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

合集下载

(完整)平面构成形式

(完整)平面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形式重复构成一、重复构成概念重复是指一个或一组相同的单位形,按照相同的间隔不断反复出现的构成.重复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形式.所谓重复,指的是骨格的单元、形象、大小、方向等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

重复构成的形式,来源于自然界万物周而复始的更迭。

重复构成具有节奏感、秩序美、整体性强,连续效果好,能产生和谐统一的单纯美。

(鱼鳞\树叶\花瓣等)二、重复构成分类A基本形重复排列B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1.重复骨格重复基本形 C重复基本形位置变化重复排列D重复基本形的单元反复排列2.重复骨骼近似基本形3.重复基本形的群化近似构成一、近似构成概念及特点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的基本形构成画面,在统一中呈现出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但是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近似的程度太小则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

总之,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构成要让人感觉到基本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系.二、近似构成分类1。

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若属同一族类,他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是近似的一样。

在形状的近似中,一般首先找出一个基本形作为原始的材料,然后在这个基本上作一些加、减、变形、正负、大小、方向等方面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强弱要特别注意,不能变得形状之间一点相似的因素都没有了.要保持形状同族的关系。

2。

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大小、形状有一定的变化,是近似的,或将基本形分布在设计的骨格框架内,使每个基本形以不同的方式、形状出现在单位骨格里。

三、近似构成方法1.同形异构法:是指外形相同、内部结构不同的造型方法。

2.异形同构法:是指外形不同、内部结构相同的造型方法。

3.异形异构同趣法:外形不同,内部结构不同,但内在的趣味和功能相同的造型方法。

渐变构成一、渐变构成概念及特点渐变是一种变化运动的规律,它是对应的形象经过逐渐的规律性过渡而相互转换的过程。

平面构成形式基本形式重复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形式基本形式重复构成形式

平面構成形式:基本形式重複構成形式平面構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體分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線排列格式、折線排列格式)1.平面構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體分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線排列格式、折線排列格式)2、重複構成形式(以一個基本單形為主體在基本格式內重複排列,排列時可作方向、位置變化,具有很強的形式美感)骨格與基本形具有重複性質的構成形式,稱為重複構成。

在這種構成中,組成骨格的水平線和垂直線都必須是相等比例的重複組成,骨格線可以有方向和闊窄等變動,但亦必須是等比例的重複。

對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內重複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變動,填色時還可以“正”、“負”互換,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須切除。

-簡單重複構成-多元重複3.近似構成形式(有相似之處形體之間的構成,寓“變化”於“統一”之中是近似構成的特徵,在設計中,一般採用基本形體之間的相加或相減來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骨格與基本形變化不大的構成形式,稱為近似構成。

近似構成的骨格可以是重複或是分條錯開,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形的近似變化來體現的。

基本形的近似變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兩個基本形的相加或相減而取得。

4.漸變構成形式(把基本形體按大小、方向、虛實、色彩等關係進行漸次變化排列的構成形式),骨格與基本形具有漸次變化性質的構成形式,稱為漸變構成。

漸變構成有兩種形式:一是通過變動骨格的水平線、垂直線的疏密比例取得漸變效果;一是通過基本形的有秩序、有規律、循序的無限變動(如遷移、方向、大小、位置等變動)而取得漸變效果。

此外,漸變基本形還可以不受自然規律限制從甲漸變成乙,從乙再變為丙,例如將河裏的游魚漸變成空中的飛鳥,將三角漸變成圓等。

-形的大小、方向漸變-形狀的漸變-疏密的漸變-虛實的漸變-色彩的漸變發射構成形式(以一點或多點為中心,呈響周圍發射、擴散等視覺效果,具有較強的動感及節奏感)。

格線和基本形呈發射狀的構成形式,稱為發射構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多直线组构而成的色块。封面看似没有一根线条,实则其中暗藏玄机。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不能只看 表面,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去分析对象和元素,并且要善于解构元素和整合元素。
三、面的构成
点生线、线成面。意思就是说面是由线构成的,线则是由点构成的。几何学里是这样定义面的含意的: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相信很多朋友应该可以理解这一点。点扩大成面,密集也能成面;线转移成面,加 宽也能成面。点、线、面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的界限是相对的。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要素: 一、点 二、线 三、面 构成形式: 一、重复构成 二、近似构成
1、同形异构法
2、异形同构法 3、异形异构法
平面设计中的造型要素
点、线、面是平面构成中的三种基本形态,这三种形态有着各不相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一、点的构成
• 在空间中放置一点,会使人产生集中的注意力。把点置于空间的正中心,它保持着平静的安定感,
2、异形同构法
3、异形异构法
三、同形异构法
• 同形异构是指外形相同、内部结构不同的造型方法。比如外形和大小相同,但是内部的指针及结构
不一样的手表;外形相同,但是内部结构不同的键盘等等。
(一)异形同构法
• 正好和同形异构相反,即外形不同,但是内部结构相同、一致。
旁边是获奖的3幅万科地产系列广告,你知道这是 属于哪种构成方式吗?
象”。
左上角的标志采用简略的线条和明了的色块准确地传达了企业信息。 《时尚先生》的封面中,LOGO的设计和文字的选择,加之色彩和版式的有效整合,使得封面男 人味十足。我们可以设想,面(色块)是由很多线条组成的,LOGO中三角形的设计便是由属于粗黑体,文字的边、角设计都成方形,我们也可以设想这是很
(二)线的构成
•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线的不同状态给人的视觉印象也各有不同。直线产生的印象是速度感、紧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平面构成是指由各种图形、线条和色彩等元素在平面上有机组合而成的形态结构。

在视觉设计、绘画、建筑、工业设计等领域中,平面构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平面构成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美感和艺术感,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和理念。

在平面构成中,有一些基本的形式和元素被广泛应用。

下面将对其中几种常见的基本形式进行介绍。

1.点点是最简单的几何元素,可以被看作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

在平面构成中,点经常被用作构成其他形式的基础。

点的位置可以决定整个平面结构的组成和分布。

2.线线是由点在平面上的移动轨迹组成的。

线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等。

线具有方向性和长度。

在平面构成中,线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的点或形成一定的线条组合,从而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

3.形状形状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封闭图形。

常见的形状有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形状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在平面构成中,形状的大小、位置和组合方式对整体视觉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形状可以用来划分空间、表达意象或进行装饰。

4.空间平面构成不仅仅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通过运用透视原理,可以创造出立体的空间感。

空间是指在平面上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布局和组合,使人们产生一种深度和远近的错觉。

通过空间的处理,可以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逼真感。

5.色彩色彩在平面构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色彩可以增加图像的丰富性、表现力和感染力。

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情绪和意义,通过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颜色,可以使平面构成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色彩也可以用来创造对比和层次,从而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

6.质感质感是指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运用,使平面构成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和触感。

质感可以是柔软的、坚硬的、光滑的、粗糙的等等。

通过质感的表现,可以使平面构成更加真实和具体。

这些基本的形式和元素可以在平面构成中灵活地进行组合和运用,创造出各种丰富多样的效果和表现。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是创造和表达的基础,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这些基本形式的运用,创造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平面作品。

平面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形式平面构成的形式通常是有九种:1、重复形式:重复构成形式是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2、近似形式:近似构成形式是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3、渐变形式:渐变构成形式是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渐变包括(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4、发射形式:发射构成形式是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

发射包括(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5、空间形式:空间构成形式是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

其中包括——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6、特异构成形式:特异构成形式是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7、密集构成:密集构成是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

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

8、对比构成: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

9、肌理构成: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面之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此种构成多利用照相制版技术,也可用描绘、喷洒、熏炙、擦刮、拼贴、渍染、印拓等等多种手段求得。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一骨骼的概念,性质,作用..骨格是支撑构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组合形式。

..骨骼使形象有秩序地经过人为的构想,排列出各种宽窄不同的框架空间,把基本形输入到设定的骨格中以各种不同的编排来构成设计。

..骨骼既起到编排形象和管辖形象的空间作用。

..骨骼单位靠骨骼线界定。

..骨骼线的移动和变化产生新的骨骼。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二骨骼的分类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

..规律性骨格:是以严谨数学方式构成的。

如重复骨格、渐变骨格、放射骨格。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二骨骼的分类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

..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自由性。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重复骨格..重复骨骼在一定的框架内,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等距离划分出大小相等的空间单位。

..重复骨格多为正方形单位空间,因对重复构成有利,可以较多的组合成新的形态;且正方形骨骼单位所承纳的基本形状是最多的。

..重复骨骼是所有骨骼中最基本的一种。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重复骨格欣赏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渐变骨骼在一定的框架内,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划分单位面积的水平、垂直线所组成的网格。

..渐变骨骼一般可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博那基数列、调合数列来划分的。

..渐变骨骼的变化不能太大,相互变化的形与形之间,只允许一定量的变化,而且是循序渐进的;如果变化过大,失去了形与形之间的联系而变成突变。

..渐变骨骼在平面构成中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欣赏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放射骨格..放射骨骼是由一个发射中心点向外发射或者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外运行的骨格。

..放射骨格也可用渐变骨格的原理进行。

..放射骨骼由中心点有渐变变化的发射能给人以强有力的吸引力和较好的视觉效果。

第三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元素组合形式

第三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元素组合形式
基本形的群化方法有很多,如重复、对 称、平衡、平移、反映、旋转、扩大、错位、 回旋等。
基本形的群化方法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日本“三菱”公司的商标,其构成形式就是典型的重复群化构成。 又如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以五个圆环联扣在一起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也是 对重复群化构成的成功应用。
三菱标志
五环标志
(5)联合。形象与形象交错重叠,不分前后、上下关系, 而把两个形象联合起来成为同一个空间平面内的较大的 新的形象。 (6)减缺。形象与形象相互重叠,覆盖产生了前后、上 下关系,保留覆盖在上面的形象,后面被上面覆盖所留 下的剩余形象为减缺的新形象。 (7)差叠。两个形象相互交叠,交叠部分成为新的形象, 其余部分被减去。 (8)重合。两个相同的形象,不相互交错,其中一个覆 盖在另一个上面,成为合二为一、完全重合的形象。
对称放置
2. 旋转放射式放置
将基本形以某一点为圆心进行旋转,并按照放射形 式放置。这时形体可以是相交、分离、边缘相接、局部 重合等关系。依据不同的基本形,可采用不同的旋转放 射式放置方式。
旋转放射式放置
3. 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
只要画面中的图形具有较为稳定的平衡关系,基本 形的位置关系在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前提下,可相对灵 活地运用。
作业:基本型的组合设计
要求: (1) 首先设计出一种基本形。 (2) 用这个基本形再进行重新组合,得出另一种 新的基本形(至少6个)。 (3) 注意新基本形要保持它的完整性。 (4) 数量:六张。
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
群化构成
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不象一般重复构成那样四 面连续发展,而是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因此可以作为标志、符号等设计 的一种设计手段。
群化构成

第四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

第四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

2、基本形可分为具象形和抽象形两大类
具象形:现实生活或者场景形态 中具体存在的形象,如几何形、 细胞形、云、冰、动物、生物等 自然界中具体的形态。。
2、基本形可分为具象形和抽象形两大类
抽象形:抽象形是根据复杂的形 态高度概括而创造的观念符号, 使人无法直接辩清原始的形象及 意义,它是通过有规律或非规律 的几何形态排列组合而成,以纯 粹的几何观念提升的客观意义的 形态,如正方体、球体以及由此 衍生的具有单纯特点的形体。抽 象形态包括几何形和偶然形,属 于理念形态。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格
(二)骨格
1、概念: 骨格就是构成图形的框架,是为了将图形元素有秩序的排列而画出的有形或无形的格子线框。骨格最大的功用是将 形象在空间或框架里作各种不同的编排,使形象有秩序地排列,构成不同的形状与气氛。骨格既起管辖编排形象的 作用,也给形象以空间阔窄的功能。
2、骨格一般分为规律性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 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以严谨的数字方式构成精确的骨格线。基本形依骨格排列,具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 复、近似、渐变、发射和特异等构成。规律性骨格有水平线和垂直线两个主要元素。若将骨格线在其阔窄、方向或 线质上加以变化,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的骨格排列形状。
,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归纳起来有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多心式、移心式几种形式,在实际设计中,常多种形式结合使用。
发射构成的类型:
1)离心式:
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扩散,发射点一般在画面的中心,有向 外运动的感觉,是运用较多的一种发射形式。由于基本形 的不同,它有直线发射和曲线发射等不同的表现形式。直 线发射就是从发射中心以直线向外发射、扩散的构成,其 中包括单纯性构成和复合构成。
发射骨骼的构成因素有两方面:
1)发射点:即发射中心,焦点所在。衣服发射构成作品,它的发射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在画面内也可以在画面外,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比构成的概念 对比是一种自由的构成形式,它不以骨格线为限制,而是根据形态本身的大小、 疏密、虚实、显隐及形状、色彩和肌理等对比因素而得以构成的。 对比是针对调和而言的。协调是求近似,对比则是求差异。 任何基本形只要处于相异的状况都可以发生对比,如粗细、长短、大小、黑白、 软硬、方圆、曲直、规则与不规则、收缩与扩张等。也就是说,任何相反或相异的形 状都可以形成对比。
在平面设计中如果缺少对比因素,在形式上常会令人感到平淡乏味。而对比的 应用会使画面在统一中表现差别,把物质映衬得更鲜明、突出和醒目。
发射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产生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 动感及节奏感。
一、发射构成的概念 发射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令人眩目。在应用美术设计中,如果需要一个 强有力的、醒目的图案,发射构成的图形是最为合适的。 发射图形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 具有多方向的对称。 (2) 具有非常强的焦点,此焦点通常位于图案的中央。 (3) 能够造成光学的动力,使所有形象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周围散射。
二、近似构成
一、近似构成的概念 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 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近似是指基本形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 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 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也就是说,近似构成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化,即同中求异, 是基本形产生局部的变化,但又不失大型相似的特点。
以下两幅作品中复杂的结构,旋转的线条,使人沉浸在幻觉的空间中。
以下两幅作品的画面不但充分表现出发散构成的特点,同时也在构成中体现 出一种图案美。
第六节 对比构成
对比可以是形态上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等等。对比可产生明朗、 肯定、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 绿叶都是对比的现象。构成对比的关系包括大小、明暗、锐钝、轻重等。
4. 方向的特异 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在方向上一致,而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 有所变化以形成特异效果(图6-56)。
4. 方向的特异 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在方向上一致,而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 有所变化以形成特异效果。
5. 肌理的特异 在相同的肌理质感中,塑造不同的肌理变化。
第五节 发射构成
骨骼分类(按规律分)
• 有规律骨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 • 无规律骨骼:聚集、对比、变异等
• 整齐的骨骼效果
• 整齐的骨骼效果
一般来说,整齐的骨骼会使人感觉到有秩许序,一定比例关系绘制 的骨骼更会使人感觉到美的韵律和节奏感。
• 1.整齐的骨骼即原始骨骼,骨骼线中的每一块的大小都相等,这就 类似于我们的习字本格子(如下图所示)。
二、渐变构成的形式 1.骨骼的渐变
• 方向渐变
骨骼的渐变
• 方向渐变
பைடு நூலகம்
骨骼的渐变 • 将重复的基本形纳入渐变骨骼
骨骼的渐变
• 形的渐变
骨骼的渐变
• 形的渐变
2.基本形的渐变
• 大小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大小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方向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方向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形态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一副画面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构成要素:
• 由什么构成?(内容) • 怎么构成?(形式)
单元形 骨骼
单元形
• 即基本形,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 • 由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而形成的。
单元形的组合关系
• 1、分离
• 2、相接
单元形的组合关系
• 3、覆盖
• 4、联合
单元形的组合关系
2. 骨骼的近似 骨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可有一定变化, 是近似的。
三、近似构成作品例释 图面选用设计元素要有新意,通过不同的圆形物品、不同的福字字体,使得画面在 统一中求得变化。
作品利用单纯的手绘形式,近似卡通的造型,将画面中的变化表现得丰富多彩。
以下两幅作品,无论是排列方式、造型体现,还是整体表现,都传达出作者的 创意。
特异构成
• 指出该图片的特别之处
第四节 特异构成
一、特异构成的概念 特异是在一种在较为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地违反秩序,使少数的形状在诸多的 形状中显得一目了然,以此打破规律性,吸引人们注意,从而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 调的构成形式。 影响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 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根据发射线方向的不同,发射构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但在实际设计应用中, 各种类型往往互相兼用、互相协助、互相分割、互相穿插。
1. 离心式发射 这是一种发射点在中心部位,其发射线向外发射的构成形式,它是发射骨格中
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在离心式发射构成中,由于基本形的不同,又有直线发射和 曲线发射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重复的骨骼
• 重复的基本形一般情况在形状、大小、色 彩、肌理等方面都是相同的。
重复的基本形式
• 绝对重复
重复的基本形式
• 相对重复
• 方向变化
重复的基本形式
• 正负形变化
重复的基本形式
• 基本形态轻微变化
重复的基本形式
• 基本形态轻微变化
重复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重复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重复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发射骨格的构造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发射点,即发射中心,这是焦点所在。在一件设计作品中,发射点可以是单元 的,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明显的,也可是隐晦的;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可 以是动的,也可以是静的,其种类不限。 二是发射线,即骨格线。它有方向和线质的区别。如在方向上有离心、向心或者同 心的区别;在线质上有直线、曲线、曲直结合线等差异。
• 5、差叠
• 6、透叠
单元形的组合关系
• 7、剪缺
• 8、重合
单元形的组合关系
单元形的决定
宜简忌繁
骨骼
• 空间分割和构成图形的一种形式
骨骼分类(按作用分)
• 有作用性骨骼: 每个单元形必须控制在骨骼线内。
骨骼分类(按作用分)
• 无作用性骨骼(隐形骨骼):
将基本形安排在骨线交点上,只起固定基本 形的作用。
5. 大小对比 大小对比是指整幅构图中的大小排列上的对比关系。大小对比较容易表现出画 面的主次关系。在设计中,比较主要的内容和比较突出的形象一般都处理得较大些, 并与较小的形象部分形成强烈的对照,更加突出画面的重点。在画面中大部分都是 整块的东西时,与小的形象并置,也会产生突出的对比效果,可以使小的形象得到 加强和突出。
5. 多心式发射 多心式发射构成即以整个点进行发射构成,其中有的发射线是互相衔接的, 它们组成了单纯性的发射构成。这种构成效果具有明显的起伏感,空间感也很强, 使作品具有明确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发射构成作品例释 发射构成在设计中最容易流于形式,但以下两幅作品对构成的强烈表现,使得画 面有声有色。
二、对比构成的形式 1. 方向对比 在基本形有方向性的情况下,如大部分基本形的方向相似或相同,而少数基本形方 向不同或相异,就会形成方向排列上的对比。 凡是带有方向性的形象,都必须处理好其方向关系,如果在画面中全部按同一方向 进行平行排列,便会感到缺少变化和对比;相反,如果线群的运动方向完全是垂直交叉 的,则对比太强,缺少一致性的因素,也会使人感到不协调。假如使线的构成按照一定 的韵律有节奏地渐次变换方向,就会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 2.一定比例的骨骼,骨骼按照比例关系生成,使画面各部分间呈现 一种大小变化,从而产生韵律感(下两张图分别是一定韵律生成的骨 骼)。
• 3.特异的骨骼,在韵律中产生突变,形成强烈的对比(下图为突变 的骨骼)。
• 利用骨骼进行设计的例子
一、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
• 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有规律地反复出 现。
3. 向心式发射 向心式是与离心式方向相反的发射形式,其发射点在外部,从周围向中心发射, 使画面产生了变幻莫测的发射式的视觉效果,空间感极强(图6-77)。
4. 移心式发射 这种构成的发射点可根据图形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动势有序地渐次移动位置,形 成有规则的变化。这种发射构成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感并具有曲线的效果,曲线变化具 有很强的韵律感。
2. 位置对比 基本形在画面内排列时,空间不要太对称,应该注意上下、左右空间的均衡, 在不对称中求得平衡,从中可以得出多种疏密对比。
3. 空间对比 虚空间与实空间的对比,就是底与图的空间对比。 当图少底多时,底包围图;而当图多底少时,图包围底;当图底面积相等时,虚形
和实形同时突出,感觉上一会儿看到实形,一会儿又看到虚形。假若虚、实形不仅面积 相近,而且形状相同,则会出现更强烈的虚实相争。 。
• 形态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形态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图底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图底渐变
3.基本形渐变+骨骼渐变
基本形渐变+骨骼渐变
三、渐变注意事项
• 渐变在设计过程中,有4点需要注意:
• (1)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渐变; • (2)基本形在进行渐变过程中的始与终的形状; • (3)渐变的节奏规律性和渐变的次数; • (4)渐变后部分形体与整体的效果是否统一。
二、近似构成的形式 1. 形状的近似 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
把一基本形的形状稍作左右、上下的改变,或加或减,就可 以得出几个以上近似的基本形
利用两个形象的相加或相减,也可以构成一定数量的近似 基本形。在相加或相减中,两个形象的形状、大小都可以进行 各种变动而得到近似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向或位 置变动,求得不同的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