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公开课台湾省教案

合集下载

《台湾省》 教学设计

《台湾省》 教学设计

《台湾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组成;掌握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知道台湾省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阅读、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深厚渊源,以及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台湾省美丽风光和独特文化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台湾省。

(二)新课讲授1、位置与范围(1)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台湾省的位置,并描述其经纬度范围。

(2)介绍台湾省的组成,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

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展示台湾省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台湾省的地形特点,如以山地为主,山脉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2)气候结合台湾省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其气候类型和特点,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3)河流观察台湾省的水系图,让学生指出主要的河流,并分析河流的特点,如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3、丰富的物产(1)介绍台湾省的森林资源,如樟树等珍贵树种。

(2)讲解台湾省的农产品,如水稻、甘蔗、香蕉等。

(3)强调台湾省的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

4、经济发展(1)讲述台湾省经济发展的历程,从以农业为主到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2)分析台湾省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优势条件,如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等。

(三)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台湾省与祖国大陆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2、如何促进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地理八年级下册 《台湾省》教案

地理八年级下册 《台湾省》教案

《台湾省》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读图分析台湾的位置。

2.读图了解台湾的山脉、河流、风景区。

3.体会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了解台湾海峡的形成原因。

5.理解台湾位于地震带。

6.台湾省的富饶和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7.了解台湾省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征、植被特征。

8.了解台湾的矿产和农业。

9.了解台湾快速发展的经济。

二、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完成对本节课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认识这二位名星吗?他们是哪个省的人?二、新课学习读图了解台湾在中国的位置。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位于祖国东南海域。

台湾省的范围: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

说一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台湾海峡—中国和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台湾岛—居岛弧链的中枢地位,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展示图片:总结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读图分析台湾省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台湾省人口2322.5万(2011年),汉族占人口的97%,他们的祖籍大部分是福建和广东,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高山族是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台湾与祖国大陆密切联系台湾与祖国的地缘关系海峡两岸人们的血缘关系台湾与祖国的文化渊源最大的湖泊----日月潭。

台湾岛北海岸的海蚀地貌---野柳地形与河流总结:多山的海岛全岛2/3为山地山脉纵贯南北平原主要分布西部浊水溪和日月潭看看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哪个部位?通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处于什么温度带?热带和亚热带属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什么?年平均气温22摄氏度,年均降水2430mm;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1.台湾岛的等温线分布有何规律,这种分布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八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

八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

八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八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八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二)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三)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四)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五)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六)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七)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课前活动:台湾岛是我国的宝岛,请同学们上网查询资料,找到有关台湾岛的介绍和传说,搜集有关台湾岛的美称有哪些?比一比,看看谁找到的资料最多、最有趣。

新课导人:方案①:老师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同学说出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我国哪个省?属于什么民族?由此引人到台湾省的教学中。

方案②: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学法指导:让同学们在“台湾地形”图上找到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x岛、赤尾屿、兰屿、绿岛、太平洋、台湾海峡、福建省、北回归线,并完成教材P.51活动题1。

从而了解台湾省特定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以及范围。

讲述:台湾省地处中国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越巴士海峡即达菲律宾。

总面积3石万平方千米,人口(含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2 228万人。

有汉、高山、满。

回等民族,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同学们可通过阅读“高山族”这则材料来了解该民族的基本概况。

思考题:(1)根据高程表,你能大致说出台湾海峡的水深是多少?说明海峡底部属什么海底地形?台湾海峡属大陆架的地形特征,它有着丰富的海底资源,可见台湾岛原是与大陆相连的。

通过阅读材料“大陆与台湾”可让学生了解台湾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地理公开课台湾省教案

地理公开课台湾省教案

地理公开课台湾省教案地理公开课教案马雪强课题:《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等基本概况2、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3、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4、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识记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5、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

6、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法、讲授、谈话、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2、通过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2、“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请学生推荐一位们同学朗诵余光中的诗《乡愁》朗诵:《乡愁》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略)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思考问题1、台湾的地理位置2、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学生一边做地理填充图册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岛屿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

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示: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回答)一般从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

精品台湾省 教案.doc

精品台湾省 教案.doc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1.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 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探索法•教学媒体: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伴有者欢快优美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终止音乐,老师提问:这首歌曲叫什么?日月潭位于我国哪个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了解台湾省。

台湾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呢,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表达了台湾同胞思念故土的情怀和两岸同胞指望团聚的愿望。

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却是我们最大的国荡、最深的乡愁。

根据你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想一想,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你知道哪些史料和证据?板书:一、台湾历史生答:略既然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们骨肉相连,血脉相通。

在坐的每一位同学和我更应该走进台湾,去认识它、了解它。

请看大屏幕二、自然环境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位置和范围台湾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归纳台湾地形的特征。

地形大部份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气候大部份地区的年均温在多少度以上,有何特征?归纳台湾省的气候类型及特征?东部和西部的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河流的长度?河流的径流量?河流的流速?归纳台湾河流的特征。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第一篇:《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问题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2、知道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知道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地缘关系,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的各种美称和台湾物产及风光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谜语,学生猜。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好吗?(生:好!)(课件展示谜面: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飞舞花丛,快乐逍遥。

2、导入台湾。

3、欣赏台湾的美丽风光。

师:欣赏完了,同学们觉得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活动一:交流收集的资料,感知台湾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师:老师知道你们通过上网、查看书籍、询问长辈等方式收集到有关台湾的资料。

请问你们都收集了台湾哪方面的资料?(2)师: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与小伙伴交流吗?(3)师:(出示交流要求)请看交流要求: A、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B、讨论在班上交流的方式,可以选派一人汇报,可以几个同学一人说一点,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

(4)学生交流。

老师巡视。

(5)师:在小组交流时,每人都跃跃欲试,看哪个小组先在班上汇报。

我们都来当评判,给每个小组评评等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6)分小组在班上进行汇报。

(7)师:谁来评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要说清理由。

(8)学生评价。

(9)师:是呀!从各小组的汇报中,我仿佛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阿里山,美丽的日月潭,走在台湾的街市,品尝着美味可口的小食……我们迷恋台湾的美景,惊叹台湾的富饶。

2、活动二:感受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根脉相连的。

(1)师:美丽富饶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台独分子却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请大家打开课本看58-60页,划出相关的理由。

地理公开课教案:台湾省

地理公开课教案:台湾省

一、初二地理教案:台湾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等基本概况2、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3、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4、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识记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5、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

》6、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法、讲授、谈话、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2、通过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教学重点]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2、“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略)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原属于福建管辖。

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省。

((板书)台湾省(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读图:“台湾省地形图”思考问题1、台湾的地理位置2、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学生一边做地理填充图册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岛屿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

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示: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生答)一般从经纬位置、海陆位置、交通政区位置等方面入手。

经纬位置北纬22度到北纬25度东经120度到东经122度(板书)1、位置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四面环海西面是台湾省海峡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政区位置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隔巴土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教师提示: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经过台湾省南部,在图上找出来。

第2课《台湾省》教案

第2课《台湾省》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2课《台湾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台湾省的主要岛屿有哪些;
技能目标:了解台湾的重要地理意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台湾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知道台湾的经济特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宝岛台湾吗?它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台湾省》;
二、台湾的地理意义:
师:课件出示我国台湾省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台湾省的主要岛屿有哪些?台湾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台湾的经济和文化: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台湾的主要岛屿和地理意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台湾为什么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公开课教案
xx
课题:《祖国xx――xx》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等基本概况
2、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
3、知道xx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
4、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识记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
5、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

6、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图分析法、讲授、谈话、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通过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
请学生推荐一位们同学朗诵余光中的诗《乡愁》朗诵:《乡愁》
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略)
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十节祖国xx――xx
(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让学生读图:P50“台湾省地形图”思考问题
1、xx的地理位置
2、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学生一边做地理填充图册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岛屿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

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示: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一般从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

数理位置北纬22度到北纬25度东经120度到东经122度
(板书)1、位置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四面环海西面是台湾省海峡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
政区位置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隔巴土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
教师提示:大家注意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经过台湾省南部,
北回归线经过台湾澎湖列岛、玉山,所以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
学生分组讨论:台湾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小结xx位置特点。

1、台湾从纬度位置看,位于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
2、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西南为南海,与日本隔海相望。

台湾是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交通位置),
3、也是我国海防的重要屏障(战略位置)。

特别是台湾海峡它是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

(板书)2、范围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兰屿、赤尾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总面积3.6万平方千米,其中台湾岛面积35808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

活动:
1、学生动手量算高雄到厦门的距离:300千米(实际距离:306千米)
2、为何xx应加强与祖国的联系?
因为祖国大陆有丰富的原材料,有巨大的销售市场
大家会唱《阿里山的姑娘》吗?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呢?-----高山族
台湾电视剧中常有一些方言,是什么地方的方言呢?
闽南语因为80%的人口祖籍为xx
(板书)二、居民与人口
2001年全省人口2240.6万,汉族为主,占97%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和东部沿海。

看P50xx地形图,讨论xx地形特点
提问:xx有什么xx?最高峰是什么?
看P50台湾岛地形剖面图,了解台湾岛地势特征
(板书)三、地形
(板书)1、地势特点:xx低
山地为主西部为xx东部和中部是xx
(板书)2、主要地形区
xxxxxxxxxxxx
海岸xxxxxxxxxx
小结:台湾岛上约是山地,是由几条平行山脉所组成的南北纵贯全岛的台湾山脉,山势巍峨,群峰挺秀,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

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东部山岭直抵太平洋岸,西部是较宽阔的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板书)3、河流及特点众多河流,短而急
台湾岛上有150多条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央山脉,向四周入海,河流短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浊水溪上游的日
月潭是最大的天然湖泊,既是发电能力很强的水电站,又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小结并承转:台湾岛四面环水,北回归线穿过它的南部。

在热带、亚热带季风的作用下,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台湾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台湾岛赢得“宝岛”之称的美誉。

台湾还有很多美称:“森林宝库”、“东方甜岛”、“东南海上粮仓、”“东南海上盐仓”、“蝴蝶岛”、“亚洲天然植物园”、“木材之乡”、“水果之乡”等等,这是为何呢?
(板书)四、气候和自然资源
(板书)1、森林资源:台湾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森林资源丰富,台湾的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世界第一。

(板书)2、丰富的农产:台湾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谷和甘蔗。

台湾岛四季鲜果不断,香蕉、菠箩和茶叶驰名中外。

(板书)3、矿产丰富:
(板书)4、海产资源:台湾周围海域是我国优良的渔场。

享有“祖国东海盐仓”的美称。

(板书)五、经济
(板书)1、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板书)2、农业
(板书)3、工业
由于岛的地理环境,市场狭小,原材料品种不齐全,因而60年代后,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口原料和原料配件,加工出口,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且发展迅速。

工业集中分布在以台北、台中、高雄为中心的西部平原
(板书)4、交通运输业
(板书)5、旅游业
(板书)六、主要xx
(板书)xxxx基隆
台北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海港、第二大城市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多年来经过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人民的往来、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

提问:对于台湾问题,我们国家的一贯主张是什么?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尽早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台湾省的位置、范围、面积等概况,知道台湾的地形、气候等条件及其在此条件下形成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我们还了解台湾的外向型经济以及人口、民族、城市的基本概况。

通过学习,我们还进一步认识到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是同胞兄弟,海峡两岸人民都有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课堂练习:做学案中的习题
[教学纲要]
祖国xx――xx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数理位置
1、位置海陆位置
政区位置
2、范围
二、居民与人口
三、地形
四、气候和自然资源
五、经济
六、主要xx
xxxx基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