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谣和儿歌
《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精品教案

《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谣和儿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童谣和儿歌的兴趣。
2. 通过阅读童谣和儿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童谣和儿歌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2. 精选童谣和儿歌作品,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
3. 童谣和儿歌的创作方法及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童谣和儿歌的特点,感受阅读的快乐。
2. 难点:培养学生创作童谣和儿歌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谣和儿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创作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童谣和儿歌,引导学生跟读。
3. 互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创作经验。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童谣和儿歌,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童谣和儿歌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 第二课时:精选童谣和儿歌作品,感受阅读的快乐3. 第三课时:童谣和儿歌的创作方法及技巧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创作经验5. 第五课时:创作实践,展示成果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童谣和儿歌的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阅读童谣和儿歌时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学生创作童谣和儿歌的能力及创意表现。
4. 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性和乐观性。
七、教学资源1. 童谣和儿歌书籍及多媒体资源。
2. 创作纸张、画笔等手工材料。
3. 互联网资源,用于查找和了解童谣和儿歌的更多信息。
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首熟悉的儿歌引起学生对童谣和儿歌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童谣和儿歌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其魅力。
3. 阅读:带领学生阅读精选的童谣和儿歌,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4. 创作:指导学生创作童谣和儿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和交流。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的童谣和儿歌,培养阅读习惯。
2. 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共同欣赏和创作童谣和儿歌,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谣和儿歌 课件

小刺猬,去理发,
嚓嚓嚓,嚓嚓嚓,
理完头发瞧瞧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课外拓展,朗读歌谣
红太阳 红太阳,照山坡, 坡上花儿红似火。 太阳是祖国, 花儿就是我。
学有所获,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童谣和一首儿歌,《摇摇船》是一 首童谣,讲的是“我”摇船到外婆家的事。《小刺猬理发》是一 首儿歌,讲的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头发很乱,像刺猬一样,剪完 头发才看出来是一个小娃娃。 2、我们还知道了:童谣与儿歌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欣赏童谣,了解大意
摇摇船 摇摇摇, 一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还有饼儿还有糕。
欣赏童谣,了解大意
摇摇船 摇摇摇, 一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还有饼儿还有糕。
这首童谣的大意:有一个 小孩摇船去外婆家,外婆 叫“我”好宝宝,给了我 一包糖,一包果子,还给 了我饼儿和糕点。
不是小刺猬,是个小娃娃。 猬,而是一个小娃娃。
划分节奏,快乐朗读
小刺猬理发
作者:鲁兵
小刺猬,去理发, 嚓嚓嚓,嚓嚓嚓, 理完头发 / 瞧瞧他, 不是 / 小刺猬,是个 / 小娃娃。
快乐朗读,谈谈感受
朗读这首儿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小刺猬理发
作者:鲁兵
我仿佛看到一个孩子,很调 皮,把自己的头发弄得很乱。
欣赏儿歌,了解大意
小刺猬理发
作者:鲁兵
小刺猬,去理发, 嚓嚓嚓,嚓嚓嚓, 理完头发瞧瞧他, 不是小刺猬,是个小娃娃。
欣赏儿歌,了解大意
小刺猬理发
这首儿歌的大意:一只
作者:鲁兵
小刺猬去理发,理发师
小刺猬,去理发,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

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目标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2.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重点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教学难点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策略1.趣读引领,激发兴趣。
本次“快乐读书吧”的编排,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类书籍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采用各种有趣的读法,帮助学生打开快乐阅读之门。
在指导《摇摇船》的朗读时,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此基础上,采用拍手打节奏、击掌的方式读出童谣的节奏感。
之后通过对读、唱一唱、表演读等方式读出童谣的趣味。
有了这首童谣的朗读指导,再尝试让学生自主朗读儿歌《小刺猬理发》,由扶到放。
学生能有滋有味地读好童谣和儿歌,体会童谣和儿歌的趣味性,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
2.搭建展示平台。
有些学生在课外已经读过不少童谣、儿歌,因此在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读读童谣和儿歌》中的篇目,并在课堂上通过快乐分享、好书推荐两个环节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读一读、背一背自己喜欢的童谣和儿歌。
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展示的欲望。
3.唤起阅读期待。
在学生产生了浓郁的阅读兴趣后,教师可趁势引导,推荐优秀的儿歌和童谣类书籍,使学生对更多的儿歌和童谣产生阅读期待,从而爱上阅读,把阅读当作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多种方式读,感受趣味1.趣读童谣《摇摇船》。
(1)播放儿歌《十二生肖》的视频。
(课件出示:播放儿歌《十二生肖》的视频)同学们,儿歌《十二生肖》很有趣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儿歌和童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谣和儿歌的世界,去感受它们带给我们的乐趣。
(2)谈话导入童谣《摇摇船》。
同学们,请想一想你到外婆家时,外婆是怎样热情地招待你的呢?(学生交流)有一首童谣把小朋友到外婆家做客的情景写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优秀教案教材分析本次“快乐读书吧”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以一本翻开的书为背景,呈现了一首童谣和一首儿歌作例子,创设了两个小伙伴对话交流的情境。
内容指向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兴趣,产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欲望,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籍。
教学目标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2.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重难点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籍。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录制“如何阅读一本书---儿歌篇”微课。
3.制作好书推荐卡。
4.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
教学过程一、聊聊读书,童谣游戏揭题1.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看书么?看什么书?2.你们看,这是小书虫,它呀也很爱读书,它的名字叫谣谣,来打个招呼吧,(贴板书:卡通谣谣)今天呀谣谣想和大家做游戏呢,一起来吧!3.有趣么?谁知道我们读的是?4.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童谣和儿歌”,板书课题。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儿歌和童谣的学习不是零起点,新课伊始,介绍小书虫“谣谣”这个卡通学习伙伴,与学生互动玩童谣游戏,拉近与文本距离,初步感受儿歌和童谣带来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更多的童谣和儿歌。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读童谣儿歌,激发阅读兴趣(一)读《小刺猬理发》感受节奏、趣味。
1.听故事感知儿歌(1)谣谣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大家看!原来是小刺猬。
(2)今天他要讲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想听么?(3)多有趣的小故事啊,它啊其实是一首小儿歌呢(“小刺猬理发”贴板书)一起读读题目吧。
2、读正确、流利(1)自由读。
这首儿歌就藏在语文书16页。
请同学们听好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儿歌,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小朋友们读的那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3.读出儿歌节奏哎呦瞧瞧她会停顿,读的特别有节奏感!咱们像她那样试一试,可以拍手打节奏。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知识整理(附打印版)

一年级下册一、《读读童谣和儿歌》(一)1.《外婆桥》:糖果甜甜的,但是吃太多对牙齿不好哟!2.《拉大锯》:“拉大锯”可以锻炼小朋友手臂和胸部的力量哟。
3.《新年到》:贴春联、挂年画、挂灯笼、守岁等都是过年的习俗。
4.《虹》:彩虹共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5.《九九歌》:从冬至开始算,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一次类推,一直到“九九”。
6.《金钩钩》:我们要遵守约定,做守信的孩子!7.《会飞的小星星》:萤火虫腹部末端有发带绿色光的器官。
8.《小雪花》:雪是空气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
9.《急雨蝉声》:雄性的腹部有发音器,雌性没有。
10.《捉迷藏》: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来无影。
去无踪。
二、《读读童谣和儿歌》(二)1.《夏天的觉》:冬天黑得早,亮得晚,夏天则刚好相反。
2.《夏天的雨》:出着太阳下着的雨,这种现象叫太阳雨。
3.《端阳》:吃粽子、赛龙舟等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4.《小板凳》:孝敬长辈是我们应该做的。
5.《夕阳》: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将夕阳和彩霞比拟为母女。
6.《画凤凰》:凤凰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7. 《蜻蜓》:蜻蜓是益虫,可以捕食大量害虫。
8.《另一种话》:舞蹈和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9.《唱歌的小河》:遇到困难时,你不要害怕,要像小河一样勇敢向前。
10.《手》:只有留下勤劳的汗水,才能换来美满的结果。
11.《书》:书是知识的宝库,我们要多读书。
三、《读读童谣和儿歌》(三)1.《敲门》: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2.《关不住的爱》:妈妈的爱看似不多,一点一滴,却汇成爱的海洋。
3.《给奶奶送阳光》:我们也要如阳光般带给家人温暖。
4.《蝴蝶花》:陪伴,能带个别人勇气和力量。
5.《野菊花》:野菊花对夏季蚊虫咬后的红肿具有杀菌去肿的作用。
6.《水仙花》:水仙花别称凌波仙子、金盏银台、玉玲珑、金银台等。
7.《鸡冠花》:其花序通常为红色、扁平状,形似鸡冠而得名。
8.《我是草莓》:草莓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水果皇后”。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知识点归纳总结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一、《读读童谣和儿歌》(一)1.《外婆桥》:糖果甜甜的,但是吃太多对牙齿不好哟!2.《拉大锯》:“拉大锯”可以锻炼小朋友手臂和胸部的力量哟。
3.《新年到》:贴春联、挂年画、挂灯笼、守岁等都是过年的习俗。
4.《虹》:彩虹共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5.《九九歌》:从冬至开始算,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一次类推,一直到“九九”。
6.《金钩钩》:我们要遵守约定,做守信的孩子!7.《会飞的小星星》:萤火虫腹部末端有发带绿色光的器官。
8.《小雪花》:雪是空气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
9.《急雨蝉声》:雄性的腹部有发音器,雌性没有。
10.《捉迷藏》: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来无影。
去无踪。
二、《读读童谣和儿歌》(二)1.《夏天的觉》:冬天黑得早,亮得晚,夏天则刚好相反。
2.《夏天的雨》:出着太阳下着的雨,这种现象叫太阳雨。
3.《端阳》:吃粽子、赛龙舟等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4.《小板凳》:孝敬长辈是我们应该做的。
5.《夕阳》: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将夕阳和彩霞比拟为母女。
6.《画凤凰》:凤凰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7. 《蜻蜓》:蜻蜓是益虫,可以捕食大量害虫。
8.《另一种话》:舞蹈和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9.《唱歌的小河》:遇到困难时,你不要害怕,要像小河一样勇敢向前。
10.《手》:只有留下勤劳的汗水,才能换来美满的结果。
11.《书》:书是知识的宝库,我们要多读书。
三、《读读童谣和儿歌》(三)1.《敲门》: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2.《关不住的爱》:妈妈的爱看似不多,一点一滴,却汇成爱的海洋。
3.《给奶奶送阳光》:我们也要如阳光般带给家人温暖。
4.《蝴蝶花》:陪伴,能带个别人勇气和力量。
5.《野菊花》:野菊花对夏季蚊虫咬后的红肿具有杀菌去肿的作用。
6.《水仙花》:水仙花别称凌波仙子、金盏银台、玉玲珑、金银台等。
7.《鸡冠花》:其花序通常为红色、扁平状,形似鸡冠而得名。
8.《我是草莓》:草莓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水果皇后”。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2.尝试进行自主阅读,结合生活实际增强阅读体验。
3.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过程板块一趣味朗读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请想一想,你到外婆家时,外婆是怎样热情地招待你的呢?(学生交流)有一首童谣把小朋友到外婆家做客的情景写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学习童谣《摇摇船》。
(1)教师课件出示《摇摇船》。
摇摇船摇摇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
(2)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这首童谣,注意把字读准确。
(3)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4)教师用活泼轻快的语调范读《摇摇船》。
(5)指名学生模仿读,教师相机正音。
反馈时重点指导读准“糖、饼”的后鼻韵母,读准翘舌音“船”的声母。
(6)多种形式朗读童谣。
①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读,读出童谣的节奏感。
②同桌合作读。
如:一人读“摇摇摇”,另一人读“摇到外婆桥”。
③带上动作读,使童谣“立体”起来。
④师生对读。
(7)跟唱《摇摇船》。
①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摇摇船》的音频,学生认真听。
②教师领唱,学生跟唱。
③学生齐唱。
(8)教师讲解童谣。
①学生交流读这首童谣的感受。
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押韵:押韵,是指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童谣朗朗上口。
③学生找一找《摇摇船》的哪些字押韵,都带有哪个相同的韵母。
(提示:摇、桥、宝、包、糕;都有韵母“ao”)④学生说一说童谣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到达外婆家的,外婆给了小朋友哪些好吃的。
(提示:坐船;糖、果、饼儿、糕)⑤教师引导学生初识童谣文体:像《摇摇船》这样在儿童中间流行的、形式简短的歌谣就是童谣。
3.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
(2)同桌合作练读儿歌。
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3)教师用活泼轻快的语调儿歌《小刺猬理发》。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知识点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知识点一、《读读童谣和儿歌》(一)1.《外婆桥》:糖果甜甜的,但是吃太多对牙齿不好哟!2.《拉大锯》:“拉大锯”可以锻炼小朋友手臂和胸部的力量哟。
3.《新年到》:贴春联、挂年画、挂灯笼、守岁等都是过年的习俗。
4.《虹》:彩虹共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5.《九九歌》:从冬至开始算,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一次类推,一直到“九九”。
6.《金钩钩》:我们要遵守约定,做守信的孩子!7.《会飞的小星星》:萤火虫腹部末端有发带绿色光的器官。
8.《小雪花》:雪是空气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
9.《急雨蝉声》:雄性的腹部有发音器,雌性没有。
10.《捉迷藏》: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来无影。
去无踪。
二、《读读童谣和儿歌》(二)1.《夏天的觉》:冬天黑得早,亮得晚,夏天则刚好相反。
2.《夏天的雨》:出着太阳下着的雨,这种现象叫太阳雨。
3.《端阳》:吃粽子、赛龙舟等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4.《小板凳》:孝敬长辈是我们应该做的。
5.《夕阳》: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将夕阳和彩霞比拟为母女。
6.《画凤凰》:凤凰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7. 《蜻蜓》:蜻蜓是益虫,可以捕食大量害虫。
8.《另一种话》:舞蹈和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9.《唱歌的小河》:遇到困难时,你不要害怕,要像小河一样勇敢向前。
10.《手》:只有留下勤劳的汗水,才能换来美满的结果。
11.《书》:书是知识的宝库,我们要多读书。
三、《读读童谣和儿歌》(三)1.《敲门》: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2.《关不住的爱》:妈妈的爱看似不多,一点一滴,却汇成爱的海洋。
3.《给奶奶送阳光》:我们也要如阳光般带给家人温暖。
4.《蝴蝶花》:陪伴,能带个别人勇气和力量。
5.《野菊花》:野菊花对夏季蚊虫咬后的红肿具有杀菌去肿的作用。
6.《水仙花》:水仙花别称凌波仙子、金盏银台、玉玲珑、金银台等。
7.《鸡冠花》:其花序通常为红色、扁平状,形似鸡冠而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乌鸦爱妈妈
路边开满野菊花,
飞来一只小乌鸦,
不吵闹,不玩耍, 急急忙忙飞回家。
多懂事的小乌鸦, 多可爱的小乌鸦,
乌鸦妈妈年纪大, 飞来飞去不忘记,
飞不动了躺在家, 妈妈把他养育大。
小乌鸦,叼虫子,
一口一口喂妈妈。
小兔子乖乖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不开不开,我不开, 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就开就开,我就开, 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谣和儿歌
yáo yao chuán
摇摇船
bǎo bao
宝宝
qiáo qiao
瞧瞧
wá wa
娃娃
cì wei
刺猬
yáo yao chuán
摇摇船
bǎo bao
宝宝
qiáo qiao
瞧瞧
wá wa
娃娃
cì wei
刺猬
上学歌
小老鼠 上灯台
小星星
小乌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爱妈妈
两只老虎
小兔子 乖乖
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 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
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