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发生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PXSJ-216F型氟离子计作业指导书1

将氟离子电极、参比电极和温度电极放入正在搅拌器上搅拌250ml的塑料烧杯中;注意不要离子电极、参水清洗干净纸将电极上移液管移取的氟离子标液和20mL的TISAB缓冲液至50ml烧杯后放加入小转子,插入氟离子电极、参比电极和温度电极,按“设置”键,在“设置测量模式下”选择PX”,并按“确认”键确认,选择“设置离子模式”,选择“F-”并按“确认”键。
按“测量”键进入测量状态,按“标定”键进入标定状态后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min,等数值稳定后按“设置”键,输入对应的标称值“3”后按“确认”键再按一次“确认”键后仪器提示“继续标定吗”按“确认”之后继续标定;之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电极后用吸水纸将电极上面的水吸干,再用移液管移取20mL 0.01mol/L的氟离子标液和20mL的TISAB缓冲液至50ml烧杯中后加小转子,插入氟离子电极、参比按“确认”键后再按一次“确认”键仪器提示“继续标定吗”按“确认”之后继续标定;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电极后用吸水纸将电极上面的水吸干,用移液管移取20mL的0.1mol/L的氟离子标液和20mL的TISAB缓冲液至50ml烧杯中后加小转子,插入氟离子电极、参比电极和温度电极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3min,等数值稳定后按“设置”键,输入对应的标称值“1”后按“确认”键后再按一次“确认”键仪器提示“继续标定吗”按“取消”后取消标4.2.4标定结束后将电极放入干净的蒸馏水中清洗半小时后用吸水纸吸干电极上的水,将保护套套在电极上,关闭离子计开关和搅拌器开关备用。
氟离子计标定斜率在94%-100%时可正常使用,若低于94%则需重新标定电极或更换氟离子电极和参比电极。
4.3、操作规程4.3.1先打开离子计开关,按“设置”键,在“设置测量模式”下选择“离子测量”模式。
4.3.2将电极取下放入蒸馏水中清洗搅拌,按“测量”键开始测量,将电极从蒸馏水中取出用吸水纸吸干电极上的水。
4.3.3用20ml移液管移取20mlTISAB溶液和20ml待测液至50ml烧杯中,加入小转子在搅拌器上搅拌,将清洗干净的电极插入待测液中,等数值稳定后,按“4/◁”或“6/▷”进行单位转换,转换到需要的单位后,纪录数据,如待测液有一组以上在测量之前要先将电极在蒸馏水中清洗、擦干后,再放入下组待测液中测量,测量结束后,按“取消”键结束测量,并将电极放入干净的蒸馏水中清洗半小时后用吸水纸吸干电极上的水,将保护套套在电极上,关闭离子计开关和搅拌器开关备用。
离子色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离子色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一、外观核查1、仪器应具备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系列号(或编号)等。
2、仪器的各功能部件(量程、输出旋钮、按键、开关和指示灯等)均能正常工作,各紧固件应无松动。
3、仪器应标明所使用的电源、电压和频率。
电源线、信号电缆等插头、接头应与插座紧密配合。
二、性能核查1、将仪器的输液系统、进样阀、色谱柱和检测器连接好,以纯水作为流动相,按说明书启动仪器,在允许的压力范围内,待压力平衡后保持5 min,用吸水纸检查管路各接头处应无湿迹。
2、流量设定值误差和流量稳定性误差检定在检查已确定无泄漏的条件下,分别设定流量和收集排出液时间。
使泵运转5 min后,在流动相泵的排出口用已称量过的容量瓶收集洗脱液,用时用秒表计时,分别称重。
每种流量重复测定3次,算平均值作为流量测定值,计算流量测定值,计算流量设定误差和流量稳定性误差。
3、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检定调节仪器和记录仪灵敏度,使浓度为0.5 mg/L的Cl校准液峰高达满刻度时,以洗脱液为流动相,流速取1.2 ml/min,线速取10 mm/min,待基线稳定后,记录不少于30 min的基线。
不少于30 min的基线波动最大幅度为基线噪声。
基线起始点引出的水平线与基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垂直距离为基线漂移。
3、保留时间和定量重复性误差检定保留时间重复性误差1任意选定一种检测离子,连续进样测定保留时间5次,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作为保留时间的重复性误差。
定量重复性误差每种离子各连续进样测定6次,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标准偏差作为每个离子的定量重复性误差。
4、分离能力检定分离度分别测定F---Cl- , N03 –SO42-;NH4+ -K+和Ca2+ -Mg2+各组校准液色谱图的离子峰的保留时间和基线宽度,计算分离度(Rs) .洗脱时间由测得的各组校准液色谱图所标明的保留时间即可知道各组离子的洗脱时间。
三核查频率该仪器在两次检定之间,核查一次。
作业指导书(范本)..

作业指导书(范本)2014年4月3日整理一、操作规程1、电极安装和活化:安好电极,在蒸馏水内浸泡活化24小时(新电极或长期不用电极活化48小时)。
电极在使用时必须注意内电极与球泡之间及内电极和陶瓷芯之间是否有气泡停留,若有则除去,并不能忘记把甘汞电极上的橡皮套及橡皮塞拔去。
电极安装时,甘汞电极头部应长出玻璃电极球泡头部。
2、接通电源,按下“PH”键,将酸度计预热,短时间测量可预热几分钟,长时间测量,最好预热一小时以上。
3、校正:先调节温度补偿器,使之与被测溶液温度一致。
调节零点和满度,使仪器达到工作状态。
4、定位:①用中性缓冲溶液定位。
按下读数开关,将指针调在该缓冲溶液的PH值。
②再用与被测溶液PH相近的缓冲溶液进行校准,测定值与缓冲溶液的PH 值相差≤±0.04。
③放开读数开关,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用滤纸吸干。
5、测量:①用试纸和温度计粗测被测溶液的PH和温度。
②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温度相同时: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按下读数开关,读出被测溶液的PH值。
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温度不同时:测出被测溶液温度值,调节温度调节器,使其指在所测温度值。
重新校正仪器。
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按下读数开关,读出被测溶液的PH值。
二、日常维护1、仪器使用完毕,用蒸馏水冲洗电极,玻璃电极放入蒸馏水内浸泡,甘汞电极应及时添加饱和氯化钾溶液,用后戴上电极帽。
2、仪器输入端保持清洁,并把电极插子用干净布擦干。
3、建立仪器登记卡,记录维护仪器的维护次数、技术指标等。
4、填写仪器使用记录表,标明设备状态。
三、检定规程1、检定周期仪器送上一级检定,周期为一年。
2、自检规程①按下mv键,将分档开关放在“0”。
②检查指针是否在“1”位置,如偏移可调节零点调节器。
③将分档开关放在校正位置,调节校正调节器使指针在满度。
④将分档开关放在“0”位置,开始测量。
⑤自校准周期:每次使用前、后均需对仪器进行自校准。
一、操作规程1、根据测试波长选择适宜的光源。
PXSJ-216F型氟离子计作业指导书1

将氟离子电极、参比电极和温度电极放入正在搅拌器上搅拌250ml的塑料烧杯中;注意不要离子电极、参4.2.3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电极后用吸水纸将电极上面的水吸干;用移液管移取20mL的0.001mol/L的氟离子标液和20mL的TISAB缓冲液至50ml烧杯后放加入小转子,插入氟离子电极、参比电极和温度电极,按“设置”键,在“设置测量模式下”选择“PX并按“确认”键确认,选择“设置离子模式”,选择“F-”并按“确认”键。
按“测量”键进入测量状态,按“标定”键进入标定状态后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min,等数值稳定后按“设置”键,输入对应的标称值“3”后按“确认”键再按一次“确认”键后仪器提示“继续标定吗”按“确认”之后继续标定;之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电极后用吸水纸将电极上面的水吸干,再用移液管移取20mL的0.01mol/L 的氟离子标液和20mL的TISAB缓冲液至50ml烧杯中后加小转子,插入氟离子电极、参比电极和温度键后再按一次“确认”键仪器提示“继续标定吗”按“确认”之后继续标定;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电极后用吸水纸将电极上面的水吸干,用移液管移取20mL的0.1mol/L的氟离子标液和20mL的TISAB缓冲液至50ml烧杯中后加小转子,插入氟离子电极、参比电极和温度电极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3min,等数值稳定后按“设置”键,输入对应的标称值“1”后按“确认”键后再按一次“确认”键仪器提示“继续标定吗”按“取消”后取消标定,仪器显示标定的斜率,也可按“查阅”键查阅标定数据。
4.2.4标定结束后将电极放入干净的蒸馏水中清洗半小时后用吸水纸吸干电极上的水,将保护套套在电极上,关闭离子计开关和搅拌器开关备用。
氟离子计标定斜率在94%-100%时可正常使用,若低于94%则需重新标定电极或更换氟离子电极和参比电极。
4.3、操作规程4.3.1先打开离子计开关,按“设置”键,在“设置测量模式”下选择“离子测量”模式。
负离子发生器性能检测报告

负离子发生器性能检测报告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实验目的:了解负离子发生器工作时正常空气氛围中负离子浓度分布状况以及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速率。
实验仪器:xxx 负离子发生器;KEC900负离子检测器 实验项目:1. 负离子浓度分布测定:在启动风扇(风速600ml/s )的状态下用负离子检测器测量负离子发生器周边不同位置的负离子浓度读数,考查负离子周边浓度分布状况2. 在关闭风扇(风速0ml/s )的状态下,减小检测窗面积至2.8cm 2,用负离子检测器在不同位置的读数,采用作图反推法获得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发生速率。
实验结果:1. 负离子浓度分布测定: (1)测定条件:实验室(5m ⨯4m ⨯3m )充分通风后关闭门窗,空调控制室温至26℃,将负离子发生器置于实验室中央,开启15分钟,在负离子发生器沿线上距离发生器不同距离处放置检测器,开启风扇(风速600ml/s ),使风向与发生器沿线垂直。
距离以发生器前端至检测窗中心计;记录不同距离处检测器读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并取中值。
(2(3)结论:1/R 2 / cm -2浓度 / 个/m发生器周边负离子浓度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42cm 以内,浓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42cm 以外测得的负离子浓度几乎均处于300-3000个/ml 范围内。
2. 负离子产生速率测定 (1)测定条件:实验室(5m ⨯4m ⨯3m )充分通风后关闭门窗,空调控制室温至26℃,将负离子发生器置于实验室中央,开启15分钟,在负离子发生器前端和侧面距离发生器不同距离处放置检测器,将检测窗面积减小至2.8cm 2,并使之正对发生器,关闭风扇(风速0ml/s )。
距离以发生器前端至检测窗中心计;记录不同距离处检测器读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并取中值。
(2)测定结果:(3)结论:单位时间内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向正前方与侧面相同距离处扩散经过单位面积的负离子数相近;单位时间扩散通过球面的负离子总数的对数值与球面半径存在线性关系,即单位平均径向扩散距离负离子数衰减率恒定,反推可得负离子发生速率为2.097⨯1011个/s 。
离子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离子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保证离子计的正常运行,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期间核查,验证该设备是否保持检定/校准时的状态,确保其检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本单位对离子计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仪器性能不稳定、漂移率大、经常移动以及出现重大修理后的期间核查的管理。
3.仪器正常工作条件环境温度:(10--30)℃相对湿度:30-80%周围无影响性能的振动存在。
周围空气中无腐蚀性的气体存在。
周围除地磁场外无其他影响的磁场及电场存在。
4.检查周期:核查频次:一般情况下,两次检定/校准之间核查一次。
5.核查内容:检查仪器的电源线、插头、插座是否老化,电源连接是否正常等。
检查仪器的准确度。
6.核查方法:6.1 外观检测6.1.1 仪器应具有铭牌,标明仪器的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制造日期、出厂编号、电源的电压和频率。
6.1.2 仪器不应有影响工作的破损和缺陷。
6.1.3 电计各开关、调节器应能正常工作,各紧固件无松动。
6.1.4 离子计电极的插头插孔应清洁干燥无腐蚀,屏蔽线与插头接触良好。
6.2离子计核查:6.2.1 建立校准曲线:参考GB/T7484-1987。
6.2.2 准确度测定:选用F-有证标液进行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在证书要求范围内。
6.2.3 重复性测定:选用F-有证标液重复测量六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用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仪器重复性。
要求RSD≤5%。
6.3 核查结果若核查结果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若不符合要求,应查找原因,重新检定、维修或是停用等,经仪器检定或核查达到技术要求后方能使用。
监测仪器校验作业指导书

为控制有关的在用设备、计量器具是否符合监测分析工作要求,特对下列设备进行定期校验。
一、电导仪(一)电导池的电极常由两个面积相等且平行的金属片组成,期间有一定的距离(L)。
电导池常数(∮)为电极间的距离与其面积(A)的比值,即∮=L/A,其单位为厘米-1。
由于仪器制作和使用要求等原因,电导池常数并非均为1.0,且在使用过程中电导池常数也会有变化。
因此,应经常测定电导池常数。
对必须准确测量电导率的样品,则应在测定过程中随时测定。
通常使用已知溶液法或比较法测定。
1.已知溶液法此法是用测量已知电导率的溶液电导值(或电阻值)求得。
由于各种浓度的氯化钾溶液在25℃时的电导率的准确值为已知值,所以常用氯化钾标准溶液校正电导池常数。
现举例说明在1~2间的电导池常数测定法。
(1)配制氯化钾标准溶液准确称取745.6毫克氯化钾,溶于新煮沸冷却的二次蒸馏水(电导率应小于1微西/厘米)中,于25℃的温度下稀释至1升,其浓度为0.01摩尔/升,在此温度下的电导率为1413微西/厘米。
(2)测定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值将上述氯化钾标准溶液分别倾入4个烧杯,放置于25℃恒温水浴内,使温度平衡至25℃。
用3个烧杯中的标准溶液仔细地冲洗电导率,第4个烧杯中测定标准溶液的电阻值R KCL(欧姆)或电导值L KCL(微西)。
(3)计算电导池常数∮=R KCL*0.001413或∮=1413/L KCL2、比较法此法是用常数待测的电导池与常数已知的电导池同时测定同一溶液的电导值,用下式计算待测电导池的池常数∮2:∮2=L1∮1/L2式中∮1—已知电导池的池常数;L1—用已知电导池测得的电导值;L3—用待测电导池测得的电导值;使用比较法时,两个电导池的构造及常数应相似,所用溶液的电导率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其电导值应在电导池的适宜测定范围内。
(二)电导值刻度的校正将不同浓度的氯化钾标准溶液与25℃温度下,用电导仪测定其电导率,并按电导池常数计算相应的电导值,即为应在电导仪上显示的电导值,与表1中标准溶液电导率对比,即可校正仪器各量程的刻度。
氟离子检测操作规程

氟离子检测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实验人员进行氟离子检测,确保准确、可重复地确定氟离子的浓度。
正确操作和仪器的正确使用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至关重要。
在进行氟离子检测之前,操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知识和安全意识。
2. 实验材料和设备2.1 实验材料•氟化物标准溶液•离子选择性电极•pH计•烧杯、移液器、试剂瓶等实验用具2.2 实验设备•电位滴定仪•恒温槽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校准离子选择性电极和pH计。
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仪器的校准工作,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2.准备氟化物标准溶液。
根据实验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氟化物标准溶液,并标明浓度。
3.2 操作步骤1.将标准溶液置于恒温槽中,温度应控制在实验要求的范围内。
2.打开电位滴定仪的电源,将离子选择性电极插入电位滴定仪的接口。
3.将离子选择性电极放入标准溶液中,待测定值稳定后,记录电势读数。
4.根据实验方案,在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中加入滴定液,滴定至指定的终点电势。
5.记录滴定液耗量,并根据滴定液的浓度计算出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
6.根据实验需要,重复以上步骤,获取更多的数据。
4.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仪器时应穿戴实验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具,注意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2.校准仪器和标准溶液的浓度要准确无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在测量过程中,要控制标准溶液的温度,确保恒温槽的温度稳定。
4.标准溶液的配制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浓度,并进行标记。
5.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气泡的产生,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要按照操作手册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设置和调整参数。
5. 结果记录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算氟离子的浓度。
根据实验方案和实验要求,进行结果的解读和讨论。
6. 安全注意事项•氟离子溶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离子发生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负离子发生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备注:
1产品型式试验基本上按上述顺序进行,如果某些试验项的结果与进行该项试验的先后顺序无关,试验顺序可以变动;
2试验应在无强制对流空气且环境温度为20℃±5℃的场所进行;
3首样检验、试制新产品、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改变时,上述每项都必须检验。
其余则可以根据客户或送检部门要求检验其中一项、几项或全部项目;
4型式试验时如有任一试验条款中任一试品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要求改进后重新送样,并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试;
5型式试验的样本数量不少于12只;
6本作业指导书引用标准有(标准如有修订或换版则以最新版为准), 试验中不完善的项目可引用相应标准的对应章节作补充:
QJ/MK05.016 负离子发生器技术条件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eqv IEC 60068-2-3:1984)
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 冲击
GB/T3768.1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洛测量表面的简易法
GB4706.1 家电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7型式试验中,“----”表示“不适用”,“/”表示“未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