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易错题整理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卷(易错题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卷(易错题整理)
3、小数计算
1元5分+ 75角6吨-3吨60千克408分米2-2米28分米2
2、动脑筋,填一填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15厘米=()米8元7角=()元
300克=()千克5千米60米=()千米
2.0.42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1。
3.用0,3,6,9和小数点组成符合要求的小数(每个数字都要用,且只能用一次。)
13.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5.8,原来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他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1.大于5.4而小于5.7的小数有()个。
①3②9③10④无数
2.笑笑用计算器计算12.78+1.34,她错误地输入了12.28+1.34。要修正这个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底/厘米
腰/厘米
7.把一根长18厘米的小棒截成三段(每段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请把截法填在下表中。
8.张大爷要在一块边长是60米的等边三角形地的周围栽树苗。每个角上都要栽,其他地方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5、智慧屋,试一试
1、乐乐在计算一个数与3.6的和时,把3.6写成了36,这样算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那么∠1=( )、∠2=( )和∠3=()。
9.()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6.3,这个数与原数相差()。
10.笑笑做一道乘法算式时,把7.8错看成了78,结果得67.86,那么原来正确答案是()。
11.甲、乙两数的积是2.9,若甲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乙数不变,那么现在的积()。
12.若甲数不变,乙数缩小到原来的 ,那么现在的积是( );若甲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乙数缩小到原来的 ,则现在的积是()。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完整答案(易错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完整答案(易错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这里使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D.乘法结合律2.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100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8小时后还相距48千米, 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

A.82千米B.92千米C.80千米D.120千米3.用简便方法计算64×102利用的是〔〕。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无法判断4.8.465-4.365的得数中的0〔〕。

A.可以去掉B.不能去掉C.不能确定5.如图, 水杯从正上方往下看到的图形是〔〕。

A. B. C.6.把0.068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两位, 再缩小到比原来的/, 得到的数是〔〕。

A.0.68B.0.068C.6.8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假设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那么应从左往右计算。

〔〕2.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与乙数相等, 原来甲数是乙数的2倍。

〔〕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12+K〕×5=12+K×5。

〔〕5.因为0.3=0.30, 所以他们表达的意义也相同。

〔〕6.22.22读作二二点二二。

〔〕三.填空题(共6题, 共13分)1.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 比亚洲第一长河长江还长371千米, 长江长〔〕千米。

2.一个数由2个十, 7个十分之一, 8个千分之一组成, 这个数写作〔〕。

3.我会改写小数。

〔1〕2元7角=________元〔2〕4元5分=________元4.被除数与除数都是15, 商是〔〕;除数与商都是15, 被除数是〔〕。

5.在括号里填上“>〞、“<〞或“=〞。

6+38〔〕60+38 4×9〔〕6×68×7〔〕8×6+872-3〔〕72-9 8×9〔〕71 5+5〔〕256.30元9角6分=〔〕元四.计算题(共2题, 共18分)1.脱式计算。

【期中易错笔记】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易错知识点+常考易错题特训B卷人教版(含答案)

【期中易错笔记】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易错知识点+常考易错题特训B卷人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易错知识点+常考易错题特训B卷常考易错知识点汇总:一、四则运算1. 加法验算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方法。

2. 根据减法的意义,一道加法算式一般可以改写成两道减法算式,用两个加数的和做被减数。

3. 0不能做除数,因此在叙述0除以一个数时,不要忘记加条件:0除外。

4.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利用“商×除数=被除数”来验算,也可以利用“被除数÷商=除数”来验算。

5. 中括号和小括号同时使用时,要把小括号写在中括号的里面。

6. 混合运算中含有中括号的,一定要把中括号里面的算式全部算完,才能去掉中括号,否则运算顺序就会发生改变,结果也会发生改变。

二、观察物体(二)1. 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物体,视线应垂直于所要观察的平面。

2. 站在任意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三个面。

三、运算定律1. 改变加数的位置,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 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3. 逆向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时,要注意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算式要改变运算符号。

4. 在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运算时,注意添加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5.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时,因数要与两个加数分别相乘。

6. 两个数相乘,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简算,也可以用乘法结合律简算,要依题中具体数据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

7. 当乘、除混合运算中不具备简算条件时,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转化成小数后分别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2.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 读数时要写汉字小写数字,写数时要写阿拉伯数字。

读小数部分时,一定要注意所有的“0”都要一一读出来。

4. 读小数的小数部分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个数字,不能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

5.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虽然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但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期中复习易错题集锦.doc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期中复习易错题集锦.doc

易错题集锦班级姓名学号1、60 分=()秒 300 秒=()分2、右图中有()个直角。

3、()÷ 40=14394、判断:大于 90°的角叫钝角。

()钝角肯定大于90°()5、甲乙丙一共 480 元,甲给乙 30 元,三人就同样多。

甲原有元,乙原有元。

6、小马虎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 错当成了 56,结果得到了 15,余数 11.正确结果是。

8、653÷ 86 中,把 86 看成 90 来试商,会出现()。

A、初商偏小 B 、初商偏大 C 、初商正好9、汇文小学去年各班用水情况表。

季度一二三四用水量(吨)189 204 348 156求出这个学校去年上半年平均每个月用水多少吨?10、已知一张长方形纸折叠后得到下图,∠2=35°,∠1 多少度?写出算式:11、判断:因为甲÷乙 =32,所以(甲× 10)÷(乙× 10)=32 ()12、4 □ 3÷ 49,当方框内填()时,商的末尾有 0;5□ 3÷ 54,要使得商是两位数,方框里最小填()。

13、从一楼到五楼一共有 64 级台阶,一幢楼房共有 240 级台阶,它有()层。

14、111 时 30 分得时候,时针与分针形成()度夹角。

15、周长 16 分米的正方形,如果它的边长扩大 2 倍,那么它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16、比大小:420÷46○ 917、选择:当余数正好等于除数,应该把商()A加1 B 减1 C 不变18、小明离学校 750 米,小红离学校900 米。

小明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小红在学校吃饭。

每天谁步行的路程多?多多少米?20、在一个整数的末尾添上 2 个 0,这个整数就增加1089,这个数是()。

21、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余数可能是两位数。

()22、..左边有()条射线。

23、过三点至少画()条直线,最多画()条直线。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型及知识点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型及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一、四则运算1、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3)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运算定律1、加法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③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2、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④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易错题)word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易错题)word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把下面各数中的“0”去掉后,大小不变的是()。

A.3700B.3.700C.3.0072.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观察下面的算式,中括号运用恰当的是()。

A.(13+52)×[62-16]B.20×[69-(17+23)] C.[160-93÷3]×94.47.88÷24=1.995,按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应写作()。

A.2.0B.2.00C.1.995.(78+14)×7=()A.78+14×7B.78×7+14×7C.78×7+146.9米306厘米()9.306米。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7.3.52元和2.17元中的两个“2”表示的意义()。

A.相同B.不同C.无法确定8.下面()算式与99×9+99结果相等。

A.99×(9+1)B.99×9+1C.9×(99+1) D.99×(9+99)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从前面和后面看到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2.计算56+(26-7)时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3.整数一定比小数大。

()4.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加、减法。

()5.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6.大于0.3小于0.5的小数只有1个。

()7.近似数是5.28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8.一个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三.填空题(共8题,共20分)1.填上合适的数。

0.03米=______厘米0.6元=______角2角=______元 3角8分=______元2.在15×34-16中,应先算()法;在215÷(18-13)中,应先算()法。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完整word版)⼩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填空1、连接梯形各边的中点围成新的图形是()2、⼀个三⾓形两条边是5厘⽶和三厘⽶,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3、电动伸缩门是利⽤平⾏四边形的()性设计的。

4、等边三⾓形是特殊的()。

5、44×25=(11×4)×25=11×(4×25),这是根据()。

6、1100÷125÷8=11000÷(125×8)运⽤了()7、⼀个⽴体图形,从正⾯看是)个⼩正⽅体。

8、⽤⼀根铁丝围成⼀个边长18厘⽶的正⽅形,那么⽤这个铁丝围成⼀个正三⾓形,边长是()厘⽶。

9、王⼤伯家的三⾓形菜地的两条边分别是5⽶和8⽶这个三⾓形菜地的第三条边可能是()⽶10、有三种长度的⼩棒(长度分别是3cm、5cm、8cm)若⼲根,可以摆成()种不同的三⾓形11、⼗分位上的“3”与⼗位上的“3”相差()12、在0.08、0.080、0.008这三个⼩数中,计数单位相同,但⼤⼩不相等的两个数是()、()13、把6改成以百分之⼀为计数单位的数是()14、将⼀根15厘⽶的⽊棒截成三根整厘⽶的⼩棒来围成三⾓形,最长的⼀根⼩棒不能超过()厘⽶15、5吨50千克=()吨 1.2平⽅厘⽶=()平⽅分⽶ 4.1公顷=()平⽅⽶16、直⾓三⾓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8厘⽶、10厘⽶,这个直⾓三⾓形相互垂直的两条边分别是()()17、观察1、2、3、6、12、23、44、X、164的规律,可知X= ()18、如果12=1×1,22=2×2,32=3×3.....252=25×25,且12+22+....252=5525,那么32+62+...+752=9×5525=19、近似数是1.0,这个两位⼩数最⼩是(),最⼤是()。

20、甲、⼄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数点向左移动⼀位,则两数相等。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易错题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易错题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易错题整理班级:姓名:一、直接写得数。

6+5×3= 1+2-1+2= 190+10×15=50+100÷2÷2= 90-60÷(2×3)= 35+42÷6×0=二:填空1、把48+32=80,75÷5=15,15×80=1200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2、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 + ( + );乘法分配律可用字母表示为()。

3、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这样计算是根据()。

计算201×65时,可以用乘法()律,使计算简便。

4、长春在北京东偏北约55°方向上,北京在长春( )偏( )约( )的方向上。

5、在–––填上“>”、“<”或“=”:96 -(54+26)–––96 -26 -54 125-25×4 ––– 100×46、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76+ –––=A+ –––146+(54+17)=(146+–––)+–––16×87+13×16=–––×(–––+ –––)98×17=–––×17-–––×17 7、图书室有故事书95本,今天借出58本,还回35本。

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本。

8、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

9、50个0.1和4个0.01组成的数是();小数0.7里有()个千分之一, 0.107里有()个();0.72里面有()百分之一,3.56里面有()个千分之一。

10、把4.235扩大到它的()倍是4235;缩小到它的()是0.04235。

11、34.02中的小数点去掉,所得的数是原数的()倍;把34.02改为三位小数是();34.02在()和()这两个相邻整数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校食堂买来大米 850 千克,运了 3 车,还剩 100 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3、学校食堂运来两车面粉,每车 60 带,每袋 25 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面粉?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4、张伯伯家养了 42 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张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10、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右图,这块菜 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21 米
19 米 9米
附加卷部分
①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比原来的数大 999,原来的数是(
)。
②1 个菠萝的重量等于 3 个桃加 4 根香蕉的重量,又等于 8 根香蕉的重量。那么 3 个菠
萝的重量等于( )个桃的重量。
③找规律填数:1、2、4、7、11、16、22、( ):
)。
3、计算(23×125)×8 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算是根据(
)。计算 201×65 时,可以用乘法(
)律,使计算简便。
4、把 0.36 扩大到 100 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5、在 填上“>”、“<”或“=”:
96 -(54+26) 96 -26 -54
125-25×4 100×4
2、已知△+○=□。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3)、3×8×4×5=(3×4)×(8×5)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幼儿园买了 1 个小足球和 5 个小皮球,一共花了 40 元,一个小足球 10 元,一个小
5、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 160 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 80 千米/时,走普通公 路的速度是 40 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6、每本相册都是 32 页,每页可插 6 张照片。小明家有 940 张照片,5 本相册够用吗?
7:某商店上午卖出童鞋 18 双,下午又卖出童鞋 23 双。下午比上午多收入 425 元,每 双童鞋多少元?
8:两辆汽车从相距 546 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 48 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驶 43 千米,经过几个小时两车可以相遇?
9. 菜市场运来 25 筐黄瓜和 32 筐茄子,共重 1870 千克。每筐黄瓜重 30 千克,每筐茄 子重多少千克?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5)56×(19+28)=56×19+28


(6)32×(7×3)=32×+32×3


(7)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结合律。 (

四:用心选一选。
1、下面各题中,(
)的运算顺序是减法→除法→加法。
A、37-12÷3+11 B、30+(24-6)÷9 C、(24+124)÷(35-20)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错题整理
班级:
姓名:
一、直接写得数。
6+5×3=
1+2-1+2=
190+10×15=
35+42÷6×0=
132 268
621 199
50 15 4
201 192
4500 500
90-60÷(2×3)=
④连续 5 个自然数的和是 50,从小到大排列,第三个数是( )。
⑤1+2+3+4+5+····+98+99
⑥三年级有 312 个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 8 人。三年级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⑦书架上有两层书,共 186 本。如果从下层取出 12 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 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273-187-13
2000÷125÷8
99×38+38
88×125
175×56+25×56 50×25×20×40 125×32×35 8×25×6×4
94×99+94
101×25
645-180-245
48×125
七:应用题 1、商店有苹果 140 千克,梨子是苹果的 2 倍,是葡萄的 4 倍,有葡萄多少千克?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⑧四年级比五年级多 220 个学生,其中四年级是五年级的 3 倍。四、五年级各种多少人?
⑨笑笑在做作业时,由于马虎把 80×( 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
+5),错算成了 80×
+5,她得到的结
⑩甲、乙两个车间共有工人 180 人,从甲车间调走 30 人到乙车间后,甲车间仍然比乙 车间多 12 人,。甲车间原有多少人?
6、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76+ =A+
146+(54+17)=(146+ )+
16×87+13×16= ×( +
) 98×17= ×17- ×17
7、图书室有故事书 95 本,今天借出 58 本,还回 35 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
)本。
8、把 1 米平均分成 10 分,每份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
9、50 个 0.1 和 4 个 0.01 组成的数是(
);小数 0.7 里有( )个千分
之一, 0.107 里有(
)个( );0.72 里面有( )百分之一,3.56 里面
有( )个千分之一。
10、把 4.235 扩大到它的( )倍是 4235;缩小到它的(
)是 0.04235。
皮球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
A.40÷5
B.40 -10÷5
C.(40-10)÷5
4、已知▲×■=●,下面算式(
)是正确。
A.●-■=▲ B.■÷●=▲ C.●×▲=■ D.●÷▲=■
5、0.2 和 0.9 之间有(
)个一位小数。
A:6
B:7
C:无数
五:递等式计算。
50+4×(65-5)
50+4×65-5
420 5
224 7
二:填空
50+100÷2÷2=
300 12
174 48 52
1、把 48+32=80,75÷5=15,15×80=1200 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2、交换两个(
)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是:(a+b)+c=
+(
+
);乘法分配律可用字母表示为(
5×6÷5×6
325÷13×(266-
250)
860-168+159
43+32)÷(357-352)
16×25÷16×2
(466-25×4)÷6
138+(27+48)÷25
144+(57—12)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2
六:用简便方法计算。(12 分)
⑾四年级同学排队,如果每行站 8 人,则多 24 人;如果每行站 9 人,则多 4 人。问一 共站多少行?有多少个同学?
11、34.02 中的小数点去掉,所得的数是原数的(
)倍;把 34.02 改为三位小数是

);34.02 在(
)和(
)这两个相邻整数之间。
12、把 0.7 0.6 0.609 0.66 按从小到大排列(
)。
13、1.53 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加上( )个这
样的单位是 2。
三:判断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1)小数和整数一样,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

(2)0 除以任何数都得 0。


(3)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4)0.8 和我 0.80 大小相等,意义也完全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