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第十课翻译和原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9课《三峡》背景、赏析、注释、译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9课《三峡》背景、赏析、注释、译文三峡南北朝: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言知识古今异义1、或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通假字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②哀转久绝,“转”通“啭”鸣叫。
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1省略句(三峡)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2省略句(两岸)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

水清,树荣,山高 ,草盛,实在有很
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天刚晴或下 清 寂静
霜的早晨
凉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 异常 凄凉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在空荡的山 悲哀婉转很 谷传来回声 久才消失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所以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每到秋雨刚晴或 者下霜的早晨,树 林和山涧显出一片 清凉和寂静,常有 高处的猿猴放声长 叫,(声音)接连 不断,异常凄凉, 在空荡的山谷传来 回声,悲哀婉转很 久才消失。所以渔 民唱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 声泪沾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 影。绝 /多山献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 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 岸连山,略无阙处
天嶂重 蔽,岩 日隐叠
感情方面:
例如: 第二节略快,读出气势。 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 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 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雪白的急流打着回旋的清波,碧绿 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概括每段所描写的景色。
第1段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 第2段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第3段写三峡春冬的奇丽景色。 第4段写三峡秋季的凄清景色。
一、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 体布局的巧妙。
初二上册语文第十课论语的翻译

初二上册语文第十课论语的翻译初二上册语文论语的原文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义,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2.掌握景物的特点和描写方法,把握作者的情感。
(重难点)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培养语感;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1.走近作者及作品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
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
《三峡》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性散文。
22.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3.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郦(lì) 阙(quē) 溯(sù) (yǎn) 属(zhǔ)4.指名朗读。
5.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
6.教师点拨。
(1)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2)一词多义①自:A.自三峡七百里中(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A.沿溯阻绝(断) B.绝多生怪柏(极) C.哀转久绝(消失)7.翻译课文。
目标导学二:理解课文,分析写法提问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三峡的美?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分别做好记号。
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八上语文第9课笔记

以下是一份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的笔记,供您参考:标题: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笔记一、课文概述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晋代王羲之在兰亭集会上书写《兰亭序》的故事。
文章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物形象以及与友人的交流,展现了古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们对生命短暂和人事如梦的感慨。
二、重点注释1.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在三月初三这一天,人们聚集在水边,举行仪式,祈求吉祥如意。
2.流觞:古代饮酒的一种习俗,将盛满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随水流漂动,人们沿水而坐,顺流取杯饮酒。
3.列坐:按照一定的次序坐下。
4.曲水:水流弯曲的地方。
5.俯仰:低头抬头。
6.以为:认为。
7.品类:万物的种类。
8.悟言:面对面的交谈。
9.一室之内:在一个房间里。
10.晤言:见面交谈。
11.快然自足: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
12.齐彭殇为妄作:把长寿和短命看得一样是妄造的。
齐,等同;彭,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短命夭折;妄作,胡说。
三、难点解析1.“修禊”和“流觞”这两种习俗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修禊”和“流觞”这两种习俗为文章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这些习俗的描绘为王羲之书写《兰亭序》提供了背景和情境。
2.王羲之在文中表达了对生命和人事怎样的看法?这些看法与他的书法有何关联?答:王羲之在文中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人事如梦的感慨。
他认为人的寿命有限,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这种珍惜当下的态度也反映在他的书法中,他的书法作品注重表达当下的情感和心境,而非过分追求名利。
因此,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答:“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不认同把长寿和短命看得一样是妄造的看法。
他认为生与死是有区别的,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
这种看法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敬畏。
精读第九课翻译

第九课最危险的猎物1.“将军,”瑞斯福德语气坚定地说,“我希望马上离开这个岛。
”2.将军扬起眉毛,仿佛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3.“我希望今天就走,”瑞斯福德说道。
他看到将军那双冰冷、毫无表情的黑眼睛在盯着他,审视着。
突然,扎洛夫将军露出笑容,为瑞斯福徳的杯子斟上了酒。
4.“今晚,”将军说,“我们去打猎棗你和我。
”5.“不,将军,”瑞斯福德说,“我不去打猎。
”6.将军耸了耸肩。
“悉听尊便,我的朋友。
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你。
不过我能否冒昧地提醒你注意,你难道没有发现我对体育运动的看法要比伊凡的更有趣吗?”7.将军朝站在角落里的那个巨人点了点头,巨人两只粗壮的胳膊交叉着放在他那像啤酒桶般的胸前。
8.“你不是棗”瑞斯福德大叫起来。
9.“亲爱的朋友,”将军说,“我不是告诉过你,我从不拿打猎的事开玩笑吗?”10.将军举起了酒杯,可瑞斯福德仍然坐在那,紧盯着他。
11.“你会发现这场游戏值得一玩。
”将军热情洋溢地说,“较量你我的智慧,较量森林生活的技巧,较量体力与耐力。
这不过是场室外象棋比赛!下这样大的赌注可谓昂贵,嗯?”12.如果我赢了棗瑞斯福德声音沙哑地开口道。
13.“如果我到第三天午夜还找不到你的话,我会欣然认输。
”将军说,“我会用小船把你送到陆地上靠近小镇子的地方。
”他了一口葡萄酒,然后一本正经的继续说道:“伊凡会向你提供猎装、食物,还有一把刀子。
我建议你穿上路皮鞋,这样鞋印就不容易被发现了。
我还建议你要避开岛东南角的那片大沼泽地,我们叫它死亡沼泽,那里有流沙。
一个白痴曾试过。
令人遗憾的是拉撒路斯撵上了他。
他可是我最优秀的猎犬。
好啦,请原谅,我得告辞啦。
我吃完午饭后总要睡上一小觉。
恐怕你几乎没有时间睡了。
毫无疑问,您想动身了吧。
黄昏之前我不会追你。
夜里打猎要比白天打猎更刺激,你不这样认为吗?瑞斯福德先生,再见。
”14.扎洛夫将军深深地优雅地鞠了个躬,信步走出了房间。
15.瑞斯福德在灌木丛中艰难地前行了两个小时。
部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9课《三峡》

绝 巘 多 生 柏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 在 ) 自非亭午夜分 ( 如果 ) 并自为其名 ( 自己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 )
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 断 ) 绝山献多生怪柏 ( 极 ) 哀转久绝 ( 消失 ) 佛印绝类弥勒( 极 )
晴初霜旦
林、涧、猿啸、回声
悲寂、凄凉
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
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引用渔者的歌谣来说明三峡 秋景的凄凉,以衬托游者哀愁的 心情。
常有高猿 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 久绝。
渲染了寒秋三 峡的凄凉、肃杀 的气氛。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到了夏天,水漫上山陵,上 行和下行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翻译: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坐船 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 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 也没有这么快。
第三段: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 回旋的清波
翻译: 春冬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 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提示:有三种求助方式。一是课下 注解;二是组内成员;三是老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 是相连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 方。
翻译: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 蔽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 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第二段: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极高的山峰
冲荡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9课《三峡》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9课《三峡》知识点整理《三峡》重点知识点一、原文注释和翻译原文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注释;①自:在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③阙:同”缺”,中断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原文2: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隐,蔽:遮盖③自:如果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原文:3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①至于:到了②襄陵:上,漫上;丘陵③沿:顺流而下;④溯:逆流而上⑤绝:断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原文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有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③虽:即使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
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如⑥疾:快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原文 5: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②素湍:白色的急流③回清:回旋着清波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1 / 5原文 6: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①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巘,山峰②飞。
飞泻③漱(shù)冲荡④其,它们,指怪柏⑤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⑥良:实在,的确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 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
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 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 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 风,也不如它快。
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若。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 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9.三峡
【北魏】郦道元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嶂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南北朝】陶弘景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 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 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 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 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 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 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
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 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 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
10.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 苏轼
【原文】
元丰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 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 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