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

合集下载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条件要求申报项目须符合以下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1.推举程序和填写要求〔1〕由指南规定的推举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推举函。

〔2〕申报单位同一项目须通过单个推举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3〕项目申报书〔包括预申报书和正式申报书,下同〕内容与申报的指南方向差不多相符。

〔4〕项目申报书及附件按格式要求填写完整。

2.申报人应具备的资格条件〔1〕项目〔课题〕负责人应为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2〕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提供全职受聘的有效证明,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受聘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项目申报书一并报送。

〔3〕项目〔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进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进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课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含任务或课题〕不得参与申报项目〔课题〕。

〔4〕特邀咨评委委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得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课题〕。

〔5〕在承担〔或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严峻不良信用记录或被记入“黑名单”。

〔6〕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治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资格条件〔1〕在中国大陆境内登记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法人单位。

政府机关不得作为申报单位进行申报。

〔2〕注册时间在2017年6月30日前。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度项目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度项目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度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科技部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科技计划。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了重点专项项目,这些项目是国家关注和支持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重点专项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1.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专项项目选取的是国家重大需求和发展战略上的关键问题,目的是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2. 跨学科、综合性:重点专项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交叉研究,具有较高的综合性。

3. 高风险、高回报:重点专项项目涉及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挑战往往具有较高的风险,但一旦取得突破,对国家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影响和巨大回报。

4. 长期性:重点专项项目的研究周期较长,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支持,通常会分为若干个研究阶段进行。

重点专项项目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和总结等环节。

科技部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立项项目。

项目实施阶段,科技部将组织项目组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并进行中期和结题评估,最终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

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申报指南

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申报指南

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申报指南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申报指南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于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的需求与日俱增。

主动健康是指通过引入科技手段,帮助人们主动管理和促进健康的方法和理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份全面的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申报指南,帮助您深入了解该领域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创新技术。

一、背景介绍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伴随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成为了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

主动健康技术的发展对于避免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二、主动健康科技的意义1. 提升医疗保健水平:主动健康科技将医疗服务从传统的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防,通过监测数据和分析,及早发现和干预潜在健康问题,降低医疗成本和风险。

2. 增加老年人自主权:通过主动健康技术,老年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增加其自主权和参与感,提高生活质量。

3. 减轻医疗负担:主动健康技术可以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降低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提高医疗效率。

三、主动健康科技的挑战1. 隐私与安全:主动健康技术需要收集和分析海量的个人健康数据,对于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可用性和易用性:主动健康技术需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在技术设计和产品开发中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技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3. 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保持成本的可控性,以提供更好的主动健康解决方案。

四、主动健康科技的创新领域与应用1. 智能健康监测: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可穿戴监测器等,实时收集与健康相关的数据,如心率、步数、睡眠质量等,并通过算法进行分析和预测,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2. 远程医疗与康复:借助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实现远程医疗和康复,包括远程诊断、远程咨询、远程康复训练等,减少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聚焦“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变和“健康老龄化”的战略需求,以主动健康为导向,以健康失衡状态的动态辨识、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自主管理为主攻方向,重点突破人体健康状态量化分层、健康信息的连续动态采集、健康大数据融合分析、个性化健身技术、老年健康支持技术与产品等难点和瓶颈问题,开发一批主动健康促进关键技术和产品,引领构建新型健康感知、辨识、干预与管理技术体系,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养老服务标准及评价体系,建立示范推广基地与模式;为促进健康保障转型升级,构建养老、康复、护理、医疗一体化的老年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健康产业提供积极的科技支撑。

结合实施方案总体安排,2021年度拟在主动健康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老年常见疾病防控和康复护理技术研究、主动健康和老年服务科技示范与应用推广等方向支持项目3项,国拨经费约5500万,实施周期为2021至2022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任务一:主动健康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1.运动促进健康精准监测关键技术和专用芯片的研发研究内容:围绕人体运动监测技术,研究促进主动健康的理—1—论和方法,不同时间尺度的人体行为层次模型;研发动作识别和行为评价算法;研究运动健康智能设备与个人运动健康信息系统模型和集成方法,研究运动健康智能设备及系统在慢病管理、亚健康干预、健身健康、运动处方、运动康复等领域的应用模式、业务模型、技术架构和运营规范,解决设备互操作技术在功耗、成本、环境适应性、语义一致性、可集成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共性关键问题,研制与国际标准兼容的智能设备专用互操作技术标准体系和协议;研究运动健康智能设备及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评价方法,研发既满足运动处方业务需求及安全要求,又适用于多种智能运动设备的互操作专用芯片技术、开发工具、符合性测试平台和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并在若干智能健身器和智能可穿戴终端进行应用验证。

考核指标:建立我国运动健康和行为干预原创性创新理论,面向低功耗应用环境,研发智能运动设备专用互操作技术标准体系1套,同时覆盖慢病管理、亚健康干预、健康健身、运动处方、运动康复等多个领域,研发全栈式广谱性互操作协议,研发专用芯片1~2个型号和配套软件工具2~3个,研发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健身设备不少于5种;基于该芯片技术的运动健康设备总销售产值不少于2亿元以上,申请并获得专利20~30项(国际专利占比>5%;发明专利占比>50%),获软件著作权5~7个;牵头制订国际标准3~5项和行业标准2~3项,建立测试平台1个,能够支撑3~5项以数据为驱动的业务模型。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7.08•【文号】国发〔2017〕35号•【施行日期】2017.07.0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7年7月8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

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战略态势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过60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

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跨媒体协同处理、人机协同增强智能、群体集成智能、自主智能系统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重点,受脑科学研究成果启发的类脑智能蓄势待发,芯片化硬件化平台化趋势更加明显,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形势更加复杂,必须放眼全球,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打造竞争新优势、开拓发展新空间,有效保障国家安全。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等3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等3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钱永忠
1974
3
刘兆平
1461
3
12 2018YFC1603200
王志伟
2824
3
13 2018YFC1603300
王涛
2440
3
14 2018YFC1603400
汤晓智
2538
3
15 2018YFC1603500
杨敏莉
2789
3
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溯源、 16 2018YFC1603600 预警、应急技术研究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重大事 17 2018YFC1603700 件应急演练及应急保障决策 系统研究 18 2018YFC1603800 国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 因组数据库及溯源网络建设 食品监管微生物追踪技术与 网络平台的建立 食品安全大数据关键技术研 究
王慧
1253
4
8
2018YFC2000800
许伟
1173
4
9
2018YFC2000900
刘丽芳
539
4
10
2018YFC2001000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 限公司
周凯欣
589
4
11
2018YFC2001100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 份有限公司
黄成军
581
4
12
2018YFC2001200
13
2018YFC2001300
2018YFC1706200 2018YFC1706300
谭仁祥 胡芳弟
1760 970
3 3
24
2018YFC1706400
魏建和
938
3
25
2018YFC1706500
甘草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升级与产品开发 梅花鹿产业关键技术研 究及大健康产品开发 道地南药化橘红中药大 品种开发与产业化 基于辨证保健的中药复 方保健产品评价技术体 系研究及示范研发平台 的建立 基于中药物料性质的(口 服)剂型设计与制剂处方 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中药饮片质量识别关键 技术研究 中药饮片智能化生产模 式及一致性评价研究 10 种传统特色炮制方法 的传承、 工艺技术创新与 工业转化研究 中成药整体性质量控制 技术研究 十种中成药大品种和经 典名方上市后治疗重大 疾病的循证评价及其效 应机制的示范研究 基于系统辨证脉学的系 列新型智能化脉诊仪研 发 便携式中医健康数据采 集系列设备的开发 便携式中医健康数据采 集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老年与慢性病中医智能 康复设备研发与应用 中药国际标准示范研究 藏医、蒙医、维医等少数 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 或优势病种研究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首轮评审专家信息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首轮评审专家信息

6 7
顾忠泽 胡炜
东南大学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序号 1 2 3 4 5 6 7
组5:2.2.3 穿戴式心脏健康监测干预技术与产品研发 专家姓名 所在单位 张金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毛威 浙江省中医院 吴尧 四川大学 喻洪流 上海理工大学 唐晓英 北京理工大学 严壮志 上海大学 陈骥 重庆大学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专家姓名 战荫伟 朱廷劭 周涛 臧天仪 王永利 王春玲 赵杰 梁宗强 陈道新 吴水才
序号 1 2 3 4 5
组4:2.2.2 穿戴式血糖监控产品研发与糖尿病管理 专家姓名 所在单位 薛耀明 南方医科大学 张春玲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付俊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杨晋玲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人跌倒预警干预防护技术及产品研发 2.2.6 智能矫形器与外固定系统研发 序号 专家姓名 所在单位 1 李娟红 北京老年医院 2 刘彦慧 天津中医药大学 3 叶晓健 上海长征医院 4 金毅 河南省人民医院 5 赵新刚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6 王浩平 南京理工大学 7 张建国 天津科技大学 8 吴效明 华南理工大学 组7:2.2.7 虚拟现实康复训练技术与系统研发 2.2.8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系统研发 序号 专家姓名 所在单位 1 张日辉 沈阳体育学院 2 谢欲晓 中日友好医院 3 舒彬 重庆医科大学 4 薛强 天津科技大学 5 冯珍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 赵金 华中科技大学 7 方震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8 宓现强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9 卢云山 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 组8:3.1.1 老年围手术期管理的技术方案研究 所在单位 济南市中心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北京老年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国家的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拟立项.doc

国家的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拟立项.doc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年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项目中央财政经费项目实施周期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万元)( 年) 全球气候数据集生成及气候变化关键北京师范大学梁顺林过程和要素监测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全球碳南京大学居为民同化系统研究全球变化大数据的科学认知与云共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吴炳方平台字地球研究所气候多尺度变化与年代际重大事件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马柱国归因及预估研究所过去气候变化定量重建方法和我国区南京大学鹿化煜域气候重建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关键区海气相互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作用及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影响研陈文研究所究1 / 4中国北方地区极端气候的变化及成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研究中国北方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氮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韩士杰合循环与碳源汇效应研究生态研究所大型水库对河流河口系统生物地球化中国海洋大学王厚杰* 学过程和物质输运的影响机制中国西南河流拦截对流域碳氮循环和天津大学肖化云* 输送的影响及其效应评估研究海洋储碳机制及区域碳氮硫循环耦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 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过程的多尺度调控厦门大学黄邦钦* 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中国东部陆架海域生源活性气体的生中国海洋大学杨桂朋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效应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厦门大学张瑶增汇模式陆地水循环演变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严登华2 / 4作用研究究院跨境水资源科学调控与利益共享研究云南大学何大明云水资源评估研究与利用示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毓荃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辨识与机理研中国海洋大学林霄沛究亚洲风尘循环的过程、机制和环境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刘晓东应研究所黑碳的农业与生活源排放对东亚气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候、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气候健康效丁德平办公室益评估基于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无缝隙国家气候中心吴统文气候预测系统研制与评估大规模多模式多过程地球系统模式耦无锡恒鼎超级计算中杨广文合平台研发心有限公司中高纬度湿地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宋长春研究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形成机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3 / 4制及评估研究碳排放和减碳的社会经济代价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邓祥征与资源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综合评估模式研究北京理工大学魏一鸣*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的双向中山大学董文杰* 耦合及应用中国实现年碳排放峰值目标的优化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刘卫东* 径研究与资源研究所面向化工与医药领域的低碳与绿色途华南理工大学江焕峰* 径注:带 * 项目实施年后,需评估择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志伟 2824
3
13
2018YFC1603300
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与智 能化监督关键技术研究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 院
王涛
2440
3
14
2018YFC1603400
食品安全检验在线质控系统 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
汤晓智 2538
3
15
2018YFC1603500
医养结合支持解决 方案研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胡建中 1857
4
25 2018YFC2002500
老年病中医早期识 别、干预及综合服 暨南大学 务技术的示范研究
张荣华 1740
4
残疾人与失能和半
26 2018YFC2002600 失能老年人康复辅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 董理权
1399
4
助器具评估与适配 中心
心韵恒安医疗科技(北 京)有限公司
郭军
585
4
膝踝一体化仿生智
13 2018YFC2001300 能下肢假肢关键技 吉林大学
任雷
1111
4
术与应用研究
老年人跌倒预警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
14 2018YFC2001400
预防护技术及产品 研发

皮红英 1144
4
智能矫形器与外固
15 2018YFC2001500 定系统关键技术研 上海长海医院
5 2018YFC1602500 物高效识别与确证关键技术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丁郁 1953
3
及产品研发
新发突发食品源剧高毒化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
6 2018YFC1602600 物质危害因子识别与防控关 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 谢剑炜 1938
3
键技术研究

7
2018YFC1602700
重大活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警务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医院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 研究所
浙江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项目负 责人 曲静 吕元 蔡剑平 孔庆鹏 吴仲文 胡扬
中央财政 经费(万
元) 3865
1916
4243
2820
2459
1330
项目实 施周期 (年)
4
4
4
4
4
4
7 2018YFC2000700 个人健康监测大数 上海交通大学 据云平台
王慧
1253
2 2018YFC1602200 安全危害物的影响与作用机
中国农业大学
胡小松 2436
3

3
2018YFC1602300
食品中重点危害物质高效识 别和确证关键技术研究
江南大学
姚卫蓉 2412
3
4
2018YFC1602400
食品中化学危害因子非定向 筛查技术研究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邵兵
2547
3
食品中生物性及放射性危害
设备研发及在个性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 化血糖调控中的应 限公司
周凯欣
589
4

穿戴式连续动态血
11 2018YFC2001100
糖监测系统的开发 及其在个体化糖尿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 份有限公司
黄成军
581
4
病健康管理体系中
的应用
12 2018YFC2001200
穿戴式心脏健康监 测干预技术与产品 研发
体系应用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项目编号

2018 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 负责人
中央财 政经费
(万 元)
项目实 施周期 (年)
1
2018YFC1602100
保健食品风险评估及功能评 价基础研究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 院
谭斌
2058
3
食品加工条件对食品中外源
苏佳灿 1345
4
究及临床应用
基于运动辅助的智
16 2018YFC2001600
能虚拟现实康复训 练技术和系统研发
上海中医药大学
徐建光 1740
4
及临床示范应用
17 2018YFC2001700
老年认知障碍多模 态评估与智能康复 系统研发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 究所
侯增广
1376
4
老年围手术期风险
18 2018YFC2001800 分级与差异化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
2018 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序 号
项目编号
1 2018YFC2000100
2 2018YFC2000200
3 2018YFC2000300
4 2018YFC2000400
5 2018YFC2000500
6 2018YFC2000600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朱涛
2361
4
技术方案研究
19 2018YFC2001900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 管理综合技术方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 院
米卫东
1773
4
的研究
20 2018YFC2002000
中国老年人群衰弱 的诊断标准及综合 干预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 院
保志军
1925
4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
21 2018YFC2002100
老年综合征交互式 评估与干预技术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吴锦晖 1965
4
开发与应用
22 2018YFC2002200
老年尿失禁的干预 措施研究
北京医院
张耀光 2250
4
23 2018YFC2002300
老年全周期康复技 术体系与信息化管 理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 院
贾杰
1849
4
24 2018YFC2002400
4
主动健康产品和人 体健康态评估的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8
2018YFC2000800
全有效体系及标准 体系研究
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 审评中心
许伟
1173
4
9
2018YFC2000900
运动健康随身连续 监控技术及织造型
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
刘丽芳
5394产品研发司连续动态血糖监控
10 2018YFC200100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李春雷
2465
3
食品安全化学性污染物智能
8 2018YFC1602800 化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相关
南京工业大学
熊晓辉 2032
3
产品研发
9
2018YFC1602900
新型生物识别材料库的构建 及其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沈建忠 2647
3
生鲜食品中混合污染物联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10 2018YFC1603000 毒性效应评价及风险评估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 钱永忠 1974
3
术研究
研究所
11
2018YFC1603100
食品污染物风险评估关键技 术研究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 估中心
刘兆平
1461
3
12
2018YFC1603200
进口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检测 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暨南大学
灵长类增龄相关健 康状态减损的生物 学基础 我国人群健康生物 学年龄评价体系研 究 我国人群增龄过程 中健康状态变化特 点与规律的研究 中国健康长寿大人 群多队列的系统研 究 人体增龄过程中微 生态影响机体健康 的机制及对策研究 人体运动促进健康 个性化精准指导方 案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 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