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合集下载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明确支持政策
制定并细化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新能源等。
强化产业引导
建立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时完善产业链配套,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 。
促进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协同发展
打破体制障碍
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推动国有资本 和民营资本在更多领域的公平竞争和合 作,激发市场活力。
法律服务
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为民 营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支
持。
加强民营经济统计和监测
统计制度
完善民营经济统计制度,全面、准确反映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数据分析
加强对民营经济统计数据的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预警
建立民营经济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
推动信息化和数字化服务
信息化建设
通过方案的实施,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民营企业和品牌,推动我国民营经济 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放宽市场准入
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放宽民营 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鼓 励民营企业进入更多领域,参与 公平竞争。
简化审批流程
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程序, 提高审批效率,降低民营企业市 场进入的行政成本。
提升法治保障水平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 规体系,确保民营企业在市场中享有 平等的权益保护。
产业政策
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鼓励 创新和技术研发,支持民营企业参 与国际标准制定和高端产业竞争。
03 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艰难的起步、蓬勃的发展和面临挑战的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主义政策的影响,私人企业遭遇了剥夺、合并和国有化的命运,民营经济处于衰退状态。

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民营经济得以重新蓬勃发展。

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和市场化的推动后,中国民营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和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包括融资困难、市场监管不完善、政策环境不稳定等。

为此,政府需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保护,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民营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展望也备受关注。

在未来,民营经济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繁荣。

2. 正文2.1 民营经济的萌芽和初期发展民营经济的萌芽和初期发展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1949年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展开,私营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被国有化和集体化取代。

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经济体制转轨的不稳定,私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存活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8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鼓励、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正式承认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为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政策的支持下,民营企业逐渐崛起。

他们秉承市场经济的原则,勇于创新,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快速成长。

从小作坊到中小企业,从地方性企业到跨国公司,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初期阶段,但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它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的。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主要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主导,民营经济几乎不存在。

1978年以后,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民营经济逐渐崛起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1982年,国家在宪法中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并且开始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制度。

同时,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鼓励民营企业家开展经营活动。

这种政策的出现为民营经济的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80年代,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再到民营企业的转型。

在这一时期,许多个体户改组成民营企业,并且开始采用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

这些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一时期,民营经济的特点是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经营范围相对狭窄,资金和技术条件有限。

到了1990年代以后,中国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在经济改革和市场开放的大背景下,抓住了机遇,积极创业,快速成长。

例如,民营电子行业的巨头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等就是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的。

这些企业的崛起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从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的转变。

中国民营经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的民营经济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创新力。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民营企业可以更加自由地决策和行动,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和环境的变化。

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家,他们更加关注市场、技术和品质,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更加注重创新和质量。

其次,中国的民营经济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民营企业的生存之道。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起竞争,通过竞争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

通过不断的竞争和创新,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经济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我们需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首先,加强领导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

领导力是一个组织健康发展的基石,只有正确的领导,才能引领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领导,构建健全的领导体制。

领导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经济学知识和前瞻性思维,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带领民营企业正确应对挑战。

其次,机制的健全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我们需要完善相关机制,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平等的政策待遇。

同时,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和诚信体系。

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依法经营的意识。

另外,加强创新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的重要途径。

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最后,加强国际化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的重要策略。

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挑战,民营企业应该主动融入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政府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对外开放政策支持,减少贸易壁垒,提供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同时,要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市场拓展能力的人才,推动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总的来说,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只有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才能够实现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取消了以前计划经济主导的体制,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

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并吸引了大量的私人资本。

此时期,许多中国人开始创业,成立自己的企业,并在市场中获得巨大的成功。

在1980年代,国有企业逐渐面临困难,而民营企业却蓬勃发展。

因此,1980年代被认为是中国民营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时期。

许多重要的民营企业家如马云、任正非等也是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

1990年代,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括减税、降低创业成本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民营经济的繁荣发展。

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的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更高,民营企业也有更多机会与国际企业进行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例如,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还出台了简化注册程序、减少行政审批等措施,为创业者创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另外,中国还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国际贸易合作。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注重了市场化改革和政策扶持的双重作用。

改革开放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发展机遇,而政府的扶持政策则进一步推动了民营经济的繁荣。

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和就业机会,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同时,民营经济还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金融支持不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二是市场准入壁垒仍然较高,对外资和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三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例子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例子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例子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但是在那个时期,它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大力推行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代表性例子。

1980年代初期,国家鼓励发展农村私营经济。

村民们开始通过在村里开小卖部、修自行车、承包土地等方式,自己谋一份生计。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丁家桥镇太阳村,该村通过引进适当的技术、使用国家政策给予的优惠,使村里的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如今,太阳村已成为一个集种植、贸易、农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

1990年代初期,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和《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指南》,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时期的代表性例子是南京迈皋桥地区。

当时,该地区的小商业、小作坊数量众多,而且空间狭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政府开始推行“小规模、密布点”的商业发展模式。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迈皋桥地区成为了南京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也为之后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代初期,国家开始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民营企业得到了更多的融资机会。

此时期的代表性例子是阿里巴巴集团。

2003年,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开始通过互联网平台帮助中国企业拓展国内及国际市场。

如今,阿里巴巴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也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10年代,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家开始积极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多支持。

此时期的代表性例子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成立于1987年,初期主要从事电信设备的代理和制造业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华为开始向高科技领域进军。

如今,华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生产商之一,也积极参与5G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当今社会,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在中国逐渐崛起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经济效益、就业创造、创新能力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探讨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影响。

一、经济效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首先,民营企业具备灵活的决策机制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些企业不受繁琐的行政程序和政策限制,能够更快地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其次,民营企业在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由于企业家精神的激励和市场竞争的压力,民营企业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这不仅有益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有利于保持整个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环境。

二、就业创造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于促进就业和稳定社会形势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民营企业在全国就业人数中占比超过60%。

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民营企业就业。

相较于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晋升和职业发展机会。

此外,民营企业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也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扩大,为更多的企业和个体提供了就业机会。

三、创新能力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与其良好的创新能力密不可分。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与传统的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更具活力和创新能力。

因为民营企业更有机会接触市场和消费者,更容易发现潜在需求并迅速满足。

同时,它们还更愿意承担创新的风险,投入更多的资源和人力,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从而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四、政府支持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政府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帮助其克服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困难。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28项措施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28项措施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28项措施引言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提高其发展水平,中国政府制定了28项措施,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28项措施,并分析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1.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政府将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2.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了减少民营企业的办事成本和时间,政府将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3. 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政府将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民营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4. 加强金融支持政府将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5. 优化税收政策政府将优化税收政策,减轻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6. 增加用地供给政府将增加土地供给,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推动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7. 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将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培养的支持,提供培训机会,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8. 打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政府将打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鼓励创业者大胆创新、勇于创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9.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为创新型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10.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政府将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11. 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政府将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信息,帮助企业走出去。

12.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政府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税收减免等支持措施,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

13.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政府将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引入民营经济的方式
n 外国投资企业的发展;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外合资企业法》标志着中国从禁止向鼓励外 资。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五个经济特区、14个 沿海开放城市;
n 私营经济的合法化:允许雇工的同时,私营企业迅 猛发展,但1982年宪法只提个体经济是补充,国营 经济是主体;1987年,中共13大明确鼓励个体私营 经济发展。1988年宪法允许私营经济发展,国家保 护其合法权利和利益。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大力扶持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n 乡镇企业的发展;(1)苏南模式:基层政权代表的 村乡镇政府建立和所有,利用与上海的关系获得技术 和营销渠道;(2)温州、台州模式:由农民或私立 创立的个体工商户 发展而来,为寻求保护挂靠到国企 或集体企业之下,实际是私营企业;
n (3)珠三角模式:由港澳台投资开设,其业务多为 外向型的。
n 视频资料\温州模式.flv; n 视频资料\苏南模式升级版.mp4; n 视频资料\珠三角模式.flv
后,从理论上说,小农经济还是产生资本主义 的温床,所以还要割他们的“资本主义的尾 巴”。农民养几只鸡,种一些菜到市场去卖, 因为是“资本主义”,必须得“割”,给予没 收或处罚。 视频资料\割资本主义尾巴.mp4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民营经济破茧而出和逐步壮大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
n 1945年中共七大:三年恢复期,10-15年进行新民主主义 社会建设,再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对资本主义采取: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
n 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求用10-15年时间基本完成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由此全国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 潮,原定15年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
n 6、制度变迁路径不同:苏州强制性制度变迁, 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温州是诱致性制度变 迁,市场推动有制度创新(股份制、政府无为 而治)。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苏南模式的代表:华西村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华西村:苏南模式的困境
n 增长放缓、出口大幅下滑、工业产能过剩和债务日益 上升 。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温州模式
n 国际化;保持民营经济同时,加大引进外资力 度;
n 集团化: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 n 多元化:由早期专业市场转向高新技术和第三
产业发展。 n 有为管理:政府加强引导和小城镇建设的宏观
调控。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温州模式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苏南模式VS温州模式
n 1、工业化与市场化的路径不同:苏南先工业化后市 场化,温州私人经营,市场化促进工业化。
n 2、资源组织方式不同:苏南通过乡镇政府组织资源, 温州企业通过家庭工业、市场体系来配置生产要素。
n 3、财富积累主体和方式不同:苏南乡镇集体支配资 源并积累财富,温州个人积累财富和支配资源。
n
4、具有强大的动力机制。第一,民营企业要面对外
部强大的市场压力。第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第三,
企业内部有较强的激励机制。
n 5、具有功能的互补性。民营企业一般规模不大、资金、 技术、人才信息相对稀缺。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结合, 则正好能弥补这些劣势,发扬自身的优势。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国有制崇拜及其突破
n 国有制一统天下的建立:在取得政权后,无产 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 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 国家手里,并逐步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n 列宁:国家辛迪加理论 n 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主导)和合
作社集体农场所有制。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n 1958年武昌会议宣布当前的任务还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 而是逐步使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在15-20年或 者更多一些时间内使国有经济成为唯一的经济成份。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什么叫“割资本主义尾巴”?
n 释义:指没收农民自己偷偷种养的农副产品。 n 背景:在1955-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
n 开放个体经济:1500万知识青年下乡回城,解决他们 的就业问题,1979年国务院接受了薛穆桥的建议,允 许有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的个 体劳动,但不准雇工。1980年确立了介绍就业、自愿 组织就业和自谋职业“‘三扇门”,要求鼓励扶植个 体经济发展。1981年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 一定范围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承认 个体经济合法性。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苏南模式VS温州模式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苏南模式VS温州模式
n 苏南模式: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 “三为 主”:集体经济为主、乡镇企业为主和基层政 府行政推动,依托大中城市为主。以强势政府 招商引资,FDI带动出口加工。
n 温州模式:自组织模式,家庭企业和专业化市 场发展非农产业。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 格局。以民营企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以国内 外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n 抓大放小:管理层承包经营形成了“内部人控制”,行为短 期化。流行:“有钱分光,缺钱靠贷, 还债下届”的口号。
n 15大以后放小(1)把部分或全部产权转让给内部职工,成 立股份合作制;(2)整体出售给非公有法人或自然人;(3) 按公司法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保留国家股; (4)通过兼并联合,使之成为其它企业的组成部分或子企 业;(5)把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如土地、厂房等租成企业 管理人员或职工使用,向国家交费,自负盈亏。
n 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电能的广泛使用使动力的分散成为可能, 大企业的消极影响显现,人力资本扩大使小企业优势显现。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和作用
n 20世纪5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兴起,高度依赖每个人的才智的高新技术创新 最适合采取小企业的形式。
n 小企业是创新的源泉:一、如英特尔、微软等大 企业是由小企业发展起来的;二、它们成长为大 企业之后,要不断收购和改善众多小企业创造自 由竞争空间。
n 认识到这一点,各国采取手段打破垄断,保持竞 争机制。如美国反垄断,德国反卡特尔法、日本 公平竞争委员会等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n 4、政府职能定位不同:苏南是政府超强干预型,温 州是市场自我解决型。政府更多是提供制度环境和公 共产品,管理职能较弱。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苏南模式VS温州模式
n 5、经济推动力不同:苏州投资和出口主体是 外资企业,子公司承接国外订单,两头在外。 外贸依存度高。温州小商品生产,本地消费不 足,到境外开办企业,构建销售网络。
n 策略:收缩战线,退出竞争性部门,向战略部门集中。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有经济的优势与劣势表现在哪些 方面?
•国有企业适合在哪些领域发展? •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放开搞活中小型国有企业
n 1995年国企8.79万户,其中大中型1.5万户,其余7.22万户,还 有50万户口乡镇企业(苏南模式)。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 放开搞活中小型国有企业
n 针对职工社保补偿问题(1)出售产权时,将预期的社保 基金扣除,由新企业继续向离退休职工支付养老金等费用; (2)从转让国有资产价款中划出一部分资金,买断工龄; (3)划出一部分国有产权交给有关社保机构,所得红利 收用于支付职工养老金等费用。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民营经济的特征
n
1、具有明晰的产权。产权是指财产的权利,包括对
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处置权。
n
2、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高度灵活的经营决策权、
资产支配权、用人选择权、内部分配权,不断适应新的市
场环境。
n
3、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民营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
中才能获得竞争优势,不断增加利润。
n
n
-----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n 国有化问题(是)一个制定宪法的问题。一旦 取消了私有产业的法律标记,就有重新安排一 切的自由:合并或解散;集中或分散;集权或 分权;建立大型或小型单位;统一系统、联合 系统,或不要任何系统。
n
----托尼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n 允许个体业主雇工;1981年国务院关于个体经济的规 定确立个体经营户可以请1-2个帮手,技术性强的可 请3-5个学徒。雇工8人是划分个体与私营的标准。
PPT文档演模板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引入民营经济的方式
n 农民家庭承包土地;1980-1982年农村普遍“包产到 户”名为集体所有制,实际业主制企业性质;
n 龙希大酒店的入住率低于预期。华西集团说服许多村 民股东去大酒店住,并发给他们村里的各种服务优惠 券来代替股息。
n 周边村民土地被拆迁、没有获得股份滋生的不满情绪, 沦为华西村的二等公民。
n 吴协恩表示:“我们为什么不给周边村庄的村民(华 西集团公司股份)?因为我们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劳 动才能致富,因为如果我们什么都平均分配,就没有 人有任何动力做任何事情。”
一、民营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n 什么是民营经济
n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