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五讲第一节意大利的统一
意大利的统一

阶段 ⑵经过:
一 二 三 ⑶性质:
时间
经过
结果
⑷影响:
类别 背 同 景 异 同
德意志统一
意大利统一
经 过
异
性 同 质 异 影 同 响 异
类别 背 同 景 异 同
德意志统一 意大利统一 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外族压迫 ①一个邦国为核心,通过外交、战争相结合的手段, 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统一 ②一位核心人物来领导 ③共同的敌人奥地利,最后排除法国干扰 ①两条道路的斗争 ②外援(法国) ③有利的国际形势(普奥战 争、普法战争)
四、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类别 3.德意志的统一 4.意大利的统一
背景
经过 性质 影响
四、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4.意大利的统一: ⑴背景: 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
⑵经过:
⑶性质:
⑷影响:
19世纪上半期,意大利政治上处于极度分裂状态, 全部领土分成八部分,绝大部分都处于外国势力控制 之下,其中奥地利所占最多,它直接占据着北部最富 庶的伦巴底和威尼斯,又间接控制着帕尔马、摩地那、 托斯坎那和罗曼纳地区;南部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控制 的两西西里王国;中部罗马地区由法国占领军控制; 唯一保存独立的是北部的撒丁王国。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在意大利迅速发展起 来了,表现为:开始了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不断增加(突出表现在冶金、机器制造、棉纺织和毛 纺织部门),此外农业资本主义也开始发展。但是, 意大利的政治状况却严重阻碍着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 驱逐外国侵略势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已成了意大利 刻不容缓的问题。
1860年,意大利 北部基本完成统 一
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俾斯麦成功旳历史进步性主要体现 在:
第一,处理了德意志民族旳生存问题,使德意志民 族不再受欧洲列强旳欺压,剥削和宰割,以一种勤 奋旳、富有发明性旳民族进入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极大地增进了德国生产力旳发展。
第三,为德国工人阶圾发明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反 对资本主义斗争旳有利条件。
俾斯麦成功旳历史保守性体
第一种观点理由:
第一,“铁血政策”适应时代旳要求。 (当初旳资本主义处于上升发展旳革命 阶段;德国近代旳民族统一运动;促使 德国由封建主义转变为资本主义,是适 应了时代旳要求旳)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旳道路和方式,取 决于各自旳内外原因.
第三,从铁血政策推行旳前后过程来看,其实质是 诉诸武力,关键是普鲁士自强,矛头所向主要是造 成德国分裂旳内外敌对势力,其实际内容是实现德 意志旳统一。
(2)1866年对奥地利旳战争,成立了以普 鲁士为首旳北德意志联邦,将奥地利排除于 德意志之外。
萨多瓦战役
赫尔穆特·冯·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3)1870年对法战争:南德四个邦加入北 德意志同盟。
(4)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统一完毕。
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镜厅加冕
世即位后,帝相不和,加之《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在议会和 工人中间引起旳剧烈反对,1890年被迫辞职。同年受封公爵。
晚年退居弗里特里希斯鲁庄园直至逝世。著有《思索与回忆》 等。
老毛奇,全名: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 (Helmuth Karl Bernhard von Moltke)(1800- 1891),德国人总参谋部最著名旳参谋长,军事战 略家。
第七章 德意志和意大利旳统一
第一节 德意志旳统一
一、1848年革命后旳德意志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
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1、《乌德勒支和约》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
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
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
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
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
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
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意大利的统一与军国主义

意大利的统一与军国主义在19世纪时,意大利是一个分裂的国家,由许多小而独立的国家组成。
然而,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努力,意大利终于于1861年实现了统一。
然而,统一后的意大利不得不面对军国主义的挑战。
一、意大利的统一1. 统一的背景在19世纪初期,意大利分为许多小国家,包括薄饼派、奥地利帝国、那不勒斯王国和教皇国。
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矛盾和争斗,限制着意大利国家的发展。
因此,统一成为了许多意大利人的共同愿望。
2. 统一的领导者几位杰出的意大利政治家和军事将领,如加里波第、曼佐尼和卡维尔,为意大利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领导了一系列战争和政治运动,最终将意大利各个国家统一起来。
3. 统一后的挑战统一后的意大利面临着许多难题,包括地理分歧、经济落后以及政治不稳定。
这些问题对于建立一个统一稳定的国家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二、军国主义的出现1. 军国主义的定义军国主义指的是一种国家政策和社会观念,强调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耀的象征。
军国主义倾向于扩大军备,并将军事优先于其他社会需求。
2. 意大利的军国主义倾向统一之后,意大利的政治氛围逐渐向军国主义倾斜。
政府开始大量投资于军备建设,并将军队视为解决国内问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主要工具。
3. 军国主义对意大利的影响军国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意大利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动荡。
大量资金被用于发展军事力量,而不是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重要领域。
此外,军国主义也加剧了国内外矛盾和冲突,对意大利的国际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统一与军国主义之间的关系1. 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军国主义的出现意大利统一后,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保护国家利益,政府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和扩张。
这为军国主义的滋长提供了条件。
2. 军国主义对统一的影响然而,军国主义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限制了意大利统一国家的发展。
军国主义导致了国内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加剧了地方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同时,军国主义也增加了国际上对意大利的不信任和敌对。
意大利的统一

1855年,派遣军队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获胜。 1858年同法国缔结反奥同盟。 1859年撒丁与法国发动对奥战争取得胜利,收复
了伦巴第。 根据事先的约定,将萨伏依、尼斯二地割让于法 国,作为法国协助的代价,因此被迫辞职。 1860年1月复首相职。利用国内爱国和革命运动 高涨形势,使帕尔马、莫德纳、托斯卡纳和罗曼 那等地合并于撒丁王国。并促成加里波第领导 下经过民族解放战争收复的西西里和那不勒斯, 也并入撒丁王国。 1861年3月宣布意大利王国成立,亲任王国首相。 同年6月病死。
自由派——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道路
加富尔改革:
第一,奖励私人办厂,修筑铁路,建立商船队; 第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与英法比瑞签订通商
条约,降低关税; 第三,积极扩军,增加军费,建筑要塞,改善军 备; 第四,限制教会势力,没收部分教会财产,剥夺 教会特权。
1858年夏
“普隆比埃协定” 玛丽· 克洛蒂尔德 热罗姆· 波拿巴
Garibaldi (1807-82)
加里波第 意大利民族英雄,民族 解放运动的领袖,著名 的军事家。 尼斯人,做过海员。 1832年在马赛结识马 志尼,加入“青年意大 利党”,立志为意大利 民族解放事业献身。 1834年发动起义遭到 失败后,逃往拉丁美洲, 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848年革命开始后,他立(1810-61) 意大利自由贵族和资产阶
级君主立宪派领袖。出生 于都灵的贵族家庭。1847 年创办《复兴报》,宣传君 主立宪思想。力图在撒丁 王国领导下,通过军事和外 交手段,自上而下统一意大 利。他参加过1848年革命, 作过撒丁国王的农业和通 商大臣。1852年起长期任 首相(除1859年一度离职外)。
了保卫罗马共和国的战斗(1849年)。 1848年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 1859年参加对奥战争,领导“阿尔卑斯山猎手”作 战,战功卓著。 1860年组织“红衫军”,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但 他没有宣布成立共和国,而与萨伏依王朝妥协,同意 将解放的南意大利领土并入撒丁王国。 1862年和1867年加里波第曾两次组织志愿军,进攻 教皇统治下的罗马,为意大利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 绩。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时,他表示热烈祝贺,并缺席当 选为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
中考历史 意大利统一复习课件

意大利统一的三个阶段
阶段 时间
经过
结果
1 1859 撒、法联军对奥战争 1860年北部统一
2 1860 两西西里人民起义和 1861年意大利
加里波第远征
王国成立
3 1866 利用普奥战争、
1870年完成统一
1870 普法战争之机
赶走奥法势力
加里波第(1807~1882)很早就参加了青年 意大利运动,投身于意大利的民族解放事业。 1854年春天,加里波第受加富尔之邀,组织 志愿军,积极参加了对奥战争,取得了辉煌 的战绩。法国停战以后,加里波第一气之 下,离开了法撒联军。1860年4月,西西里首 府巴勒摩爆发起义,遭到两西西里王国军队 的镇压。加里波第招募了1400多名志愿军,5 加里波第 月,乘两艘船离开了热那亚海岸,远征两西 西里。这些志愿军身穿红衫,又称红衫军。红衫军在西西里登陆 后,得到人民的支持,攻城掠地,只用了20天就占领了巴勒摩; 不久,又攻占了两西西里王国首府那不勒斯,使整个意大利南部 顺利并入撒丁王国,为意大利的统一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加富尔(1810~1861)信服资产阶级自由派 的观点。1852年,他出任撒丁王国首相,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撒丁王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希望撒丁王国 尽快强大起来,领导意大利统一运动。加富 尔的政策使撒丁王国逐渐成为意大利统一运 动的中心。加富尔认为,要完成意大利的统 一,首先要驱逐奥地利势力,必须与法国结 盟。1858年,撒丁王国和法国结成秘密反奥
加富尔同盟对奥开战,但法军中途停战,法国得到
了萨伏依和尼斯,而撒丁王国却只得到伦巴底。加富 尔积极推动当时各地爆发的革命,使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地除威 尼斯外,都相继并入撒丁王国。加里波第远征西西里后,他改变 策略,采取支持态度,最终促使南部也并入撒丁王国,意大利王 国终于成立。
意大利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

意大利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意大利是欧洲著名的历史文化之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在历史课程中,高三学生需要学习关于意大利历史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意大利高三历史知识点的归纳和概述。
一、古罗马时期1. 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古罗马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之一,起源于公元前753年的罗马城。
通过扩张和军事征服,古罗马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帝国。
2. 共和政体与帝制的建立:古罗马在前5世纪末实行了共和政体,随后转变为帝制,成为了君主专制的国家。
3. 古罗马法律体系:古罗马为后来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罗马法对欧洲法律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4. 基督教的传播:在古罗马时期,基督教开始传播并逐渐取得了影响力,最终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宗教。
二、中世纪时期1. 神圣罗马帝国:中世纪时期,意大利地区形成了一系列争夺权力的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神圣罗马帝国。
该帝国在欧洲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力。
2. 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15至16世纪意大利各城邦兴起的一场思想和文化运动。
它强调人文主义、古典艺术和学术。
3. 宗教改革:16世纪,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并影响到意大利。
这场运动导致了天主教会的分裂和新教派的建立。
4. 意大利的海上霸主地位:意大利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在中世纪时期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中心,拥有强大的海上霸主地位。
三、现代化时期1. 意大利的统一:19世纪中叶,意大利经历了一系列的统一战争,最终在1861年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2. 法西斯主义兴起:在20世纪初,本托·墨索里尼领导的法西斯主义运动崛起,并于1922年掌握政权。
法西斯主义对意大利和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选择了与纳粹德国结盟。
然而,由于战败,意大利最终成为战后欧洲秩序的一部分。
4. 欧洲一体化与意大利的角色:意大利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欧盟的创始成员之一。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意大利的统一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意大利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19世纪上半期,意大利仍处于四分五裂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各地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运动日益高涨。
撒丁王国是意大利唯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政治开明,经济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撒丁王国来领导意大利的统一大业。
1852年加富尔出任萨丁王国首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1860年加富尔领导意大利北部基本完成了统一,同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占领首府那不勒斯。
不久,加里波第将政权移交给萨丁王国。
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
后来意大利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把奥地利势力和法国势力赶出意大利。
70年代初,意大利最终完成了统一。
统一后,意大利结束异族压迫和分裂割据的局面,形成统一的国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意大利封建残余势力很顽固,自然资源很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运动比较:19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期分裂的德意志、意大利先后实现了统一,排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
从此,两国迅速进入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行列。
一、相同点:1.背景相同。
19世纪中期,德意志、意大利还处在严重的分裂之中。
德意志在形式上是34个邦国和4个自由市的松散联合,其中最强大的是南部的奥地利和北部的普鲁士。
意大利不仅处在分裂中,而且大部分地区和邦国受外国控制。
19世纪,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展,德、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是,国家的分裂状况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问题提上日程,又为统一创造了客观条件。
2.都有一个中坚力量。
有可能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的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但是普鲁士具有更大的优势,如: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普鲁士是一个纯粹由日耳曼人组成的国家,统一决心坚定;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最后,统一的旗帜终于落到了普鲁士手中。
撒丁王国是意大利惟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加富尔是个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并 且是自由派领导人,支持“自上而下”的 统一方式,同时善于拉拢、利用民主派。
出任撒丁王国首相,他个人关于意大利 统一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意大利的统一。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加富尔统一意大利的思想 (1)利用民主派 (2)结盟政策 他所推崇的结盟政策包括两个含义: • 1)与意大利其他邦结盟; • 2)与大国(特别是法国)结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苏黎世和约》 时间:
1859年11月10日,法、撒、奥三国在瑞士苏黎世正式订立和 约,即《苏黎世和约》
内容
• 1、奥地利保有威尼斯,将伦巴底割让给法国,由法国将伦巴 底转交撒丁王国;
• 2、撒丁王国负担一部分伦巴底——威尼斯过去所欠的公债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四、对中意大利的归并 (一)撒丁王国归并中意大利的背景 •1、撒丁王国为兼并所做的努力 •2、法国的压力与撒丁王国初次兼并的失败 (二)《都灵条约》的签订与撒丁王国归并 中意大利的实现 • • 1、撒丁王国结盟政策的调整 2、《都灵条约》的签订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统一之前意大利的状况
2、经济状况
• 撒丁王国、伦巴底和托斯堪纳 ——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
•
其余各邦——落后的农业国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意大利统一的背景
(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1、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的原因 2、意大利统一运动途径的争论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注意就其统一方式进行比较)
2、俾斯麦结盟体系的形成、调整与瓦解 3、探讨德国的崛起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第三节 俾斯麦体系的建立 第四节 俾斯麦体系的调整与瓦解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一、意大利统一的总体特点
二、意大利统一的背景
了伦巴底,奥军退守威尼斯。
(3) “自下而上” 途径的人民革命运动方面 随着对奥战争的开始和胜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人民 革命运动也高涨起来,从4月到6月,托斯堪纳、帕尔马、莫 德纳等地先后爆发起义,起义推翻了当地政权,起义甚至波 及了教皇的领地罗曼纳。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三)对奥战争
3、战争的结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撒丁王国拉拢法国孤立奥地利的努力 1、撒丁王国拉拢法国孤立奥地利的背景
时间:1858年 背景: •(1)极具扩张欲望的拿破仑三世为了侵入意大利,力图排挤 奥地利在意大利的势力;
•(2)俄国记恨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忘恩负义;
•(3)普鲁士与奥地利为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而关系紧张; •(4)英国在意大利问题上的态度趋于中立。
罗马问题——普法战争
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 ——1866年10月 威尼斯及周边地区并入意大利王国 ——1870年10月罗马并入意大利王国,1871年7月, 意大利迁都至罗马,意大利的统一最终完成。
过 程 的 阶 段 性
三、对北意大利的统一
四、对中意大利的归并
五、对南意大利的归并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六、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意大利统一的总体特点 1、统一之前分崩离析的状态:八邦分裂、三方外国势力 2、统一过程中的途径之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3、存在一个核心人物:加富尔
4、统一过程的阶段性:
北意大利→中意大利→南意大利→遗留问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意大利统一的背景 (一)统一之前意大利的状况 1、政治状况 2、经济状况 (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1、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的原因 2、意大利统一运动途径的争论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政治状况
解决的尝试:
(1)“自上而下”方式: • 威尼斯问题——孤立奥地利,等待时机收回威尼斯 • 罗马问题——试图鼓动教皇放弃世俗权利,并与法国协商,无果 (2)“自下而上”方式: • 1862年 加里波第——罗马 • 1865年 马志尼——威尼斯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 威尼斯问题——普奥战争
南部意大利解放的途径——“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
南部意大利的解放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实现的。同 时,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行动也得到了代表资产阶级自 由派的撒丁王国的暗中支持。 南部意大利解放的过程: 1860年4月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爆发起义,随后加里波 第带领其红衫军征讨两西西里王国,并于9月进入两西西 里王国首府那不勒斯城,解放了南部意大利
(二)《都灵条约》的签订与撒丁王国归并中意大利的实现 2、《都灵条约》的签订
《都灵条约》签订过程也就是撒丁王国努力实现中意大利归并的 过程,也就是法国对中意大利态度转变的过程: • 1)↓意大利中部的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这让法国看到了它复辟 中意大利各邦的目的难以达到,于是趋向于放弃原来强硬的态度,让 撒丁王国得到中意大利,而法国要求得到萨伏依和尼斯,以部分实现 其“天然疆界”的野心; • 2)↓1860年3月,中意大利四邦再次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并入撒丁 王国,撒丁王国表示接受; • 3)_面对中意大利四邦已经并入撒丁王国的事实,法国以战争相 威胁, 于3月24日迫使撒丁王国签订了割让萨伏依和尼斯给法国的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战争爆发后奥地利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 1) 英国——由于传统的均势政策的考虑而保持中立态度
2)俄国——因为仇恨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背信弃义, 而幸灾乐祸
3)普鲁士——出于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统一领导权的考虑 而宣布不参与 →奥只能孤军奋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2) “自上而下”途径的王朝战争方面(主导途径) 法撒联军重创孤军奋战的奥军,6月法撒联军将奥军赶出
• 3)普隆比埃协定图谋以战争的手段修改自1815年维也纳会 议所划定的欧洲政治版图,这对业已动摇的维也纳体系无疑是 一次新的挑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三)对奥战争
普隆比埃协定订立之后,法国和撒丁王国便有意 寻找事端挑起与奥的战争
1、战争的过程
2、战争的结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三)对奥战争 1、战争的过程 (1)战争爆发后奥地利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 (2) “自上而下”途径的王朝战争方面(主导途 径) (3) “自下而上” 途径的人民革命运动方面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六、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 (一)意大利统一的遗留问题以及解决 这些问题的尝试 (二)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意大利统一的遗留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尝试
遗留问题: • 1、威尼斯问题——威尼斯尚在奥地利统治之下 • 2、罗马问题——罗马尚在教皇国统治之下,并且驻有法国的军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五讲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从维也纳体系到一战之间欧洲格局大致经历了如下过程: 维也纳体系下的均势 ↓ 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系 与 体系之外的分散状态 ↓ 两大阵营:德、奥、意 VS 法、俄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本讲主要内容 1、19世纪意大利、德意志两国的统一
(二)撒丁王国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1、撒丁王国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
归并南意大利的能够实现的原因:
•1)意大利统一是大势所趋,归并南意大利的到了两西西里王国人民的拥 护。
•2)撒丁王国的努力 •3)当地自由派的拥护以及加里波第的深明大义 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过程: •1)撒丁王国将军队开到那不勒斯,并联合当地的自由派提出将两西西里 王国的政权交由全民投票表决的建议;
(1)拿破仑三世背弃诺言,单独与奥地利媾和 (即《维拉法郎卡预备和约》)
(2)法、撒、奥三国订立和约
(即《苏黎世和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法国愿意和奥地利单独媾和的考虑 a. 法国担心排挤出奥地利势力的意大利强大起来。 b. 法国对高涨的意大利人民革命运动的防范: • 一方面,是出于对人民革命运动的本能性的反感; • 另一方面,是担心意大利高涨的人民革命运动会危及 法国在意大利的利益,尤其是危及它在罗马的利益。
分裂状况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意大利分裂为八个实行封建专制统治的小邦 (撒丁王国——君主立宪制;其余各邦——专制制度)
三方外国势力: • a、奥地利统治着北部的伦巴底和威尼斯,并且直接或间接的 控制着中部的托斯堪纳、莫德纳、帕尔马、卢加等公国,它甚至 在教皇国驻有军队。 • b、西班牙控制着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 • c、罗马驻有法国的军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撒丁王国为兼并所做的努力 • (1)早在对奥战争初期,意大利各邦爆发革命时撒丁王国就派遣 一些特派员去控制局势,为日后的兼并做准备。 • (2)法奥签订《维拉法郎卡预备和约》单独媾和后,撒丁王国为 了避免冒犯法国,试图召唤特派员回国,但各特派员表示反对。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2、法国的压力与撒丁王国初次兼并的失败
1、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的原因 •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VS 意大利的分裂
• (2)人民群众的革命情绪和民族情绪加强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2、意大利统一运动途径的争论 “自下而上”——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
“自上而下”——以撒丁王国为中坚力量的自由派(由大资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主导途径 为什么撒丁王国能成为自由派统一意大利的运动的中坚力量:
《都灵条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五、对南意大利的归并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一)南部意大利的解放 •1、南部意大利解放的途径 •2、南部意大利解放的过程
(二)撒丁王国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和意大 利王国的建立 • • 1、撒丁王国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 2、意大利王国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