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与黏土的区别

合集下载

粘性土与粘土的区别

粘性土与粘土的区别

粘性土与粘土的区别: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粘性土分为粉质黏土和黏土,粘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粉质粘土和粘土的区别:粉质粘土,是粘土中具体细分,粉质多但也是粘土粘土不感觉有沙粒,大多很细的粉末,一般没有沙粒.亚粘土感觉有沙粒,小土粒易用手指捻碎砂土和粘土的区别是什么?砂土的“砂”表示什么含义?粘土的“粘”表示什么含义?砂土和粘土的称谓只是一种泛指的说法,准确的称呼为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划分标准粗略为看粒径大小(即砂粒、粉粒、粘粒等),理论上判断方法应用塑性指数(Ip)划分,当其小于等于3时,为砂土,当大于3时,一般认为是粘性土,塑性指数需要在实验室内通过界限含水量试验测定。

但在实际中,砂土无法进行该项试验,一般是通过颗粒分析方法(洗筛法+比重计法)分析其颗粒构成,然后进行判断所谓砂土和粘土是按照他们的粒径的大小分类来说的.不是一般所说的砂,或者粘了!具体的参照土质土力学教材,讲的很清楚。

什么是高岭土?什么是砂性土?什么是亚粘土1. 高岭土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特点是铝含量高,助熔剂含量低。

其产地遍布各地,南方多原生高岭土,北方多粘积高岭土2.砂性土:它既具有一定数量的粗粒组,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又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细颗粒,使土具有一定的粘性,不至于过分松散。

砂性土的颗粒组成接近于最佳级配。

因此,砂性土修筑的路基适应于行车时的压实作用,能构成平整坚实的路基表面,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3.亚粘土:在建筑工程中,亚粘土是介于粘土和砂土之间的一种地基土它的特征接近粘土,但颗粒较粘土粗,可塑范围较粘土小。

粉质粘土(亚粘土)属于粘性土,在现行规范中规定,粘性土的分类是按土的塑性指数来划分的,如下:塑性指数≥17的称粘土;17>液性指数≥10的称粉质粘土,10>塑性指数≥3的称为粉土,砂土的塑性指数一般都小于3。

塑性指数越小,说明土的颗粒越粗,可塑的范围越小。

土层的软硬,不仅取决于名称,主要取决于土的含水量和空隙率。

橡皮泥粘土彩泥的区别

橡皮泥粘土彩泥的区别

粘土、橡皮泥、彩泥之间的区别一、超轻粘土相比橡皮泥更轻,延展性更好一些,手感方面,超轻粘土更细腻一些,粘性比橡皮泥大,可塑性更好;二、粘土容易粘灰,且粘到脏东西比较难以分离,橡皮泥则对于环境要求更松;三、橡皮泥做出的作品不能长期保存,会干裂损坏,超轻粘土则可以在干燥定型后保留很长时间,不过也怕利器和潮湿环境;四、二者在颜色方面发展的比较丰富,都可以随意混色造型;粘土超轻粘土是纸粘土里的一种,简称超轻土,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且作品很可爱,在日本比较盛行。

主要是运用高分子材料发泡粉(真空微球)进行发泡,再与聚乙醇、交联剂、甘油、颜色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

1.超轻、超柔、超干净、不粘手、不留残渣;2.颜色多种,可以随意调配;3.作品不需要烘干,自然风干,干燥后不会出现裂纹;4.与其他材质的结合度高,不管是玻璃、金属还是蕾丝、珠片都有极佳的密合度,干燥定型后,可用水彩、油彩、亚克力颜料、指甲油上色,有很高的包容性;5.干燥速度取决于制作作品的大小,作品越小,干燥速度越快;6.作品完成后可保存4-5年不发霉;7.原材料容易保存,在快干的时候加些水可保湿,又能恢复原状;橡皮泥橡皮泥有工业橡皮泥和小孩玩的普通橡皮泥之分,主要以碳酸钙等为原材料,以液体石蜡为油性成分,与甘油等配置而成,可供幼儿制作陶瓷使用。

彩泥1.彩泥主要是油融性的面泥,一般比较油腻,由于会有味道,因此会加入大量香精,超轻粘土主要材质是高分子发泡粉,因此不会油腻,无毒无味;2.彩泥由于主要是面粉,因此不容易上色,颜色暗淡,两种颜色很难均匀混色,超轻粘土是新型材料,颜色纯正,两种颜色可以揉捏在一起,像水彩一样混色;3.彩泥不容易做造型,只适合做一些简单的形状,而且他是面粉做的,没办法拉长,超轻粘土延展性和粘连性更强,随便拉伸能做出复杂的造型;4.定型能力:彩泥质地比较重,定型所需时间长,可以重复使用,但容易干裂和变质,超轻粘土质地轻,像泡沫片一样,一般风干30-60分钟可自然风干,不易变形、开裂;。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土的分类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土的分类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土的分类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土的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粉质土:颗粒直径小于0.005毫米的颗粒占总质量的10%以上的土壤。

2.粉砂土:颗粒直径为0.005毫米至0.075毫米的颗粒占总质量的10%以上的土壤。

3.砂土:颗粒直径为0.075毫米至2毫米的颗粒占总质量的10%以上的土壤。

4.粉砂质砂土:粉砂土与砂土的混合土。

5.粘土:颗粒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占总质量的10%以上的土壤。

粘土可进一步分为软粘土、中粘土和硬粘土。

6.粉砂质粘土:粉砂质土与粘土的混合土。

7.粉质黏土:粉质土与黏土的混合土。

8.砂砾土:砂土与砾石的混合土。

9.砾石土:砾石和少量砂土、粉砂土和黏土的混合土。

10.岩土: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占总质量的10%以上的土壤。

以上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对土的分类的基本定义。

实际工程中,土壤的分类还会根据颗粒大小、颗粒形状和颗粒组成等特征进行更加详细的细分。

砖材之黏土砖与非黏土砖的区别

砖材之黏土砖与非黏土砖的区别

砖材之黏土砖与非黏土砖的区别常用材料一、砖材砖材是我国主要墙体材料,种类较多,目前普通粘土砖、黏土空心砖、非黏土烧结砖和砌块是最主要的品种,它们的外形均为规则的直角平行六面体,其主要分类见表1-1。

表1-1 砖的主要分类序号分类类别1 按生产工艺分机制砖手工砖2 按颜色分红砖青砖3 按形状分实心砖过火砖强度高,耐水性好,导热性好,适于做基础和承重墙体欠火砖强度低,耐水性差,不宜做基础和承重墙体竖孔空心砖又叫承重空心砖,按强度划分强度等级,以便选用,并要求能耐15次的反复冻融,在成晶中不允许混杂欠火砖和酥砖水平孔空心砖一般为非承重空心砖拱壳空心砖目前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一般要求尺寸准确、形状规整,强度要求较高花格砖目前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一般要求尺寸准确、形状规整,强度要求较高4 按承受荷重承重砖非承重砖5 按材质分黏土砖非黏土烧结砖1.普通粘土砖和黏土空心砖普通黏土砖的标准尺寸为240mm x 115mm x 53mm。

砖的各个面的名称分别是:240mm x 115mm的面为大面,240mm x 53mm 的面为条面,115mm x 53mm的面为顶面。

黏土空心砖与普通黏土砖相比,墙体自重减轻20%~30%,砌筑砂浆用量减少30%~40%,降低墙体造价20%左右,能改善墙体保温、隔热和吸音性能。

普通黏土砖和黏土空心砖的性能比较,见表1—2。

表1—2 普通黏土砖和黏土空心砖的性能比较鉴别普通黏土砖和黏土空心砖的质量好坏,可从声色上观察:色深的火候足,敲击时声音响亮的强度高;色浅的欠火候,敲击时声哑的强度纸。

不允许有欠火砖、酥砖或螺旋纹砖。

其外观质量分为两个等级见表1—3,通过尺量检查。

表1—3 外观质量 序号项目指标/mm序号 类别 普通黏土砖 黏土空心砖 1 标准尺寸 240mm x 115mm x 53mm 240mm x 115mm x 53mm2容重单砖干燥质量2.5kg 左右。

雨淋吸水后为3Kg 左右。

超轻粘土和橡皮泥的区别有哪些

超轻粘土和橡皮泥的区别有哪些

超轻粘⼟和橡⽪泥的区别有哪些 很多⼩伙伴都不清楚超轻粘⼟和橡⽪泥的区别。

制作的时候应该选择哪⼀种。

以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超轻粘⼟和橡⽪泥的区别,希望你们喜欢。

超轻粘⼟和橡⽪泥的区别 超轻粘⼟篇 超轻粘⼟是纸黏⼟⾥的⼀种,简称超轻粘⼟,揉捏起来更舒适更容易,适合造型,⽽且作品风格可爱。

在⽇本⽐较盛⾏,是⼀种兴起于⽇本的新型⽆毒、环保、⾃然风⼲的⼿⼯造型材料。

特性 1.轻、柔、⼲净、不沾⼿、不残留。

2.颜⾊多、颜⾊正、易混⾊、易操作。

3.⾃然风⼲、⽆需烘烤、⼲燥后不会出现裂纹。

4.⼲燥定型后,可⽤⽔彩、油彩、亚克⼒颜料、指甲油等上⾊,有很⾼的包容性。

5.与其他材料的结合度⾼,如纸张、玻璃、⾦属、蕾丝、珠⽚,都有极佳的密合度。

6.表⾯⼲燥时间⼤约3个⼩时左右,⼲燥速度取决于作品⼤⼩,和不同品牌的粘⼟品质。

7.正常环境下可保存4-5年不变质不发霉。

8.原材料较易保存,快⼲的时候加些谁保湿,⼜能恢复如初。

传统橡⽪泥篇 说起传统橡⽪泥,各位⼩伙伴应该在⼩的时候都接触过。

橡⽪泥1956年问世,最开始只有灰⽩⼀种颜⾊,随后的⼏年才有了各种各样的颜⾊和⾹味。

发展到今天,橡⽪泥的材质和⼯艺都发⽣了很⼤的改变,不想以前,不能混⾊,不能重复使⽤,⽽且⽐较粗糙发硬,橡⽪泥就是现在“彩泥”的前⽣,再⾼端的就是“超轻粘⼟”了。

传统的橡⽪泥在家⾥就能简单制作。

特性 1.传统橡⽪泥,是油性泥,有刺激性⽓味,所以⽣产过程中汇加⼊⼤量⾹味剂。

很多80后和90后上⼩学时学校发的劣质橡⽪泥,⼤多都散发着⼯业化学味。

2.⾊彩较暗,颜⾊不纯正且⽆法混⾊。

3.不易造型,需要⽤模具成型,拉伸强度低,不易粘连。

4.传统橡⽪泥属于油性泥,因此捏制过程容易脏。

5.传统橡⽪泥,质地较重,⼲燥后会开裂变形。

粘⼟和橡⽪泥的⽐较 ⼀、超轻粘⼟相⽐橡⽪泥更轻,延展性更好⼀些。

⼿感⽅⾯,超轻粘⼟更细腻⼀些,粘性⽐橡⽪泥⼤,可塑性更好; ⼆、粘⼟容易沾灰,且沾到脏东西后⽐较难以分离,橡⽪泥则对于环境要求更松; 三、橡⽪泥做出的作品不能长期保存,会⼲裂损坏,超轻粘⼟则可以在⼲燥定形之后保留很长时间,不过也怕利器和潮湿环境; 四、⼆者在颜⾊⽅⾯现在发展得都很丰富了,也都可以做到随意混⾊造型。

粘性土与粘土的区别

粘性土与粘土的区别

粘性土与粘土的区别: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粘性土分为粉质黏土和黏土,粘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粉质粘土和粘土的区别:粉质粘土,是粘土中具体细分,粉质多但也是粘土粘土不感觉有沙粒,大多很细的粉末,一般没有沙粒.亚粘土感觉有沙粒,小土粒易用手指捻碎砂土和粘土的区别是什么?砂土的“砂”表示什么含义?粘土的“粘”表示什么含义?砂土和粘土的称谓只是一种泛指的说法,准确的称呼为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划分标准粗略为看粒径大小(即砂粒、粉粒、粘粒等),理论上判断方法应用塑性指数(Ip)划分,当其小于等于3时,为砂土,当大于3时,一般认为是粘性土,塑性指数需要在实验室内通过界限含水量试验测定。

但在实际中,砂土无法进行该项试验,一般是通过颗粒分析方法(洗筛法+比重计法)分析其颗粒构成,然后进行判断所谓砂土和粘土是按照他们的粒径的大小分类来说的.不是一般所说的砂,或者粘了!具体的参照土质土力学教材,讲的很清楚。

什么是高岭土?什么是砂性土?什么是亚粘土1.高岭土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特点是铝含量高,助熔剂含量低。

其产地遍布各地,南方多原生高岭土,北方多粘积高岭土2.砂性土:它既具有一定数量的粗粒组,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又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细颗粒,使土具有一定的粘性,不至于过分松散。

砂性土的颗粒组成接近于最佳级配。

因此,砂性土修筑的路基适应于行车时的压实作用,能构成平整坚实的路基表面,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3.亚粘土:在建筑工程中,亚粘土是介于粘土和砂土之间的一种地基土它的特征接近粘土,但颗粒较粘土粗,可塑范围较粘土小。

粉质粘土(亚粘土)属于粘性土,在现行规范中规定,粘性土的分类是按土的塑性指数来划分的,如下:塑性指数≥17的称粘土;17>液性指数≥10的称粉质粘土,10>塑性指数≥3的称为粉土,砂土的塑性指数一般都小于3。

塑性指数越小,说明土的颗粒越粗,可塑的范围越小。

土层的软硬,不仅取决于名称,主要取决于土的含水量和空隙率。

粘性土的分类及定义

粘性土的分类及定义

粘性土的分类及定义一、粘性土的分类: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二、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三、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四、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粘土和黏土的区别

粘土和黏土的区别

粘土和黏土的区别大家在从事岩土工程的相关工程中总是会接触这粘土、黏土、粉质粘土、粉质黏土等含有‘黏’或者‘粘’的专业名词,基本上在工程的的应用中,影响不大,但是作为一名从事岩土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总想厘清个头绪,于是乎,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下,希望可以促进大家的统一认识.1规范中的不统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中的岩土分类里命名为黏性土,黏性土根据塑形指数进一步划分为粉质黏土黏土.《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采用的也是黏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采用的也是黏土.而一些行业规范里面,如《架空送点线路基础技术规定》(DL/T52192005)里采用的是粘土.而且同是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描述技术规定》里面采用的反而是黏土.这种不统一,严重影响规范和规程的标准性、专业性和严肃性.查各种词典可以综合发现:“黏”字读nián,表能把一种东西附着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粘”字读zhān或者nian,表黏性物(或用黏性物)把物体连接起来.“黏”字用于:黏稠、黏度、黏附、黏糕、黏合、黏糊糊、黏米、黏膜、黏土、黏性、黏液、黏着,“粘”字用于:粘胶、粘连、粘贴,说“这东西真nián”,要用“黏”字;说“把这张纸zhān上”,要用“粘”字."粘"是多音字,作动词读zhan.作形容词度nian,意思同"黏"."粘"还是姓,读Nian."黏",是单音字,意义同"粘"的形容词.本次建议采用黏,释义单一,就是形容词,各个版本的规范可以统一用词,让人不易混淆.黏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才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一般的粘土都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一般在原地风化,颗粒较大而成分接近原来的石块的,称为原生黏土或者是一次黏土.这种黏土的成分主要为氧化硅与氧化铝,色白而耐火,为配制瓷土之主要原料.黏土这种柔可绕指的泥土在我国远古时期就被人们广泛使用,至仰韶文化时代制陶工艺技术就已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先民们利用粘土的塑性、焙烧性得到具有实用效果的抗水性的石质性器物——陶瓷器,它对人类的古代文明与文化发展曾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粘土在引进制瓷胎体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是粘土的可塑性使陶瓷坯泥赖以成形的基础;是粘土使注浆泥料与釉料具有悬浮性与稳定性;粘土一般呈细分散颗粒,同时具有结合性;粘土的出现使其成为陶瓷坯体烧结时的主体,形成瓷器中莫来石晶体的主要来源.粘土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产物,是由地壳中含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地质的作用而生成的,在自然界中分成广泛,种类繁多,藏量丰富,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粘土具有颗粒细、可塑性强、结合性好,触变性过度,收缩适宜,耐火度高等工艺性能,因而,粘土是成为瓷器的基础.它主要有瓷土、陶土和耐火土粘土等三类,据矿物的结构与组成的不同,陶瓷工业所用粘土中的主要粘土矿物有高岭石类、蒙脱石类和伊利石(水云母)等三种,另外还有较少见的水铝石.粘土矿物的主体化学成分是硅铝氧化物和水,其特征是与适量水结合可调成柔可绕指的软泥,具有可塑性,将塑性成形的泥团烧后会变成具有一定湿度的坚硬烧结体.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使它与人类生活发生了联系.从久远的制瓷经历数万年的发展直到今天,仍是制瓷胎的最基本的原料.粘土一般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但是有些成岩作用也会产生粘土.在这些过程中粘土的出现可以作为成岩作用进展的指示.含有粘土的土壤非常容易结合水、矿物质和有机营养,原因在于颗粒非常小的粘土的相对表面大以及其表面的电极性.有些矿物可以吸收水、正离子和有机分子后再将它们释放出来.一些常见的粘土矿物:高岭石、石脂、蒙脱石、蛭石、伊利石和水铝英石2黏土的应用:最基本的应用就是制瓦,制陶瓷,与石灰岩混合后制水泥,在工业、模型制造和艺术中做模型.艺术家使用黏土制做模型,但也适用黏土直接塑造艺术品,例如景德镇陶瓷.另外,现在也出现纸黏土国内也称“纸浆黏土”.成分包括纸浆,胶质,长石和纤维等.无需烧烤,干燥后的质感介于陶土和石膏之间,不会摔碎,可永久保存不变形.既可雕刻,又可附着于各种物体粘贴、塑形,和石材、木材、玻璃都能很好搭配,应用十分广泛.普通的纸黏土为白色,干后可着颜色,水性和油性的颜料包括水彩,压克力,油彩均可.并且无毒无味.近年来随着工艺的发展,纸黏土更加细腻、质轻、黏度更高,可以制作比较精细的工艺品,而且出现了彩色纸黏土.这种黏土在国外一些国家从70年代已经普及,通常是儿童雕塑课堂使用的材料.近年来成为流行的手工捏塑材料,许多创造的作品成为时尚的装饰,已经融入日常生活.还有,树脂黏土俗称为面粉粘土.它以天然聚合物为主要原料,本身是半透明色,性质柔软,可延展至很薄又不会裂开,即使干燥后也能保持弹性.它可塑性高,质感强烈,用法简单,可使用油画颜料、丙稀颜料来调校色彩,然后塑造出心目中形象,自然风干就成了.制成的作品能保持不变的形态,可用于花、小动物、公仔、饰件等多种作品的制作.现在已有很多种彩色树脂黏土,可混合调色,使用更加方便.运用高级的轻型和超轻型的树脂黏土可以创作出惟妙惟肖的艺术品.以上两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是黏土手工家族的基本成员.如果希望创作出更加精致动人的黏土精品,还可以运用其他特殊的黏土,将多种黏土配合使用,能更好地体现不同材质的特殊质感,获得更好的工艺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土与黏土的区别及其应用
大家在从事岩土工程的相关工程中总是会接触这粘土、黏土、粉质粘土、粉质黏土等含有”黏”或者”粘”的专业名词,基本上在工程的的应用中,影响不大,但是作为一名从事岩土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总想厘清个头绪,于是乎,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下,希望可以促进大家的统一认识。

大家在从事岩土工程的相关工程中总是会接触这粘土、黏土、粉质粘土、粉质黏土等含有”黏”或者”粘”的专业名词,基本上在工程的的应用中,影响不大,但是作为一名从事岩土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总想厘清个头绪,于是乎,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下,希望可以促进大家的统一认识。

1规范中的不统一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中的岩土分类里命名为黏性土,黏性土根据塑形指数进一步划分为粉质黏土黏土。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采用的也是黏土。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采用的也是黏土。

而一些行业规范里面,如《架空送点线路基础技术规定》(DL/T52192005)里采用的是粘土。

而且同是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描述技术规定》里面采用的反而是黏土。

这种不统一,严重影响规范和规程的标准性、专业性和严肃性。

查各种词典可以综合发现:
“黏”字读nián,表能把一种东西附着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

“粘”字读zhān或者nian,表黏性物(或用黏性物)把物体连接起来。

“黏”字用于:黏稠、黏度、黏附、黏糕、黏合、黏糊糊、黏米、黏膜、黏土、黏性、黏液、黏着,“粘”字用于:粘胶、粘连、粘贴,说“这东西真nián”,要用“黏”字;说“把这张纸zhān上”,要用“粘”字。

"粘"是多音字,作动词读zhan。

作形容词度nian,意思同"黏"
"粘"还是姓,读Nian
"黏",是单音字,意义同"粘"的形容词。

本次建议采用黏,释义单一,就是形容词,各个版本的规范可以统一用词,让人不易混淆。

黏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才具有较好的可塑性。

一般的粘土都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

一般在原地风化,颗粒较大而成分接近原来的石块的,称为原生黏土或者是一次黏土。

这种黏土的成分主要为氧化硅与氧化铝,色白而耐火,为配制瓷土之主要原料。

黏土这种柔可绕指的泥土在我国远古时期就被人们广泛使用,至仰韶文化时代制陶工艺技术就已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

先民们利用粘土的塑性、焙烧性得到具有实用效果的抗水性的石质性器物陶瓷器,它对人类的古代文明与文化发展曾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粘土在引进制瓷胎体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是粘土的可塑性使陶瓷坯泥赖以成形的基础;是粘土使注浆泥料与釉料具有悬浮性与稳定性;粘土一般呈细分散颗粒,同时具有结合性;粘土的出现使其成为陶瓷坯体烧结时的主体,形成瓷器中莫来石晶体的主要来源。

粘土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产物,是由地壳中含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地质的作用而生成的,在自然界中分成广泛,种类繁多,藏量丰富,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

粘土具有颗粒细、可塑性强、结合性好,触变性过度,收缩适宜,耐火度高等工艺性能,因而,粘土是成为瓷器的基础。

它主要有瓷土、陶土和耐火土粘土等三类,据矿物的结构与组成的不同,陶瓷工业所用粘土中的主要粘土矿物有高岭石类、蒙
脱石类和伊利石(水云母)等三种,另外还有较少见的水铝石。

粘土矿物的主体化学成分是硅铝氧化物和水,其特征是与适量水结合可调成柔可绕指的软泥,具有可塑性,将塑性成形
的泥团烧后会变成具有一定湿度的坚硬烧结体。

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使它与人类生活发生了联系。

从久远的制瓷经历数万年的发
展直到今天,仍是制瓷胎的最基本的原料。

粘土一般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

但是有些成岩作用也会产生粘土。

在这些过程中粘土的出现可以作为成
岩作用进展的指示。

含有粘土的土壤非常容易结合水、矿物质和有机营养,原因在于颗粒非常小的粘土的相对表面大以及其表面的电极性。

有些矿物可以吸收水、正离子和有机分子后再将它们释放出来。

一些常见的粘土矿物:高岭石、石脂、蒙脱石、蛭石、伊利石和水铝英石
2黏土的应用:
最基本的应用就是制瓦,制陶瓷,与石灰岩混合后制水泥,在工业、模型制造和艺术中做模型。

艺术家使用黏土制做模型,但也适用黏土直接塑造艺术品,例如景德镇陶瓷。

另外,现在也出现纸黏土国内也称
“纸浆黏土”。

成分包括纸浆,胶质,长石和纤维等。

无需烧烤,干燥后的质感介于陶土和石膏之间,不会摔碎,可永久保存不变形。

既可雕刻,又可附着于各种物体粘贴、塑形,和石材、木材、玻璃都能很好搭配,应用十分广泛。

普通的
纸黏土为白色,干后可着颜色,水性和油性的颜料包括水彩,压克力,油彩均可。

并且无毒无味。

近年来随着工艺的发展,纸黏土更加细腻、质轻、黏度更高,可以制作比较精细的工艺品,而且出现了彩色纸黏土。

这种黏土在国外一些国家从70年代已经普及,通常是儿童雕塑课堂使用的材料。

近年来成为流行的手工捏塑材料,许多创造的作品成为时尚的装饰,已经融入日常生活。

还有,树脂土俗称为面粉粘土。

它以天然聚合物为主要原料,本身是半透明色,性质柔软,可延展至很薄又不会裂开,即使干燥后也能保持弹性。

它可塑性高,质感强烈,用法简单,可使用油画颜料、丙稀颜料来调校色彩,然后塑造出心目中形象,自然风干就成了。

制成的作品能保持不变的形态,可用于花、小动物、公仔、饰件等多种作品的制作。

现在已有很多种彩色树脂黏土,可混合调色,使用更加方便。

运用高级的轻型和超轻型的树脂黏土可以创作出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以上两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是黏土手工家族的基本成员。

如果希望创作出更加精致动人的黏土精品,还可以运用其他特殊的黏土,将多种黏土配合使用,能更好地体现不同材质的特殊质感,获得更好的工艺效果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