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保护.ppt

血液保护.ppt
24
2.减少出血
提高外科手术技术,减少出血
★手术操作熟练精细; ★使用电凝止血(包括激光刀、氩气刀等); ★ 大力开展微创外科。
25
2.减少出血
控制性低血压
★ 一些较大的手术,在严密监控下行控制性降
压,可使术野出血减少到最低限度。
动脉阻断法
★骨盆和骶尾部肿瘤手术,常出血凶猛而难以
控制,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可采用腹主动脉 阻断法可明显减少出血。
一、当代输血面临的问题
2
输血存在潜在危险
1. 传播疾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5%~10%HIV感染来自输血
★ 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
90%的HCV是通过输血传染
丙肝感染率在无偿献血人群为1%,个体买血者为8%~13%,异 地流动个体买血者为40%~50%,个别地区高达70%~90% 。
★ 同时输入液体,保持血容量恒定; ★ 采集的血液保存在ACD保存液中,在室温下可安全保存6h, 如超 过6h应冷藏并在24h内回输。 ★ 通常将先采集的含有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和血小板浓度最高 的 血液用作最后的回输,以最大限度的提高Hb和Hct值以及改 善 术后止、凝血功能。 21
血液稀释
●急性大容量血液稀释
26
2.减少出血
止凝血药物的应用
● ●抑制剂
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DDAVP)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
27

纤溶酶抑制剂
(1)抑肽酶
★抑肽酶是一种天然的多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
制纤溶酶、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作用:阻断内源性凝血通路、保护外源性通路,保 护血小板、全身抗炎作用 ★抑肽酶减少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失血40%~50%, 特别是减少二次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服用阿斯 匹林等心脏术后病人的失血量。 ★缺点:抑肽酶价格昂贵,有过敏反应危险,尤其是 28 二次使用者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2.8%

自体血液回收安装、操作培训

自体血液回收安装、操作培训

停 止 模 式 设 定
离心杯内检测到血层
请按设定键修改参数或打印
进血
清洗
清空
浓缩
回血
暂停
手动清洗-按“清洗”键转入清洗程序 ,
直到洗出液干净。屏幕显示:
2001年03月28日10:29:30
运行
清洗
手动
处理血量 清洗液量 成品血量 500ml 350ml 0ml
停 止 模 式 设 定
350/1000ml
进血
清洗
清空
浓缩
回血
暂停
参数设定
• 按“设定”键,面板显示如下
参数设定
进血速度 清洗速度 清空速度 离心转速 清洗体积 杯
1/2页
停 止 时 钟 完 成
复位 打印
• 设定结束,按“完成”键 ;或使用“复位”键恢复出厂
设置。
当医生准备吸引,打开负压吸引开关
2001年03月28日10:29:30
待机
停 止 模 式 设 定
请按模式键转换运行模式 请按设定键修改参数或打印
开始
紧急
暂停
参数设定
• 按“设定”键,面板显示如下
参数设定
进血速度 清洗速度 清空速度 离心转速 清洗体积 杯
1/2页
停 止 时 钟 完 成
复位 打印
• 设定结束,按“完成”键 ;或使用“复位”键恢复出厂
设置。
如果达到设定体积,仪器自动转入进 血程序将未处理的原血泵入离心杯:
回血
暂停
离心杯完全排空后,系统会进入待机 状态并显示如下:
2001年03月28日10:33:36
待机
待机
手动
处理血量 清洗液量 成品血量 500ml 1000ml 250ml

术中自体血回输PPT课件

术中自体血回输PPT课件
保存24小时; 大出血病例:应注意患者凝血功能、电解质的变化,及
时补充相应血液成份(FFP、Cryo、PLT等); 注意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
注意事项
凝血功能、低蛋白、电解质
回收式自体血主要成分为浓缩红细胞,血小 板、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的减少是大量自体 血回输的主要顾虑
大量自体血回收时(出血量为1/3~2/3), 应注意患者凝血功能变化,适当补充FFP 、 Cryo、PLT等

高 + 不能解决

自体血 ± +
-- -- --
--
低 -- 可解决

库血与自体血的比较
项目 红细胞形态及运氧能力 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
红细胞寿命及活力 抗酸缓冲力 抢救时间
患者医疗费用
库血 异常、差 下降、增加 缩短、差
差 慢 高
自体血 正常、好
正常 正常、好
好 快 低
扫描电子显微镜所见
随机选取5个1000倍视野拍照,统计红细胞形态: 浓缩后红细胞形态正常率分别为66%~68%。 清洗后红细胞形态正常率分别为84%~87%。 经微聚体滤器过滤后红细胞正常率均在80%以上。 库存两周的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正常率为:64.5% 。
C 绝异体输 血、同意术中自体
血回输者
禁忌症
A 血液被污染
B
血液流出血管的时间 过长
C 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者
术前准备
病人评估及告知 设备常规检查 抗凝药品(1-2支肝素(1.25万U/支)或枸
橼酸盐溶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若干(1000—3000 ml/
袋 为佳) 血液回收耗材 一套 (储血罐、双管、离
吸嘴
入血口
工作原理图
接负压源

《血液保护与输血》课件

《血液保护与输血》课件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同时,改进手术技巧和止血方法,也是减 少失血和输血的有效方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输血
输血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入到患者体内,以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等。
重要性
输血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如手术、创伤、大出血等情况下,输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措施。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血液保护与输血的关系
血液保护对输血的影响
01
02
03
减少输血需求
通过血液保护措施,如控 制失血、使用血液保护药 物和设备,可以显著减少 临床对输血的需求。
提高输血安全性
血液保护措施有助于减少 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提 高输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如何平衡血液保护和输血的关系
1 2
加强血液保护宣传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血液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促进血液保护措施的推广和应用。
制定科学的输血标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输血标准,规范 输血指征和操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3
研发新的血液保护技术和方法
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新的血液保护技 术和方法,提高血液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新的血液保护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 临床实践,特别是在手术、创伤和危 重病等领域。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 减少输血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 疗质量。
输血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输血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输血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新型输血设备、输血方法和输血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能够 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血液保护及血液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

血液保护及血液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

术后自体血回输
抗纤溶药物
纤溶酶抑制剂主要包括抑肽酶和合成抗纤溶药 (EACA、TA、PAMBA)。
EACA、TA和PAMBA均为赖氨酸同类物,它们能与纤 溶酶(原)的赖氨酸结合点结合,阻止纤溶酶 (原)与纤维蛋白(原)上的赖氨酸结合,从而 防止纤溶酶的形成,切皮前预防性应用这些药物 可减少失血30%。
• 此类手术全程均可回收,回输时不用使用白细 胞滤器有:动脉瘤、血网、海绵状血管瘤、硬 膜内(外)血肿、EP等。
• 以下手术可在开关颅期间使用,取瘤期禁用有: 胶质瘤、星型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
• 在经蝶手术禁用。
2、肝脾破裂
• 肝脏与胆囊非常接近,进行血液回收时应考虑破裂 位置。当破裂部位在胆管水平以上时可以进行血液 回收,因为胆管水平以上的胆汁是无菌的
5、自体血液回收中,血液脂肪问题如何处理
• 洗涤过的血液比库血脂肪含量少的多。绝大多 数脂肪颗粒黏附于血浆中,随着清洗而排除。
• 只有少数肥胖型或外伤脂肪挤压严重及骨科手 术骨髓腔脂肪吸入血液的患者在回收自体血液 时可以加大清洗液用量。
• 回收自体血液时应尽量避免吸入组织和脂肪。 • 回收的血液中如果可以看见血袋中上层有脂肪
TA用法 • CPB手术,总剂量30mg/kg。10 mg/kg CPB前静脉注
射,10mg/kg加入CPB预充液中,10mg/kg持续静脉滴 注至手术结束。 • 非CPB手术,总剂量10-20mg/kg。术中持续输注 EACA用法 负荷量150mg/Kg,维持剂量1-15mg/Kg.h
去氨加压素(DDAVP,IIb-B)
输注血小板指征
1、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和血小板减少伴明显出血(WHO 出血等级2级)的患者,应输注血小板(国内为50);

自体血回输规范PPT课件

自体血回输规范PPT课件
4
异体输血给人体造成的重要危害
(8)其它副作用:(大量输血时)
• 抗凝剂过量:出血。 • 低钙惊厥:手足搐搦,抽风,脑缺氧。 • 高血钾: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心跳骤停 • 酸中毒:对各重要脏器都有损害。 • 盐水过量,水钠储留,心衰,肺水肿
5
市血液中心的数据显示
2008年采血总量为22吨 2009年采血总量为23吨 2010年的1~9月份采血量1661万毫升
• 白蛋白合成障碍、血液凝固障碍病例 如肝功能衰 竭、血液病等。
• 低血容量症。 • 高热。
22
急性等溶性稀释自身输血的原则
19
急性等溶性稀释优点
1. 避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抗原产生的同种免疫反应。 2. 扩大血源,对已采集的血液如果没有用完,可留给其它病人输用。 3. 机体通过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使术后病人的造血机能恢复
比手术前快。 4. 对稀有血型血(如Rh -血型)通过事前采集并长期保存,可为其他
通过各种方法,保护和保存血液,防止丢失、破坏和传染, 并有计划地管理好、利用好这一天然资源。
成分输血 严格指征 规范操作
控制性降压 外科手段 止血剂
自体储血 血液稀释 自体回收
15
术中自体血回收
自体储血的基本方法
术前三周每周采自体全血 1-2U,同时补液,术前总采集量为 4U,末次采血不得晚于术前3天。 术前第三周采自体血 1U,同时补液,术前第二周采集2U,输 入上次采集的1U,术前第一周采集4U,输入第二周采集的2U, 末次采血不得晚于术前3天。 采血期间每日补给铁200 mg;EPO 400u/kg皮下注射,每周2 次。 术前复查 Hct 及血浆蛋白应接近正常。
★ 无异体输血风险 ★ 开源节流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培训课件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培训课件
3、 无出血且不进行手术和有创操作的患者除外慢性骨髓衰 竭、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血 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情况,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 时输注血小板;
4、 接受手术或有创操作的患者: 4.1 考虑预防性输注血小板至50×109/L; 4.2 对接受手术或有创操作的高出血风险的患者考虑提高预 防性输注血小板的目标值(如50–75×109/L)
疾病 • 据Tremper报告,近10年来 公众对输血的关注与日俱增,
血液供应的安全性也有明显
改善,但要想完全消除血中
的病毒是不可能的。我国 HBV感染人数已达1.045亿, 占总人口的9%。由于90%的 丙型肝炎由输血传染,输血 后丙肝发生率普遍高达10% ~ 20%。一些特殊人群中HCV 携带者达70%。丙肝的治愈 率只有20%,半数患者将转 为慢性,发展成为肝硬化和 肝癌,且献血员中有15%不 易发现。而今中国又面临 HIV传播的危险,我国公民 感染HIV者估计已超过50万 人,艾滋病患者已突破一万 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输血的非传染性风险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占43% • 溶血反应(占23%) •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输血引起的心肌损伤 • 细菌污染 • 过敏反应 •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 大量输血后凝血病 • 未知的风险
可疑病例
同疑似病例,但有其他急性肺损

的因素
迟发病例
同可疑病例,发病6-72h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医疗需求快速增长与血液供应相对滞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费森尤斯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费森尤斯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
不溶解脂肪清除率
100%
生产厂商建议在收集血液达到500ml左右处理。
回输期间,回输袋不允许流空。
当血液中杂质多,(如骨科手术)可选用标准清洗或高质量清洗程序,这样可使血液清洗的更干净
破坏细胞清除率
>80%
3、在引入血液前对系统进行功能性检查
ATP轻度降低,但高于库存血,生存能力强于库存血
当出血量少或儿科手术,可选用少量清洗或儿科清洗 程序
程序
PRC 流速(ml/min)
洗涤 应用场所
预设
调整范围 系数
高质量洗涤 30
20——40 7
高度污染或损害血液
低体积洗涤 25
----------- 7
小血量
(LVW)
标准质量 35
20-------45 5
标准洗涤程序
洗涤(QW)
高流速洗涤 50
当回输量>2000ml 时,可导致机体出现明显的 凝血功能障碍,且机体自身难恢复,应严密监 测凝血功能,同时补充新鲜血浆、血小板或凝 血因子
对于术前就有凝血功能异常或者肝肾功能不全 的患者以及基础体重较轻的患者,即使回输量 不大,但应当严密监测凝血指标,警惕凝血功 能障碍的发生。
(其中的Ca2+可以激活凝血,低渗) 2、在血液处理程序期间不进一步接触空气
费森尤斯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储血袋
双腔吸引器管
生理盐水
离心清洗装置
开关按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储血罐
肝素水 废液收集袋 负压吸引器
操作界 面
自体血回收机的使用
------安装血液回收一次性配套耗材
踩下脚轮刹车,固定设备,接通电源 打开耗材套装后将无菌包装吸引管交给手术台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7
Transfusion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Long-term Survival - Ann Thoracic Surgery 2006,81:160-7
• 随着红细胞输注量增加生存率降低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4
输血的非传染性风险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占43% • 溶血反应(占23%) •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输血引起的心肌损伤 • 细菌污染 • 过敏反应 •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 大量输血后凝血病 • 未知的风险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5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输血相关死亡最主要原因来自TRALI的定义 疑似病例
输血后6h内发生 氧合指数<300,或更差 胸片:双肺渗出性改变 无肺水肿征象
(PCWP<18,CVP<15mmHg) 没有其他导致急性肺损伤因素
可疑病例
同疑似病例,但有其他急性肺损

的因素
迟发病例
同可疑病例,发病6-72h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6
医疗需求快速增长与血液供应相对滞后
• 输血的风险(传染性和非传染性) • 血源紧张和供需矛盾加剧 • 血液管理与提高医疗质量相结合改善病人
转归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3
输血的风险
-血源传染 疾病 • 据Tremper报告,近10年来
公众对输血的关注与日俱增, 血液供应的安全性也有明显 改善,但要想完全消除血中 的病毒是不可能的。我国 HBV感染人数已达1.045亿, 占总人口的9%。由于90%的 丙型肝炎由输血传染,输血 后丙肝发生率普遍高达10% ~ 20%。一些特殊人群中HCV 携带者达70%。丙肝的治愈 率只有20%,半数患者将转 为慢性,发展成为肝硬化和 肝癌,且献血员中有15%不 易发现。而今中国又面临 HIV传播的危险,我国公民 感染HIV者估计已超过50万 人,艾滋病患者已突破一万 例。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10
输注血小板指征
1、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和血小板减少伴明显出血 (WHO出血等级2级)的患者,应输注血小板(国内为 50);
2 严重出血(WHO出血等级3、4级)、重要部位出血(如中 枢神经系统、眼)的血小板减少患可适当放宽血小板输注 指征(最宽至100×109/L);
并要求有PT、APTT或TEG结果支持。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9
输义注应红用价细值胞有指限征,(指2南01新6输定血义;指失南血)
导致收缩压低于90mm/Hg 或成人心率 超过110次/分钟。 2、 限制性的红细胞输注要求血红蛋白 浓度低于70g/L,输注Hb目标值7090g/L; 3、 伴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低于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16
Cell s自ave体r将术血野回的失收血机(cell 全部吸回(从切皮到
缝皮),经肝素化后
再用生理盐水洗涤和 浓缩,可得到Hct30~ 40%的红细胞。此法 在失血多时可回收大 量高Hct的血液,该血 的游离Hb很少更合乎 生理,但几乎丧失了
全部血浆(及其中的
凝血因子)和电解质,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11
血液保护措施
• 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应激反应 • 术中急性等容稀释(ANH) • 血液回收技术 • 使用血液保护药物 •等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12
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应激反应
• 足够深度的麻醉和术中适当辅助安定类药, a阻滞药,血管扩张药或B1阻滞药可减少失 血30%。
• 硬膜外麻醉可以阻断向心手术刺激和控制 性降压而减少术中失血和输血,还防止术 后疼痛性高血压,减少出血和渗血,阻滞 交感神经的传入和传出,降低应激反应。 硬膜外麻醉加"浅"全麻比单纯全麻的效果更 完善,能够早期拔管和明显改善病人转归。
而且需要复杂昂贵的 机器和管理。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saver)
17
术后自体血回输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18
抗纤溶药物
纤溶酶抑制剂主要包括抑肽酶和合成抗纤溶药 (EACA、TA、PAMBA)。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收机的使用
血液保护(blood conservation)
血液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减少患者失血和输血。血 液保护与输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做好血液保护,就 可以达到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自体输血的目的,防 止输血传播性疾病及其它并发症。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2
血液管理的必要性
3、 无出血且不进行手术和有创操作的患者除外慢性骨髓衰 竭、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血 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情况,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 时输注血小板;
4、 接受手术或有创操作的患者: 4.1 考虑预防性输注血小板至50×109/L; 4.2 对接受手术或有创操作的高出血风险的患者考虑提高预 防性输注血小板的目标值(如50–75×109/L)
• 简单回收系统 • 自体血回收机(cell saver) • 术后自体血回输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15
简单回收系统
• 将血液收集到含枸橼酸盐或肝素抗凝的容 器中,然后再通过微孔滤器输回。回收血 液的质量和数量均受到限制,血中可发现 相当高的游离Hb及补体激活物,这种回收 方法最好限制在2L以内。
• 黑色:无输血,绿色:1U,黄色:2U,蓝色:3-5U红色:≧6 单位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8
输注FFP指征
1、出血时,PT>正常1.5倍或INR>1.6,APTT>正常2倍 2、大量失血或大量输血后 3、血液回收洗涤成品血>1500ml 4、紧急对抗华法林(5-8ml/kg) 5、肝素耐药者(AT-III缺乏) 6、术后病人出血,在排除外科活动出血和肝素残余作用,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13
术中急性等容稀释(ANH)
在麻醉诱导、手术失血之前将病人的血液 放出,保存在手术室常温下,同时用晶体 液或胶体液(1:3)进行等容交换。术终再 将放出的新鲜血全部输回。这样不仅可节 约同种血15~40%,还可改善组织灌注, 有抗血栓作用。
血液保护和血液自体血回 14
血液回收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