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排风
地下车库通风施工设计方案

地下车库通风施工设计方案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地下车库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车库空间相对封闭,缺乏通风,易导致空气污染和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介绍地下车库通风施工设计方案,以确保车库内部空气质量和人员的安全。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地下车库施工前,需要先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对地下车库进行详细测绘,包括车库的平面布局、通风道路、出入口等。
其次,根据车库的尺寸和需求,确定适宜的通风量和排风量。
最后,选择适合的通风设备和系统,如风机、通风管道等。
二、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是地下车库通风的核心。
根据地下车库的特点,应采用强制通风系统,包括新风进入和污浊空气排出两个方面。
1. 新风进入为了保持车库内空气新鲜,需要引入新风。
可以设置新风进入口,位于地下车库的适当位置。
进入口应位于通风道路的上部,以保证新风的均匀分布。
同时,还可以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车库内部的空气质量,自动调节新风的量。
2. 污浊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排出是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关键。
为了保证排风量的充分和均匀,可以设置多个排风口,位于地下车库的不同位置。
排风口应位于通风道路的下部,以尽量排除车库内部的废气和污浊空气。
同时,还可以采用风机来增加排风量,确保车库内的空气质量。
三、通风道路设计通风道路的设计是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风道路应设置在车库的上部,与新风进入口连接,确保新风的均匀分布。
通风道路的材料应具备防火、抗腐蚀等特性,以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和持久性。
通风道路的尺寸应合理,以满足新风进入和污浊空气排出的需求,同时避免过度占用车库空间。
四、安全措施地下车库通风施工设计方案中的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采取防火和防爆措施,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通风设备和材料。
其次,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和报警设备,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和报警。
同时,应定期检测和维护通风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五、施工流程地下车库通风施工的流程需要进行合理安排。
地下车库的排风排烟设置

设计地下车库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1.1执行规范1.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50019-2003)1.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1.5《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1.1.6《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J08-98-2002)1.2超过2000平方米的地下车库就要进行机械排烟排风排烟1.3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4000 m2,每个防烟分区不大于2000 m2,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单边长度不得超过60m)。
每个防烟分区需有至少一个排风竖井,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相邻的两个防烟分区可共用一个竖井,以平均层高3m计,竖井土建净面积为排烟区面积的‰,共用竖井应以共用排烟区面积总和来计,此时风井流速为4m/s左右。
每个防火分区的多个防烟分区可共用一个进风通道,可利用汽车坡道作进风通道,但汽车坡道上不得设置防火卷帘,没有汽车坡道的防火分区应该增设进风井,进风井的大小约为服务区域面积的‰。
1.4进排风口的面积约为进排风井面积的到2倍。
根据DGJ08-98-2002之规定:1.4.1机动车停车库排风口与环境敏感目标的间距不应小于。
1.4.2机动车停车库排风口朝向人员活动区域时,其底部离地面不应小于;排风口设在非人员活动绿化地带内时,其底部可低于。
1.4.3机动车停车库的机械进风口底部离地面宜大于;设在绿化地带内的进风口,其底部离地面宜大于。
1.4.4机动车停车库的进风口、排风口处于同一立面、同一高度时,其水平间距宜大于,进风口应布置在排风口的常年主导风向向上风侧。
(如果把汽车坡道作为进风口时,应该同样满足这样的要求)1.4.5机动车停车库的进风口与排风口处于同一立面,且水平间距小于时,其进风口顶部应低于排风口底部,且保持足够高差和水平间距。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给停车用户。
本文将探讨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必要性、功能和设计原则。
一、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必要性地下车库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缺乏自然通风,容易积累废气、烟雾和有害物质。
如果没有适当的通风系统,车库内空气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停车用户的健康问题,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建设是必要的。
二、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功能1. 新风供应: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应能提供新鲜空气,有效降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持空气清新。
2. 废气排除: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应能及时排除车辆尾气、排水渠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减少空气污染,提高车库环境质量。
3. 防火排烟: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应配备排烟设施,能迅速排出车库内的烟雾,减少火灾发生后的烟气危害,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时间。
三、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1. 运行可靠性: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正常运行。
2. 效率与节能: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应最大程度地提高通风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可以采用变频控制、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节能减排。
3. 合理布局: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布局应根据车库的结构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确保通风设备的合理位置和数量,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4. 噪音控制: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应注意降低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产生,保证车库内的安静环境。
5. 安全性: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具备防火、排烟等功能,确保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四、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改进措施1. 配备监测系统:地下车库应配备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确保车库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2. 引入新技术:可以考虑引入空气净化技术、新风回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车库通风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能。
3. 定期维护:地下车库通风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地下车库排风

有关地下车库通风一、有关地下车库的强条:1.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排风量不小于6次/h2.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送风量不小于5次/h3.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排烟量按6次/h4.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5. 地下车库面积超过2000m2时通风系统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6. 排烟口距最远排烟点不超过30m即可满足要求7. 排气量应大于进气量,以便使车库有一定的负压,防止车库内空气流入与之相邻的房间8. 停车库风机一般风量大风压小,故大多采用离心风机,工程中有时采用混流风机代替离心风机。
二、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系统的设计(通风兼排烟系统)传统的设计方法:1. 车库送风系统兼做排烟时的补风2. 排风与排烟系统共用设备及风道3. 排烟口与上部排风口合用4. 排风时上部排风口负担1/3风量,下部排风口负担2/3风量5. 由于4条将导致排烟时上部排烟口风速过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将在上部增设一定数量的排烟口(常闭),同时在下部排风口分支管设防烟防火阀调节阀,火灾时电动关闭所有下部排风口分支管上的防烟防火阀调节阀打开上部排烟口(常闭)和排风口共同进行排烟。
三、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弊端:1. 选用了大量的电动控制的阀门,工程造价大幅提高,控制系统复杂,火灾时防烟防火阀调节阀一旦失灵会自下部吸引烟气,不但不能有效控制并排除烟气,反而会因下部排风口的抽吸使烟气向下部空间蔓延,直接对人员疏散产生威胁,所以这种通风兼排烟系统作为排烟系统时的可靠性较低。
四、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改进之一1. 车库送风系统兼做排烟时的补风2. 排烟系统只与排风系统共用主机及主管段,然后个分支路,在排烟支路上设排烟防火阀(280°C,常闭),在排风支路上设防烟防火调节阀(70°C,常开)火灾时消防控制中心只对这两个阀门进行启闭就可以实现排风系统向排烟系统的转换。
从而减少了电动控制阀门的数量,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传统的系统比较,就是排烟与排风各设支管。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行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行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是为了保障车库内空气质量和人员安全而设计的重要设备。
其作用是排除车库内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以确保车库内的空气清新、无异味,并保证车库内人员的舒适度和健康。
一、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在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的通风口设置:通风口的位置应合理布置,以便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通风口应尽可能设置在靠近汽车尾气排放区域的位置,以迅速排除有害气体。
2. 有效的排风系统: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应配备有效的排风设备,如排风扇或排风管道。
这些设备能够将车库内的废气排出,保持空气流通。
3. 智能化的控制系统:通风系统应配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车库内空气质量情况自动调节通风量,实现节能和提高通风效果的目标。
二、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运行方式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运行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定时开启通风:按照预设的时间表,设置通风系统定时开启和关闭。
例如,在高峰时段或特定时期,如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通风系统可以全天运行,以保持空气清新和人员舒适。
2. 建立有害气体浓度监测系统:车库内应配备有害气体浓度监测系统,当监测到有害气体超过安全标准时,通风系统自动启动,排除有害气体。
3. 手动控制通风:地下车库通风系统也可以由人工控制,如设置按钮或开关,方便车库管理员根据需要手动开启或关闭通风系统。
三、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为保证地下车库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与检查:定期检查通风口、排风设备和通风管道的清洁情况,清除积尘和杂物,确保通风畅通。
2. 设备保养:定期维护和保养通风系统的设备,如清洁排风扇、更换滤网等,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故障排除:对出现故障的通风系统及时进行维修与修复,以恢复正常的通风功能。
4. 监测与记录:定期监测和记录车库内空气质量情况和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地下车库的排风排烟设置(暖通设计)

设计地下车库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1.1执行规范1.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50019-2003)1.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1.5《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1.1.6《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J08-98-2002)1.2超过2000平方米的地下车库就要进行机械排烟排风排烟1.3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4000 m2,每个防烟分区不大于2000 m2,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单边长度不得超过60m)。
每个防烟分区需有至少一个排风竖井,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相邻的两个防烟分区可共用一个竖井,以平均层高3m计,竖井土建净面积为排烟区面积的‰,共用竖井应以共用排烟区面积总和来计,此时风井流速为4m/s左右。
每个防火分区的多个防烟分区可共用一个进风通道,可利用汽车坡道作进风通道,但汽车坡道上不得设置防火卷帘,没有汽车坡道的防火分区应该增设进风井,进风井的大小约为服务区域面积的‰。
1.4进排风口的面积约为进排风井面积的到2倍。
根据DGJ08-98-2002之规定:1.4.1机动车停车库排风口与环境敏感目标的间距不应小于。
1.4.2机动车停车库排风口朝向人员活动区域时,其底部离地面不应小于;排风口设在非人员活动绿化地带内时,其底部可低于。
1.4.3机动车停车库的机械进风口底部离地面宜大于;设在绿化地带内的进风口,其底部离地面宜大于。
1.4.4机动车停车库的进风口、排风口处于同一立面、同一高度时,其水平间距宜大于,进风口应布置在排风口的常年主导风向向上风侧。
(如果把汽车坡道作为进风口时,应该同样满足这样的要求)机动车停车库的进风口与排风口处于同一立面,且水平间距小于时,其进风口顶部应低于排风口底部,且保持足够高差和水平间距。
地下车库排风系统施工方案

地下车库排风系统施工方案地下车库作为停车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保证车辆在停放期间的安全和舒适性。
而地下车库排风系统的施工方案是确保车库内部空气质量良好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下车库排风系统施工方案,并提供具体的步骤和措施。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车库的布局设计和风道的规划,确定排风系统的布置。
其次,要充分了解地下车库的使用情况,包括车辆流量、停车时间以及车辆尾气排放等信息。
最后,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包括人员安排、材料准备以及施工期限等。
二、风道安装风道是地下车库排风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将车库内部的废气排放到室外。
在进行风道安装之前,要根据车库的具体情况进行测量和设计。
风道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车辆停放区域,以便及时排除废气。
风道的材料可以选择耐高温、耐损耗的金属材料,例如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
风道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确保不会发生松动和漏风等情况。
三、风机选型和安装风机是地下车库排风系统的动力设备,其作用是将车库内部的废气抽出并排放到室外。
根据地下车库的具体情况,包括车库面积、停车量以及通风需求等,选择适合的风机。
通常情况下,采用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较为常见。
风机的安装位置要根据风道的布置进行确定,确保风机能够有效抽风。
风机的固定和连接要牢固可靠,避免发生异响和摇晃等现象。
四、控制系统建设地下车库排风系统的控制系统起到协调各个设备工作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车库的具体需求选择相应的控制设备,如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
控制系统的建设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和运行。
同时,还要进行防火和安全检测,确保系统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停止运行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试运行和调试在完成地下车库排风系统的施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和调试。
首先,对整个系统进行自检和检测,确保各个设备和系统正常工作。
然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优化,包括风机的转速调节、风道的调整以及控制系统的校准。
地下车库通风方案

地下车库通风方案一、引言地下车库作为停车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储存车辆、保护车辆以及提供便捷停车服务的功能。
然而,地下车库由于密闭性,常常出现通风不畅、空气污浊等问题,对车辆和用户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地下车库通风方案至关重要。
二、问题分析地下车库的通风问题主要表现为空气流通不畅和气体浓度过高。
首先,由于车库位置的限制,空气流动受到限制,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
其次,由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车库内可能积聚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地下车库通风方案为解决地下车库通风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安装通风设备在地下车库中设置通风设备,如通风扇或排风机,以增强空气流动。
通风设备应布置在车库的适当位置,以保证空气的均匀分布。
同时,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噪音控制功能,以避免对用户和附近居民产生干扰。
通风设备还应与自动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自动调节和定时运行,以提高效率和节约能源。
2. 设置新风系统在地下车库中设置新风系统,引入新鲜空气,稀释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新风系统可以通过空气处理设备,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加热或降温等处理,确保引入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新风系统应考虑与排风系统的配合,实现空气的循环流动,以提高通风效果。
3. 室内空气监测在地下车库内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监测室内空气的质量参数,如二氧化碳浓度、有害气体浓度等。
监测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反馈给控制系统,以便及时调节通风设备和新风系统的运行状态。
同时,监测数据还可以进行长期记录和分析,为后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4. 防火通风设计地下车库作为车辆储存场所,防火安全至关重要。
通风方案应与防火设计相结合,确保通风系统的布置符合消防标准,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火墙、消防设备等。
在通风设备选用上,应优先选择具备防火功能的产品,以提高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地下车库通风
一、有关地下车库的强条:
1.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排风量不小于6次/h
2.地下车库通风系统送风量不小于5次/h
3.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排烟量按6次/h
4.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5.地下车库面积超过2000m2时通风系统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6.排烟口距最远排烟点不超过30m即可满足要求
7.排气量应大于进气量,以便使车库有一定的负压,防止车库内空气流入与之相邻的房间
8.停车库风机一般风量大风压小,故大多采用离心风机,工程中有时采用混流风机代替离心风机。
二、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系统的设计(通风兼排烟系统)
传统的设计方法:
1.车库送风系统兼做排烟时的补风
2.排风与排烟系统共用设备及风道
3.排烟口与上部排风口合用
4.排风时上部排风口负担风量,下部排风口负担风量
5.由于4条将导致排烟时上部排烟口风速过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将在上部增设一定数量的排烟口(常闭),同时在下部排风口分支管设防烟防火阀调节阀,火灾时电动关闭所有下部排风口分支管上的防烟防火阀调节阀打开上部排烟口(常闭)和排风口共同进行排烟。
三、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弊端:
1.选用了大量的电动控制的阀门,工程造价大幅提高,控制系统复杂,火灾时防烟防火阀调节阀一旦失灵会自下部吸引烟气,不但不能有效控制并排除烟气,反而会因下部排风口的抽吸使烟气向下部空间蔓延,直接对人员疏散产生威胁,所以这种通风兼排烟系统作为排烟系统时的可靠性较低。
四、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改进之一
1.车库送风系统兼做排烟时的补风
2.排烟系统只与排风系统共用主机及主管段,然后个分支路,在排烟支路上设排烟防火阀(280°C,常闭),在排风支路上设防烟防火调节阀(70°C,常开)火灾时消防控制中心只对这两个阀门进行启闭就可以实现排风系统向排烟系统的转换。
从而减少了电动控制阀门的数量,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传统的系统比较,就是排烟与排风各设支管。
由于排烟口距最远排烟点不超过30m即可满足要求,所以排烟支管不会过长,而且排烟时可以采用较高的流速,排烟管道的断面尺寸可以做得较小。
五、传统的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改进之二
1.送风系统兼做排烟时的补风
2.排烟系统与上部排风系统共用风机及管路
3.下部单设另一排风系统,并在此系统排风支路上设一防烟防火调节阀(70°C,常开)
4.火灾时只需关闭下部排风支管上的防火防烟调节阀,就可以实现排风系统向排烟系统的转换
5.此种情况并不是按上部排风口负担,下部排风口负担来分配风量,而是接近于各负担
六、地下车库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1.由于地下车库自身对噪声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尽可能减小风道尺寸,以降低造价,节约空间。
七、无风道诱导通风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1.无风道诱导通风系统由:
①送风机、②排风机、③诱导风机机组组成
2.无风道诱导通风系统原理:
诱导风机机组的喷嘴产生定向高速气流,诱导地下车库内的空气,通过高速气流边界层与地下车库内空气的动量交换,带动地下车库的空气流动,从而将废气排出室外,新鲜空气带入室内,产生通风效果。
3.无风道诱导通风系统的特点:
无风管、降低地下停车场高度、节省空间,易与其他专业的管道和桥架配合,施工简单
4.无风道诱导通风系统数量的确定:
当地下车库的面积较大时,由于系统风量较大,宜设置多个系统,系统的数量按下公式确定:
系统数量≥地下车库建筑面积/2500m2
5.诱导风机机组数量的确定:
地下车库所需诱导风机机组的台数,在考虑通风方式(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机械进风机械排风)地下车库有无隔墙、地下车库的形状的前提下,按每台风机所承担的地下车库面积计算。
6.诱导风机喷嘴的间距:
两喷嘴前后间距保持在10m以内
7.进风口、排风口位置的确定:
①防止气流短路,由于地下车库中送回风竖井的布置需综合考虑,所以有时送排风口相距很近,这就需要利用喷嘴来虚拟分割,设置流程,防止短路。
②采用诱导通风系统的地下车库,主气流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进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进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直接关系到地下车库能否形成合理的气流组织
8.无风道诱导通风系统的问题:
①诱导风机机组安装在车库顶上,而汽车库大量的废气沉积在车库底部,诱导风机机组是否有足够的动量扰动它,将它排出室外有待试验测定。
②由于车库内有害气体沿主气流方向向排风口运动,那么越靠近排风口的空气质量越差。
CO浓度是否会超标也有待试验测定。
③由于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车库即需设置机械排烟系统,为了满足排烟口距最远排烟点的距离不超过30m的要求,不可避免地好要设置排烟风道,这样显然也就不能称为“无风道”设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