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内光电效应探测器件
光电探测器的原理

光电探测器的原理光电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它在光通信、光电测量、光谱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光电探测器的原理主要基于光电效应和半导体材料的特性,下面将详细介绍光电探测器的原理。
首先,光电探测器的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在金属或半导体表面时,光子能量被吸收,激发出电子从固体表面逸出的现象。
这些逸出的电子就构成了光电流,通过测量光电流的大小可以间接测量光的强度。
在光电探测器中,光电效应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关键过程。
其次,光电探测器的原理还与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密切相关。
常见的光电探测器主要有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光电导(Phototransistor)、光电二极管阵列(Photodiode Array)等。
这些光电探测器主要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来实现光信号的转换。
当光线照射在半导体材料上时,会产生电子-空穴对,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流。
不同类型的光电探测器采用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和工作原理,但它们都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来实现光信号的探测和转换。
除此之外,光电探测器的原理还涉及到光信号的增强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光信号往往非常微弱,需要经过光电探测器的增强和处理才能得到有效的电信号。
因此,光电探测器通常会与放大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等电路相结合,以实现对光信号的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最终得到精确的电信号输出。
总的来说,光电探测器的原理主要包括光电效应、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以及光信号的增强和处理。
通过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实现光信号的探测和转换,再通过电路的增强和处理得到最终的电信号输出。
光电探测器在光通信、光电测量、光谱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原理的深入理解对于光电器件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光电探测器原理

光电探测器原理光电探测器原理及应用光电探测器种类繁多,原则上讲,只要受到光照后其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任何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光电探测器。
现在广泛使用的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光电效应工作的,是变光信号为电信号的元件。
光电效应分两类,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
他们的区别在于,内光电效应的入射光子并不直接将光电子从光电材料内部轰击出来,而只是将光电材料内部的光电子从低能态激发到高能态。
于是在低能态留下一个空位——空穴,而高能态产生一个自由移动的电子,如图二所示。
硅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内光电效应的。
由入射光子所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称为光生电子空穴对,光生电子空穴对虽然仍在材料内部,但它改变了半导体光电材料的导电性能,如果设法检测出这种性能的改变,就可以探测出光信号的变化。
无论外光电效应或是内光电效应,它们的产生并不取决于入射光强,而取决于入射光波的波长λ或频率ν,这是因为光子能量E只和ν有关:E=hν(1)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要产生光电效应,每个光子的能量必须足够大,光波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每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hν也就越大。
光强只反映了光子数量的多少,并不反映每个光子的能量大小。
目前普遍使用的光电探测器有耗尽层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作的。
半导体光电探测器是很好的固体元件,主要有光导型,热电型和P—N结型。
但在许多应用中,特别是在近几年发展的光纤系统中,光导型探测器处理弱信号时噪声性能很差;热电型探测器不能获得很高的灵敏度。
而硅光电探测器在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区能有效地满足上述条件,是该波长区理想的光接收器件。
一、耗尽层光电二极管在半导体中,电子并不处于单个的分裂能级中,而是处于能带中,一个能带有许多个能级。
如图三所示。
能带与能带间的能量间隙称为禁带,禁带中没有电子,电子从下往上填,被电子全部填满的能带称为满带,最高的满带称为价带,紧靠在价带上面的能带称为导带,导带只有部分被电子填充,或是全部空着。
第十讲-光电探测器的物理效应资料PPT课件

光辐射量
光电探测器
光电倍增管
电量
2021
3
31
一、光子效应
(Photonic Effect ) 指单个光子的性质对产生的光电子起直接作用的一类光电效应。探测器 吸收光子后,直接引起原子或分子的内部电子状态的改变。光子能量的大小 直接影响内部电子状态的改变。
例如:光子效应在光电池等中体现
特点 对光波频率表现出选择性,响应速度快。
2021
4
一、光子效应
外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
效应
1)光阴极发射光电子 2)光电子倍增
打拿极倍增 通道电子倍增
1)光电导(本征和非本征)
2)光生伏特
PN结和PIN结(零偏)
PN结和PIN结(反偏)
雪崩
肖特基势垒
3)光电磁
光子牵引
2021
相应的探测器 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 像增强器 光导管或光敏电阻
光电池 光电二极管 雪崩光电二极管 肖特基势垒光电二极管 光电磁探测器 光子牵引探测器
D e
hv
dn电 dn光
dt dt
i(t)
e P(t)
hv
——探测器的量子效率
2021
7
28
八、光电转换定律
*光电探测器对入射功率响应(光电流) ——一个光子探测器可视为一个电流源
**光功率P正比于光电场的平方 ——平方律探测器——非线性器件(本质)
2021
6
29
5
光电探测器件的特点
光子器件
A、光电发射效应 B、光 电 导 效 应 C、光生伏特效应 D、光 磁 效 应
2021
31
3
知识巩固
2、在光线作用下,半导体的电导率增加的现象属于( A、外光电效应 B、内光电效应 C、光电发射 D、光导效应
光电探测器成像原理

光电探测器成像原理光电探测器是一种用于光学成像的设备,通过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实现对光的探测和成像。
光电探测器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的电磁特性和光电转换效应。
光电探测器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光电探测器的光敏材料上时,光子的能量被电子吸收,使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跳出原子轨道,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
自由电子和空穴的移动形成电流和电压信号,最终被检测器接收和处理。
光电探测器的核心部件是光敏元件,其中最常用的是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和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结构类似于普通二极管,但在P-N结附近引入了光敏材料,如硅(Si)或锗(Ge)。
当光子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子的能量被光敏材料吸收,产生电子和空穴对。
由于二极管的正向偏置,电子和空穴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分别向P区和N区移动,形成电流。
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可以得到光的强度信息。
光电倍增管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光电探测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和电子倍增效应。
光电倍增管由光阴极、电子倍增器和阳极组成。
当光子照射到光阴极上时,光电效应使光阴极产生光电子。
这些光电子会经过电子倍增器,其中的电子会不断地与倍增器中的材料相互碰撞,产生更多的电子。
最终,产生的电子会被聚焦到阳极上,形成电流信号。
光电倍增管具有高增益和高灵敏度的特点,适用于低强度光信号的探测和成像。
光电探测器的成像过程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电子学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和图像重构。
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在成像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光电二极管成像系统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阵列,通过多个光电二极管接收光信号,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成像。
光电倍增管成像系统通常使用单个光电倍增管,通过调节光阴极的位置和形状,实现对光信号的成像。
光电探测器成像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光学测量、遥感、医学成像等。
在光学测量中,光电探测器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精确测量,用于光强度、光强分布等参数的测量。
第三章光生伏特器件2-1介绍

其中的小实箭际头上表,示不正是向不电能流加的正方向向电(压普,通只整是流正二极管中规 定的正方接向以)后,就光与电普流通的二方极向管与一之样相,反只。有图单中向的前极为光 照面,后导极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背,光而面表。现不出它的光电效应。
2、光电二极管的电流方程
在无辐射作用的情况下(暗室中),PN结硅光电二 极管的正、反向特性与普通PN结二极管的特性一样,如 图3-2所示。其电流方程为
限制PN结硅光电二极管时间响应的主要因素。
另一个因素是PN结电容Cj和管芯电阻Ri及负载电阻 RL构成的时间常数τRC,τRC为
PN结电容由势垒电R容C Cc b和j(扩Ri散电R 容L)Cd组成。(3-5)
普电势负垒 离容通电子CP容,Nj常各C结为b具是硅几有由光一个空电定间P二的f电,电荷极在量区管负。引的当载起管外的电加芯。阻反空内R向间阻L低电电R压荷于i约变区5大为0内0时有2Ω5,不时0空能Ω,间移,时电动P荷间的N区正结常 数 变宽也,在存n储s的数电量荷级量。增但加;是当,外当加负反载向电电压阻变R小L很时,大空时间,电时荷区间变常
•与光电池相比:
共同点:均为一个PN结,利用光生伏特效应, SiO2保护膜
不同点: (1)结面积比光电池的小,频率特性好
(2)常在反偏压下工作 (3)衬底材料的掺杂浓度不同,光电池高
•国产硅光电二极管按衬底材料的导电类型不同,分为 2CU和2DU两种系列。
光电二极管可分为以P型硅为衬底的2DU型与以N型 硅为衬底的2CU型两种结构形式。 图3-1(a)所示的为2DU型光电二极管的原理结构图。 图3-1(b)为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图 图3-1(c)所示为光电二极管的电路符号
PIN型光电二极管
为了提高PN结硅光电二极管的时间响应,消除在PN 结外光生载流子的扩散运动时间,常采用在P区与N区之 间生成I型层,构成如图3-6(a)所示的PIN结构光电二 极管,PIN结构的光电二极管与PN结型的光电二极管在外 形上没有什么区别,都如图3-6(b)所示。
电子亲和势

2018/8/17
3.1.2 光电效应
(2)爱因斯坦定律
爱因斯坦定律阐明了发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 与入射光频率v (或波长λ)和光电发射材料逸出功 (W)之间的关系。发射光电子最大动能与光的强度 无关,而随入射光频率的提高而线性增加:
m V2 E 2 h W max
适当控制掺杂浓度,就有 可能使Ed>EA2,EAef<0。
负电子亲和势能带模型
EA1 EA2 Ed E0 EC2
耗尽区 表面:N型 :
EV2
2018/8/17
3.1.2 光电效应
当光作用到物质表面时,与光电材料中的电子 相互作用,改变了电子的能量状态,从而引起各种 电学参量变化,这种现象统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又分为内光电效应与外光电效应两类。 外光电效应:物质在光辐射作用下,被光激发产生 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 内光电效应:受到光照射的物质内部电子能量状态 发生变化,光子激发产生的载流子仍保留在材料内 部,不存在表面发射电子的现象,包括光电导效应 和光伏效应。
2018/8/17
3.1.3 二次电子发射的基本原理
当足够能量的电子轰击固体表面时,就有一定 数量的电子从固体表面发射出来。 我们称入射的电子为一次电子,发射的电子为 二次电子。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定义为发射的二次电 子数NS和入射的一次电子数Ne之比:
NS Ne
倍增极的二次电子发射模型
一次电子 二次电子 二次电子发射面
2018/8/17
3.1.2 光电效应
(1)斯托夫定律
当入射光的频谱成份不变时(同一波长的单色光 或者相同频谱的光线),光电阴极的饱和光电发射 电流Ik与被阴极吸收的入射光的光通量φ成正比:
I K S K
光电子器件 第3章_光电阴极和光电倍增管

非简并半导体,自由电子很少, 电子散射可以忽略。
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 晶格散射、 光电子与价键中电子的碰撞 这种碰撞电离产生了二次电
子空穴对。
desc
半导体
界面 真空
例:对于硅材料,当被激的光电子与晶格发生散射,相互
交换声子;每散射一次,平均损失能量为0.06eV, 相应平均自
编号规则:
根据国际电子工业协会的规定,把NEA光电阴极 出现以前的各种光电阴极,按其发现的先后顺序和所配 的窗材料的不同以S-数字形式编排,
常称为实用光电阴极。
1.银氧铯光电阴极
❖ 银氧铯(Ag-O-Cs) (S-1) 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实用光电阴极,它对可见光和
近红外灵敏,早期在红外变像管中得到应用,在实 用光电阴极中可用于红外探测。
❖ 锑铯光电阴极制备工艺比较简单,仅由Cs和Sb两种 元素组成,结构简单。
3.多碱光电阴极
❖ 锑铯光电阴极是锑与一种碱金属的化合物,也可称 为单碱光电阴极。
❖ 锑与几种碱金属形成化合物,其中有 双碱(如Sb-K-Cs, Sb-Rb-Cs等), 三碱(如Sb-Na-K-Cs) 四碱(如Sb-K-Na-Rb-Cs)等,
光 热
因为在绝对零度时光电子处在最高能量即费米能
级,金属逸出功多数要大于3eV,所以金属的光谱
响应大多在紫外区。
因为本征半导体的费米能级是在禁带中间,如图3-3。
热
E0
EF
1 2
Eg
EA
光
热
1 2
Eg
❖ 所以对于半导体,其光电逸出功和热电子发射逸出 功是不同的。对于杂质发射体,其光电子发射中心 是在杂质能级上。
第三章-火灾探测器

1. 型号:①②③④-⑤⑥-⑦ ①- J(警)-火灾报警设备(消防产品中的分类代号) ②- T(探)-火灾探测器 ③- Y、W、G、Q、F-火灾探测器种类 ④- B、C-应用范围特征 ⑤⑥-LZ、GD、MC、MD、GW、YW-HS、YW-传感器特征 ⑦-主参数-定温、差定温用灵敏度级别表示 例:JTY-LZ-F732-表示F732型离子感烟探测器 2. 基本图形符号:P39
第三章 火灾探测器
2005.9-2006.1
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构造及分类 1.1 探测器构造:
(一)敏感元件:将火灾燃烧的特征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 (二)电路:将敏感元件转换所得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并处理成火灾报警控制器所需的信号。 1.转换电路 它将敏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变换成具有一定幅值并符合火灾报警控制器要求的报警信号。它通常包括匹配电路、放大电路和阈值电路。具体电路组成形式取决于报警系统所采用的信号种类,如电压或电流阶跃信号、脉冲信号、载频信号和数码信号等。 2.抗干扰电路 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强电磁场、人工光等因素,会对不同类型的探测器正常工作受到影响,或者造成假信号使探测器误报。因此,探测器要配置抗干扰电路来提高它的可靠性。常用的有滤波器、延时电路、积分电路、补偿电路等。 3.保护电路 用来监视探测器和传输线路的故障。检查试验自身电路和元件、部件是否完好,监视探测器工作是否正常;检查传输线路是否正常(如探测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之间连接导线是否通)。它由监视电路和检查电路组成。 4.指示电路 用以指示探测器是否动作。探测器动作后,自身应给出显示信号。这种自身动作显示通常在探测器上设置动作信号灯,称作确认灯。5.接口电路 用以完成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问的电气连接,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保护探测器不致因安装错误而损坏等作用。 (三)固定部件和外壳 它是探测器的机械结构。其作用是将传感元件、电路印刷板、接插件、确认灯和紧固件等部件有机地连成一体,保证一定的机械强度,达到规定的电气性能,以防止其所处环境如光源、阳光、灰尘、气流、高频电磁波等干扰和机械力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3/6
3.1.1 能带理论
金属:不存在禁带,导带和价带交织在一起, 电子可以连续过渡,因而导电性能强。 绝缘体:禁带宽度较大,在室温下由于热能激 发到导带中的电子很少,因此导电性能很差。 半导体:禁带宽度较小,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 ,室温下由于热运动总有一部分电子从满带跃迁到 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如果外加电场,电子空穴 对载流子沿着电场方向漂移运动,形成电流输出。
x x x
e为电子电荷;lx为吸收层厚度。
2012/3/6
3.1.2 光电效应
在φ的光照下,探测器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电子 空穴对为J·lxly/e。由量子效率的定义有:
( )
J lxl y / e
0 / h
(1 r )(1 e x )
由此可见,要提高量子效率,就须使光反射率r低, 吸收系数α大,吸收层厚度要足够长以充分吸收光 辐射。
2012/3/6
3.1.2 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
当入射辐射作用在半导体PN结上,且入射光子 能量大于材料禁带宽度时,便产生电子-空穴对,电 子-空穴对在PN结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分分离,使得 在无光照时形成的势垒高度降低。
相当于在 PN 结上加了一个正向电压,结果是, 耗尽区宽度变窄,接触电位差减小,入射光的光能 就转变成电能。这种由光照而在 PN结的两端出现的 电动势称为光产生电动势,此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2012/3/6
3.1.1 能带理论
从能带图可以看出,由于能带弯曲,表面的 电位相对于体内降低了Ed,因此电子在表面附近 受到耗尽层内建电场作用容易到达表面,电子只 需克服EA1就能逸出表面,此时由于光的入射产生 的光电子只需克服有效电子亲和势为:
E Aef E0 EC1 E A2 Ed E A1
2012/3/6
带宽
设RT是光电二极管电路电阻,CT是光电二极管结电 容和放大器输入电容之和,则检测器可以近似为一个 RC低通滤波器,其带宽为:
B 1 2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T
例:如果光电二极管的电容为3 PF,放大器电容为4 PF,负载电阻为1 K 欧姆,放大器输入电阻为1欧姆,则CT = 7 PF,RT =1 K欧姆,所以电路 带宽:
2012/3/6
3.1.1 能带理论
半导体光电发射可以用电子亲和势来描述。 如图所示,电子亲和势(电子结合能) EA指的是 导带底上的电子向真空逸出时所需的最低能量, 数值上等于真空能级 与导带底能级EC之差。即:
E A E0 EC
此时电子亲和势就等于能 量阈值。那么半导体材料中电 子从价带顶逸出产生光电发射 所需的能量阈值,就是真空能 级与价带顶能级之差。
2012/3/6
3.1.1 能带理论
在纯半导体材料中掺入不同杂质生成 P型和N型半 导体。掺入杂质后,在原先的满带和导带之间产生 一些孤立的附加级。 半导体材料的能带图
附加能级的位置则决定于杂质原子的性质: 在4价硅中掺入少量5价的磷,则构成N型半导体; 在4价硅中掺入少量3价的硼,则构成P型半导体。
多晶型 光敏电阻 (基于光电导效应) 合金型 光敏二极管 光生伏特效应 光敏晶体管 ②.响应波长有 选择性,这些器 (基于光生伏 光 电 池 特效应) 雪崩光电管 件都存在某一 截止波长λ,若超 过此波长,器件 无响应.
特点:①.响应波长无选择性,对从可见光 到远红外的各种波长的辐射同样敏感; ②.响应慢,吸收辐射产生信号需要 的时间长,一般在几毫秒以上.
2012/3/6
3.1.2 光电效应
外光电效应
从半导体能级图可以看出,价带和导带之间有 一禁带(禁带宽度-带隙能量Eg),半导体电子不能 存在于禁带区域,导带与真空能级之间形成电子亲 和势(EA)。 当光子入射到光阴极面上时,处于价带中的电 子吸收光子能量而被激励,向表面扩散,扩散到表 面的电子,越过真空位垒成为光电子发射到真空, 完成由光子转变为电子的光电发射。
烟尘浊度监测仪
烟道里的烟尘浊度是用通过光在烟道里传输过程 中的变化大小来检测的。如果烟道浊度增加,光 源发出的光被烟尘颗粒的吸收和折射增加,到达 光检测器的光减少,因而光检测器输出信号的强 弱便可反映烟道浊度的变化。
在路灯照明设计中,一般要求白天有自动 关闭功能,如何探测光线的明暗变化? 宾馆自动门工作原理?
1 B 23 ( MHz) 2RT CT
如果将负载电阻降为50欧姆,电路带宽增加为455 MHz。
光电探测传感器件
外光电 效应 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 单晶型 本征型 掺杂型
光 电 探 测 传 感 器 件
光子探测 传感器件 (基于量 子效应)
内光电 效应
这类器件特点: ①. 响应快,响应时间一 般为几十纳秒到几 百微妙. 热电探测 热电堆 传感器件 热电偶 (基于热 热释电探测器 热敏电阻 效应)
2012/3/6
3.1.2 光电效应
设入射到探测器的辐射通量φ,每秒钟入射的光子 数为φ/hν。由光吸收定律,在距表面位置x处△x 的长度内,每秒吸收的光子数为:
0 (1 r )e x ( x) N x x 计算光电子产生示意图 h h
式中,r为反射率;α为 吸收系数,单位为1/cm; φ(x)为距表面为x处的辐射 通量。
2012/3/6
许多会议室、
宾馆房间的天花板
上都装有火灾报警
天花板上的火 灾报警器
器,火灾报警器是
光传感器应用的又
一实例。
结构和原 理图
工作原理
报警器带孔的罩子内装有发光二极管LED、 光电三极管和不透明的挡板。平时,光电三极
管收不到LED发出的光,呈现高电阻状态。烟雾
进入罩内后对光有散射作用,使部分光线照射 到光电三极管上,其电阻变小。与传感器连接 的电路检测出这种变化,就会发出警报。
2012/3/6
3.1.2 光电效应
(1)斯托夫定律
当入射光的频谱成份不变时(同一波长的单色光 或者相同频谱的光线),光电阴极的饱和光电发射 电流Ik与被阴极吸收的入射光的光通量φ成正比:
I K S K
灵敏度)。
SK:表征光电发射灵敏度的系数(光电阴极的光照
只要测出光电发射的阴极的电流Ik以及入射到光 阴极的光通量φ,就能求出光电阴极光照灵敏度。
2012/3/6
3.1.2 光电效应
如果PN结有外接回路,则流过外电路的总电流 与光生电流和结电流之间的关系为:
eV kT I I p I s e 1
如果负载电阻接入外回路,那么电流为I在PN 结两端产生的电压为:
kT I p I V ln 1 e Is
2012/3/6
3.1.2 光电效应
量子效率
对于内光电效应的光电器件,在本征吸收时, 只要入射光子能量hν>Eg,每个光子都能产生光 电子,即η=100%,否则,产生光电子数为零,即 η=0。 由于探测器对入射光的反射、透射、散射的作用 ,当入射光能量hν≥Eg,每个光子不一定都能产生 光电子,实际的量子效率η<100%。 下面利用光吸收定律进一步讨论有关量子效率的 问题。
2012/3/6
3.1.2 光电效应
单位体积内电子-空穴对的产生率(m-3s-1)为:
g ( x)
0 N (1 r )e x lx l y x h lxl y
它是x的函数,因此沿着x方向的电流密度 (A/m2)为: l l 0 x J e g ( x)dx (1 r )e e dx 0 0 h lx l y 0 (1 r )e (1 e l ) h lx l y
2012/3/6
半导体光电发射体的 简化能带模型
3.1.1 能带理论
电子亲和势是表征半导体材料发生光电效应 时,电子逸出的难易程度。电子亲和势越小,就越 容易逸出。 如果电子亲和势为零或是负值,则意味着电 子处于随时可以脱离状态,变成自由电子,这样 用电子亲和势为负值的材料制作的光电阴极,由 于光子易于激发到表面逸出,因此灵敏度就高。 采用一些特殊工艺,使得有效的电子亲和势 变为负值,则大大降低光电发射阈值,提高材料 的量子效率,这种材料称为负电子亲和势的半导 体材料。
基板电极
2012/3/6
3.1.3 二次电子发射的基本原理
二次发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入射电子与发射体中的电子相互作用,一部分电
子被激发到较高能级; (2) 一部分受激电子向发射体-真空界面运动; (3) 到达表面的电子中,能量大于表面势垒的那些 电子发射到真空中。
第三章 内光电效应探测器件
2012/3/6
International Photonics Laboratory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光电效应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 2.掌握光生伏特器件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 3.掌握光电导器件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 4.了解新型光半导体探测器件 5.掌握典型的偏置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
3.1 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
3.1.1 能带理论 3.1.2 光电效应 3.1.3 二次电子发射的基本原理
2012/3/6
3.1.1 能带理论
原子物理指出,自由原子中的电子具有的能量 状态不是任意的,电子只能存在在一定的能级上。 能级通常用能带图表示,能带分为价带、禁带和导 带。
对于绝缘体、半导体和金属,能级差别只 是禁带宽度(带隙能量Eg)不同。
2012/3/6
3.1.2 光电效应
(2)爱因斯坦定律
爱因斯坦定律阐明了发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 与入射光频率v (或波长λ)和光电发射材料逸出功 (W)之间的关系。发射光电子最大动能与光的强度 无关,而随入射光频率的提高而线性增加:
mV 2 E 2 h W max
2012/3/6
3.1.2 光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