尽童趣,读来不禁使人会心一笑。

大自然“好玩”,但同样富含奥秘,犹如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引人沉思和遐想。

2.单元统整视角:从横向上看,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安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文章。

《大自然的声音》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父亲、树林和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读不完的大书》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生动性。

三篇课文,层层递进,通过各具特色的语言,传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从纵向上看,纵观统编版教材小学各学段的阅读要素,语文要素的编排呈现的是一种序列化和梯度性。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着眼点都是生动的语言,前一个侧重感受,后一个侧重“体会”。

因此这个单元不急于让学生一上来就去判断何谓生动的语言,而是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大量接触语言材料,获得一些初步的感受,然后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下来。

3.学情视角: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对于大自然中出现的一些动物、植物都有一定的认知。

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需要探索发现,对于他们来说极具乐趣。

由于学生缺乏浓厚的生活阅历,文本背后所蕴涵的深刻道理难以完全体悟,情感共鸣会有一定难度。

这是难点之一。

第二个难处是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描写事物状态贴切、真实描摹事物的情态,让读者身临其境,或者包含作者情感的句子难以感受其生动之处。

《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对象为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针对课文《读不完的大书》进行教学。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读不完的大书》的内容,理解其主旨思想。

•学习词语“短暂”、“一个劲”、“叹气”等生字,掌握其基本含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较为流畅地讲述课文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较为难懂的内容,如“短暂”、“一个劲”、“叹气”等生字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简单复述上一节课中所学内容,如:《呼兰河传》故事的主人公是谁?2.新课讲解1.呈现课文原文,教师向学生讲解生字和重点词语的含义,并依据课文内容向学生讲授主旨思想。

2.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缓慢揭示课文故事情节,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故事情节。

3.针对课文中较为难懂的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解释词语的含义,并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3.操练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故事情节和主旨思想。

2.进行课文理解题,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回答问题,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

4.巩固环节1.进行词语和句子练习,巩固学生对于生字和重点词语的掌握,并检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进行朗读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朗读技巧,同时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作业布置布置学生阅读下一节课的课文,让学生在家中认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文字解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文字解读

22.读不完的大书·生字详解读dú,dòu【部首】讠【结构】左右【文字源流】“读”字本义为照着文字念,是一个会意字。

其字形左边为言(讠),说明“读”与说话有关;右边为“卖”,意思是诵读时要张开嘴巴,就好像叫卖一样。

现在,“阅读”、“宣读”、“朗读”等都沿用了“读”字的本义。

现在,“读”字也指上学、学习,如“半工半读”,意思是一边上学,一边工作。

此外,“读”还读dou,如“句读”,指的是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需要停顿的地方。

【常用词组】读书、读书三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文原句】读不完的大书麻má【部首】麻【结构】独体字【文字源流】人们在山崖(“厂”,见金文)或屋檐(“广”,见小篆等)下面晾麻。

“麻”在古代专指大麻。

《诗经》:“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后来加“草字头”造“蔴”字。

简化字又合并为“麻”。

【常用词组】麻药、麻痹、麻中之蓬【课文原句】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勇yǒng【部首】力【结构】独体字【文字源流】“勇”,是个会意兼形声字,本义为勇气。

《说文》认为“勇”字的意旁是“力”,声旁是“雨”。

《左传·昭公二十年》中“知死不辟,勇也”,意思就是明明知道会牺牲,但是却不躲避,这就叫“勇”。

金文中的“勇”,字形上半部是“戈”字,下半部是“用”。

“用”在这里既代表声旁,也代表使用“戈”这种武器的人,勇猛善战。

该字的本义沿用至今。

【常用词组】勇敢、勇气、勇冠三军【课文原句】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蚂mǎ,mā,mà【部首】虫【结构】左右【文字源流】形声字。

虫表意,其古文字形体像条虫,表示与虫有关;馬(马ma)表声。

声旁简化。

蚂不单用,构成复音词,指某些昆虫。

【常用词组】蚂蚁、蚂蚱、蚂蟥【课文原句】蚂蚁搬家,井然有序。

蚁yǐ【部首】虫【结构】左右【文字源流】形声字。

虫表意,其古文字形体像条虫,表示蚂蚁是虫;義(义yi)表声,义作情义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优秀教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优秀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优秀教案第【1】篇〗【课前解析】《读不完的大书》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野外与自家房前屋后的自然环境,并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展现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大自然画面。

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借助课文优美的句子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课重点是借助第二题的学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课文中生动的语言并积累摘抄,结合课后第三题写一写从这篇课文中读到了什么。

关注文本:本文以“读不完的大书”为题,既能激发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来,又提示读者只要用心“读”就能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课文描写的事物较多,但层次清晰。

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了“我”在大自然中寻找的“好玩的东西”,引出来全文。

第2-5自然段重点描写了各种好玩的东西,如小麻雀、老鹰、蚂蚁及各种花草树木,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乐趣。

结尾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呼应课题,赞美了大自然中的无尽乐趣。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10个,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从字形结构入手,先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教师再有的放矢重点指导,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会认9个生字,可以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关注生动的语言: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值得体会和积累。

一是表达方式变化多样,突出了大自然带给人的乐趣。

如第2自然段写小麻雀、老鹰和蚂蚁的语句,先写动物的样子,再写给人留下的印象;第5自然段写竹子、棕榈的句子,运用了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人的感情。

二是使用了许多精彩绝伦的四字词语,如“浮云飞鸟”“展翅滑翔”“雄健勇猛”“井然有序”,既突出事物的特点,又让语言具有节奏感。

三是“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另一种境界”等语句蕴含着无限张力,带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反思第【1】篇〗《读不完的大书》这篇文章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体现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课文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成员之间查漏补缺,互帮互助,有助于共同提高。

3.分析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在传授方法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在朗读中加深感悟。

二、成功之处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注意适当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读自学,小组合作,以汇报交流的形式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三、不足之处由于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有些锻炼学生感情朗读的活动,完成得不够到位。

四、改进措施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激励性语言,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学情,采取恰当的进行引导和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读不完的大书》这篇文章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体现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课文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有趣;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初读课文掌握大致内容,其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教学结构,最后朗读课文完美结束。

2.利用多媒体吸引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兴趣,使之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感兴趣,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3.抓住了含义深刻的句子,研词析句,领悟语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课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22 读不完的大书
第二课时
自读提示
自由朗读第3-5自然段,想一 想大自然带给“我”怎样的乐趣? 圈画出生动的语句并想象画面。
有趣的植物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花儿和草的?
颜色
形状
读完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
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
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四、先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雄健( 勇 )( 猛 )
( 展 )( 翅 )滑翔
千( 姿 )百( 态 ) 超( 凡 )( 脱 )俗
( 秋 )( 高 )气爽.
( 雨 )后春( 笋 )
1. 与加点字“爽”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神清目爽
B. 屡试不爽
C. 性格豪爽
2. 像“千( )百( )”这样含有数字的词语还有: __示__例__:__千__变__万__化___、_____千__奇__百__怪_______等。
3. 文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画上横线。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
4. 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具体写竹子长得快的句子,其 中“__雨__后__春__笋_____”一词常被人们用来比喻新事
物大量出现。
竹子长得快 ,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 ~~~~~~~~~~~~~~~~~~~~~~~~~~~~~~~~~~~~~~~~~~~~ 得和我一样高了。 ~~~~~~~~~~~~~~
千奇百怪的植物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
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 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 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 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 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互读课文,进展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根底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表达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擅长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展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和课堂学习能正确朗读“麻、旋”等9个生字,正确会写“柔、梨”等10个字。

2.通过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里面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体会“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等生动的词语。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读不完的大书》名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读不完的大书》名师教学设计

《读不完的大书》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教学目标】1.认识“读、虾、麻”等生字,会写“浮云飞鸟、虾蟹游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找到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够发现课文语言表达的秘妙,学习通过摘抄的方式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过程】任务一读一部特别的书1.谈话交流。

说说你读过的书,大约几天读完了这本书?2.学写生字“读”,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3.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这部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4.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初步感受大自然是一部特别的书。

课件出示: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任务二读一部好玩的书1.在第二自然段中寻找大自然中“好玩”的事物,发现本段中的四字词语。

2.认读“浮云飞鸟、虾蟹游鱼”等四字词语,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发现这些词语在文中先后排列的规律。

课件出示:我五六岁的时候,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

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3.借助词语排列规律背诵积累本段中的四字词语。

4.交流、摘抄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任务三读一部会动的书1.寻找并认读第二自然中精当妥帖的四字词语。

2.将四字词语分别带入语句中,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句。

感受作者生动的表达。

分别出示:(1)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2)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3)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3.熟读成诵,尝试背诵。

任务四读一部美丽的书1.请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寻找这一段写了大自然这部书里的什么事物?2.男、女生分别朗读本段中描写花和草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精读引领课
《读不完的大书》 +《小鸟和守林老人》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个谜语,看看你
们能不能猜出谜底!
点击此处添加文字描述点 击此●有头没有颈,身上冷 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 能行。 (鱼)
●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 住在格子里,常到花丛去工 作,造出产品比糖甜(。蜜蜂)
a.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叽叽,喳喳。 b.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抚招呼他的客人。
(2)描写生动的句子:
a.奇怪,鸟儿们用晶亮的小眼睛彼此询问着 ,用他们鸟国的语言争论着。
b.鸟儿们衔着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 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 落的花瓣和绿叶啊,掩盖了林中小屋… …
3.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出示第一自然段: 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
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地上的 走兽昆虫,林间的花草树木,水里的虾蟹游鱼… …
对于大自然,五、六岁的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样的语气读呢? (惊讶)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敬佩之情)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 两军对垒时,那番勇敢忠贞 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
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说一说,为什么作者说大自然是“一部永远读不
把植物写活。
完的大书”?
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大自然无穷的奥 秘,无尽的乐趣。接下来,再让我们感受《小鸟和守 林老人》的深情厚谊吧!
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阅读提示: 1.自由读文,发现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并把相关描 写摘抄下来。 2.划出描写生动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1)描写美妙声音的语句:
点击此处添加文字描述点 击●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 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 劳。 (青蛙)
2.检查字词识记情况 (1)课件出示:
不仅 麻雀 盘旋 敬佩 几寸 副手 雨后春笋 秋高气爽
(2)指导书写 读 昆 麻 蚂 蚁梨 寸 柔 塘 册
a.同桌交流识字方法,进行字形结构归类。 b.师总结,重点指导“蚂”、“册”,并范写。 c.生练写,师提醒书写姿势。 d.展示交流。
1.作者觉得大自然哪里好看,哪里好玩呢?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 (2)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 些好玩的东西。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2.说说作者最喜爱的是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 的?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 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 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雨。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 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 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 是另一种境界。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3.作者还写了大自然中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最喜欢什 么,为什么?(小组交流)
课文第2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 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 令人不可思议。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大自然写的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
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你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读到了什么,仿照课 文的写法,写一写。
提示:可以交流你在大自然中看到的动物、见到的植物。
描写动物时,可以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先描写动物
的行为或习性,再写一写带给自己的感受。描写植物时,可
以仿照课文第5自然段,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