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中的信号技术指标和具体的监测方法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与测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2.5.3 HFC网络下行传输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HFC网络应符合GY/T 106-1999的技术要求,测量方法应 符合GY/T 121-1995的有关规定。除此之外, HFC网络输
出口的指标还应该符合GY_T_221-2006_有线数字电视系统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技术要求。 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要求(见表2-9 ) 下行传输
2.3.5 幅度不平衡
返回首页
由于I,Q调制部分正交载波幅度的不平衡度造成星座图 I/Q两轴增益不一致,从而造成接收符号脱离理想星座点,
接收星座图变成长方形装,使MER和BER指标下降,通常是
QAM调制器造成这个问题。
返回首页
2.3.6 正交不平衡
返回首页
正交度是指接收星座I,Q轴角度是否是90℃。由于I,Q 调制部分正交载波相位正交性差,造成接收星座图有正方
PS
2.1.2 视频信号的技术指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3) 微分相位 微分相位( DP)定义为,当电视信号的亮度变化时,其
上所叠加的色度信号相位相对于色同步信号相位发生变化
的最大值,用度(0)表示。
返回首页
(2)微分增益 微分增益( DG )定义为,当电视信号的亮度变化时,其
上所叠加的色度信号幅度相对于色同步信号幅度发生变化
2.2.3调制误差率(MER)
返回首页
MER(Modulation Error Ratio)定义原理如图所示。 理想符号矢量幅度的平方和除以实际符号误差矢量幅度的
平方和,计算的结果取对数以dB表示,定义为MER。
返回首页
2.2.4 误差矢量幅度(EVM)
论数字电视信号的指标与监测

论数字电视信号的指标与监测(唐山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河北唐山063000)主要介绍了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中的信号技术指标和具体的监测方法。
标签:TS码流;QAM;监测;码流分析仪1传输网络技术参数经过MPEG-2信源编码和MPEG-2TS传输流复用后生成的MPEG-2传输复用包经过扰码、RS编码及卷积交织后,进行64QAM调制形成中频调制信号,中频调制信号经过上变频转为射频信号然后送入HFC网传送到用户。
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的频谱结构及能量分布完全不同。
由于QAM中的调幅是平衡调幅,抑制了载波,因而从频谱分析仪上看,一个数字频道的已调信号,像一个抬高了的噪声平台,均匀地平铺于整个限定带宽内。
伴音信号在MPEG-2编码时,已经与图像信号以包的形式复用到了一起,因而,一个数字电视频道,不但没有所谓图像载波,也没有伴音载波。
1.1数字电视的信号电平数字电视信号没有图像载波电平可取,整个限定的带宽内是平顶的,无峰值可言。
所以,QAM数字频道的电平是用被测频道信号的平均功率来表达的,称为数字频道平均功率。
在用户端电缆信号系统出口处要求:信号电平为47dBμV-67dBμV(比模拟电视信号的要求低10dB),数字相邻频道间最大电平差为≤3dB,数字频道与相邻模拟频道间最大电平差为≤13dB。
1.2数字电视的噪声电平测量模拟频道噪声时,在模拟频道取噪声测试点,只要偏离图像载频即可。
但是数字电视的频谱分布决定了测量数字频道噪声不能使用模拟频道的测量方法。
数字频道内有用能量也像噪声,没有什么特点把它们分开,所以测量噪声,要到被测频道的邻频道去取样,并且这个邻频道应当是空闲的。
1.3误码率数字电视信号是离散的信号,接收到的数字电视信号要么是稳定、清晰的图像,要么就是中断(包括马赛克、静帧),具有“断崖效应”的特点。
信号的这种变化,只与传输的误码率有关,所以把误码率作为衡量系统信号质量劣变程度的最重要的指标。
1.4信噪比信噪比(S/N)指传输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5.10.1 测试框图如图 7 所示。 5.10.2 测试方法
a) 按图 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 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副载波调制的 20T 脉冲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色度/亮度时延差测量项目直接测出结果。
5.9 色度/亮度增益差(K) 5.9.1 测试框图如图 7 所示。 5.9.2 测试方法
a) 按图 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 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副载波调制的 20T 脉冲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色度/亮度增益差测量项目直接测出结果。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5.6 支持符号率范围 5.6.1 测试框图如图 6 所示。
MPEG2 数字电视测试
信号发生器
MPEG2 数字电视测试
发射机
被测
V
接收机 A
节目 监视器
图 6 支持符号率范围测试框图
《关于我国现阶段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用户终端体制的意见》
3. 性能参数要求:见表 1。 表1
序号
1
视
2
频
3
4
参
数音
5
要频
6
求
7
信
道
8
编
9
码
10
11
12
输
入
13
信
14
号
如何有效测量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参数

如何有效测量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参数摘要在我国目前的有线电视发展中,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已经得到了重要的应用,有线电视正从模拟信号向全数字电视信号转变,从清晰度和传输速度上来看,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基于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诸多优点,目前有线数字电视已经成为了发展主流。
为了保证有线数字电视信号的可靠传输,我们有必要对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参数进行有效测量,保证传输效果达到要求。
本文主要阐述了测量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参数的具体方法,探讨了如何保证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
关键词测量;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参数中图分类号TN9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112-0099-011 在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都需要测量哪些参数在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传输质量和传输效率,通常会对以下参数进行测量:1)对信号输出端口的相互隔离度进行测量。
2)对信号传输通道内的幅度和频率响应参数进行测量。
3)对射频载波功率进行测量。
4)对射频噪声功率进行测量。
5)对载波噪声比进行测量。
6)对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比特误码率进行测量。
7)对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噪声余裕进行测量。
8)对信号的调至误差率进行测量。
9)对信号的射频相位抖动进行测量。
10)对信号的回波进行测量。
在以上的十项参数中,全面反映了有线数字定时信号传输的全过程,这十项参数的测定,涵盖了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主要数据,只要我们实现了对这十项数据的有效测定,将有效保证有线数字电视信号的正常传输。
从目前有线数字电视信号的实际传输过程来看,这十项数据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每一项数据都对应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的一项功能,所以对这十项参数进行测定的过程,也是检验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功能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参数测量工作,保证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有效进行。
2 数字电视信号与模拟电视信号的主要不同点分析在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我们要分析数字电视信号与模拟电视信号的不同点,明确数字电视信号的特点,从而制定出具体的测量方法。
有线数字电视光链路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五、光链路的技术指标分配
光发送机 光放大器 输出 输出 光接收机 光接收机 输出 输入 系统输出 H/E
Photonics Technology
E O
光缆线路 46.0dB(FTTB) 48.0dB(野外光节点) 29.1dB(FTTB) 43.5dB
O E
电缆网络
TV
前端 55dB 39dB
同轴电缆网
3. 数字电视波分复用光链路参考模型
2)数字电视信号与无源光网络(PON)信号共纤传输系统
OLT IP网络 1490nm 有 线 数 字 电 视 信 号 1550外调制光发送机 EDFA 光分路器 (λ1) 50km光纤 合波器 10km光纤 1310nm 光接收机 分 波 器 ONU
Photonics Technology
项目
频率范围 标称光波长 光发送机输入 射频电平范围 光接收机接收 光功率范围 光接收机射频 输出电平 (SD,RF) 系统射频输入 口反射损耗
单位
MHz nm dBµV dBm dBµV
Photonics Technology 指标要求 HFC网光链路 FTTH光链路
87~862(1000) 1290~1330, 1550~1560 70~85 -6~+2 ≥90 87~862(1000) 1290~1330, 1550~1560 70~85 -9~-1 ≥60
Acos(2πf t+φ)
用数据符号来改变余弦或正弦波的振幅A和相位φ。矢 量A∠φ构成信号星座图。
6.2 相移键控
0 载 波
o
Photonics Technology
BPSK 二相相移键控
已调信号
“1”
1
有线电视检测标准及方法

调制器是有线电视系统中将视频信号(V)、音频信号 (A)调制成电视射频信号的设备,它的输入端直接与摄像 机、录像机、DVD、卫星接收机、电视解调器等设备连接, 输出端通常接入多路混合器。
前端调制器,信号处理器等输出的射频电视信号, 各自工作在不同频率范围,利用频分复用技术,实现 了采用一根同轴射频电缆,同时传送几十套电视信号。 混合器就是完成将多路输入信号混合成一路输出的器 件。
主观评价标准 60~80 无噪波,即无“雪花干扰” 图像中无垂直、倾斜或水 平条纹 图像中无移动、垂直或斜 图案,即无“串台” 图像中无沿水平方向分布 在右边一条或多条轮廓线,即 无“重影” 图像中无色、亮信息对齐, 即无“彩色鬼影”
6
色/亮度时延 差
7
8
载波交流比
伴音和调频广 播的声音
系统内的所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 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5MHz≤2.2 50MHz≤4.8 200MHz≤9.7 550MHz≤16.8 800MHz≤20.3 1000MHz≤24.2
SYWV-75-5-ɪ
75±3.0
SYWV-75-5
75±3.0
有线电视系统从300MHz邻频传输 系统经过几次发展,已发展到862MHz 邻频传输系统。 该系统可划分为56个标准频道( DS1~56)和42个增补频道(Z1 ~42)。 每个频道占用的带宽为8MHz,88 ~ 108MHz为调频广播。
主讲:张鹏飞
基础知识
任何一个有线电视系统不论多么复杂,均可认是由前端、干线传输 、用户分配三个部分组成。 一、前端部分 该部分对系统提供各种各样的信号,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前端的设备主要有:电视接收天线、卫星天线、解调器、调制器、 放大器等。 二、干线传输部分 该部分的任务是把前端输出的高质量信号尽可能保质保量地传送给 用户分配系统。 三、用户分配部分 该部分是把干线传输来的信号分配给系统内所有的用户,并保证各 个用户的信号质量。 用户分配系统的主要器件有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用户终端等 。
第8章 有线数字电视主要技术指标测量技术

(第3版)
第8章 有线数字电视主要技术指标测 量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章要点
1 熟悉码流分析仪的作用及功能,掌握 码流分析仪监测的三种级别错误。 2 掌握有线数字电视主要技术参数及其 测量。
2017/4/4
第8章 有线数字电视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技术
2
8.1码流分析仪
码流分析仪是检测压缩后的数字电视信 号质量优劣的重要仪器,可以对数字电视平 台的各个环节输出码流的进行实时分析、记 录和脱机详细分析,可以监测码流中的 PSI/SI的信息情况,深入了解其中参数是否 符合MPEG-2/DVB标准,码流是否存在错误, 能否被接收端正确解码。
2017/4/4
第8章 有线数字电视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技术
6
8.1.3节目时钟基准 (PCR) 测试分析 (1)节目时钟基准 (PCR) 的重要性 (2)PCR的抖动 (3)PCR间隔
2017/4/4
第8章 有线数字电视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技术
7
8.1.4码流分析仪监测的三种级别错误 对码流的错误指示分为3个等级: 第1等级是正确解码所必需的几个参数; 第2等级是达到同步后连续工作所必需的 参数和需要周期监测的参数; 第3等级是依赖于应用的几个参数。
2017/4/4
第8章 有线数字电视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技术
3
8.1.1码流分析仪的作用 码流分析仪的重要作用主要应用在以下场合: (1) 在数字电视系统安装与调试时,能对系统 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验证及故障定位。 (2) 在数字电视设备开发和研制过程中,如在 编码器、复用器、调制器等的开发和调试过 程中,可分析码流的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在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主要测试点进行测 试、监视与分析,以便进行系统监视和故障 定位。
有线电视系统的技术指标

有线电视系统的技术指标————————————————————————————————作者:————————————————————————————————日期:2有线电视系统的技术指标根据《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的规范要求,下行网络传输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序号项目电视广播1 第统输出口电平(dB V)60~802 系统输出口频道间载波电平差任意频道间(dB) ≤10≤8(任意60MHz内) 相邻频道间(dB) ≤3伴音对图像(dB) -17±3(邻频传输系统)-7~-20(其他)3 频道内幅度/频率特性(dB) 任意频道幅度变化范围为±2(以载频加 1.5MHz为基准),在任何0.5MHz频率范围内,幅度变化不大于0.54 载噪比(dB) ≥43(B=5.75MHz)5 载波互调比(dB) ≥57(对电视频道的单频干扰)≥54(电视频道内单频互调干扰)6 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dB) ≥547 交扰调制比(dB) ≥46+10lg(N-1)(式中N为电视频道数)8 载波交流声比(%) ≤39 载波复合二次差拍比(dB) ≥5410 色/亮度时延差(ns) ≤1009.5、主设备的选择及原则由于卫星电视、开路电视信号接收系统使用的设备必须是音像管理处的指定产品。
所以,对该系统设备的选择严格按有关的规定,通过选择一下产品,能使天山国际酒店的卫星接收信号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和当地有关标准。
有线电视的接入根据当地规定。
以下为主设备的概述及特点工程型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 MW-DSR 2021MW-DSR 2021数字卫星接收机采用强大的DVB专用处理芯片STi5518DVC 。
内置中频处理方式的邻频调制器构成卫星接收调制一体机。
主要技术指标均符合DVB-S/MPEG-2标准和广电总局颁布的《数字卫星接收机(IRD)暂行技术要求》。
该机具有高灵敏度的信号接收功能,具有超清晰数字画面及高保真数码立体声输出,操作简单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中的信号技术指标和具体的监测方法
关键词:TS码流;QAM;监测;码流分析仪
1传输网络技术参数
经过MPEG-2信源编码和MPEG-2TS传输流复用后生成的MPEG-2传输复用包经过扰码、RS编码及卷积交织后,进行64QAM调制形成中频调制信号,中频调制信号经过上变频转为射频信号然后送入HFC网传送到用户。
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的频谱结构及能量分布完全不同。
由于QAM中的调幅是平衡调幅,抑制了载波,因而从频谱分析仪上看,一个数字频道的已调信号,像一个抬高了的噪声平台,均匀地平铺于整个限定带宽内。
伴音信号在MPEG-2编码时,已经与图像信号以包的形式复用到了一起,因而,一个数字电视频道,不但没有所谓图像载波,也没有伴音载波。
1.1数字电视的信号电平
数字电视信号没有图像载波电平可取,整个限定的带宽内是平顶的,无峰值可言。
所以,QAM数字频道的电平是用被测频道信号的平均功率来表达的,称为数字频道平均功率。
在用户端电缆信号系统出口处要求:信号电平为47dBμV-67dBμV(比模拟电视信号的要求低10dB),数字相邻频道间最大电平差为≤3dB,数字频道与相邻模拟频道间最大电平差为≤13dB。
1.2数字电视的噪声电平
测量模拟频道噪声时,在模拟频道取噪声测试点,只要偏离图像载频即可。
但是数字电视的频谱分布决定了测量数字频道噪声不能使用模拟频道的测量方法。
数字频道内有用能量也像噪声,没有什么特点把它们分开,所以测量噪声,要到被测频道的邻频道去取样,并且这个邻频道应当是空闲的。
1.3误码率
数字电视信号是离散的信号,接收到的数字电视信号要么是稳定、清晰的图像,要么就是中断(包括马赛克、静帧),具有“断崖效应”的特点。
信号的这种变化,只与传输的误码率有关,所以把误码率作为衡量系统信号质量劣变程度的最重要的指标。
1.4信噪比
信噪比(S/N)指传输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
载噪比(C/N)指已调制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载噪比中的已调制信号的功率包括了传输信号的功率和调制载波的功率。
在调制传输系统中,一般采用载噪比指标;而在基带传输系统中,一般采用信噪比指标。
数字调制信号对网络参数的要求主要反映在载噪比上,载噪比越大,信号质量越好,反之信号质量就差,模拟电视会出现“雪花干扰”,数字电视会出现马赛克,严重时会造成图像不连续甚至不能对图像解码。
在有线网中,用户端电缆信号出口处数字频道载噪比达到31dB以上,就可传送64QAM信号。
1.5调制误差比
数字调制信号的损伤通常用星座图来观察。
在星座图中,噪声呈云状,差拍干扰呈环状,IQ 不平衡的星座图不是正方形。
调制误差比(MER)包含了信号的所有类型的损伤,如各种噪声、载波泄漏、IQ幅度不平衡、IQ相位误差、相位噪声等。
MER的测试结果反映了数字接收机还原二进制数码的能力,它近似于基带信号的信噪比S/N。
在用户端电缆信号出口处调制误差比MER要求达到30dB以上
2数字信号的监测
数字电视平台节目监测系统拟视音频及数字矩阵系统、数字测试仪器及电视墙三个大的部分构成。
数字TS码流经过数字ASI矩阵系统切换,送入解码器解码还原成模拟视音频后,送入电视墙,进行主观效果监测,同时可进行与一般模拟视音频信号相同的测试,经ASI矩阵切换的数字TS码流也可直接送入数字码流分析仪进行实时分析,或者经过录制后,离线分析等。
数字码流经QAM调制后输出的RF射频信号经混合器混合,送入大网播出,同时分出1路至机顶盒接收,机顶盒输出电视信号或者音频广播信号至视音频矩阵,然后送入电视墙。
同时也可进行模拟指标测试。
从混合器再分出l路射频信号经数字电视测试接收机处理后输出TS流至码流分析仪,实现对QAM调制后的数字信号的测试。
数字码流监测可以根据其来源分为:编码器输出TS流、数字卫星接收机输出TS流、多协议适配器输出TS流、复用器输出TS流、独立加扰器输出TS流、其它TS流及QAM 调制后经解调恢复的TS流。
在本监测系统中,QAM调制后经数字电视测试接收机解调后恢复出的TS流可直接送入数字码流分析仪进行数字分析;其余各种来源的TS流须经数字矩阵的切换处理后再进行测试。
在本系统中,有编码器输出的TS流、数字卫星接收机输出的TS流、适配器和解密器输出的TS流、其它输出的TS流、复用器输出的TS流以及独立加扰器输出的TS流,其中复用器、独立加扰器、解密器以及部分数字卫星接收机输出为MPTS,而独立加扰器输出为经过加扰加密的TS流。
具体监测方式如下:编码器、数字卫星接收机、多协议适配器、音频编码器、复用器、独立加扰器等设备的TS流送入数字ASI切换矩阵切选输出。
矩阵的输出可切选至数字码流分析仪分析,也可直接接入解码器,用作还原A V,送至电视墙做主观测试等;对于独立加扰器的输出需切换到码流分析仪进行分析。
对比测试原则采用溯源法,跟踪对比测试的原则,主要体现在电视墙的主观效果上。
(1)对编码器、接收机的信号根据处理过程分成源A V信号或直接输出A V信号、初步处理TS流信号(包括编码输出及数字接收机输出TS信号)、复用器复用后TS流信号和QAM调制混合后信号四种,对节目同时段对比跟踪测试。
即为源A V信号或直接输出A V信号与后面的信号经过还原的视音频信号进行对比测试,体现在每一环节信号质量的比较、变化、跟踪监测。
(2)对多协议适配器和解密器处理的节目,则是适配器直接TS信号解码恢复A V信号、复用后解码恢复A V信号以及机顶盒解码A V信号对比监测。
(3)音频广播信号则是源信号与机顶盒接收信号,通过音箱功放进行监听对比。
此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开放式标准化设计,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可靠的可控性和可管理性,健全的网管功能,可对网络、设备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和控制;灵活性强,可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搭配设备;可扩展性高,可以随着前端节目的增多而扩展系统的容量;具有全面的考虑,可监测数字平台前端各个环节的节目信号。
数字电视系统的运营,对播出质量和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
本文所述节目监测系统正是以此为目的,实现对播出节目的全方位监测,并体现了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