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第九课一步之遥3.激情参与,大胆展示;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防微杜渐、过则勿善改的思想,培养“知耻近乎勇”的生活态度,追求健康的生活。
【学习重点】掌握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
课前准备:双色笔、课本、配套练、导学案2. ①违法的含义?②违法行为的种类与所应负的法律责任?③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3.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与区别?(完成课本89页的探究表)4.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5.我国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形式及法律惩处犯罪的意义?6.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我思考,我收获,合作中学习,合作中成长!)1.将下列制裁种类的序号按轻重程度相应地填入框内。
A.死刑 B.有期徒刑 C.拘役 D.管制 E.无期徒刑 F.行政罚款轻()→()→()→()→( )→( )重2.将下列行为按关系填入方框内。
A.违法行为B.严重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E.民事违法行为F.行政违法行为3.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后来,跟社会上有流氓行为的人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
但他并没有接受教训,还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参与赌博等。
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
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
企图盗窃财物,被李大娘发现后,把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现金1000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
(1)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效果的行为?(2)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3)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4)张某有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5)我们青少年应从中起去什么教训?【课堂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我国法律制裁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是()A.违宪制裁 B.行政制裁 C.民事制裁 D.刑事制裁2.犯罪是违法行为的一种,下列关于犯罪的基本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社会危害性,违反了法律,应受到一定的处罚B.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民法,应依法受到制裁C.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行政许可法,应依法受到制裁D.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依法受到刑罚处罚3.成语“亡羊补牢”提醒人们()A.有了过错就要加以掩饰 B.人人都会有过错,有了过错不要紧C.有了过错就要加以改正 D.有了过错无所谓。
八年级政治第9课一步之遥导学案教科版1

第九课一步之遥【学习目标】1.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2.区分记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两者的关系;记住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犯罪的含义及犯罪的特征。
(重点)3.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懂得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总结出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
(难点)4.认识我国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难点)【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P85—92,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
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带※的问题。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列举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分别有哪些?(注意区分几种容易混淆的)P85※2.什么是违法?P87※3、根据违犯的法律,违法行为应怎样分类?(请按违法行为的类别、所违犯的法律、社会危害性、法律制裁列一表格,对违法行为的各类进行比较)P87※4、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P875、犯罪的含义?P87※6、犯罪的基本特征?P87※7、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之间有什么关系?P85-908、分析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完成课本89页的探究)※9、根据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性质,我国规定了哪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P9110、惩处犯罪分子有什么重大意义?P9111、预防违法犯罪为什么要防微杜渐?P91※12、青少年如何预防自己走向违法犯罪?P91-96【合作探究】小瑞本来是一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后来看到有同学抽烟,他也跟着抽烟,还跟着同学经常迟到、旷课、出入网吧,接触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不愿听父母和老师的教育。
最终,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小瑞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2)从小瑞的成长足迹中,你得到哪些警示?(4分)【合作探究】答(1)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刑事犯罪,只有一步之遥(1分)。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第九课一步之遥【学习目标】1.增强责任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2.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概念,认识违法犯罪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点、难点】1.违法的种类以及受到的制裁,犯罪的基本特征。
2.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的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九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划出本课的基本知识、主要问题等,构建基本框架。
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学案。
2.针对完成的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主要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疑难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并展示、点评、质疑。
【学习流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1.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刑事犯罪,只有。
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的深渊。
2.违法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
3.违法的分类:根据违犯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为、违法行为和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和4.违法受到的制裁分类:分别应受到制裁、制裁、制裁和制裁。
5. 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6. 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7.“过则勿惮改”,告诉我们: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要。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1.未成年人身上的不良行为有哪些?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说说他们的区别和联系?2.犯罪的基本特征?3.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区别、联系?4.惩罚犯罪分子的目的?5.青少年如何远离违法犯罪?第三环节:归纳整理、知识升华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违法行为是多样的。
根据这些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类别,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 )①违宪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民事违法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2.下列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A.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B.犯罪不一定违法,但违法必定犯罪C.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必定违法 D.有一般违法行为,一定会发展成犯罪3.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不良行为来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1%,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
一步之遥 导学案

八年级上思品No: 17 主备人:初审人:复审人:授课人:第周星期第组学生预习评价:整理评价:第九课一步之遥第1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教学目标】1、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态度。
2、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白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概念,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认识我国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以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犯罪的基本特征,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关系。
【知识回顾】我们如何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自主学习】1、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距离只有“”。
2、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分为、、、和。
和是一般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
3、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我国规定了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即、、、和。
其中,适用范围最广泛的是。
【合作探究】认真预习教材,读材料,思考问题。
导学点一:小林和小华是某中学八年级学生,由于网络游戏的诱惑,无心学习,老师多次教育仍不悔改,而且还由迟到、早退发展到逃学、旷课。
只要有钱,他俩一定会拿去网吧消费。
为了有钱上网,他俩由开始的自己省钱发展到主动找钱,多次向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
后来甚至发展到入室行窃,而且盗窃财物数额较大。
最后,他俩为了弄到更多的钱,持刀抢劫一位老大爷,并将大爷砍成重伤。
1、请分析小林和小华的行为,其中哪些是不良行为?2、以上案例中哪些是严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也称违法行为,那么违法的含义是什么?3、以上案例中哪些是违法犯罪行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导学点二:案例一:上海一位19岁的女大学生在一家超市遭搜身后愤然起诉。
上海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在10日内登报向女大学生赔礼道歉,并赔偿2.5万元精神损失等费用。
案例二:八年级学生赵某无心学习,多次手持刀具抢劫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xx 教科版

2000余元。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处 罚款500元。
罚款之后,父母便在各项开支上严格约 束他。可当时他满脑子里只有玩,在利欲 熏心驱使下,对一名低年级的学生实施绑 架。由于这名学生下意识的反抗,程云在 惊慌失措中杀了这名同学。
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
1、(单选)小田一次无意中打开了一个 不良网站,从此越陷越深,最终走上违法 道路。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D ) A.未成年人只有远离网络才能避免侵害
B.青少年要学会分辨并抵制一切诱惑
C.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就会走上违法道路
D.我们要学会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多选)学生小林从小就有偷拿别人东西 的坏习惯,中学毕业后他结识了一些社会无业 人员,经常在一起喝酒、赌博。有个朋友让小 林一起去抢劫,他没有拒绝。一次在抢劫他人 财物时被抓获,小林受到了刑罚处罚。这个案
上述三个案例有没有什么共 同的特点?
违法行为的含义 应该做的不做
1、违法行为是不指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或者 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不应该做的做了
案例一:初中生王平在乘公交车
时,向车外抛撒物品,被交通警察 处以20元的罚款。
行政,某镇农民林某从县城驾
驶摩托车回家,行至半道,车后座的一只装有
学MP4两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被 处罚款500元。
(二)
罚款之后,程云不思悔改,在利欲熏心驱使 下,对一名低年级的学生实施绑架,并杀害
了这名同学。依照《刑法》判处程云有期徒
刑14年。
小组讨论:“程云的两次违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别是
什么?
相 同犯点情节犯严罪重小(,,数 一是对额 般指社行 违违会窃 法法危)
甘肃省瓜州县第二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第九课一步之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含义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犯错、违法、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从而培养学生增强法制观念 ,自觉守法 ,健康成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观念 ,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犯罪的根本特征 .教法选择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相关资料、课件素材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时数第 1 课时备课总数第 19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导入: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是出自?韩非子.喻老?中的一句话 ,后来广为流传 ,并演变成为今天的一条哲理成语 .二、展示教学目标:三、新授:活动二:合作探究违法与犯罪只有一步之遥多媒体展示案例 ,思考探究问题:1、公安机关为什么给予李某等三人以警告的处分 ?2、为什么对家长处以罚款 ?教师导入新课 ,说一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的事例 .教师引导:人的堕落往往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 ,因此要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惯、坏作风开始 ,防患于未然 .分析点拨议一议: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内涵 .谈一谈:面对"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有何启示 .自查:排查自己存在的"瑕疵〞或身边存在的不良行为 .自纠:认识和分析自己存在的"瑕疵〞,并制定改正方案活动三:违法与犯罪1、违法行为 (1 )仔细观察教材第89页的三幅图片 "违法与犯罪〞 .仔细辨析三幅图片的主人公的行为 ,左、中、右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你能找出相关的法律条文吗 ?(2)根据上述行为 .给违法行为下个定义 ,并给违法行为分类 . (展示课件 )2、犯罪行为阅读教材88页辅助文 "名牌的诱惑〞 ,思考探究问题: (1 )被害人被徐某打成颅内严重损伤 ,徐某受到了严厉的刑罚处分 ,你认为徐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为什么 ?犯罪的三个特征 (出示课件 )3、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出示课件 )四、课后小结: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五、课堂练习:练习册板书设计:一般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千里之堤一般违法行政、民事违法溃于蚁穴一般违法与犯罪犯罪刑事违法教师:可见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点拨引导: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 ,树立法律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 ,自觉遵纪守法 ,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先让学生说本节课的收获后进行简短小结检查指导 ,完成练习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合作探究案例 (一 )1、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2、小组合作快速完成讨论,选出代表发言自主探究案例(二)、(三 )3、学生沟划内容先让学生说本节课的收获后进行检查指导,完成练习.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作业设置完成练习册42页能力提升局部练习题教学反思等级||评价 (A/B/C/D )。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 一步之遥导学案 科教版

第九课一步之遥(导学案)班级:某某: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和某某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2、知道某某行为、一般某某行为、犯罪的概念;3、了解一般某某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4、知道我国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形式以及法律惩处犯罪的意义。
【使用说明】1、结合学习目标,认真研读教材85-96页,独立勾画课本基础知识,并做好问题标注。
2、认真完成学案,并记录个人疑难,以备课上讨论。
3、小组长要做好对成员的督促和指导,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
4、学案中的问题要认真思考,积极讨论。
你问我答:1、青少年为什么容易受不良诱惑?2、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诱惑有哪些?3、如何拒绝“黄毒”的诱惑?4、如何拒绝不良诱惑?预习案1、某某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根据违犯的法律,某某行为可以分为、行政某某行为和。
2、犯罪是指具有严重、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的行为。
3、某某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某某行为法律责任的性质,我国制定了四种法律制裁,即违宪制裁、、民事制裁、和。
4、完成表格5、防微杜渐,无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某某犯罪的。
6、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某某行为到,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经常犯小错误,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的深渊。
7、惩治犯罪分子有何重大意义?8、请你谈谈你对“过则勿椫改”的理解。
将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写下来:探究案一、辨析:1、“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公安,难倒法院。
”2、有人认为:拾到遗失物品不还是理所当然的,大不了是个道德问题,用不着法院判决。
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二、分析说明: 2005年,某城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对在押的未成年犯进行了调查统计,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材料一:从现有的不良行为看,经常吸烟者占69.7%,经常喝酒的占60.06%,有打架行为的占57.58%,有旷课行为的占49.86%,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08%,上课携带管制刀具的占41.6%,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6%。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8、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9、一般违法与犯罪有什么区别?
10、根据违法行为所服法律责任的性质,我国规定了哪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
11、惩处犯罪分子的目的是什么?
精讲
点拨
1、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注意区分几种容易混淆的:携带管制刀具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的;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和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和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偷窃和多次偷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和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刑罚当罚性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D.刑事违法性
6、下列几种关于“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是犯罪B、违法行为就是犯罪
C、严重危害社会同时又违反刑法的行为才是犯罪D、违反了法律法规并依法应受到制裁的行为才是犯罪。
7、犯罪的最基本特征是()
A、危害性B、严重社会危害性C、违法了法律D、违法了刑法
2、违法,是指或者的行为。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为、行为和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比较,对社会的危害性,还没有触犯的行为。
4、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应受的行为。
5、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做起。
(1)程某等四人的偷废铁、持刀拦路抢劫等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程某等四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我们青少年应从程某等四人的变化过程中吸取什么教训?
2、违法行为的种类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宪、民事、行政和刑事违法行为,分别应受到违宪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
3、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一步之遥(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含义,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犯错、违法、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健康成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犯罪的基本特征。
教法
选择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相关资料、课件素材
是否采用多
媒体
是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 19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导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出自《韩非子.喻老》中的一句话,后来广为流传,并演变成为今天的一条哲理成语。
二、展示教学目标:
三、新授:
活动二:合作探究违法与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多媒体展示案例,思考探究问题:1、公安机关为什么给予李某等三人以警告的处罚?2、为什么对家长处以罚款?教师导入新课,说一
说:发生在我们身边
的“千里之堤,溃于
蚁穴”的事例。
教师引导:人的堕落
往往是从不良行为开
始的,因此要从克服
各种小缺点、小错误、
坏习惯、坏作风开始,
防患于未然。
分析点拨
议一议:“千
里之堤,溃于
蚁穴”的内
涵。
谈一谈:面对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有
何启示。
自查:排查自
己存在的“瑕
疵”或身边存
在的不良行
为。
自纠:认识和
分析自己存
在的“瑕疵”,
并制定改正
计划和措施。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活动三:违法与犯罪
1、违法行为(1)仔细观察教材第89页的三幅图片“违法与犯罪”。
仔细辨析三幅图片的主人公的行为,左、中、右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你能找出相关的法律条文吗?(2)根据上述行为。
给违法行为下个定义,并给违法行为分类。
(展示课件)
2、犯罪行为阅读教材88页辅助文“名牌的诱惑”,思考探究问题:(1)被害人被徐某打成颅内严重损伤,徐某受到了严厉的刑罚处罚,你认为徐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犯罪的三个特征(出示课件)
3、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出示课件)
四、课后小结: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五、课堂练习: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般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千里之堤一般违法行政、民事违法溃于蚁穴一般违法与犯罪
犯罪刑事违法教师:可见,一般违
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
切的联系,二者没有
不可逾越的鸿沟。
点拨引导:我们一定
要从小加强道德修
养,树立法律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自觉
遵纪守法,以使自己
健康成长。
先让学生说本节课的
收获后进行简短小结
检查指导,完成练习
自主学习,合
作讨论:
合作探究案
例(一)
1、学生自主
学习,阅
读教材。
2、小组合作
快速完成讨
论,选出代表
发言
自主探究案
例(二)、(三)
3、学生沟划
内容
先让学生说
本节课的收
获后进行检
查指导,完成
练习.
学生说说本
节课的收获
作业
设置
完成练习册42页能力提升部分练习题
教学反思
等级评价(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