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的命名

合集下载

化学物质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化学物质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化学物质的分类和命名规则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可以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类:1. 按照聚合物和非聚合物分类聚合物是由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如塑料、纤维等。

非聚合物则是由单一分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水、氧气等。

2. 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氢、金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3. 按照物质的性质分类化学物质的性质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性质进行分类,如酸、碱、盐等。

二、化学物质的命名规则化学物质的命名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则,以确保命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元素的命名化学元素常用拉丁文或英文名称进行命名,如氢(Hydrogen)、氧(Oxygen)等。

2. 离子和化合物的命名离子通常根据其电荷和性质进行命名。

阳离子一般保留元素名称并加上“离子”一词,如钠离子(Sodium ion)。

阴离子则从元素名称中去掉末尾的“负”字并加上“离子”一词,如氯离子(Chloride ion)。

化合物的命名通常根据其化学式进行命名。

有机化合物根据其分子结构和官能团进行命名,如甲烷(Methane)、乙醇(Ethanol)等。

无机化合物根据离子组成和化合价进行命名,如氯化钠(Sodium chloride),氧化铁(Iron oxide)等。

总结化学物质的分类和命名为化学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基础。

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和命名规则,对于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分类和命名规则,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化学物质,推进化学科学的发展。

以上就是化学物质的分类和命名规则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来源:。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式的命名与物质的命名规则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式的命名与物质的命名规则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式的命名与物质的命名规则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式的命名与物质的命名规则化学式是用化学元素符号按一定规则组成的表示化合物成分的符号式。

在化学中,化学式的命名与物质的命名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并详细介绍化学式的命名和物质的命名规则。

一、化学式的命名1. 电价法则:根据元素的电价确定化合物中的元素相对数量。

电价是元素化合价的简化表示形式。

元素的电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并位于元素符号的上方。

2. 价态法则:根据元素化合价与元素相对数量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一般写在右下方。

以氯化钠为例,由于氯的化合价为-1,钠的化合价为+1,故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

3. 阴离子与阳离子的配比:根据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的电荷平衡关系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以氧化铁为例,根据阳离子铁的化合价为+3,阴离子氧的化合价为-2,通过配比保持电荷平衡,化学式为Fe2O3。

4. 交换电价法则:根据交换电价法则确定各种元素的电价,然后根据电价法则和价态法则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以硫酸铜为例,硫的电价为+6,氧的电价为-2,铜的电价通过计算得出为+2,故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

二、物质的命名规则1. 无机物质的命名规则(1)阳离子的命名:阳离子一般使用元素名称,如果有不同价态的情况,则在元素名称后面用罗马数字表示其价态。

(2)阴离子的命名:阴离子通常根据其化学式中的元素原子数目(比如氧的数目)采用不同的前缀进行命名。

以氧化物为例,O表示氧,单质氧为氧气,一氧化氧为亚氧化物,二氧化氧为氧化物,三氧化氧为过氧化物。

(3)离子化合物的命名:离子化合物是由阴离子与阳离子组成的。

以氯化钠为例,氯化钠的命名规则为:阳离子名称(钠)+ 阴离子名称(氯)。

2. 有机物质的命名规则有机物质的命名采用一系列国际统一的命名规则,称为IUPAC命名法。

它基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基团的存在进行命名。

化学物质的命名规则

化学物质的命名规则

化学物质的命名规则化学物质的命名规则是一套系统化的规范,用于给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等命名,确保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交流化学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命名规则。

一、化学元素的命名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它们通常由一个由一个拉丁字母组成的符号表示。

许多元素的名称来自于拉丁语或古希腊语,例如氢(hydrogen)、氧(oxygen)、碳(carbon)等。

此外,一些元素的名称源于人名、地名或特定特征,例如锂(lithium)和铀(uranium)。

二、离子的命名离子是带电粒子,它们通常由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而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离子。

一些常见的阳离子包括铵离子(NH4+)和铜离子(Cu2+),而一些常见的阴离子包括氯离子(Cl-)和氢氧根离子(OH-)。

离子的命名通常根据其组成元素和电荷来进行。

三、化合物的命名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形成的物质。

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有不同的命名规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命名规则:1. 酸的命名:酸是一类在水中产生阳离子H+的化合物。

通常,酸的名称以“酸”结尾,前面跟随着根据其组成元素的名称。

例如,盐酸(hydrochloric acid)由氯和氢组成,硫酸(sulfuric acid)由硫和氢氧根离子组成。

2.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通常,离子化合物的名称以阳离子的名称开始,然后是阴离子的名称。

例如,氯化钠(sodium chloride)由钠阳离子和氯阴离子组成。

3. 分子化合物的命名:分子化合物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

通常,分子化合物的名称以元素的名称开始,然后是数字和前缀,以表示不同原子的数量。

例如,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四、化学反应的命名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

化学物质命名规则

化学物质命名规则

化学物质命名规则
1. 嘿,大家知道吗,无机物的命名可有讲究啦!就像给小宝宝取名字一样,得认真对待呢。

比如氯化钠,多简单直接的名字呀!
2. 哎呀呀,有机物的命名也不简单哦!那可真是像搭积木一样,要一步步来。

像甲烷,一听就知道是个重要的家伙!
3. 你们想啊,同素异形体的命名得多巧妙呀!就好像它们是一群有个性的小伙伴。

像氧气和臭氧,名字就区分得清清楚楚呢,是不是很神奇?
4. 哇塞,酸的命名也很有意思呢!就像给不同性格的人贴上标签。

比如硫酸,那可是大名鼎鼎呀!
5. 咦,碱的命名也有门道哟!就如同给不同风格的画作起名字。

像氢氧化钠,多特别的名字呀!
6. 嘿,盐的命名是不是也很好玩呀?就像给各种小玩具取名一样。

像碳酸钠,大家都很熟悉吧!
7. 哈哈,化合物的命名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呀!就像进入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乐园。

像硫酸铜,多形象的名字呀!
我觉得化学物质的命名规则真是太有趣了,它们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区分各种化学物质,就像给它们贴上了独特的标签!。

化学物质的命名与性质无机物质的命名规则与性质总结

化学物质的命名与性质无机物质的命名规则与性质总结

化学物质的命名与性质无机物质的命名规则与性质总结化学物质的命名与性质无机物质是一类不含碳-碳键的化合物,其命名与性质有一定的规则和特点。

本文将对无机物质的命名规则和性质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分析。

一、无机物质的命名规则在命名无机物质时,通常采用国际纯化学联合会(IUPAC)提出的命名规则,以下是无机物质命名的一些基本原则:1. 离子式命名法离子式命名法是指按照化合物中各离子的组成及其电荷情况来命名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带正电,氯离子带负电,因此该化合物命名为氯化钠。

2. 简化命名法对于一些常见的化合物,采用简化命名法。

例如,水(H2O)和氨(NH3)的命名即为其常用的名称。

3. 酸与盐的命名法酸是一类具有特定性质的无机物质,其命名一般以其阳离子的名称加上“酸”来表示,如硫酸(H2SO4)。

而盐则是通过酸和碱的反应所生成,其命名通常以酸的名称去掉“酸”,然后加上相应阳离子的名称来表示,如硫酸钠(Na2SO4)。

4.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法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阳离子和周围的配体离子或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在命名配位化合物时,常常以中心金属阳离子的名称开头,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命名配体离子或分子,最后以其带电荷的形式结尾。

例如,[Co(NH3)6]Cl3中的配位化合物以“六氨合三氯合钴(III)”来表示。

二、无机物质的性质无机物质的性质与其组成元素、化学键以及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无机物质常见的性质:1. 熔点和沸点无机物质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高,这是由于无机物质中的化学键较强。

例如,氯化钠的熔点为801°C,水的沸点为100°C。

2. 导电性有些无机物质可以导电,如氯化钠和硫酸铜等。

这是因为它们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3. 溶解性无机物质的溶解性与其极性、分子结构及晶体结构有关。

一般而言,极性较强的无机物质溶解性较好,而晶体结构复杂的无机物质溶解性较差。

最新简单的化学物质的英文命名法

最新简单的化学物质的英文命名法

水合物则只需在最后加上带有数字前缀的
hydrate 即可。如五水硫酸铜 copper(II) sulfate
pentahydrate 。 数字词缀如下表
1 mono-
6 hexa-
2 di-
7 hepta-
3 tri-
8 octa-
4 tetra-
9 nona-
5 penta-
10 deca-
以上为常用的数字, 此外,无水物是 anhydrate 。11 的词缀是 undeca- ,12 的词缀是 dodeca- ,
disulfide
S
22
-
bisulfide HS thiocyanate SCN-
chloride Cl -
permanganateMnO
4
ferrate(VI)
FeO
24
铜 cupr-
copper
硒 selen钼 molybd-
selenium molybdenum
selenate SeO42-
disulfite S 2O5 2-
perchlorate
ClO
4
chlorite
ClO
2
-
hypochlorite ClO
chromite
CrO
2
carbide 碳化物 nitride N 3azide N3-
fluoride F -
silicide 硅化物 phosphide P 3-
sulfide S2-
selenite SeO32-
molybdate
MoO
24
selenide Se2-
由上标可见, 一般的含氧酸盐以 -ate 结尾,中文中带“亚”字的以 -ite 结尾,如果是“次”,

化学化学物质的命名与分类

化学化学物质的命名与分类

化学化学物质的命名与分类化学物质的命名与分类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而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

为了能够清晰地描述和区分不同的化学物质,人们发展了一套命名与分类体系。

本文将介绍化学物质的命名方法和常见的分类方式。

一、化学物质的命名方法1.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无机化合物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

常用的无机化合物命名方法有:离子命名法和配位化合物命名法。

离子命名法:(1)阳离子的命名:阳离子通常采用元素名称或者英文元素符号加上罗马数字的方式命名,例如:铁离子(Fe3+)。

(2)阴离子的命名:以元素名称或者英文元素符号加上“-ide”后缀的方式命名,例如:氧化物离子(O2-)。

配位化合物命名法: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形成的化合物。

命名时,先写配体的名称,然后再写金属离子的名称,例如:六配位六羰基铁(Fe(CO)6)。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主要有:直接命名法、功能团命名法和IUPAC命名法。

直接命名法就是根据化合物的常用名称直接命名,例如:甲醇(CH3OH)。

功能团命名法是根据有机化合物中所含的主要功能团进行命名,例如:乙醛(CH3CHO)。

IUPAC命名法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命名方法,通过规则和体系化地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命名,例如:乙酸(CH3COOH)。

二、化学物质的分类方式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 按化学组成进行分类化学物质可以按照其化学组成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而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

2. 按物理性质进行分类化学物质可以按照其物理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液体是指具有一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气体是指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3. 按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化学物质可以按照其化学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酸、碱和中性物质。

高一化学物质的命名知识点

高一化学物质的命名知识点

高一化学物质的命名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物质的命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我们准确描述物质,并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一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命名知识点。

一、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命名1. 金属和非金属的二元化合物当金属和非金属两种元素结合时,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二元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是:先写金属元素的名称,然后写非金属元素的名称,并在其后缀上加上“化”的字样。

例如:NaCl - 氯化钠CaO - 氧化钙2. 含有电价不变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命名当氧化物中含有电价不变的金属元素时,先写金属元素名称,然后写元素名称“氧化物”。

例如:CuO - 氧化铜Fe2O3 - 氧化铁3. 含有电价可变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命名当氧化物中含有电价可变的金属元素时,需要标注金属的电价。

在写金属元素名称后面用罗马数字表示金属元素的电价,然后写元素名称“氧化物”。

例如:FeO - 一价氧化亚铁Fe3O4 - 二、三价氧化三铁(注意:2和3之间没有空格)4. 氧化酸的命名氧化酸是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名称在最后面加上“酸”。

例如:SO3 - 亚硫酸HNO3 - 硝酸二、非金属化合物的命名非金属化合物是由两个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的命名根据元素间的相对数目,采用前缀和后缀的形式。

1. 二元非金属化合物在命名二元非金属化合物时,两个元素名称直接相连,第一个元素的名称不需要前缀。

对于第二个元素,需要根据相对数目加上前缀。

前缀:- 单例:单个元素- 二:两个元素- 三:三个元素- 四:四个元素- 五:五个元素例如:CO - 一氧化碳N2O - 二氧化二氮2. 含有氧的非金属化合物含有氧的非金属化合物的命名是根据氧的数目和相对数目来确定的。

前缀:- 亚:氧的数目减一- 亚过:氧的数目减二- 过:氧的数目减三例如:CO2 - 二氧化碳NO2 - 二氧化氮N2O4 - 一氧化二氮三、酸和盐的命名1. 酸的命名酸是含有氢离子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教材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课题第2章化学物质的命名授课班级课时4学时授课时间20 年月日课型新授课教法启发引导与讲练相结合教具黑板、课本、多媒体教学目的:1.掌握化学命名总则。

2.掌握二元化合物的命名。

3.掌握常见官能团与结构。

4.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教学重点:常见官能团与结构。

常见教学难点: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新课]第2章化学物质的命名[引入] 世界上所有物质无论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都是化学物质或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1物质的概念与命名2.1.1物质的概念2.1.2化学命名总则2.2无机物命名2.2.1无机化合物命名总则一、概念(一)化:表示简单化合。

KCl氯化钾;NaOH氢氧化钠。

(二)合:表示分子与分子或分子与离子相结合。

CaCl2.H2O水和氯化钙;H3O+水合氢离子。

(三)代:表示取代母体化合物中的氢离子。

NH2Cl一氯代铵;(四)聚:表示2个以上同种的分子互相聚合。

(HF)2二聚氟化氢。

二、基和根(一)概念1.基:在化合物中的原子团以共价键与其他组分结合者叫做基。

2.根:原子团以离子键与其他组分结合者叫做根。

三、离子一、定义:二元化合物:只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二、命名方法:从右向左读,非金属元素名称在前,金属元素名称在后,在两种元素的名称中间加“化”字。

(一)只标明化合物组分只标明化合物组分一种化合价金属元素有两种化合价常见化合价省略“正”字某化某某化某HgO SnCl 4 Fe 2O 3 CuCl 2 CoO NiO低于常见化合价某化亚某Hg 2O SnCl 2 FeO CuCl高于常见化合价某化高某Co 2O 3 Ni 2O 3(二)标明化学组成非金属二元化合物金属元素有不只两种化合价金属元素化合价不是常见价态标明化学组成至少有一个数字,两个数字都是“一”省略后面的“一”几某化几某几某化几某省略后面的“一”(三)水溶液呈酸性的二元氢化物除按一般二元化合物的命名外,其水溶液可视做无氧酸,命名为氢某酸。

(四)过氧化物和过硫化物仅含过氧基和过硫基的二元化合物称为过氧化某和过硫化某。

2.2.4简单含氧酸及简单含氧酸盐命名一、简单含氧酸(一)由同一元素生成的组成元素相同的含氧酸中,最常见的酸定名为“某酸”。

比它氧原子多的命名为“高某酸”;比它氧原子少的为“亚某酸”;更少的命名为“次某酸”。

HClO3(氯酸);HClO4(高氯酸)HClO2(亚氯酸)HClO(次氯酸)。

(二)原酸:含氧酸根的化合价与其中的氧原子数相同的酸称为原酸。

命名为“原某酸”。

H4SiO4(SiO44—)原硅酸。

(三)偏酸:正酸缩去一分子水而成的酸。

命名为“偏某酸”。

H2SiO3(偏硅酸)。

(四)焦酸:由2个简单含氧酸缩去1分子水。

通常命名为焦某酸,也称重酸。

2H2SO4—H2O= H2S2O7(焦硫酸);2H2CrO4—H2O= H2Cr2O7(重铬酸)。

二、简单含氧酸盐酸中能电离的氢全部金属取代而成的盐金属只有一个价态某酸某金属低于常见价态某酸亚某金属高于常见价态某酸高某金属有两种价态化合价不只两种某酸几价某Mn 2(SO 4)3硫酸三价锰2.2.5酸式盐及碱式盐命名酸式盐命名为“某酸几氢几某”,碱式盐命名为“某酸几羟某”“几”为一时一可省略。

酸式盐:NaH 2PO 4 磷酸二氢钠 Na 2HPO 4 磷酸氢二钠碱式盐:Cu(OH)IO 4碘酸羟铜 V(OH)2(SO 4)3硫酸二羟二钒 2.3有机化合物命名 一、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引 入] 烃: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烃开链烃(脂肪烃)环烃脂环烃芳香烃饱和烃:烷烃不饱和烃:烯烃、炔烃分类:本章来研究烃中的饱和烃——烷烃(一)烷烃的定义:只含有碳碳单键的烃。

(二)烃基定义:从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下的基团叫做烃基。

通式为C n H 2n+1,通常用R —来表示。

(三)烷烃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命名法。

它是采用国际上通用的IUPAC 命名法则,结合我国文字特点制订的一种命名方法。

直链——某烷,分子中碳原子数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一、十二……表示。

例如:CH 3(CH 2)2CH 3CH 3(CH 2)4CH 3CH 3(CH 2)10CH 3丁烷己烷十二烷支链——把支链看作是直链烷烃的取代基。

方法如下: 1.选主链(含碳原子最多的链作为主链,支链作为取代基):叫做“某烷”。

当有几个等长碳链可供选择时,应选择支链较多的碳链作为主链,能将复杂的取代基尽量简化。

2.编号(从靠近支链近的一端,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3等编号): 取代基名称写在母体名称前面,并注明它所在的位置,位置和名称之间用一短线连接。

1234561234CH 3CHCH 2CH 3CH 3CH 3CH 2CH 2CHCH 2CH 3CH 2CH 32-甲基丁烷3-乙基己烷当支链距主链两端相等时,编号采取“最低系列”原则(位码之和尽可能小的原则)。

例如:123456CH 3CHCH 3CH72,6-二甲基-3-乙基庚烷CH 2CH 3CH 2CH 2CHCH 3CH 33.命名位次号之间用“,”分开相同取代基合并,数目用汉文数字表示主链上连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时,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两种取代基之间用短线连接。

例如:1256345H 3CCH 2CHCH 363,4-二甲基己烷HCCH 2CH 3CH 312345H 3CCH 2HC CH 62,3,5-三甲基-4-乙基己烷CH 3HCCH 3CH 3CHCH 3CH 3次序规则:(1)比较双键碳直接相连的2个原子,原子序数较大者为优先基团;对于同位素,质量数较大者为优先基团。

—I >—Br >—Cl >—SH >—F >—OH >—NH 2>—CH 3>—D >—H(2)如果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的原子序数相同,就要从这个原子起向外进行比较,依此类推,直到能够解决它们的优先次序为止。

例如:—C(CH 3)3 >—CH(CH 3)2>—CH 2CH 2CH 3>—CH 2CH 3>—CH 3 —CH 2OH >—CH 2CH 3, —CH 2OCH 3>—CH 2OH 等等。

【练一练]】1.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CH 2-CH-CH 2-CH-CH 2-CH 2-CH 2-CH-CH 2-CH 3CH 3CH(CH 3)2CH 2CH 31234567891011从左端开始编号,命名为:3-甲基-9-乙基-5-异丙基十一烷(1)从右端开始编号,命名为:9-甲基-3-乙基-7-异丙基十一烷(2)二、烯烃的系统命名法(一)烯烃的含义:分子中含有C=C 双键的不饱和烃叫做烯烃。

CH 2CH 2CH 3CH CH 2乙烯丙烯1-丁烯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CH 3CH 2C CH 2CH 3CH 3CHC CH 3CH 3CH 3CH 2CH CH 2(二)系统命名法:命名原则与烷烃相似。

1.选主链:选择包含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称为“某烯”。

2.编号:从靠近双键一端开始对主链进行编号。

3.以双键碳原子中编号小的数字标明双键的位次,并将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名称及双键的位次写在烯烃名称之前。

例如:(选择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为母体)6754321CH CH 2CHC CH 2CH 2CH 3CH 2CH 3CH 3CH 33,5-二甲基-2-乙基-1-庚烯CH 3CH 2CHCH CHCHCH 2CH 3CH 3C 2H 5123456783-甲基-6-乙基-4-辛烯(双键居中,两种编号相同甲基占较小位次)CH 3C CH C CH CH 3CH 3C 2H 51234562-甲基-4-乙基-2,4-己二烯(两个双键和取代基都符合“最低系列”)4.主链碳原子数多于10个时,“烯”之前要加一“碳”字,即“某碳烯” 。

CH 3(CH 2)15CH=CH 21-十八碳烯CH 3(CH 2)7CH CH(CH 2)7CH 39-十八碳烯【练一练】习题6、写出分子式C 5H 10烯烃的各种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CH 2CHCH 2CH 2CH 31-戊烯CH 2CH CHCH 33-甲基-1-丁烯CH 3CH 2C CH 2CH 3CH 32-甲基-1-丁烯三、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官能团排序:羧基>醛基>羟基>氨基>烷氧基>烷基>卤素>硝基 确定母体:排在前面的为母体,排在后面的为取代基。

HCO CH 2COOHCH 3COCH 2COOH3-羰基丙酸3-羰基丁酸四、芳香族化合物的命名芳烃,也叫芳香烃,一般是指分子中含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

芳香烃具有其特征性质——芳香性(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一)芳香烃的分类与命名1.单环芳烃:分子中只有一个苯环的芳烃。

(1)一元取代物苯为母体,烷基作为取代基。

称为“某基苯”(10个碳以下的基字可以省略)苯甲苯乙苯CH 3CH 2CH 3(2)二元取代物以邻、间、对作为字头来表明两个取代基的相对位次。

或者用o - 邻位、m - 间位、p - 对位。

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表明取代基的位次。

CH 3CH 3CH 3CH 3CH 3CH 3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或o-二甲苯或m-二甲苯或p-二甲苯或1,2-二甲苯或1,3-二甲苯或1,4-二甲苯不同二元取代苯的命名是以苯为母体,按照次序规则,编号较小的烷基所在的碳原子位号为1号,然后按“最低系列原则”对苯环编号。

CH 3CH 2CH 3CH 3CH(CH 3)21-甲基-3-乙苯 或间甲乙苯1-甲基-4-异丙苯 或对甲异丙苯(3)三元取代物三个相同烷基取代苯,则可用连、偏、均来表示。

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3H 3C连三甲苯或1,2,3-三甲苯偏三甲苯或1,2,4-三甲苯均三甲苯或1,3,5-三甲苯芳基:芳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基团。

C 6H 5—:苯基(Ph —或Ar —);C 6H 5CH 2—:苯甲基或苄基(PhCH 2—);复杂基团或不饱和基团取代时,则把侧链当作母体,苯环当作取代基来命名。

CH 3HC CHCH 3C 6H 5CH 32-甲基-3-苯基丁烷CH CH 2苯乙烯CH C 苯乙炔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官能团排列顺序:羧基(—COOH )、醛基(—CHO )、羟基(—OH )、氨基(—NH 2)、烷氧基(—OR )、烷基(—R )、卤素(—X )、硝基(—NO 2)。

排在前面的官能团为母体,排在后面的作为取代基。

对氯苯甲醛邻乙基苯甲酸间硝基苯酚ClCHO CH 2CH 3COOHOHN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