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不确定知识的表示与推理

合集下载

第八章 归纳推理

第八章  归纳推理

第八章:归纳推理1、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而推理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前提是一些关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判断,而结论是关于该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判断。

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1)联系:演绎推理离不开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由归纳推理提供的,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以个别性知识的判断为前提,而这些个别性的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的。

(2)区别:1、从思维过程来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认识推出个别性认识,而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认识推出一般性认识,2、从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来看,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而归纳推理的结论由个别性知识经概括得到一般性知识,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3、从前提与结论联系的程度来看,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只要前提真实,形式正确,就能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而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外)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只具有或然性联系,前提真实,结论不一定是真实的。

3、归纳推理的种类:分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大类。

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两种,在科学归纳法中,包括有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

(1)完全归纳法:根据某类中每一个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2)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中的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从而得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它只断定了某类事物种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而结论却是断定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此,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性的。

不完全归纳推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枚举法,一种是科学归纳法。

* 简单枚举法:是以经验的认识为主要依据,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而推出该类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的推理形式可以表示为: s1是P s 2是Ps3是P ……s n 是P s 1,s 2,s3,…,s n 是s类中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的s是P 其中S 表示某类对象,s 1,s 2,s3,…,sn 表示S 类对象中的个别对象,P 表示对象的属性。

第八章-归纳推理-第九章-类比推理-第十章-假说

第八章-归纳推理-第九章-类比推理-第十章-假说

(二)公式
场合 (1) (2)
先行(或后行)情况 A、B、C —、B、C
被研究现象 a —
所以,A情况是a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三)应注意的两点
1、两场合有无其他的差异情况。 2、两场合唯一不同的这个情况,是被研
究现象的整个原因,还是被研究现象的 部分原因。
三、契合差异并用法
(一)基本内容:
所以,所有S都是P
三、怎样提高典型归纳推理结论的 可靠性程度?
1、选择作为类的代表性个体愈准确、恰 当,结论也就愈可靠。
2、典型概括所依据的理论愈先进,所作 的理论分析愈严密,其结论则愈为可靠。
第五节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是比较相关 现象的各种不同场合,从而概括出关于 因果联系的一般性结论。
为依据,对未知的事物或规律性作假定 性的解释。
二、假说的特征:
1、假说是以已知的事实和科学知识为凭 据的。
2、假说具有猜想的性质。 3、假说是人的认识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
第二节 假说的形成
假说的形成大致有两个基本的步骤,或者说经 历两个基本阶段。
第一,根据为数不多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 通过思想的加工(主要是应用推理)作出初步 的假定。这是假说形成过程的初始阶段。
2、公式:
S1是P
S2是P
S3是P
……
Sn是P
S1、S2、S3……Sn是S类的全部个体对象
所以,所有S都是P
3、说明
完全归纳推理由于列举了一类事物的全部个 体对象,所以它的结论是必然的,在人们认识 活动和推理论证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它也有很多局限性,当一类事物的个 体对象很多,如果用完全归纳推理就会花费很 多的人力和财力。当考察一类事物时,有时也 会消耗被考察的对象本身,这样也不能用完全 归纳推理。

第八章归纳推理

第八章归纳推理

第⼋章归纳推理第⼋章归纳推理第⼀节归纳推理的概述⼀、什么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由关于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出关于⼀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的最⼀般的逻辑形式可表⽰为:S1——PS2——PSn——P(S1—Sn是S类的部分或全部分⼦)所以,凡是S是(或不是)P⼆、归纳推理与演泽推理的关系1、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①归纳推理与演泽推理的思维进程不同。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或特殊)性的前提推出⼀般性的结论,⽽演绎推理则是从⼀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或特殊)性的结论,推理进程正好相反。

②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不同。

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除外)的结论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其结论是或然的;⽽演绎推理的前提则蕴涵结论,结论断定的范围没有超出前提,只要前提真实,形式正确,其结论就是必然的。

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联系①演绎推理常常离不开归纳推理。

②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

⾸先,感性材料的获得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其次,对感性材料的归纳,要通过演绎推理来确定。

再次,通过归纳推理得到⼀般性知识后,⼜可以运⽤演绎推理验证,提⾼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

三、归纳推理的分类归纳推理的分类可列表如下:完全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第⼆节完全归纳推理⼀、什么是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的每⼀个对象(或⼦类)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断定这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其逻辑式可表⽰为: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1—Sn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S都是(或不是)P⼆、应⽤完全归纳推理的注意事项1、前提皆真。

2、考察完备。

三、完全归纳推理的作⽤1、完全归纳推理在科学研究和是常⽣活中是⼀种发现的⽅法。

2、完全归纳推理是⼀种论证的⽅法。

第三节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什么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没有发现相反的情况,从⽽断定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第8章不确定性知识的表示与推理

第8章不确定性知识的表示与推理

一般地,
A→(B, C(B|A))
(8-1)
其中C(B|A)表示规那么的结论B在前提A为真的情况下为真的信
度。 例如, 对上节中给出的两个不确定性命题, 假设采用(8-1)式,
假如乌云密布同时电闪雷鸣, 那么天要下暴雨(0.95)。 假如头痛发烧, 那么患了感冒(0.8)。
那个地方的0.95和0.8确实是对应规那么结论的信度。它们代替 了原命题中的“很可能”和“大概”, 可视为规那么前提与结论 之间的一种关系强度。
(2) 非完全知识库。随着知识的不断获取, 知识数目渐增, 那么可能出现非单调现象。例如, 设初始知识库有规那么:
x(bird(x)→fly(x)) 即“所有的鸟都能飞”。 后来得到了事实:
需要指出的是, 程度语言值中的程度也能够转化为命题的 真度。 例如, 我们能够把命题“小明个子比较高”用程度元组
(小明, 身高, (高, 0.9)) 那个地方的0.9是小明高的程度。
((小明, 身高, 高), 真实性, (真, 0.9)) 那个地方的0.9是命题“小明个子高”的真实程度, 即真度。 如 此, 我们就把小明的个子高的程度, 转化为命题“小明个子高” 的真度, 而且二者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2) 不确定性推理中一个规那么的触发,不仅要求其前提能匹 配成功,而且前提条件的总信度还必须至少达到阈值。
(3) 不确定性推理中所推得的结论是否有效, 也取决于其 信度是否达到阈值。
(4) 不确定性推理还要求有一套关于信度的计算方法, 包括 “与”关系的信度计算、“或”关系的信度计算、“非”关 系的信度计算和推理结果信度的计算等等。 这些计算也确实 是在推理过程中要反复进行的计算。
在非单调逻辑中, 假设由某假设出发进行的推理中一旦出 现不一致, 即出现与假设矛盾的命题, 那么允许撤消原来的假 设及由它推出的全部结论。基于非单调逻辑的推理称为非单 调逻辑推理, 或非单调推理。

不确定性推理概述

不确定性推理概述

不确定性推理概述4.1.1 不确定推理的概念所谓推理就是从已知事实出发,运⽤相关知识(或规则)逐步推出结论或证明某个假设成⽴或不成⽴的思维过程。

其中已知事实和知识(规则)是构成推理的两个基本要素。

已知事实是推理过程的出发点,把它称为证据。

4.1.2 不确定性推理⽅法的分类可信度⽅法、主观Bayes⽅法、证据理论都是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确定性推理⽅法。

4.1.3 不确定性推理知识库是⼈⼯智能的核⼼,⽽知识库中的知识既有规律性的⼀般原理,⼜有⼤量的不完全的专家知识,即知识带有模糊性、随机性、不可靠或不知道不确定因素。

世界上⼏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确定的。

不确定性推理即是通过某种推理得到问题的精确判断。

(1)不确定性问题的代数模型⼀个问题的代数模型由论域、运算和公理组成。

建⽴不确定性问题模型必须说明不确定知识的表⽰、计算、与语义解释。

不确定性的表⽰问题:指⽤什么⽅法描述不确定性,通常有数值和⾮数值的语义表⽰⽅法。

数值表⽰便于计算,⽐较,再考虑到定性的⾮数值描述才能较好的解决不确定性问题。

例如对规则A->B(即A真能推导B真)和命题(或称证据、事实)A,分别⽤f(B,A)来表⽰不确定性度量。

推理计算问题:指不确定性的传播和更新,也即获得新的信息的过程。

包括:①已知C(A),A->B,f(B,A),如何计算C(B)②证据A的原度量值为C1(A),⼜得C2(A),如何确定C(A)③如何由C(A1)和C(A2)来计算C(A1∧A2),C(A1∨A2)等。

⼀般初始命题/规则的不确定性度量常常由有关领域的专家主观确定。

语义问题:是指上述表⽰和计算的含义是什么?即对它们进⾏解释,概率⽅法可以较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例如f(B,A)可理解为前提A为真时对结论B为真的⼀种影响程度,C(A)可理解为A为真的程度。

特别关⼼的是f(B,A)的值是:①A真则B真,这时f(B,A)=?②A真则B假,这时f(B,A)=?③A对B没有影响时,这时f(B,A)=?对C(A)关⼼的值是①A真时,C(A)=?②A假时,C(A)=?③对A⼀⽆所知时,C(A)=?(2)不确定推理⽅法的分类不确定推理⽅法在⼈⼯智能系统中通常是不够严谨的,但尚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符合⼈类专家的直觉,在概率上也可给出某种解释。

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与推理技术

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与推理技术

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与推理技术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知识表示是指将事物、概念、关系等抽象的信息以某种形式进行表达和存储的过程。

推理技术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逻辑上的推理和演绎,从而得出新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人工智能中常用的知识表示与推理技术,并探讨其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一、知识表示技术1.逻辑表示逻辑表示是一种使用逻辑语言描述知识的方法。

其中,一阶逻辑是最常用的逻辑表示形式,它使用谓词逻辑描述事实、规则和约束等知识。

二阶逻辑和高阶逻辑则更为复杂,可以用于表示更复杂的知识和关系。

2.语义网络语义网络是使用图结构表示知识的一种方式,其中节点表示概念或实体,边表示概念或实体之间的关系。

语义网络可以用于表示结构化的知识,并且方便进行关系的推理和查询。

3.本体论本体论是一种用于描述和组织领域知识的方式,它定义了一种公共的、精确的术语和概念的语义结构。

本体论可以用于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同时也能够支持知识的推理和查询。

4.语义表达语义表达是一种使用语义标记和符号描述知识的方法。

常见的语义表达方法包括基于XML的标记语言、RDF和OWL等语义描述语言。

语义表达可以使计算机理解和处理知识,从而支持知识的推理和应用。

二、推理技术1.基于规则的推理基于规则的推理是最常见的推理方法之一,它使用一组规则来描述知识和推理过程。

推理引擎根据这些规则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演绎,从而得出新的结论或解决问题。

2.神经网络推理神经网络推理是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推理和决策的方法。

神经网络通过学习和迭代更新权重,可以对输入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和推理。

神经网络推理在图像、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不确定推理不确定推理是一种处理不完全或不确定信息的推理方法,它考虑到知识的不完整性、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

常用的不确定推理方法包括贝叶斯网络、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等。

第八章 归纳推理

第八章 归纳推理

• 例如:丹麦渔民的例子。说渔民们乘两只船钓鳗 鱼,A船上收获很好,而B船上收获很小。B船上的 渔民大惑不解。鱼竿、鱼饵及其它捕鱼条件B船上的一个渔民发现,A船上的渔民都不抽烟, 而B船上抽烟的渔民手上满是烟味,装鱼饵时把鱼 饵也弄上烟味了。于是,抽烟的渔民用肥皂洗了 手,鳗鱼很快开始上钩了。 • 用公式表示为: 场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B、C a ( 2) B、 C — 所以,A与a之间有因果关系
据此,要求运用完全归纳推理时:
1.考察的应是某类的全部对象; 2.对每一个对象所作的断定都应为真。
四、作用及局限
1.认识作用。(规律性的认识) 2.论证的手段。
但运用完全归纳推理时也有局限性:
如果某类事物所包含的对象数量极大或 数量无限,则很难或不能利用完全归纳 推理来得出结论。
第三节 不完全归纳推理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 四、共变法
• 含义:是指在观察被研究对象变化的若干
场合中,如果其中的某一个因素发生变化 会相应地引起另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从而 确定其因果联系的方法。
• 例如:液体水的密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随温度的降低而提高,直到温度降到4度,密 度达到最大值;随温度的提高而降低,直到温 度升到100度,密度到达最小值。由此可以断 定水的密度与温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用公式表示为: 场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1,B,C a1 (2) (3) A2,B,C A3,B,C
• 用公式表示为:
s1是p s2是p s3是p
……
sn是p
s1……sn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且s与p之间有因果联系, 所以,所有s都是p。
• 科学归纳法是根据对对象科学分析而获得的结论, 所以结论是可靠的。

不确定性推理概念

不确定性推理概念

不确定性推理概念6.1不确定性推理概念的基本概念不确定性是智能问题的一个本质特征,研究不确定性推理概念是人工智能的一项基本内容。

为加深对不确定性推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在讨论各种不确定性推理概念方法之前,首先先对不确定性推理概念的含义,不确定性推理概念的基本问题,以及不确定性推理概念的基本类型进行简单讨论。

6.1.1不确定性推理概念的含义不确定性推理概念是指那种建立在不确定性知识和证据的基础上的推理。

例如,不完备、不精确知识的推理,模糊知识的推理等。

不确定性推理概念实际上是一种从不确定的初始证据出发,通过运用不确定性知识,最终推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但却又是合理或基本合理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采用不确定性推理概念是客观问题的需求,其原因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所需知识不完备、不精确。

所谓知识的不完备是指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不具备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例如,医生在看病时,一般是从病人的部分症状开始诊断的。

所谓知识的不精确是指既不能完全确定知识为真,又不能完全确定知识为假。

例如,专家系统中的知识多为专家经验,而专家经验又多为不精确知识。

(2)所需知识描述模糊。

所谓知识描述模糊是指知识的边界不明确,它往往是由模糊概念所引起的。

例如,人们平常所说的“很好”、“好”、“比较好”、“不很好”、“不好”、“很不好”等都是模糊概念。

那么,当用这类概念来描述知识时,所得到的知识当然也是模糊的。

例如,“如果李清这个人比较好,那么我就把他当成好朋友”所描述的就是一条模糊知识。

(3)多种原因导致同一结论。

所谓多种原因导致同一结论是指知识的前提条件不同而结论相同。

在现实世界中,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导出同一结论的情况有很多。

例如,引起人体低烧的原因至少有几十种,如果每种原因都作为一条知识,那就可以形成几十条前提条件不同而结论相同的知识。

当然,在不确定性推理概念中,这些知识的静态强度可能是不同的。

(4)解决方案不唯一。

所谓解决方案不唯一是指同一个问题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 =“比较小”=1/1+1/2+0.5/3+0.2/4+0.1/5+0/6=(1,1,0.5,0.2,0.1,0) 是一个模糊子集, 代表“比较小”这个模糊概念。
一条模糊规则实际上是刻划了其前件中的模糊集与结论中的模糊集之间的一种对应关 系。Zadeh 认为,这种对应关系是两个集合间的一种模糊关系,因而它也可以表示为模糊集 合。特别地,对于有限集,则这个模糊集合就可以表示为一个模糊矩阵。例如有规则
图 8.1 有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点的贝叶斯网络示意图
图 8.2 有 6 个节点的贝叶斯网络
一般来说,有 n 个命题 x1,x2,,xn 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知识可用联合概率分布来描述。但 是,这样处理使得问题过于复杂。Pearl 认为人类在推理过程中,知识并不是以联合概率分 布形表现的,而是以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条件相关性表现的,即可以用条件概率表示。如
特别地,
C(E/S)=-5,表示在观察 S 下证据 E 肯定不存在,即 P(E/S)=0;
C(E/S)=0 ,表示在观察 S 与证据 E 无关,即 P(E/S)=P(E);
C(E/S)=5 ,表示在观察 S 下证据 E 肯定存在,即 P(E/S)=1。
这样,用户只要对证据 E 给出在观察 S 下的可信度 C(E/S),系统即可求出相应的 P(E/S)。
来计算出后验概率。这分为四种情况: ①当

这就是证据肯定存在的情况。 ②当 故有
这就是证据肯定不存在的情况。
③当
时,E与S无关,利用全概率公式有,
④当 即
为其它值时,通过分段线性插值的方法,就可以得到计算
的公式,
该公式称为 EH 公式。
对于初始证据,由于其不确定性是用可信度
给出,此时只要把

的对应关系转换公式代入 EH 公式,就可以得到用可信度
2.可能性理论 Zadeh 1965 年提出了模糊集合论,在此基础上 1978 年又建立了可能性理论,并将不确
定性理解为可能性。在本节,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可能性理论,欲想进行一步的了解可参考有 关文献。
假设 U 为一论域,x 是取值于 U 上模糊变量, 是 U 上的一个模糊子集。那么对于模
糊命题“x is ”就可以导出一个等于 的可性分布 赋值
式中,
为先验概率;
为后验
概率。Bayes 公式就是从先验概率推导出后验概率的公式。为阐明主观 Bayes 方法,先引入 几个概念:
(1) 几率函数 几率函数定义为
它表示 x 的出现概率与不出现概率之比,显然随 P(x)的加大 (x)也加大,而且 当 P(x)=0 时,有 (x)= 0
当 P(x)=1 时,有 (x)=∞ 于是,取值于[0,1]的 P(x)被放大为取值于[0, ∞]的 (x)。 (2) 充分性度量 充分性度量定义为
它表示 E 对 H 的支持程度,取值于[0, ∞],由专家给出。 (3) 必要性度量
必要性度量定义为
它表示 对H的支持程度,即 E 对 H 为真的必要性程度,取值范围为[0,+∞],也是 由专家凭经验给出。
2.证据的不确定性描述 在主观 Bayes 方法中,证据的不确定性也是用概率表示的。在 PROSPECTOR 中,由于 根据观察 S 直接求出 P(E/S)非常困难,所以它采用了一种变通的方法,即引进了可信度 C(E/S) 的概念,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在[-5,5]中选取一个整数作为初始证据的可信度。可信度 C(E/S) 与概率 P(E/S)的对应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8.3 模糊逻辑推理与可能性理论
模糊推理与前面几节讨论的不确定性推理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前面那几种不确定性推理 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它所研究的事件本身有明确而确定的含义,只是由于发生的条件不充 分,使得在条件与事件之间不能出现确定的因果关系,从而在事件的出现与否上表现出不确
定性,那些推理模型是对这种不确定性,即随机性的表示与处理。模糊推理的理论基础是模 糊集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模糊逻辑,它所处理的事物自身是模糊的,概念本身没 有明确的外延,一个对象是否符合这个概念难以明确地确定模糊推理是对这种不确定性,即 模糊性的表示与处理。
8.4 缺省推理 1.引言 建立在谓词逻辑基础上的传统系统是单调的,其意思是:已知为真的命题数目随时
间而严格增加。那是由于新的命题可加入系统,新的定理可被证明,但这种加入和被证明决 不会导致前面已知为真或已被证明的命题变成无效。这种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 当加入一新命题时,不必检查新命题与原有知识间的不相容性。 (2) 对每一个已被证明了的命题,不必保留一个命题表。它的证明以该命题表中的 命题为根据,因为不存在那些命题会被取消的危险。 可是,这种单调系统不能很好地处理常常出现在现实问题领域中的 3 类情况,即不完全 的信息、不断变化的情况、以及求解复杂问题过程中生成的假设。 很少有能在处理过程中拥有它所需要的一切信息的系统。但当缺乏信息时,只要不出现 相反的证据,就可以作一些有益的猜想。构造这种猜想称为缺省推理(default reasoning)。例 如,假设当你去朋友家吃晚饭,并经过路旁的卖花亭时,对于“你的主人喜欢花吗?”这样一 个问题,你可能没有任何具体信息可作为回答问题的依据。但若利用一般的规则——因为大 多数人们喜欢花,假定这个具体的人也喜欢,除非有相反的证据(如对花过敏),那么,你可 作出决定。这类缺省推理是非单调的(即加进一条信息就可能迫使取消另一条信息),因为用 这种方式推导出来的命题是依赖于在某个命题中缺少某种信念,即如果前面那些缺省的命题 一旦加入系统,就必须消除用缺省推理产生的命题。这样一来,如果你拿着花走到门口时, 你的主人立刻打喷嚏,你就应取消以前的信念——你的主人喜欢花。当然,你也必须取消建 立在已被取消的信念基础上的任何信念。 上述举例说明了一个普通类型的缺省推理,称为最可能选择。如果知道一些事情中的某 件事必为真,在缺乏完全知识条件下,应选最可能的那个。如:大多数人喜欢花;大多数狗 有尾巴;对瑞典人而言,最一般的头发颜色为淡黄色。另一重要类型的缺省推理是约束推理 (circumscription)在这种推理中只有当能证明某些对象满足性质 P 时,才认为它们满足性质 P。 例如,设需求解的问题是划船过河,可能列举许多妨碍成功过河的因素,如没有船桨,船漏 水,船搁浅在泥沙中等等。而重要的是,问题求解程序不必去证明这些条件不是真的(因为 可能问题本身的说明根本没提到船桨)。程序能作的是,假定只有那些能够清楚地被证明为 真的事情才是真的(希望没一个为真),否则不为真。那时,程序才能往前进行并假定能使用 船。
都是有限集,则 就是
这样,一条模糊规则 就可以用隶属度
刻划的模糊集合来描述。
(3) 模糊推理 模糊推理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仅介绍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方法,如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 可参考其它有关书籍。 模糊推理可以通过模糊关系的合成来进行。假设有规则
: 其推理模式为
=
= 其中,
一般情况下,n=1。
这样, 就是规则 R 按上述方法导出模糊集合,而 就是所推的结论。当然,它仍是 一个模糊集合。如果需要,可再将它翻译为自然语言的形式。
主观 Bayes 方法是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完善的理论基础,且知识 的输入转化为对 LS 和 LN 的赋值,这就避免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是一种比较实用且较灵 活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但是,它在要求专家给出 LS 和 LN 的同时,还要求给出先验概率
P(H),而且要求事件间相互独立,这仍然比较困难,从页也就限制了它的应用。
。这样,“x is ”可变成一个可能性
= 它用来定义在 U 中取任何可能值的可能性。例如,令 U 表示人,对于“x 比较小”这一模糊
命题可表示为“
”。其中 x U, = "比较小" = 1/1 + 1/2 + 0.5/3 + 0.2/4 + 0.1/5 + 0/6 =
(1,1,0.5,0.2,0.1,0),那么这一命题就以导出如下的可性分布:
POSS{x=1}=1
POSS{x=2}=1
POSS{x=3}=0.5
POSS{x=4}=0.2
POSS{x=5}=0.1
另外,还规定
POSS{x=6}=0
POSS(x=a∧x=b)= min{poss(x=a),poss(x=b)} POSS(x=a∨x=b)= max{POSS(x=a),POSS(x=b)} POSS(x a)=1-POSS(x=a) 综上所述,x 的可能性分布本质上就是一个模糊子集。因此,可能性分布与模糊集合 的表现形式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模糊集合的一些运算规则对可能性分布进行操作。总 之,果如以可能性来度量不确定性,则我们就可运用可能性理论来讨论不确定性推了。
对于组合证据
E=E1 AND E2AND …AND En 则
对于组合证据
P(E/S)=min{P(E1/S), P(E2/S), …,P(En/S)}
E=E1 OR E2 OR … OR En 则
P(E/S)=max{P(E1/S),P(E2/S),…,P(En/S)}
3.基于主观 Bayes 方法的不确定性推理 在主观 Bayes 方法中,知识是用产生式规则表示的,具体形式为:
计算
的公式:
该公式称为 CP 公式。
这样,当用初始证据进行推理时,根据用户告知的
通过运用 CP 公式就可以求出
当用推理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论作为证据进行推理时,通过运用 EH 公式就可求出
4.结论不确定性的合成算法 若有 n 条规则都支持相同的结论,而且每条规则的前提条件所对应的证据Ei(i = 1,2,…,n)都有相应的观察 Si 与之对应,此时只要先对每条规则分别求出
由以上两式可得,
即有, 若需要以概率的形式表示,再由公式
计算出
这就是把先验概率 P(H)更新为后验概率 P(H/E)的计算公式。 (2)证据 E 确定必不出现时,即 P(E)=P(E/S) = 0,采用和上述类似的方法可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