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的故事两则
吕洞宾的传说故事

吕洞宾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位神仙,也是中国道教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出生于唐朝末期,原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
在民间传说中,他被描绘为一位神仙,能够飞升天界,拥有长生不老之身。
吕洞宾的传说故事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1. 吕洞宾与白牡丹的故事:相传,吕洞宾曾与白牡丹相遇,白牡丹原是西王母的女儿,因与吕洞宾相爱而被贬入凡间。
吕洞宾为了寻找白牡丹,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洛阳牡丹花会上找到了她。
然而,由于人神不能通婚,他们的爱情受到了重重阻碍。
吕洞宾为了与白牡丹在一起,放弃了神仙的地位,最终与白牡丹结为夫妻。
2. 吕洞宾度铁拐李岳的故事:相传,铁拐李岳是八仙之一,他原是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但因一次意外导致腿瘸了。
他曾多次修炼未果,后来遇到了吕洞宾。
吕洞宾度化了他,让他重新修炼,最终成为八仙之一。
3.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故事:相传,吕洞宾曾三次变成美少年,戏弄白牡丹。
第一次变成美少年时,他被白牡丹发现了,白牡丹对他产生了爱意。
第二次变成美少年时,他故意让白牡丹看见他洗澡,白牡丹忍不住诱惑,偷偷地看了他。
第三次变成美少年时,他和白牡丹发生了关系。
然而,这些都是吕洞宾为了度化白牡丹而做的。
4. 吕洞宾与黄粱米饭的故事:相传,吕洞宾在梦中中了状元,并娶了美丽的妻子,十年间历任朝中要职,又做了二十年宰相,一生高官厚禄子孙满堂,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但是,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被云房先生灌了黄粱米饭而产生的一场梦。
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还是一个乞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图虚荣和名利。
除此之外还有吕洞宾画鹤等故事也广为流传。
这些传说故事展现了吕洞宾的传奇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同时在中国文化中吕洞宾的形象也成为了文化符号之一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吕洞宾点石成金的故事

吕洞宾点石成金的故事
吕洞宾是中国道教中的一位神仙,他的传说故事数不胜数,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点石成金”的故事。
相传,有一天吕洞宾在山中行走,看到一位老农在田地里辛苦地劳作,他便上前询问老农的情况。
老农告诉吕洞宾,他家里生活困难,希望能够发财致富。
吕洞宾听了之后,便拿出一块石头,对老农说:“这块石头可以变成黄金,你只需要将它放在家里,黄金就会自动出现。
”
老农听了之后,非常高兴,感激地接过了石头。
回到家里,他按照吕洞宾的指示,将石头放在了家中。
然而,他等了一整天,却没有看到任何黄金出现。
老农非常失望,他认为吕洞宾是在骗他。
第二天,吕洞宾又来到老农家里,询问他是否已经变成了富翁。
老农告诉他,他已经等了一整天,但是没有看到任何黄金出现。
吕洞宾听了之后,便问老农是否将石头放在了床底下。
老农回答说是,吕洞宾便告诉他,他的财富已经出现了,只是他没有发现而已。
老农听了之后,非常惊讶,他赶紧回到家里,将床底下的石头拿出来一看,发现石头已经变成了一块块的黄金。
老农非常感激吕洞宾,他认为吕洞宾是一个真正的神仙,能够点石成金,让他摆脱了贫困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的财富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要总是追求更多的财富和物质,而是要学会感恩和满足。
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神仙的存在,他们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我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神话故事】吕洞宾三戏白牡丹

【神话故事】吕洞宾三戏白牡丹从前,有一位仙人叫吕洞宾,他长得俊美无比,神通广大,可以飞天遁地,驭风控雨。
有一天,他游历到了人间,在一座花园里看到了一朵美丽的白牡丹。
白牡丹是仙境中稀有的花卉,白色的花瓣洁白无瑕,香气扑鼻,实乃珍稀之物。
吕洞宾想摘下这朵白牡丹,却被花园的主人拦住了,主人对他说:“仙人,这朵牡丹是我花园中的珍宝,您不可擅自摘取。
”吕洞宾心中想:“我是仙人,天下万物都应该归我所有。
”于是他便举起手来向这位花园主人施法,将他变成了一只白兔,然后毫不客气地摘下了白牡丹,在天上飘然而去。
白兔变成花园主人后,他非常难过,只能蹲坐在那里等待着。
过了几天,吕洞宾又回到了这座花园,又看到了另一朵美丽的白牡丹,他又想摘下它。
这回,白兔变成花园主人告诉他:“一天之内,只能摘一朵牡丹,您摘了两朵,在天庭之上大有不妥。
”吕洞宾听到这话,不以为意,又施法变出了一条白龙,它撞破花园的墙,露出头来叼走了这一朵白牡丹,然后飞向天空。
白兔原本的主人对吕洞宾的行为十分不满,于是他告诉白龙的守护神,同时向玉皇大帝上告。
玉皇大帝听了之后十分生气,便命令雷霆之神执法,派遣天雷劈向吕洞宾。
吕洞宾慌不择路地逃到一座山洞里,雷劈得山石滚滚,洞内也一片狼藉。
这时,吕洞宾想起了玉皇大帝,他知道自己必须认识错,向玉皇大帝认罪才能化解这场灾难。
于是他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下跪认罪。
玉皇大帝原本怒气冲天,但听到吕洞宾的委曲求全,便也感到了一丝宽容之情。
他让雷霆之神收回天雷,同时也亲自下凡,将白兔变回原来的模样。
吕洞宾此次经历教训,认识了自己的过错,也懂得了如何待人处事。
他回到花园,对那位白兔原来的主人道歉,又教育他:“万物皆有它的自然规则,我作为仙人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万物。
我感到愧疚,应该为我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
”于是,他便在原地种下白牡丹,承诺,直到他的身体腐朽,白牡丹也不会枯死。
从此以后,白牡丹便在这座花园中盛开,香气袭人。
吕洞宾也变得更加谦逊,不再依靠神通扰乱天地,而是默默地守护着人间。
吕洞宾的故事

吕洞宾的故事说在很久以前,杭州西湖边的城隍山下住着一个姓孟的绍兴人。
由于他年纪轻,大家便叫他小绍兴。
小绍兴每天半夜就起床,磨米粉,蒸松糕,天亮后再挑起糕担沿街叫卖,以此来养活自己和瞎眼的母亲。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由于杭州有春节登山的习惯,以讨“步步登高”的吉利,城隍山上山下,游人如织。
小绍兴的松糕卖得很快,不大一会儿功夫,就卖得仅剩了一小块破碎的松糕了。
小绍兴想起母亲还未吃饭,便留下了这块破角糕,准备带回去给母亲吃。
当他走到城隍庙时,只见一个白发银须的老人,头枕在口对口地对在一起的两只破碗上,伸手向他乞讨。
原来这是上八洞仙吕洞宾,因见人间热闹,便下凡来看看。
当时,小绍兴并不知道这就是吕洞宾。
他见老人衣衫褴褛,瘦骨嶙峋,非常同情,便摸出几文铜钱给老人。
谁知老人不要铜钱,却要讨块松糕吃。
小绍兴便拿出留给母亲的破角糕,递给了老人。
老人不客气地吃了下去。
小绍兴回到家里以后,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十分赞许。
从此,小绍兴天天走过庙门口,只要看见那老人,便送给他一块松糕。
有一天,老人见小绍兴愁眉不展地递给他一块糕,便问道:“你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吗?”小绍兴答道:“连日*雨,生意清淡,松糕卖不出去。
我娘吃了卖剩的糕,得了重病,茶饭不思。
”老头听了哈哈大笑:“别着急,要吃的没有,良*我可有。
”说着,从怀里掏出个葫芦,交给小绍兴。
吩咐他做松糕时,将葫芦里的*放到松糕里,他娘吃了这种糕病就会好。
说完话,一阵风起,老人就不见了。
小绍兴方知遇到了神仙,想到老人那口对口对在一起的破碗,猛然醒悟到这就是吕洞宾。
于是高高兴兴地回到家,按照吕洞宾指点的方法制松糕。
他先把葫芦里的*倒出一点儿,放进糕粉里,制成糕胚,放到旺火上蒸熟蒸透。
待糕冷却后再一块一块地排放在炭火上,烘成金黄*。
烘烤出来的松糕散发出一股奇香。
三天三夜水米未进的老母亲闻到这股异香,顿时觉得腹中饥饿,即叫小绍兴把糕拿来吃。
老母亲吃下糕后,第二天病就好了。
从此,小绍兴就一直用这个办法制糕。
吕洞宾的故事

吕洞宾的故事吕洞宾道教八仙之一。
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
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
曾以进士授县令。
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非如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
生下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呎二吋,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
」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
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
」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
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一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
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
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
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
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
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
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良犹未熟,一梦到华肴。
」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 」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 ! 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
」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权授他道法。
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
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世称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在八仙中最为出名,有关他的传说很多。
--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吕洞宾原名吕岩,他的籍贯与出生,民间流转的版本很多,简单概括的来说,就是跟平常人没什么不同。
他弱冠之时即通晓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文集,被称为神童,但他考了20多年,三举进士而不第。
估计“仙文不入俗人眼”吧。
吕洞宾的故事

吕洞宾乘船渡河,行至河中,突然河水上涨,风狂浪大,船剧烈地摇晃,可是他端坐不动,将生死置于度外。
这是第九试。
吕洞宾独坐一室,忽见无数鬼怪,有的打他,有的骂他。
吕洞宾一动不动,没有丝毫反抗。
又来了几十个厉鬼押着一个血淋淋的死囚,哭号着说:“你前世害了我的性命,现在我要你偿命!”“杀人偿命,理所当然。
”吕洞宾说完便寻找刀索,准备自尽。
这时,忽听空中一声大喝,诸鬼销声匿迹,一人从天而降,便是汉钟离。
这是第十试。
经过了十试,汉钟离才正式收吕洞宾为徒,最终使他成了神仙。
吕洞宾云门献寿青州城南有座云门山,山北面有个石刻的大“寿”字,当地人称为“云门献寿”。
这么大的寿字,谁写上去的呢?有人说,这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手迹。
当时,衡王要过五十岁生日,他平日仗势欺人,尽干坏事,百姓们都盼他早死,他自己却老盘算着延年益寿。
于是,他就想在这五十大寿的时候,隆重地庆贺一番。
这天晚上,衡王府内张灯结彩,宾客踩着脚后跟往这涌,人喧马嘶,热闹极了。
宴会开始之前,客厅里的人们,咬文嚼字地向衡王道福祝寿,说得衡王嘴巴上像撑起了顶门杠,没一霎合上。
“大家坐下吧,来,喝酒!”这声音象钟楼上的大钟,嗡嗡的一响,震得四周的麻雀都不敢作声了。
众人定神一看,怪呀!说话的不是衡王,而是一位奇异的客人——粗布衣衫,举止平凡,毫无什么贵人的气质。
云门献寿就是衡王心里也直纳闷儿:这是谁呀?我怎么不认得?那人却象到了自己家里一样,走到首席正座上,一脸坐下来。
接着又嚷道:“先来个满堂红,都把杯子举起来!”本来,衡王的脾气象火药一样,见火星就炸。
今天,他除了打心眼里高兴以外,还怕搅乱了自己的寿宴,所以,脸面上始终挂着甜咪咪的笑容。
衡王都向他送着笑容,谁知这是位什么人物?客人们真听话,齐唰唰地举起了酒杯……杯中酒刚刚喝干,那人又命令旁边的侍从们赶快斟酒,还扯着喉咙喊:“菜肴不好,不要嫌,快吃,多吃!”说完又看了看衡王。
衡王更懵了,糊糊涂涂地笑了笑:“对,对!酒菜欠佳,诸位多多包涵。
点石成金吕洞宾的故事

点石成金吕洞宾的故事
相传吕洞宾是中国道教中的著名神仙之一。
有一天,吕洞宾路过一个山洞,看到一块普通的石头,他突然心生怜悯,于是将石头带回家中。
后来,吕洞宾在家中闭关修炼,他用法术将这块石头变成了一块金子。
这件事情传开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和围观。
当地的官员听闻此事,前来求见吕洞宾,并请求他传授变石为金的法术。
吕洞宾却告诉他们:“我只是偶然受到感动,才能够变石为金,这并非是常人可以学习的。
”
这个故事通过吕洞宾变石为金的传奇经历,传达了一个道德故事,告诉人们要以慈悲之心对待世间万物,同时也强调了修行者的高深法力不是轻易可以模仿和学习的。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象征,常用来形容出人意料、转瞬即逝的神奇变化。
吕洞宾的故事

吕洞宾画鹤一天,吕洞宾游览完岳阳楼,来到洞庭湖畔的一家小酒店中。
他听附近的人说,这家小酒店的主人辛氏,为人宽厚,乐善好施,童叟无欺。
每天的收入仅够糊口,虽然来他小店的顾客也不算少,但家境并不富裕.吕洞宾想看看店主家为人是否如传言的那样。
于是信步进了酒店,拣一处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呼唤店主辛氏为他上酒上菜。
店主辛氏见吕洞宾身着黄色长衫,腰系黑色丝带,头戴一顶华阳巾,双眉入鬓,凤眼朝天,仙风道古,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于是对他毕恭毕敬地伺候。
可是,吕洞宾酒足饭饱之后,却分文不付,大摇大摆地离店而去。
吕洞宾店主辛氏竟也没有向他讨要酒饭钱。
第二天中午,吕洞宾又到辛氏酒店大吃大喝了一顿,仍然是一句话不说,一分钱也不付,抹抹嘴巴就走。
就这样,他一连在这家小酒店中吃喝了达半年之久,而店主辛氏一直没有开口向他要账。
这一天,吕洞宾又来到辛氏的酒店饮酒,酒足饭饱之后,他把店主辛氏叫过来,对他说:“我欠你的酒账太多了,现在请你给我拿几个鲜橘子来。
”店主辛氏听了莫名其妙,心想欠的酒账与橘子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疑惑,但还是答应着,给吕洞宾拿来了几个刚刚摘下来的鲜橘子。
只见吕洞宾接过橘子,剥下几片橘皮,走到酒店正面的白墙前面,登上旁边的椅子,在雪白的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这鹤与真鹤一般大小,那鹤画得栩栩如生,仿佛马上就要展开翅膀飞起来了。
吕洞宾对店主辛氏说:“有客人来店中饮酒,只要你招呼它一声,它就会飞下来,按照你歌声的节拍,跳起舞来。
现在就用这只鹤来报答这几个月以来你对我的款待吧!”吕洞宾说完扬长而去。
后来,客人们来这里饮酒,辛氏只要招呼它一声,那黄鹤就真的应声从墙上下来,在客人面前跳出多姿多彩的舞蹈,为客人们助兴。
跳完后,它还会自动地飞回到墙上去。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觉得非常奇异,便想亲眼看一看,于是从四面八方赶来,都争先恐后地来这里饮酒,借此一睹黄鹤起舞的风采。
店主辛氏的生意越来越好,没几年他就成了当地的一个大富翁。
这一天,吕洞宾又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洞宾故事两则
传说古代湖北鄂城某镇有位贫穷的妇女,向来患有风瘫症,每天还爬着来到桥上乞讨。
一天,一位道士经过,问起她来,贫妇回答说:“丈夫死了,还有位八十岁的婆婆,每天来这儿讨些钱、米供养婆婆。
”道人听后,便将拂尘递过去,说:“拉着拂尘起身试试看。
”妇人牵着拂尘,果然站了起来。
又说:“你且试着跟我走。
”妇人跟着走了几步,瘫病竟全部消失,恢复了行走能力,忙拜谢说:“先生住在哪里?我和婆婆定将登门道谢。
”道士说:“我住在某人家的楼上。
”妇人回到家,婆婆十分惊异。
问起缘故,知道遇上神人。
第二天,她们找到那家人楼上,并没有道士,一抬头,见到吕洞宾画像,与昨天碰到的道人一模一样,才知是吕洞宾救治,立刻恭敬叩拜谢恩。
古代有位富商,表面上十分仰慕吕洞宾,朝夕焚香礼拜祷告,很是虔诚,供品也洁净。
一天吕洞宾变做一个贫穷的道人,拿件旧袍子,到富商当铺中去质当换钱,富商拿袍子一捏,发现袖中有金钗一枝,心中暗暗欢喜,以为道人肯定不知道其中有这值钱东西,便不声张,收进袍子,稍给了几个钱,把道人打发走了。
道人走后,富商拿出金钗来,却见附着一张纸条,题着几行字:“今日忆,明日忆,忆得我来不相识,钗子留得作香钱,从今与你不交易。
”大概意思是说:你表面上这么尊敬我,日日盼我降临,今日我变化而来,你不仅不认得,还要欺诈,这钗子就权当还你供我的香火钱,从此之后再不要想我佑护你了。
商人见字条,知道一念之差,与神仙当面错过,后悔不迭,但已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