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生物必备知识点:体液调节
高二生物体液调节相关知识点

高二生物体液调节相关知识点生物体内存在着复杂的体液环境,它们在维持生物体的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液调节是指生物体通过各种生理机制来调节细胞内外液体的容量和组成,以维持体液的恒定状态。
下面将介绍高二生物体液调节相关的知识点。
一、体液的组成体液指的是生物体内的外液和内液两部分。
外液包括了血浆和组织液,而内液则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血浆是血液中液态的部分,主要由水、营养物质、电解质、激素等组成。
组织液则是细胞外液组成的液体,它是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出来的。
二、水的摄入与排出人体通过摄入水分来满足水的需要,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来摄入。
而排出水分则主要通过呼吸、皮肤蒸发和尿液排泄。
水分的摄入和排出需要保持平衡,否则会对体液的调节产生影响。
三、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是通过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来实现的。
首先,血液进入肾小球被滤过,大部分的水和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 Bowman囊,形成初尿。
然后,在肾小管中,通过被动和主动的重吸收作用,对初尿中的重要物质进行重吸收,将其重新吸收到血液中。
最后,通过分泌作用,将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多的物质排出体外,形成最终的尿液。
四、体液调节机制体液调节机制包括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控来实现,例如通过神经冲动控制腺体的分泌,进而调节体液。
而体液调节则是由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来实现的,例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可以减少尿液的排泄量。
五、体液平衡的失调体液平衡的失调会对生物体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
常见的体液失调包括脱水和水中毒。
脱水是指体内水分不足,主要原因有饥渴和大量出汗。
水中毒则是指体内水分过多,常见于过量饮水或肾脏疾病等情况。
六、体液调节与疾病体液调节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肾脏功能障碍会导致尿液的排泄异常,进而影响体液的调节。
另外,一些内分泌疾病也会影响体液的平衡,例如尿崩症。
结语体液调节是生物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
生物高二知识点体液调节

生物高二知识点体液调节在生物学中,体液调节是一种生物体维持内部稳定环境的重要机制。
通过调节体液的成分和浓度,生物体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探讨生物高二知识点中与体液调节相关的内容。
一、体液的组成体液是指生物体内部的液体环境,由水和各种溶质组成。
体液中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
血液主要是通过心脏泵送的,它携带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维持生物体的正常代谢。
淋巴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起到将组织间的废物和细菌排出体外的功能。
组织液则是细胞外液,提供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介质。
二、水分的调节水分调节是维持体液浓度的重要环节。
生物体通过对水分的吸收、排泄和调控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其中,肾脏是水分调节的关键器官。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量,控制体内水分的含量和浓度。
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的排汗、呼吸道的水分蒸发等途径调节水分。
三、电解质的调节电解质是指在水中能够产生离子的物质,包括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
电解质的浓度和分布对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主要由各器官共同协作完成。
例如,肾脏可以通过排尿调节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肺脏则能调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酸碱平衡。
四、体温的调节体温调节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人体的体温调节主要由皮肤、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共同完成。
当环境温度过高时,人体通过出汗和皮肤血管扩张来散热;当环境温度过低时,人体则通过体内燃烧能量和皮肤血管收缩来保持体温。
五、内分泌调节内分泌调节是指通过体内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调整体内环境的稳定。
内分泌腺体如甲状腺、下丘脑和胰腺等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代谢的速率、体温的变化和血糖的浓度等。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是维持体内稳定,调整和平衡各种体液成分。
综上所述,体液调节是维持生物体内部稳定环境的重要机制。
通过水分、电解质、体温和内分泌的调节,生物体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保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
高三生物体液调节知识点

高三生物体液调节知识点生物体的液体组织,包括细胞内液、细胞间液、外环境液以及循环系统内的血浆等,起着平衡环境、维持机体内部稳定状态的重要作用。
在生物体内部,液体和溶质的浓度、酸碱度以及体温等各种指标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保障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
一、体液的组成和调节机制体液主要由水分和溶质组成,其中溶质包括电解质、有机物质和一些功能性物质。
水分在体内的分布和浓度是通过机体的液体调节系统来调控的,通过细胞膜和细胞间隙的渗透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同作用,维持体液的平衡。
1. 渗透调节渗透调节是通过细胞膜的渗透透过性和渗透压的调节来维持体液的平衡。
当环境水分含量不足时,机体会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对尿液中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保持体液量的平衡。
相反,当环境水分过多时,机体会减少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增加尿液的排除,实现对过剩水分的处理。
2.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于体液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在体液浓度异常时,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循环系统内的血液浓度变化,调节相应的激素分泌,如抗利尿激素和渗透激素等,以达到体液的平衡。
二、电解质的调节电解质是体液中具有电离性的无机盐,包括钠、钾、氯等。
它们在体液中的浓度和分布对于保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1. 钠和钾的平衡钠和钾是体内最重要的电解质之一,它们的平衡与神经冲动的传导、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平衡以及心肌的正常收缩等有密切关系。
钠离子主要通过肾脏调节,而钾离子的调节则主要通过细胞内外液的差异来实现。
2. 氯离子的调节氯离子是体内最主要的阴离子之一,它的浓度变化会影响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平衡以及酸碱度的调节。
肾脏是调节体内氯离子平衡的主要器官,当体内氯离子过低时,肾脏会减少其排泄;相反,当氯离子浓度过高时,肾脏会增加其排泄。
三、体温调节体温调节是保持生物体内部稳定状态的重要方面之一。
正常的体温范围对于维持酶的活性、细胞膜的渗透透过性以及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全章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全章知识点汇总3.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人体腺体分为?(内/外分泌腺)区别?(外分泌腺:腺体内有导管,分泌物由导管排出,如唾液腺。
内分泌腺:腺体内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带全身各处,如甲状腺)胰腺的分部及分泌物是?(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沃泰默实验:实验假设?步骤?甲组和乙组、乙组和丙组对比说明什么?甲组和丙组对比说明什么?实验结论?3.斯他林、贝利斯实验:实验假设?步骤(实验组、对照组)?结论?4.促胰液素:产生部位?(小肠黏膜)作用部位?(胰腺)作用?(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6.班廷之前直接制备胰腺提取物来治疗糖尿病为什么收效甚微?(因为胰腺中含有胰蛋白酶,会分解胰岛素,使提取物中的胰岛素含量较低。
)7.班廷是如何证实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通过结扎胰腺导管,使胰腺萎缩,丧失分泌蛋白酶的功能,但胰岛仍正常,由此证明...)8.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功能?(①维持内环境稳定②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③控制生长发育和生殖)9.人体主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表】10.表现协同作用的: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进生长的激素有?(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11.蛋白质类的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类)的既能注射也能口服。
11.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1)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2)甲状腺激素: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成年分泌过多?(甲亢)缺碘?(大脖子病)12.研究某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生理功能:常用方法?(饲喂法、摘除法、阉割法、移植法、注射法等)13.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平均分组每组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动物)14.若实验组手术摘除某腺体,那么对照组应如何设置?(做相同手术但不摘除该腺体)3.2激素调节的过程1.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②肝糖原分解③脂肪酸等非糖物质转化)去路?(①氧化分解为CO2+水+能量②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③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胰岛素能促进?(去路①②③)抑制?(来源②③);胰高血糖素促进?(来源②③)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机制图)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调节中枢?(下丘脑)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4.血糖正常范围值?(3.9~6.1mmol/L)高血糖、尿糖、糖尿病三者关系?5.Ⅰ型糖尿病的病因?(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调节方式?(神级-体液调节)调节中枢?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负反馈调节?5.分级调节轴有哪些?(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6.试从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角度分析,缺碘为什么会得大脖子病?5.什么是反馈调节?类型?(正反馈、负反馈)6.激素调节的特点?(①通过进行运输②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③作为信使传递信息④微量和高效)激素一经作用之后的去向?(失活)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的直接原因?(只有靶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根本原因?(控制特异性受体合成的基因只在靶细胞中选择性表达)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7.激素既不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能催化,其作用是?(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生命活动)8.能促进精卵成熟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运动员服用高筒衍生物来促进肌肉的生长提高比赛成绩;糖皮质激素有哪些应用?(治疗过敏性鼻炎、消除发热症状)农业上使用性外激素来诱杀雄性昆虫以控制虫害。
生物高考知识点体液调节

生物高考知识点体液调节在人体内部,存在着许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和机制,其中体液调节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各种机制和过程,保持人体内液体和离子平衡的一种生理调控机制。
它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起着重要保障作用。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体液调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
体液调节主要涉及到人体内的两种主要体液,即血浆和组织液。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而组织液则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为了维持体内的液体和离子平衡,人体通过多种机制来进行调节,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机制是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体液进行调控的过程。
在体液调节中,神经系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水分调节方面,当人体缺水时,口渴的感觉就会通过神经传递到脑部,引发饮水的行为。
此外,神经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心跳和血压来调节血液循环,保持血液的稳定。
与神经调节相比,内分泌调节具有更为广泛和细致的调控作用。
内分泌系统由一系列内分泌腺和激素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位于脑下垂体的垂体腺。
垂体腺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其中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这些激素的分泌受到不同的刺激和调控,可以对体液进行及时和有效的调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液调节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和困扰。
例如,夏天的高温天气容易造成人体水分的严重丢失,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引起脱水的现象。
此时,我们就需要重视水分补充,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此外,饮食中的盐分摄入也会对体液调节产生重要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盐分摄入都会对血压和水分平衡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饮食中合理控制盐分的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体液调节是人体内部维持稳定环境的一种重要机制,它涉及到复杂的生理过程和机制。
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两种主要机制,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水分和盐分的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通过全面了解体液调节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照顾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健康提供保障。
体液调节知识点总结归纳

体液调节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水的调节1. 概念: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参与了许多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水的平衡:生物体内水的平衡是指水的摄入和排出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水的摄入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取,而水的排出主要通过尿液、汗液、呼出气体和粪便。
3. 调节机制:水平衡的调节主要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协同完成。
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口渴中枢和抑制尿液生成,从而调节水的摄入和排出。
内分泌系统通过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等调节水的再吸收和排泄,维持体内水的平衡。
4. 失衡症状:体内水的失衡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例如脱水、水中毒等。
二、电解质的调节1. 概念:电解质是在水中可以电离成带电粒子的化合物,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
它们在维持生物体内的电位平衡、酸碱平衡、细胞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电解质平衡:生物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主要通过肾脏、肠道和体表的调节机制来完成。
其中肾脏通过调节吸收和排出来维持电解质的平衡,肠道通过吸收和排出来维持电解质的平衡,而体表则通过汗液的分泌来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3. 调节机制:电解质的调节主要受到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激素的调节,它们通过调节肾脏的再吸收和排泄来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4. 失衡症状:不良的电解质平衡会导致肌肉痉挛、心律失常、脑功能障碍等健康问题。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1. 概念:酸碱平衡是指维持体内酸碱度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酶的活性、离子的运载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2. 酸碱物质的产生:生物体内酸碱物质的产生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的代谢过程、蛋白质代谢过程、氧化反应等。
其中二氧化碳的产生是最主要的酸生物质。
3. 调节机制:酸碱平衡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来调节,其中呼吸系统主要通过调节肺部二氧化碳的排出来维持酸碱平衡,而肾脏通过调节氢离子的排泄和再吸收来维持酸碱平衡。
4. 失衡症状:酸碱平衡失衡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等健康问题。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知识点总结名词: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着;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着调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
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爱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
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能携带和传送生长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长素不能穿过的。
6、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7、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阻碍的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样说,低浓度范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畴内抑制生长。
9、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存在侧芽部位,使那个地点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出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10、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要想没有授粉,就必须在花蕾期进行,因番茄的花是两性花,会自花传粉,因此还必须去掉雄蕊,来阻止传粉和受精的发生。
第03讲 体液调节-高二生物讲义练习(选择性必修1)

第03讲 体液调节【学习目标】1.内分泌腺和激素功能的基本研究方法。
2.内分泌系统中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3. 激素调节的过程与特点。
4.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特点的比较与联系。
【基础知识】第一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人和高等动物体内都分布着许多能分泌物质 的腺体。
外分泌腺:分泌腺中的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
如皮脂腺、汗腺、消化腺等 内分泌腺:分泌腺(没有导管)中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1. 促胰液素的发现(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 促胰液素 ) (1)沃泰默实验(重在理解)①实验假设:胰液的分泌受 神经 调节的控制。
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 胃酸 刺激小肠的 神经 ,神经将兴奋传给 胰腺 ,使胰腺分泌 胰液 。
②实验过程及分析实验过程(填“分泌/不分泌”) 实验分析a.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 分泌 胰液 b.稀盐酸──→注入血液→胰腺 不分泌 胰液c.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只留血管)→胰腺分泌 胰液实验中用 稀盐酸 代替胃酸,刺激小肠 a 与b 、b 与c 对照,说明刺激 小肠 时才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 与c 对照,说明小肠内神经的有无 不影响 (影响/不影响)胰液分泌③实验结论:将稀盐酸注入 小肠肠腔 内引起胰液分泌是一个十分顽固的 神经 反射。
实验评价:研究思路正确,但解释错误,坚持认为促进胰液分泌是一个神经反射过程。
(2)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重在理解)①假设:在 盐酸 的作用下, 小肠黏膜 产生了一种 化学物质 ,随血流到达 胰腺 ,引起胰 ②实验验证过程 液的分泌。
设置对照组:排出稀盐酸、小肠黏膜自身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稀盐酸──→注入同一条狗的静脉──→结果胰腺不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研磨提取液──→注入同一条狗的静脉──→结果胰腺不分泌胰液③实验分析:三组实验对照,说明小肠产生了一种 化学物质 ,随血流到达 胰腺 ,引起胰液分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高二生物必备知识点:体液调节
高中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查字典生物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中高二生物必备知识点,供您参考!
名词:
1、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2、垂体: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
借漏斗柄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
3、下丘脑:即丘脑下部。
间脑的一部分,位于脑的腹面,丘脑下方,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较高级中枢。
4、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合成与分泌。
5、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6、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如: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产生)是升高血糖含量,胰岛素(胰岛B细胞产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
语句:
1、垂体能产生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
甲状腺
能产生甲状腺激素,胰岛能产生胰岛素,
2、人体主要激素的作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激素----促进相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关腺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3、分泌异常症:a、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只小不呆)、幼年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又呆又小)。
4、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下丘脑通过促垂体激素对垂体的作用,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5、激素的调节:①纵向调节:a、促进作用:寒冷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代谢加强。
B、抑制作用:甲状腺激素增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反馈调节)。
②横向调节: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6、在体液中除激素外,还有CO2、H+等对机体也有调节作用
高二生物必备知识点就整理到这里了,供您参考,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二生物知识点栏目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