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表现

合集下载

现代设计史之新艺术运动(四)

现代设计史之新艺术运动(四)

·

新艺术运动总结
新艺术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 的风格。就像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一样一时风靡欧洲大陆。 新艺术在时间上发生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在设计发展史上也标志 着是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 响深远。 新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很广泛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具有不同 的特点。既有非常朴素的直线或方格网的平面构图,也有极富装饰 性的曲线样式的优美造型。新艺术风格把主要重点放在动、植物的 生命形态上,但设计师常常只是做表面上的装饰,流于肤浅的“为 艺术而艺术”。
沙利文重视功能提出形式服务功能的口号也认为装饰是建筑所必需而不可分割的内容但他不取材于历史形式而是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他的代表作有芝加哥会堂大厦芝加哥大剧院等
美国的“新艺术”
应用美术领域
威尔.布拉德利——受比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莱线条影响
工艺美术设计领域 代表人物:泰凡尼 (L.C.Tiffany,1848-1933) 他擅长设计和制作玻璃制品,特 别是玻璃花瓶。他的设计大多直 接从花朵或小鸟的形象中提炼而 来,与新艺术从生物中获取灵感 的思想不谋而合。泰凡尼的作品 在欧洲由宾负责销售,因而有较 大影响。
建筑设计领域
在新艺术运动传 入美国前,美国 已 形 成了 著名 的 “芝加哥学派”
设计主张 形式永远服从功能 的需要,这是不变 的法则。功能不变, 形式也不变。
美国芝加哥股票交易所
路易.沙利文
美国现代建筑(特别是摩天楼设计美学)的奠基人、建筑革新的代言人、芝 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其设计的商业建筑是美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沙利文重视功能,提出“形式服务功能”的口号,也认为装饰是建筑所必需 而不可分割的内容,但他不取材于历史形式,而是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 主。 他的代表作有芝加哥会堂大厦、芝加哥大剧院等。

艺术概论-第四章-新艺术运动

艺术概论-第四章-新艺术运动
二、新艺术运动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新艺术运 Nhomakorabea的概念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开展的装饰艺术运动,内容涉及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这一运动受到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但带有更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及人们在一个世纪结束时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的世纪末情绪,是传统的审美观和工业化发展的矛盾的产物。
(一)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是比利时,这是欧洲大陆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工业制品的艺术质量问题在那里比较尖锐。19世纪初以来,布鲁塞尔就已是欧洲文化和艺术的一个中心,并在那里产生了一些典型的新艺术作品。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富代表性的人物有两位,
即霍塔(Victor Horata,1867—1947)和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
(2)在文化上
所谓“整体艺术”的哲学思想在艺术家中甚为流行,他们致力于将视觉艺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平面设计及手工艺等与自然形式融为一体。
(3)在技术上,设计师对于探索铸铁等新的结构材料有很高的热情
对于艺术家自身而言,新艺术正反映了他们对于历史主义的厌恶和新世纪需要一种新风格与之为伍的心态。新艺术的出现经过了很长的酝酿阶段,许多著名的设计史家都认为英国文化为新艺术运动铺平了道路,尽管由于其后的种种原因,英国本身并不是这种风格走向成熟的国度。
“新艺术”一词为法文词,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以此命名,而德国则称之为“青年风格”(Jugendstil),奥地利的维也纳称它为“分离派”(Seccessionist),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则称之为“工艺美术运动”。

美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表现

美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表现

路易斯•沙利文
‧他早期的建筑作品 表达了将罗马风格 建筑语言加于现代 形式的愿望。 • 其他重要作品有圣 路易斯的温莱特大 厦(1890)、芝加哥 施莱辛格与迈耶百 货公司大厦(1899) 和芝加哥禮堂大樓 等等。
温莱特大厦
芝加哥禮堂大樓
沙利文设计的芝加哥施莱辛格与迈 耶百货公司大厦運用了 “高层、 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立面”等 建筑特点。這是芝加哥学派中有力 的代表作之一。
威廉· 勒巴隆· 詹尼
‧美国建筑师与工程师,芝加哥学 派的创始人,被称为“摩天楼 之父”。 ‧在1879 年首先采用砖墙框架和 铁制梁柱相结合的办法建筑了 一座七层高的大廈—— 第一拉 埃特大厦,外表还采用了后来 在20世纪常用的玻璃幕墙结构。 ‧1885 年又設計了十层高的芝加 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标志芝 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 ‧1889 年,他设计的芝加哥曼哈 顿大楼,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 栋16层高的建筑。
法夫赖尔花瓶 这个花瓶是蒂法
尼最具代表性的一系列作品。它的处理 技术很有意思,是用不同纹理和色彩的 细小玻璃,熔化成一个不透明的热玻璃 球,然后按想象把它吹成最终的形状, 加入热球的图案装饰起初很小,但它们 随着球被吹成花瓶而变大,按设计达到 预定的位置。花瓶的制作就像种子长成 一株植物那样奇妙。 在法夫赖尔系列中,手工制作的 花瓶和其它豪华器具大部分是采用鲜艳 的彩虹色,并模仿古代风化玻璃器具深 浅不同的蓝色、绿色、金色和粉红色, 这些色彩或被独立使用或巧妙地组合在 一起,碗和花瓶的形状也独具风格,别 有新意。
产生原因
• 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 其他过份装饰风格的反动 • 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动 • 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 重视和热衷 • 受到日本装饰风格影响, 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 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 影响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C 直线和平面,装饰上突出表现 曲线和有机形态
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带来的 艺术表现的可能性
E
B 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开创 全新的自然装饰风格
装饰上受东方风格影响,尤其
D 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装饰风格 与浮世绘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主要特点·浮世绘影响
浮世绘特色是它生活化的世俗题材,平面空间和大胆的截取式构图,线 条的勾勒和艳丽的平涂色块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特征,这些因素强烈吸引 着西方艺术设计家,尤其是不要求色彩的浓淡处理,不追求细腻的质感, 单纯平展的色块被清晰、分明、充满律动感的线条所分割,日本浮世绘 的线条与西方传统观念中轮廓意义的线条不同,而是具有独立审美性的 形式,又有画面的焦点为了装饰效果远离构图的中心甚至移到画的边缘。
新艺术运动·历史起源
01
社会因素
02
文化因素
03
技术因素
04
传播发展
新艺术运动·历史起源·社会因素
自普法战争之后,欧洲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政治和经济形势稳 定。不少新近独立或统一的国家力图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打入竞争 激烈的国际市场,这就需要一种新的、非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新艺术运动·历史起源·文化因素
新艺术运动·主要特点·与工艺美术的联系
联系
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过分装饰 风格的反动
它们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
它们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它们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 饰动机,并受到日本装饰风格影响。
新艺术运动·主要特点·与工艺美术的区别
工艺美术 运动
新艺术运动·总结
与此同时,它逐渐强调实用的主张,从建筑扩大到瓷器,书画,海报设 计等等一系列,“形式服务于功能”的思想在各个领域表现日趋明显, 公益美术发展阶段也进入到了造型简洁、装饰单纯的形式,对后来的艺 术形式影响甚远。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设计:乔尔斯· 查尔特 1893年
Knox和拉里克设计的珠宝首饰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 始之初不久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 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其中巴黎的 设计范围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公共 设施装饰、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而后 者则集中在家具设计上。 1889年由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 (1832—1923)设计的艾菲尔铁塔堪称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 这一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座落于塞纳河畔 ,是法国政府为了显示法国革命以来的 成就而建造的。在700多个设计方案中, 艾菲尔大胆采用金属构造设计的方案一 举中标。塔高328米,由4根与地面成75 度角的巨大支撑足支持着高耸入云的塔 体,成抛物线形跃上蓝天。全塔共用巨 型梁架1500多根、铆钉250万颗,总重量 达8000吨,这一建筑象征现代科学文明 和机械威力,预示着纲铁时代和新设计 时代的来临。
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
新艺术 -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用新的装饰纹样取代旧的程式化的图案,受英 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主要从植物形象中提取造型素材。在家具、灯具、广 告画、壁纸、珠宝和室内装饰中,大量采用自由连续弯绕的曲线和曲面。形成 自己特有的富于动感的造型风格。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新艺术运动的 名字源于萨穆尔•宾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新艺术之家”的商店,他在那里陈
的新艺术除了地铁站外,在招贴画、插图、
珠宝首饰设计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法国的 新艺术运动中心集中在巴黎和南锡(Nancy), 南锡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这种 风格主要表现在家具和珠宝设计方面。 赫克多· 吉马尔德(Hector Guimard) 设计的地铁站
美国的新艺术以建筑和蒂夫尼(Tiffany)的玻璃品为代表。 建筑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和 弗兰克·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她们所涉及 的建筑已基本上脱离了欧洲传统建筑的模式,开始往现代建筑造型方 面发展,为现代都市摩天大楼的建造提供了先例。在欧洲建筑装饰上 广泛使用的新艺术装饰风格,在美国的建筑设计里已退居其次,功能 成为美洲大陆建筑所强调的重要内容,新艺术风格只是作为建筑上的 点缀出现。蒂夫尼公司则把欧洲传统建筑的才会玻璃用于日用品设计 里,使这一教堂建筑材料成为颇具世俗生活情趣的产品。蒂夫尼的玻 璃制品吧新艺术的植物花卉图案和曲线直接用在造型上,呈现出与欧 洲大陆不同的特色。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工业设计史
穆卡成名作:剧作《吉斯蒙达》演出海报。
工业设计史
穆卡1898年为“约伯”牌香 烟设计的海报,新艺术运动 风格平面设计的最杰出代表 作之一。
JOB香烟广告
工业设计史
比 利 时
比利时是欧洲大陆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地处英法两国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思想倾向民主,经济相当繁荣。布鲁塞尔是当时先锋派艺术家的避风港。比利时的 设计运动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已初露头角.
《莎乐美》插图
工业设计史
比亚兹莱在画面 色调的控制与空 间的运用所表现 出来的能力被认 为是"天才横溢"。
工业设计史
苏格兰“格拉斯哥”四人集团
查尔斯· 麦金托什
查尔斯· 麦金托什进一步解放了设 计,采用高直的线条、刻板的几何形 式,不再受制于“融化的黄油”的新 艺术形式,并且开始尝试黑白这种机
械化的色彩计划。他的风格糅合了清
工业设计史
1881年奥克塔夫· 毛斯主办进步刊物《现代艺术》,在他的组织下,一批有 志于绘画与设计改革的设计家组成一个"二十人小组",1888年凡· 威尔德被推 德· 举为领袖,从此,这个小组转向设计、实用美术方向,1894年小组改名为"自由 美学社",成为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骨干。
工业设计史
凡· 威尔德 Herry Van De Velde 德· 堪称一代宗师,全能型天才。频繁而广泛的国际交流和长寿使其影响远远 超过了比利时,并对20世纪的设计教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教徒式的冷峻和象征主义者的声色放 纵。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
麦金托什一生中设计了大量家 具、餐具和其它家用产品,都 具有高直的风格,这反映出有 时对于形式的追求也会影响到 产品的功能和结构。他的著名 的椅子一般都是坐起来不舒服 的,并常常暴露出实际结构的 缺陷,制造方法上也无技术性 创新。为了缓和刻板的几何形 式,他常常在油漆的家具上绘 出几枝程式化了的红玫瑰花饰。

美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美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美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浅谈美国从新艺术运动时期到后现代的设计发展过程,来了解美国在不断创新过程中高速发展的设计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关键词:美国设计艺术发展一、新艺术运动在美国1、背景当19世纪后半叶欧洲各国的设计师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机械化生产是否适宜艺术设计的时候,立国不久以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美国却是以最实干和实际的态度积极接纳了机械化大生产方式,默默地从事与机械化生产相适应的企业产品设计,因此,这一时期美国的机械化发展速度很快。

同时又由于自身的文化艺术底蕴不深,传统艺术对于现代的影响不大等原因,使美国社会所出现的机械化生产与艺术设计之间的矛盾不如西欧的法国,德国,英国等明显和激烈,但毕竟在机械化生产迅速发展的19世纪后半叶,它与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

虽说工艺美术运动对美国设计的影响还小,但新艺术运动在美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影响涉及到当时应用美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以及建筑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发展在应用美术领域中,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著名设计师是威尔·布拉德利,他堪称新艺术图形设计代表。

而从事日用器皿设计的主要是蒂夫尼,尤其擅长于玻璃设计。

在新艺术运动没有影响到美国之前,蒂夫尼进行玻璃设计的原型主要来源于欧洲,但在19世纪最后十年里,他的作品成为欧洲玻璃设计的模式。

蒂夫尼在玻璃设计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

在建筑设计领域,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

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詹尼,艾德勒,霍拉伯特和路易斯·沙利文等。

通过这些建筑师的工作,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二、装饰艺术运动美国1、背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最大的城市是纽约,表演艺术,特别是音乐剧、歌舞、爵士乐等得到蓬勃发展。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简介起源在1880年代,新艺术运动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

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

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

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

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关键人物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前拉菲尔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

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爱德华·伯纳-琼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让·图洛普归入多于一种风格中。

不像象征主义画家,无论如何,新艺术运动具有一个自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尔前派,新艺术运动没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机器制造外观和抽象的纯设计服务。

玻璃制造使这种风格找到一个可以展示惊人表现力的领域,例如:路易斯·蒂凡尼在纽约的作品、艾米里·加利和法国南西市的Daum兄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这种影响,从他的1895年设计 的招贴《CHAPBOOK》,以及被评论 家视为“美国的第一张新艺术招贴” 的《孪生姐妹》,可以明显地看出 拥有比尔兹利图形风格中的那种曲 发装饰图案和平面图案背景。
在建筑设计领域,本来在新 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 国已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 学派”。 芝加哥學派是美国最早的建 筑學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 功能第一和用简洁的立面以 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 詹尼、艾德勒霍拉伯特和路 易斯•沙利文(1856-1924) 等。通过这些建筑师的工作, 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 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美国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
蒂凡尼是工艺美术设计领域中的代表人 物。 他使美国染色玻璃工业发生革命巨变并 雄居玻璃制品业统治地位。数以千计的 教堂都以精美的蒂梵尼玻璃作装饰,蒂 梵尼这个名称也成为了染色玻璃艺术的 代名词。
蒂梵尼是新艺术运动的狂热支持者,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当时流行的华丽的 维多利亚风格相对立。新艺术派以自 然为基调,随意自由的设计风格在蒂 梵尼的风景画玻璃中得以体现。蒂梵 尼作品中光线、色彩和自然的完美结 合,使蒂梵尼对美国新艺术的发展更 具重大的意义。其作品大部分遵循新 艺术流动拉长的轮廓造型,还有一些 则受到古代、东方和欧洲模式的影响。
路易斯· 沙利文
是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 筑师之一,生于波士顿,强调装 饰对建筑的重要性。 路易斯‧沙利文既是芝加哥学派, 也是美国新艺术運動的代表人物, 他在14年中设计了一百多幢摩天 大楼,分布在纽约、密苏里、芝 加哥等地,对美国新艺术建筑作 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 他與阿德勒大膽地抛棄先輩公認 的建築慣例,創造出新穎的、來 源于每個項目功能需求的設計方 案,同時利用當時的材料與技術。 在實施過程中,他形成了別具一 格的裝飾風格,將自然的形式融 爲一體。
在蒂梵尼眼里,孔雀羽 毛是十分适合这一技能 的素材。犹如孔雀的自 然翎羽,花瓶的羽毛纹 理似有一种池水的深邃、 纤细和柔顺。所有这些, 又与作为装饰背景的物 质纹理内在地结合在一 起。这些富于不透明魅 力的孔雀羽毛,以及这 种不透明感给精细装饰 带来的超自然光泽,构 成了蒂梵尼艺术的独特 魅力。
• 在应用美术领域中,受新艺术运动 影响的著名设计师是威尔•布拉德 利(Will H.Bradley,1868~ 1962),他堪称新艺术图形设计代 表。布拉德利最初是以比尔兹利的 线条风格从事设计,可以说比尔兹 利的作品对布拉德利的图形设计风 格构成了决定性的影响。
路易斯•沙利文
‧他早期的建筑作品 表达了将罗马风格 建筑语言加于现代 形式的愿望。 • 其他重要作品有圣 路易斯的温莱特大 厦(1890)、芝加哥 施莱辛格与迈耶百 货公司大厦(1899) 和芝加哥禮堂大樓 等等。
温莱特大厦
芝加哥禮堂大樓
沙利文设计的芝加哥施莱辛格与迈 耶百货公司大厦運用了 “高层、 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立面”等 建筑特点。這是芝加哥学派中有力 的代表作之一。
在新艺术运动没有影响到 美国之前,蒂凡尼进行玻 璃设计的原型主要来源于 欧洲,但在19世纪最后十 年里,他的作品成为欧洲 玻璃设计的模式。蒂凡尼 在玻璃设计领域所取得的 成就是独一无二的,他不 仅设计了19世纪90年代后 期美国社会最具流行时尚 的台灯——彩绘玻璃台灯, 而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推出了著名的“法夫赖尔” 花瓶系列。
主要特征
• 1.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
• • •

开创全新的自然装饰风格; 2.倡导自然风格,强调自然 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装饰 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 3.装饰上受东方风格影响, 尤其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装饰 风格与浮世绘的影响; 4.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带来 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 5.强调手工艺,反对工业化
威廉· 勒巴隆· 詹尼
‧美国建筑师与工程师,芝加哥学 派的创始人,被称为“摩天楼 之父”。 ‧在1879 年首先采用砖墙框架和 铁制梁柱相结合的办法建筑了 一座七层高的大廈—— 第一拉 埃特大厦,外表还采用了后来 在20世纪常用的玻璃幕墙结构。 ‧1885 年又設計了十层高的芝加 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标志芝 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 ‧1889 年,他设计的芝加哥曼哈 顿大楼,被认为个花瓶是蒂法
尼最具代表性的一系列作品。它的处理 技术很有意思,是用不同纹理和色彩的 细小玻璃,熔化成一个不透明的热玻璃 球,然后按想象把它吹成最终的形状, 加入热球的图案装饰起初很小,但它们 随着球被吹成花瓶而变大,按设计达到 预定的位置。花瓶的制作就像种子长成 一株植物那样奇妙。 在法夫赖尔系列中,手工制作的 花瓶和其它豪华器具大部分是采用鲜艳 的彩虹色,并模仿古代风化玻璃器具深 浅不同的蓝色、绿色、金色和粉红色, 这些色彩或被独立使用或巧妙地组合在 一起,碗和花瓶的形状也独具风格,别 有新意。
詹尼设计的位于芝加哥的 家庭保险大樓
‧这是第一座用钢铁框 架结构的高层建筑, 但立面尚没有完全 摆脱古典的外衣, 显得比较沉重。 • 此设计使用金属制 的柱与梁取代石与 砖以支持上一层的 楼面。运用此一方 式设计的建筑物重 量减少了,因而可 能修建更高的结构。 • 此金属框架摩天楼 拆毁于1931年。
蒂梵尼经典的孔雀花瓶 (Peacock Vase)
这只奇特的花瓶,以其流线造型、光彩 夺目的色彩和蜿蜒的装饰,构成了美国 对新艺术风格玻璃制品的极大贡献。它 的神奇之处在于花瓶上的装饰并非是在 花瓶完成后加在表面,而是在制作过程 中就加进了熔化的玻璃,显示了蒂梵尼 高超的玻璃吹制工艺。玻璃吹制工艺是 花瓶制作工艺的一种,就是将不同纹理 和色彩的细小玻璃,熔化成一个不透明 的热玻璃球,然后按想象把它吹成预定 的形状,在制作过程中,有时会添加色 彩或一些玻璃图案装饰。这些图案起初 很小,随着吹气,会和花瓶的形成一起 变大,犹如植物般自然地生长,最终达 到设计预定的位置。
美国新艺术运动
背景
‧新艺术运动是1890年 代至1910年代在欧洲和 美国发生的大规模的强 调手工艺传统和形式主 义的装饰艺术运动。 ‧它以自然形态的运用 形成鲜明的自然主义倾 向。
产生原因
• 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 其他过份装饰风格的反动 • 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动 • 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 重视和热衷 • 受到日本装饰风格影响, 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 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 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