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小学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文言通假字

文言通假字

文言通假通假字,是一种文言用字方法,也就是用一个字临时取代原来的那个字。

被取代的那个字叫本字。

在文言文中,通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音同或者音近通假用跟本字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例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2、音异通假用读音不同的字代替本字,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

例如:将军身坚被执锐。

“被”通“披”,穿戴。

3、形近通假用形近字代替本字。

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说”通“悦”,形旁不同,声旁相同,意思是愉快。

判断通假的方法和原则:1、代入检验法将答案逐一代入,结合上下文进行排除。

2、结合具体语境文言文阅读跟现代文阅读一样,也需要结合一定的上下文。

可以根据具体的字所处的前后语境进行推断。

3、加强积累积累一定量的通假字。

附录:(常见通假字)共通供,供给阙通缺,侵损说通悦,心服知通智,聪明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文言文常见通假字100个

文言文常见通假字100个
而刑之,是罔民也。”
• 亡: 同“无” 不,副词 • 罔: 同“网”; 罗网。名
词。。例句中作动词,即张 开罗网掳捉。 惟: 通“唯” 只,只有。副 词。
• •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惟士为能” • “硕鼠硕鼠,无食我 麦!”
• 无: 通“毋”; 不要。副词。
• 有志乎古者希矣
罕见。 • 其余则熙熙而乐。” • 熙:“ “嬉”, 欢乐, 快乐。 • “令将军与臣有郤。” • 郤: 同“隙”; 隔阂, • 嫌怨。 •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 县: 同“悬” 挂着。 •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 刭。” • 乡: 同“向” 对着、朝 • “玉盘珍羞直万钱。” 着
• 缰: 同“强”; 强大。 • •
形容词。 菁: 通“精”; 精华, 糟碎。形容词 景: 同。影”; 影子。 名词 句: 同“勾”; 勾取。 动词。
• “虽小数,然必句性
情,习方俗。

•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 决: 通“诀” 诀别,离别。 动词 • • “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 雷: 通“擂鼓”; 敲击。
门。名词。
•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 •
禽。。 “诎右臂支船。”
• 禽: 通“擒”; 捕捉。 •
•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 • •
取。” 。”
动词。 诎: 同“屈”; 弯曲。 动词。 取: 通“娶”; 把女子 接过来成亲。动词。 阙: 通“缺”; 缺点。 名词。 輮: 通“揉”; 使…… 弯曲。动词。
• “绿杨阴里白沙堤
• • • •
• 阴: 通“荫”, 树荫。
名词。 • 有: 同“又”; 更。副 “殆有甚焉。” 词。 “可得闻与?” • 与: 同“欤”; 吗。语 气助词。 “豫备走舸,系于船尾。” • 豫: 通“预”; 预先, “植其杖而芸。” 事先。副词。 • 芸: 同“耘”; 锄草。动 词。

完整版文言文通假字大全.doc

完整版文言文通假字大全.doc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3.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犹如,如同)4.举酒属客? ( 属,通“嘱”,劝酒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冯,通“凭”,乘 ) 。

6、然是中有深趣矣 ! 无忽。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 ”"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 “苟富贵,无相忘” ( 无,通“毋”,不要 )7、 "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坐:同 " 座" ;座位。

名词。

)8.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 )9 .五万兵难卒合.(卒:通" 猝" ,仓猝。

形容词。

)10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 说,通“脱” )11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泮,同“畔” )12 . "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莫:同 " 暮" ;日落的时候,晚上。

名词。

13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 濯:通 " 浊 " 肮脏,水不清。

形容词。

)14芳菲菲其弥章。

( 章,通“彰” )15.椎床便大怒。

( 椎,通“捶”,捶打 )16 ."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 第一个椎:通 " 锤 " ,兵器。

名词。

第二个椎:通" 锤" ,用铁锤17 .蒲苇纫如丝。

( 纫,通“韧”,柔软结实 )18 .府吏见丁宁。

( 丁宁,通“叮咛” )19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0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陵,通“凌”,欺凌。

)21 .合葬华山傍。

( 傍,通“旁”,旁边 )吾灵尚依旁汝也。

" 旁:通 " 傍 " 依附,接近,动词。

22 .虽与府吏要。

( 要,通“邀”,约 ) 要项伯。

(完整版)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完整版)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 罢:通“疲”;疲劳。

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

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

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弊:通“敝”;疲惫,衰败。

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汝见我不?”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宁可共载不?”材:同“才”;才能。

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

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

名词。

【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课件-六年级语文部编版

【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课件-六年级语文部编版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 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史记》)
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 败齐军,攻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闻名于诸 侯各国。
壹留
1.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 物名、朝代、度 量衡等专有名词
2.古今通用词语。
④“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译:你的不聪明,太严重了!(你太愚笨了!)
伍调
把文言句中的变式句(谓语前置句、宾语前 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按现代 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文从句顺要补调
流畅翻译五字诀
字 留删 换
句 补调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 庙号、谥号、书名、物名等 均保留不译 ; 与古今通用词语可保留。
肆补
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 (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千万不要无中生有的乱增添内容
翻译下列句子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后置) 译: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 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连词,表修饰无实意,) 译: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同上。也:助词,句中表停,顿无实意)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5.公将鼓之(助词,补充音节,无实意) 译:鲁庄公就要击鼓进攻。
贰删
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如部分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发语词等;
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二、省略句 三、倒装句 四、被动句(有标志词的被动句)

六年级必考: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虚词+古文翻译汇总

六年级必考: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虚词+古文翻译汇总

六年级必考: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虚词+古文翻译汇总六年级必考: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虚词+古文翻译汇总!通假字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愉快、高兴。

02、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0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

0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0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郑人买履》)“坐”通“座”,座位。

06、出门看火伴。

(《木兰诗》)“火”通“伙”,伙伴。

07、才美不外见。

(《马说》)“见”通“现”,出现。

08、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0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偏”通“遍”,遍及、普遍。

10、一切乌有。

(《山市》)“乌”通“无”,没有。

古今异义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8、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

(《出师表》)9、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10、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

(《出师表》)11、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二章》)12、走古义:“跑”的意思。

文言文通假字

文言文通假字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畔__”同“__叛__”,__背__叛__ 8.往之女家 “__女__”同“不能 “__曾__”同“__增__” 10.衡于虑 “__衡__”同“__横__”,__梗__塞__、__不__顺__ 11.入则无法家拂士 “__拂__”同“__弼__”,__辅__佐__
第58天 文言文通假字
总分:____ 1.尊君在不 “__不__”同“__否__” 2.不亦说乎 “__说__”同“__悦__”,__愉__快__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有__”同“__又__”,__用__于__整__数__和__零__数__之__间__
4.其人舍然大喜 “__舍__”同“__释__”,__解__除__、__消__除__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阙__”同“__缺__”,__空__隙__、__缺__口__ 6.窥谷忘反 “__反__”同“__返__”,__返__回__
23.属予作文以记之 “__属__”同“__嘱__”,__嘱__托__ 24.故患有所不辟也 “__辟__”同“__避__”,__躲__避__
2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辩__”同“__辨__”,__辨__别__
2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得__”同“__德__”,__感__恩__、__感__激__ “__与__”同“__欤__”,__语__气__词__
17.选贤与能 “__与__”同“__举__” 1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__矜__”同“__鳏__”,__老__而__无__妻__ 19.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__祗__”同“__衹__(__只__)__”,__只__、__仅__
20.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食__”同“__饲__”,__喂__ 21.才美不外见 “__见__”同“__现__” 22.百废具兴 “__具__”同“__俱__”,__全__、__皆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适: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以: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食: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材:通“才”。

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

(《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

(《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信: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1、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22.4.264.26.202200:1300:13:44Apr-2200:13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0:134.26.202200:134.26.202200:1300:13:444.26.202200:134.26.202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26.20224.26.202200:1300:1300:13:4400:13:44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Tuesday, April 26, 2022April 22Tuesday, April 26, 20224/26/2022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时13分12时13分26-Apr-224.26.2022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2.4.2622.4.2622.4.26。

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8、满招损,谦受益。

00:1300:13:444.26.2022Tuesday, April 26, 2022 亲爱的读者: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22.4.264.26.202200:1300:13:44Apr-2200:13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00:134.26.202200:134.26.202200:1300:13:444.26.202200:134.26.202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26.20224.26.202200:1300:1300:13:4400:13:445、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Tuesday, April 26, 2022April 22Tuesday, April 26, 20224/26/2022 6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12时13分12时13分26-Apr-224.26.20227、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22.4.2622.4.2622.4.26。

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00:1300:13:444.26.2022Tuesday, April 26, 2022亲爱的读者: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1、生活不相信眼泪,眼泪并不代表软弱。

22.4.264.26.202200:1300:13:44Apr-2200:132、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3、成功都永远不会言弃,放弃者永远不会成功。

00:134.26.202200:134.26.202200:1300:13:444.26.202200:134.26.2022 4、不要为它的结束而哭,应当为它的开始而笑。

4.26.20224.26.202200:1300:1300:13:4400:13:445、生命的成长,需要吃饭,还需要吃苦,吃亏。

Tuesday, April 26, 2022April 22Tuesday, April 26, 20224/26/20226、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12时13分12时13分26-Apr-224.26.20227、放眼前方,只要我们继续,收获的季节就在前方。

22.4.2622.4.2622.4.26。

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8、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00:1300:13:444.26.2022Tuesday, April 26, 2022 亲爱的读者: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22.4.264.26.202200:1300:13:44Apr-2200:13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00:134.26.202200:134.26.202200:1300:13:444.26.202200:134.26.202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26.20224.26.202200:1300:1300:13:4400:13:445、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Tuesday, April 26, 2022April 22Tuesday, April 26, 20224/26/2022 6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12时13分12时13分26-Apr-224.26.20227、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22.4.2622.4.2622.4.26。

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00:1300:13:444.26.2022Tuesday, April 26, 2022 亲爱的读者: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