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人与自然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一、第一章: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2. 生态环境的现状3. 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教学活动:1. 观看人与自然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讨论生态环境的现状,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学习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二、第二章:社会与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组成,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
2.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则,关心社会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社会的组成2. 社会规则的重要性3. 关心社会的方法教学活动:1. 讨论社会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
2. 学习社会规则,让学生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分享关心社会的方法,如参与志愿者活动、关注社会新闻等。
三、第三章:家庭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家人,关心家庭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 家庭的重要性3. 爱护家人的方法教学活动:1. 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2. 学习爱护家人的方法,如尊重家人、帮助家人等。
3. 分享家庭中的温暖故事,增强学生对家庭的感情。
四、第四章:人际交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学会与人相处。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2. 与人相处的方法3. 沟通技巧教学活动:1. 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
2. 讨论与人相处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 练习沟通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第五章: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
2. 培养学生警觉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保护的重要性2. 保护自己的方法3. 警觉性的培养教学活动:1. 讨论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己的必要性。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关爱他人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人与自然1. 导入: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
2. 学习:讲解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的方法。
3. 实践: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提出具体建议。
第二课时:人与社会1. 导入:讨论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2. 学习:讲解关爱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3. 实践: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提出具体建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联。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对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3. 课后实践:收集学生提出的具体建议,评价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2. 课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图片、案例等。
3. 视频:有关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视频资料。
4. 作业素材:有关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案例。
六、教学内容:第三课时:自然环境保护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破坏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现状。
2. 学习:讲解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介绍环保法律法规。
3. 实践:讨论如何参与环保活动,制定个人环保计划。
第四课时: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1. 导入:讨论社会责任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作为公民的责任。
2. 学习:讲解公民如何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公民意识。
3. 实践:小组活动,设计一个提升社区环境意识的项目。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3)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利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人与自然的关系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提出具体建议。
第二课时:人与社会的关系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2. 学习:讲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提出具体建议。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
3. 课后实践:检查学生课后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人与自然社会》教材。
2. 课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关图片、案例等。
3. 实践活动材料:环保手工制品、可持续发展的实例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4. 结合课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二章“人与自然”的第一节“大自然的力量”。
详细内容包括:地球上的自然灾害、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灾害,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树立环保意识,学会保护环境。
3. 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重点:了解自然灾害,学会保护自然资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实物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新课:(1)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介绍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讲解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和保护。
(3)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阐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提出和谐共生的理念。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5.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力量(1)自然灾害(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请举例说明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答案:(1)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洪水是由强降水或冰川融化导致的,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形成的。
它们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有很多,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
人与自然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人与自然_小学生五年级作文人与自然_小学生五年级作文1生活中母爱处处都有,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也时时体现着母爱的伟大!举一个我看到过的例子。
天气阴着即将下雪,一只灰色大母狼在雪山中前进,这是一只即将生孩子的母狼,可是就在不远处,有两只一大一小的雪豹在远处死盯着这只母狼,母狼已察觉到了什么,可肚子里的孩子却迫不及待的要出生了,它该生出一黄一黑的公狼,雪豹立刻窜过来,直扑母狼身体,母狼的身体已皮绽肉开,虽然它表面上在疼,在哭,其实是在用腿力慢慢地把那两只刚出生的公狼往灌木丛送,大雪豹立马觉醒,一下就狠狠地解决了黄公狼,母狼死死地咬住那只小雪豹,不一会,那只雪豹就死了,另一只大雪豹大怒,一下就把母狼地尾巴咬断,刚要去解决黑公狼地时候,谁知母狼又死死地咬住大雪豹,母狼此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咬紧,咬紧,再咬紧,雪豹的两只脚已被咬碎,它放心地死了,它为了黑公狼献出了整个生命,难道还体现不出母-子之间的母爱之情?动物永远是我们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我们千万不要抛弃他们。
因为,如果整个地球上的动物灭绝了,人类也将不复存在!人与自然_小学生五年级作文2自然,是生的起源,动植物的栖息地,一般称为大自然,古人们在那儿生存,吃那儿的,用那儿的。
大自然,是森林,瀑布,小溪,草原,高山,峭壁和动物们的共同财产。
人与自然存在着莫大的关系,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然的赞美数不胜数,但是这,却远远不及人们对自然的破坏。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只鸟儿,想学回更多的东西,就告别了故乡的森林,飞向更高,飞向更远的地方去修行。
在那儿,它成功学会了许多道理。
十年之后,它打算飞回故乡传授知识给其它鸟儿。
谁知,到了故乡,却是一片荒地,啥也没了”虽说科技的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过,但是,自然的资源与生命也是“迅猛”的减少,缩短。
人们就不能再大方的为大自然想想吗?自然,是生的起源。
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应该保护它。
因为,浪费自然资源,根本跟慢性自杀没两样!再举一则故事:有一个村庄,每一个人都有一将斧头。
小学五年级人与自然(精选17篇)

小学五年级人与自然(精选17篇)优秀作文的结构严谨,从引子到论点再到结论,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为读者呈现出完整的思路和观点。
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人与自然五年级作文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世人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
可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破坏大自然,地球上出现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自然创造了人类,孕育了人类。
她是人类的母亲,她一向关心`爱护着自我的孩子。
她包容人类一次又一次的错误。
她一向默默的付出。
她期望有一天人类会认识到自我的错误,并努力去挽回。
她明白,她明白人类这样下去,终究会受到惩罚。
她不想,也不忍心看着人类受到惩罚。
于是她极力掩饰着人类的罪行。
同时她也等待着,等待着人类觉醒的一天。
而人类却不明白母亲的痛苦和等待。
仍然伤害着母亲。
只想着怎样从母亲那里谋取更多利益。
人类很多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这不仅仅破坏了母亲原有的面貌并且也使母亲失去了健康。
此外,人类还破坏了植被。
因为人类的乱砍乱伐,使树木很多减少。
原先是树林成群的地方此刻已建起了高楼大厦;有的人甚至在山中建起了工厂。
森林大面积减少,这使各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也因为人类的破坏,使沙漠越来越多,沙尘暴也越来越频繁。
以前的宁波是个宁静的城市。
而前不久,沙尘暴竟然也袭击了那里。
这是向人类发出的警告。
所以我们多要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得到很好的控制。
人类盲目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
人类的盲目使自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罗布泊,过去那里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那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而此刻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溪流也干枯了。
那里夏季气温高达70摄氏度。
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飞禽敢于穿越。
大自然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而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让人类一齐保护大自然,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够看到一个清新绿色的,生机勃勃的世界吧!人与自然五年级作文近百年来,全球高温引起的气候变暖,冰山融化等连锁反应,一步步危害着我们人类。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植物,以及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植物的教育教材分析重点: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难点:认识到爱护珍稀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学情分析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植物,相比城市的孩子多了一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学生对植物有更多的了解。
但珍稀物种知道不多,教师应结合他图片进行教学,图文结合,促进学生了解。
教学准备教师 PPT课件学生调查生活教法设计教授法交流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指导学生认识几种珍稀的植物。
教师活:讲述:我国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植物,如银杏树生长较慢,在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20年左右,40年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
银杏树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和药用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植物。
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植物吗?谈话:你们刚才说的这些珍稀的植物,有的书上有一些简单介绍,有的没有。
同学们,你们查找到它们相关的资料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珍稀物或植物。
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
认识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学生活:⑴学生课前准备好查到的资料。
⑵学生思考后回答:水杉、珙桐……⑶合作:小组同学共同准备,最后派1~2名代表来汇报。
水杉:水杉是闻名中外、称得上“活化石”的古老珍稀树种。
水杉适应性强,喜湿润,生长快。
水杉珙桐珙桐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水梨子”,野生种群只生长在我国四川省、湖北省和周边地区。
珙桐: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
金花茶: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单元全书解析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单元全书解析第一单元:人与自然主题概述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通过阅读和写作,让学生了解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包括《草原》、《海上日出》、《鸟的天堂》等,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2. 生字词:草原、海上、天堂等。
3. 写作训练:以“我眼中的自然”为主题,进行观察和写作。
第二单元:历史与文化主题概述本单元以“历史与文化”为主题,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包括《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等,介绍了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生字词:将相、草船、猴王等。
3. 写作训练:以“我心中的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思考和写作。
第三单元:科学探索主题概述本单元以“科学探索”为主题,通过阅读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能力。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索的乐趣。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包括《月球之谜》、《太阳的力量》、《大自然的启示》等,介绍了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生字词:月球、太阳、启示等。
3. 写作训练:以“我的科学探索”为主题,进行观察和写作。
第四单元:情感与价值观主题概述本单元以“情感与价值观”为主题,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道德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人与自然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南双庙镇山后小学科目:人与自然姓名:张柳__年班:五年级_学期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也存在差异。
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个体差异。
二、学期教学计划:本学期,对学生开启了探索自然,科技创新之旅。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体验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无论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人类都离不开地球母亲的呵护。
每一口新鲜的空气,每一滴干净的水,都是地球母亲无私的馈赠。
真正爱护她、保护她,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通过本册书帮助学生打开创想的大门,走进创造的乐园。
通过学习,可以不断拓宽视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形成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让他们学会用一双慧眼留心观察,用聪明的大脑缜密思考,用灵巧的双手大胆实践,那么就一定会丰富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请不要忽视小观察、小实验、小制作,它们会激发出你的奇思妙想,为你们插上智慧的翅膀。
让我们在创造的乐园里翱翔。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检验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要善于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努力。
三、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许多奥秘探索,知道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无论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人类都离不开地球母亲的呵护。
2、帮助学生打开创想的大门,走进创造的乐园。
用一双慧眼留心观察,用聪明的大脑缜密思考,用灵巧的双手大胆实践,那么就一定会丰富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1、热爱大自然,知道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2、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增强新生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
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5、拓宽视野,提高实践支手能力,形成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中,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努力。
五、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拓宽知识面。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安排1 1.保护珍稀植物2 2.保护珍稀动物3 3.绿色建筑4 4.健康穿戴话环保5 5.绿色出游文明行6 6.居所的变迁7 7.厨房里的科技8 8.报警器里智慧多9 9.奇妙的材料10 10.飞向太空的火箭11 复习12 复习年级五年级主备人张柳授课教师总课时数 1 课题 1、保护珍稀植物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植物正在灭绝或已经灭绝了。
2、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4、认识到爱护珍稀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难点认识到爱护珍稀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具学具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及内容二次修正单元导读:保护环境动物和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环境体现保护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发展绿色建筑,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各种环境污染,是我们的家园更加文明、和谐。
一、问题导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每天呼吸着新鲜空气,那么你知道是谁在做着贡献吗?你知道哪些珍惜的植物呢?他们都有着什么作用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授:启迪园:教师抛出问题:大家应该都对银杏树有所了解,银杏树是怎样的一棵植物呢?还叫什么?有哪些作用?找生回答启迪园内容:智慧泉:1、认识几种珍稀植物。
它们的分布范围范围比较狭窄,有的物种残存的株数已不多,而且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你认识这些珍贵植物吗?同桌间交流互相说说。
2、出示问题:保护植物有什么作用?学生总结归纳:释放氧气、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食用价值、水土保持。
3、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小组间交流想法组长汇报:(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保护珍稀植物意义重大。
(2)、珍稀植物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
(3)、珍惜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4)、珍惜植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
此外,植物还具有美学价值、工业生产价值等。
三、尝试记忆:四、课堂小结:谈收获:今天你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1、保护珍稀植物珍稀植物植物的作用保护的意义教学反思年级五年级主备人张柳授课教师总课时数 2 课题 2、保护珍稀动物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动物正在灭绝或已经灭绝了。
2、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了解一种珍稀动物的生存状况,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3、认识到爱护珍稀动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了解一种珍稀动物的生存状况,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难点认识到爱护珍稀动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具学具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及内容二次修正一、复习旧知,启迪导入1、珍惜植物都有哪些?2、植物的作用有哪些?3、保护珍惜植物有哪些重要意义?4、启迪导入提出问题“我国的国宝是”学生齐回答“大熊猫”那么珍稀物种你还知道哪些呢?师引入课题。
学生回忆。
二、新授:智慧泉:珍稀动物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是珍贵的、不可代替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教师提问:我国对于保护珍稀动物做了哪些措施?生读书了解《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认识现存珍稀动物:川金丝猴、东北虎、藏羚羊、大鲵、四爪陆龟、扬子鳄、朱鹮、丹顶鹤、褐马鸡、白鲟、中华鲟。
三、活动场小思考1、想一想,下列行为会给野生动物带来怎样的影响?(滥砍滥伐、非法捕猎、购买野生动物制品、食用野生动物。
)生小组讨论,汇报。
四、小调查了解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五、课堂小结:谈收获:今天你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2、保护珍稀动物世界现存的珍稀动物教学反思年级五年级主备人张柳授课教师总课时数 3 课题 3、绿色建筑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绿色建筑的特点。
2、知道什么样的建筑是绿色建筑。
3、知道绿色建筑对我们今后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重点知道什么样的建筑是绿色建筑。
难点知道绿色建筑对我们今后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教具学具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及内容二次修正一、复习旧知,启迪导入1、现存的珍稀动物有哪些?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珍稀动物?3、启迪导入房屋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你知道的房屋都是有什么材料制成的呢?生各抒己见。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在建筑这方面应该怎样发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绿色建筑。
板书课题《绿色建筑》说一说你认为的绿色建筑是什么?二、新授:智慧泉:1、(1)生抛出问题:绿色建筑有哪些特点?生讨论、汇报。
小结: a、绿色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生态平衡,绿色建筑又称为生态建筑。
节能环保建筑。
b、节能、节材、节水、安全环保。
c、为人们提供降抗、适用和高效的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2)认识绿色建筑标识。
2、了解我国的绿色建筑实例。
(北京奥运村、上海世博中心、沈阳建筑大学。
)三、小思考想一想,你家居住的小区还可以采用哪些节能环保措施?将你建议记录下来四、小调查观察身边的小区,看看有没有正在进行的外墙保温改造,用一段话描述一下改造后有什么用五、拓展营智能家居让建筑更节能六、课堂小结:谈收获:今天你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3、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特点:我国的绿色建筑实例:教学反思年级五年级主备人张柳授课教师总课时数 4 课题 4、健康穿戴话环保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环保服装是什么?2、怎样选购环保服装?3、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怎样选购环保服装?难点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具学具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及内容二次修正一、复习旧知,启迪导入1、绿色建筑有哪些特点?2、我国的绿色建筑实例有哪些?3、启迪导入师提问:我们穿的衣服的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生答:棉花、尼龙、化纤等。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环保服装吗?又该怎样选购环保服装?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授:智慧泉:提出问题:1、环保服装指什么?同桌交流:环保服装是指原料采用天然纤维印染使用无害于人体的染色剂并严格控制有害物质污染而生产出来的服装。
天然纤维指自然界中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丝、绵、麻、毛的纤维。
2、怎样选购环保服装?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个别说的不全的师补充。
3、环保服装有哪些特点?总结特点:穿着对人体无害;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材料环保,废弃以后对坏境造成的污染较小。
三、活动场1、小调查:统计一下自己各类服装的数量。
2、小倡议:变废为宝,制作小物品。
四、拓展营读一读书中29页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4、健康穿戴话环保环保服装怎样选购环保服装?教学反思年级一年级主备人王春梅授课教师总课时数 5 课题感官总动员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听听讲讲、敲敲打打、看看玩玩等形式,让学生探索各种感官的作用。
2、通过感知活动,发展儿童感觉器官的功能,知道要想认识一个事物,有时候得需要多个感官一起合作。
3、教育学生保护自己的感觉器官。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知道各种感官的作用难点发展儿童感觉器官的功能,同时教育学生保护自己的感觉器官教具学具图片、杯子、盐、糖、醋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及内容二次修正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鼻子,眼睛和嘴,这些是我们人体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它们都有什么用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授:(一)了解每个器官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两只耳朵和一张嘴,你们知道它们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回答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嘴是用来品尝东西和说话的。
(二)活动1、在一个杯子里,放入醋,喝一口,记住这个味道。
2、捏住鼻子再喝一口,还是刚才喝的味道吗?感知吃东西时,舌头和鼻子总是一起工作。
强调:未知的东西不能随便闻和尝。
在杯子里放上盐,再感知一下味道。
(三)观察点燃前和点然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形状像……摸起来……闻起来……颜色是……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强调:防止被火苗或蜡烛油烫伤(四)你找到的特点是用什么感官发现的?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给予补充(五)你知道有经验的人是怎样选西瓜的吗?1、看看纹路是否清晰;2、听听声音是否清脆;3、掂掂轻重是否合适;4、闻一闻,尝一尝,就更准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